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网络的迅捷和信息的高速流通,使整个世界以几何级的速度在变化。作为金融体系一个重要分支的银行业来说,信息的及时更新和交互,对银行业务的良性开展更是大有裨益。但由于业务流程不是很顺畅,事后监督不力,导致信息更新不及时,交流不方便,因此,银行业急切地寻找着某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以根除在监督管理中的的一些隐患。
账务处理为银行的资金运用提供了科学而有效的管理,而账务过程的严密性和安全性又体现在凭证的流转上。银行内的凭证流转业务流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和不同部门:原始记账凭证送交事后监督部门;事后监督对凭证进行有效性审核,将通过的凭证录入事后监督系统;将事后的账与临柜的账进行逐笔核对,登记差错表;事后监督完成后再将凭证分类封装,送档案管理中心管理。不难发现,“事后监督”是整个业务流程的核心,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事后监督”体系构建得严密完善,则“四两拨千斤”,整个业务流程都可以高效运转,信息流动无碍;“事后监督”体系不合理,则整个流程漏洞百出,信息交流阻碍,给银行业内不良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以前,由于银行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各类档案的打印、整理、装订和归档及各类凭证的事后监督、会计稽核与归档分离都需要以传统的手工方式来完成。完成此类业务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时还存在着速度缓慢,效率低下,差错率高等问题。随着银行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和不断深入,最新技术和全新产品不断得到应用。国内领先的光学识别技术(OCR)企业汉王科技认为,随着国内汉字OCR技术的成熟,银行业面临的这些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通过应用OCR技术,不但在前端单据信息输入上取代了原来落后的手工录入方式,而且还结合条码识别和流水识别,直接与主机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勾对,真正实现了对银行凭证的事后监督与归档自动化,全面介入到银行业的“事后监督”流程,全程深入参与客户的数据信息流管理。
事后监督系统是集银行档案原件录入、光盘存储、自动管理、智能检索、事后监督于一体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账务监督系统。它利用图像数字化技术设备(如摄像机、高速扫描仪)将临柜票据的影像录入计算机系统,并建立凭证索引,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档案查询,同时将流水识别结果与OCR识别结果校验后生成的数据作为事后监督的流水,并将此流水与临柜的流水进行批量核对,记载分户账及总账,同时与临柜分户账与总账进行核对,从而真正实现了对银行凭证的事后监督与归档的自动化,以及档案的长期保存、智能查询和科学管理。另外,对重要的需监督的数据(账号、金额等),利用OCR技术提取凭证中用户填写的实际数据,与流水识别取得的临柜账务数据进行核对,生成待监督数据文件,提供给储蓄事后监督子系统,进一步完成储蓄的事后监督。
对于OCR票据自动识别系统如何做到完善,汉王有自己的观点,它应该全面覆盖从前端信息录入到后端“事后监督”的整个过程:直接从凭证影像中提取重要数据,在后台进行OCR流水识别,自动建立凭证索引;生成待监督文件,为事后监督系统提供监督数据;同时,后台处理和事后监督子系统连接,共同完成自动的事后监督。
我们可以看到,事后监督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不但可以极大提高银行工作效率,还准确契合了金融监管机构的对银行业务管理水平的新要求,通过高科技手段的引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低效及失误,成功封堵业务流程的漏洞,能够避免金融案件的发生。
据专家分析,国内OCR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在事后监督系统中早已使用国内厂商的产品。而近期,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台州泰隆城市信用社等中小型商业银行又与国内的领先厂商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国产OCR票据自动识别系统正在我国银行业形成潮流,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OCR技术必将为中国银行业实现信息化,完善业务流程,提高行业效率,防止金融犯罪,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