复杂的生命现象,可以归之于由4种核苷酸构成的DNA双螺旋结构;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可以归之于简单美妙的分子、原子结构。“结构”对信息化来说,也有相当的重要性。很多做过多年信息化项目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早期的大量数据资源,由于结构设计的缺陷,使数据变成无用的垃圾;应用系统左一个补丁,又一个补丁,最后不得不推倒重来。这都是“结构性缺陷”带来的后患。
“结构”好比信息系统的“成长基因”。良好的结构规划与结构设计,可以充分考虑到IT与业务整合的前景,对未来发展有充足的“柔性”和“开放空间”。
重要的是结构
对信息化建设有一种习以为常的看法,即把“信息化”当作若干“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总和。既然是项目,人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可行性研究、项目预算、系统结构、开发路线等这些“硬”问题上。说到“结构”,也往往是技术层面的“网络拓扑结构”、“系统功能结构”、“数据结构”等偏重技术层面的结构问题。
值得深思的是,这种“项目导向”的信息化建设方法,总是在日趋复杂的技术变化和业务需求面前,落入尴尬的境地,打个比方说,就是“孩子长大了,衣服却变小了”。一旦需要整合新的业务种类、扩展系统功能的时候,解决这个难题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条:提出新的开发建设项目。
信息化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是量的不断积累的过程。然而,这个积累中最重要的是“合理内核”。有没有一种驾驭全局的方法,让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围绕这个“合理内核”逐步发展、日益丰富呢?这就是信息化“软”的部分,即结构问题。
近年来,很多行业的IT系统进入了关键业务,比如制造业、银行、电信、证券、保险、税务、海关、铁路等。这些逐渐进入关键业务的信息系统,除了日益严峻的安全运维压力之外,还面临着“成长”的压力。而且,与核心业务融合得越紧密,信息系统进一步“成长”的代价和风险越大。
这种代价和风险源于信息化建设中的“两个不可能”:一个是应用中的信息系统,越来越不可能推倒重来;另一个是信息化建设越来越不可能采用“摸石头过河”的模式。前者是因为“推倒重来”的代价过高;后者则是因为时间不允许。
因此,发现信息化建设的合理结构,如同发现“基因”一样,是探索可持续发展信息化的关键问题。
信息化的全景地图
从结构的角度理解信息化,可以发现3个新特点:第一,结构是超技术层面的,要建立完整的企业信息化结构,必须从企业战略高度看待信息化;第二,结构可以很好地把握组织动态发展的脉络,为组织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结构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可以有效体现组织的“柔性”。
比如美国学者John Zachman集自己27年IT行业从业经验,于1987年提出的“Zachman模型”,就是这样。
Zachman模型把企业信息化结构,划分为5个层次,6个维度。这5个层次分别从企业的组织形态、信息化的利益主体,确定了信息化规划不同的“粗细程度”。这5个层次分别对应的责任者,是整体规划者、业务系统(或者单元)的拥有者、系统的设计者、整体实施者和单项执行者。这5个层次代表企业信息化从规划、组织、业务单元,到设计、建造与具体实现等不同的角色。
从纵向看,Zachman模型把信息化分为6个维度:数据维、功能维、网络维、人员维、时间维和规则维。
这6个维度中,前4个很好理解;后2个则颇有新意。“时间维”讲的是系统的模型随时间演化的过程,即系统是如何“成长”的;“规则维”讲的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遵循何种“游戏规则”,即运行规范。
此外,还有一些可以参照的模型。比如特别适合于企业做运作服务参考的ITIL模型;适合规范信息系统建设,从规划、实施到运行这个大生命周期的监督与控制的COBIT模型(参见2003年7月份以来,《中国计算机用户》率先在国内系统报道ITIL和COBIT的“服务管理”等相关专栏)。
ITIL是英国政府商务办公室在20余年信息化实践中,综合大量最佳实践总结出的一整套IT服务管理流程;COBIT则是美国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开发的一套模型。ITIL包括了以服务台职能为特征的10大IT服务管理流程;而COBIT则把信息化划分为规划与组织、采购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等4大领域,包括34个流程,多达318个控制目标。
通过Zachman模型、ITIL、COBIT等等模型、方法论,可以得到关于信息化的一个全新视角,发现“结构”对信息化的重要性。不同的行业业态、不同的企业信息化建设阶段、成熟水平,都需要建立自己信息化的合理结构,这种结构是充分研究了信息化的战略要素、业务构成、技术路线,以及组织关联、演进路径、“游戏规则”之后的全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