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2006年回顾与07年展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2006年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年

  1.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指明了电子政务发展的方向和重点。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服务型政府。为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决定》还提出要“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及时发布公共信息,为群众生活和参与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对电子政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006年5月,经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正式向社会公开发布,指出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优先实施的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发展电子政务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提出了“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密切结合,网络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的战略目标和改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强化综合监管、完善宏观调控等四项战略重点,并且把电子政务列为重点行动计划。为落实《战略》,2007年初,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进一步提出了“电子政务工程”的概念,在政务网络平台、政府网站、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

  2.《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提出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进一步细化和具体部署《战略》及《规划》,国家有关部门组织起草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提出“十一五”时期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

  3.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近一时期电子政务工作的着力点。2006年6月,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十一五”时期全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思路,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电子政务工作重点。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曾培炎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曾培炎在座谈会上指出,未来几年我国电子政务工作的关键是促进五个转变:一是要从电子政务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二是要从信息网络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三是要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四是要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五是要从信息网站自建自管向发挥社会力量转变。曾培炎说,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要着力抓好七项工作:一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内容,及时准确地发布政务信息;二是推动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电子政务效能;三是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四是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五是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贯彻“积极预防、综合防范”的方针;六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人才培训;七是建立有利于电子政务合理建设、科学管理、有效运行及维护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国家电子政务各项重大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1.统一的政务外网平台正在形成。2006年,统一的政务外网平台建设跨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外网工程主体建设进展较为顺利,到2006年6月,除吉林、湖北、新疆兵团外,全国其他节点全部调通,全网联调工作基本完成。《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总体规划》和《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一期工程第一阶段中央部分工程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实施方案》通过专家评审。政务外网安全保障体系的系统集成和设备招标工作也已经基本完成。到2006年底,共有14个地方建立了省级政务外网,有6个地方正在建设省级政务外网,还有12个地方尚未开始省级政务外网的建设工作。在工程建设的同时,项目建设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着手开展网上业务应用,已经与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进行了协商,许多部门表示希望利用政务外网开展相关业务工作。其中,国家审计署、劳动保障部已确定为首批政务外网业务应用系统示范单位。

  2.政府网站层级体系初步形成。2006年1月1日,我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政府网站层级体系的架构已经基本形成。到2006年底,我国部委、省级和地市级政府网站拥有率超过90%,县级政府网站拥有率超过80%,各级政府网站平均拥有率达到85.6%,比2005年上升4.5个百分点。上海市、北京市和商务部、交通部等政府网站建设领先的地区和部门开始重视层级体系间的联系,门户网站与各子网站之间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大,促进网站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各级政府网站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在线服务数量快速增长,近20家网站服务事项数量超过1000项。

  3.重要业务系统建设稳步推进。金税、金盾、金信、金保、金审等已建和续建工程进一步发挥效用。在金税一期和二期工程的基础上,金税工程三期已经开始着手建设工作。金税工程三期是覆盖所有税种和税收工作重要环节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实施金税工程三期项目,要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提高税收征收率,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金税工程三期项目建设也将使纳税人更加方便、快捷地办理涉税事项,同时,降低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提高税收效率。金盾工程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目前,全国公安信息网络覆盖了各级公安机关,全国公安基层所队接入主干网的覆盖率达到了90%,全国百名民警拥有联网计算机已达44台;人口信息、违法犯罪信息、机动车及驾驶人信息、出入境人员信息等最基础、最常用的公安信息系统已投入运行并取得重大成效,公安信息应用渗透到各个公安业务领域,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金信工程在服务企业方面取得了新进展。金信工程旨在建立和完善从总局到工商所五级纵向贯通、横向连接的全国12315信息化网络系统,逐步实现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通过12315信息化网络进行网上咨询、网上受理、网上查办、网上调度指挥、网上应急处置、网上动态监控、网上发布信息。2006年,国家工商总局在北京、上海、甘肃等14个省区市试点推行外资企业网上年检系统,共有15.75万户外商投资企业通过网上年检系统申报年检,占应检企业的75%。2006年金保工程重点在以示范城市为龙头全面促进城市系统建设,以提高数据质量为重点切实抓好数据中心建设,以推广统一软件为切入点加强业务系统建设,以贴近服务为宗旨加快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继金审工程一期验收后,二期工程也在加紧规划和审批中。

  金宏、金土、金质、金农等工程(一期)开始实施。金土工程一期将在31个省区市、新疆建设兵团和32个试点城市开展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系统和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示范,通过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将建立国家级、省级和试点城市市级土地、矿产管理的主要应用系统和相关数据库,有助于国家实时掌握各地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动态变化情况。金宏工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国务院直属机构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7个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联合共建。金宏工程总体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促进宏观经济管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与互动,增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驾驭市场变化、应对经济突发事件、总揽经济全局的能力,为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提供信息服务。金质工程于2006年中期启动建设,目标是逐步实现行政审批网络化、监督管理信息化、决策支持智能化、业务处理规范化、信息交互发布自动化,全面提升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水平,强化市场监管和质量安全监控的快速反应能力,改进质检行政管理。

  此外,全国人大、政协信息化建设也已经启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政党外交信息化工程等党务信息化工程也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