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到推行“超时默许制”,武汉市政府信息逐步向公众公开,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政府文件7天内就上网公布,政府工作就在公众的眼皮底下,变得越来越透明。
政府文件公众可以查
“到政府哪个部门办事,或去政府部门查询什么文件,政府部门都会有人接待。”武汉市信息协会秘书长余远说,再也不是以前说的政府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
经常登录政府门户网站的张超,感受最明显的是交通信息的公开。买了车的他,特别担心交通违规。后来听朋友介绍,可以在网上查询交通违规记录,他只要有空就登录武汉政府门户网站,发现自己并没有违规记录才安心。
现在,按照政府规定,一些低保户、廉租房住户都在网上提前发布,居民有意见可以反映,有利于公平、公正,街道的工作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100多种信息网上发布
去年,政府门户网站与市政府办公厅总值班室“市长专线”联合在网上开通了“市长信箱”,开办了网上行风连线和网上征集意见。一年来,“市长信箱”栏目已进入正常运转,平均每天接受邮件40到50封。
武汉市信息中心网站部主任李伟力介绍,打开政府门户网站,可以享受到交通违章查询、天气预报查询、养老、医疗保险查询、招商项目查询和专利查询在内的100多种信息资源服务。
在线办事满足公众诉求
李伟力说,政府门户网站主要是实现三大功能,分别是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其中,信息公开是创建透明型政府,让政府办事居于公众的眼皮底下。在线办事主要是打造服务型政府,包括办证、网上行政审批等服务。公众参与是创建社会民主与文明的要求。每逢一些大事,在网上征集公众意见,构成政府与公众交流的窗口。
“像低保户、廉租房名单,网上都向居民公布。哪些人获得了,哪些人没有得到都一目了然。” 江岸区一元街办事处工作人员党焰说,以前要是发放低保金,街道要到社区一个个的通知。由于不够透明,常常被居民误解。
政府要进一步公开
一直呼吁加强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推行“超时默许制”的武汉市政协委员杨胜龙说,“信息公开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落到实处。”
杨胜龙委员说,举行各种听证会是政府信息公开、决策透明化的一种体现,但是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真正听取公众的意见,不停留在形式上。
同时一些市民还建议,政府应该提高信息公开的效率。一些政务信息必须要经常刷新,不断满足公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