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信息化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周宏仁
我国农村信息化的目标,不是简单地为了消除“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本质是“经济鸿沟”。因此,农村信息化的根本目标是“发展”,是利用信息化这个手段,通过消除“数字鸿沟”而达到消除“经济鸿沟”的目的。
农村信息化的战略重点
我国广大农村的信息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必须远近兼顾,既要立即看到效益,又要奠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根据近年来我国农村信息化所取得的经验,农村信息化的近期目标和战略重点包括四个方面,即: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信息化的长期目标和战略重点也包括4个方面,即:建设现代化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农村信息教育、大力培训农村干部、建设现代化的农村管理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信息化的第一个战略重点。农村信息化首先要关注当地的主业和特色农业,特别要把重点放在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和农副业上,把覆盖本地农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相关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和知识,以农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提供给农民。
发展农村经济是第二个战略重点。解决“三农”问题,要避免就“三农”论“三农”。当地农业的发展只有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才能真正解决。当地经济发展了,支援该地区农业发展的力量就强了,农业本身的负担也就缓解了。
第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在农业生产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提高农民收入的要点是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帮农民“卖个好价钱”。为此,需要向农民提供与当地农产品密切相关的国内、甚至国际的市场信息,帮助农民实现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搞电子商务。
第四是帮助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办法,就是帮助农民“走出去”。农民工是农村最富余的群体,对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业产业化等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五是建设现代化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都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之一。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实现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加快互联网在农村的接入覆盖,加快实现“村村能上网”,也意义深远。
第六是发展农村信息教育。解决我国“三农”
问题和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希望在于农村青少年一代。加大投入,大力发展和普及农村信息教育,不断提高农村信息教育水平,把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赋予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少年,使他们享有和城市青少年一样的信息资源,对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意义深远。农村中、小学要成为农村的教育中心。
第七是大力培训农村干部。推进农村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在县一级,而县一级的关键在县委、县政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对当代信息革命的认识,对农村信息化的理解,是决定农村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因素。
第八是建设现代化的农村管理体系。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必须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以及健全农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服务机制,而不是“为电子政务而电子政务”。因此,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目标,审慎推进,讲求实效;根据国家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要求,以互联网为依托,集约构建农村地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农村信息化的推进策略
农村信息化推进策略的核心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寻找效益最好的突破口。结合我国广大农村信息化推进实际,下面几个推进策略甚为重要。
点面结合,重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但农村资源有限,不可能一下子“全覆盖”。从全国来看,农村信息化不可能立即覆盖8亿农民。从战略上看,首先要关注两类农民,即农民工和农村青少年。其次,对留在农村务农的农民,首先要关注已经组织起来的农民,即各种农民生产技术协会和流通协会,帮助他们用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效果比较明显。再次,关注龙头企业、农民企业家和农业大户,通过他们的发展,带动农村和其他农民的发展。
对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促进农村分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项目应该作为优先和重点。
尊重首创,典型引路。实际上,农村、农民最懂得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农村信息化。一旦用信息化武装了农民,农民就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干。
我国农村信息化推进中,有许多好的实践和创造,值得各级政府和信息化推进部门认真总结。其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发展订单农业;转变农民生产、销售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等,成功的例子很多。不断总结农民在信息化实践中的创造,大力加以推广,利用“典型引路”,是推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农村信息化推进的早期,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对于农村信息化的投入是完全必要的。但仅有政府的积极性和投入是不够的。要做到,信息化是农民自己要做,而不是强迫农民去做;要通过宣传、典型示范、培训等各种手段,启发农民的“信息意识”。从长远来看,启发农民的信息意识,调动农民自身搞农村信息化的积极性,更为重要。办法就是要让农民尝到信息化的甜头,通过信息化增收致富。
构造农村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农村信息化的实质是利用信息化这个手段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建设,因此,不能将农村信息化仅仅看作是农业或信息部门的事。没有县委、县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一把手亲自抓,县域信息化或农村信息化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农村信息化的管理体制,最难的是县和县以下的信息化如何领导、管理和推动的问题。工作很繁重,队伍要精干,又不能增加农村和农民的负担。因此,需要探索,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农村信息化中常见的矛盾和问题很多:电话线进村了,农民不用;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到村了,农民不会用;信息服务商的投入要回报,农民没有信息消费的支付能力……
这些问题,可从贵报此次报道的“吉林12316热线平台”上得到许多启示。这个平台以统一管理的400余人的专家队伍为用户界面,以统一的农业农村数据中心和统一的信息分析团队为后台,紧贴农民信息需求,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
一步活,步步活,这种紧贴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信息化推进模式,看起来“土”了一点,却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只有满足了农民的需求,信息化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着力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
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 朱 虹
广播电视是目前最普及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同时也是受众面最广、信息量最大、最受群众欢迎的信息载体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在强力推进、以无线覆盖为重点的农村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是破解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难题,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关键手段之一,在农村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是国家广电总局多年的工作重点。统计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解决了全国已通电的11.7万个行政村和8.6万个50户以上自然村近1亿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问题。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发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等部署,2006年广电总局调查核实了全国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底数,编制了“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户以上盲村)建设方案和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方案。国家投入资金5亿元,对部分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和补助,部分地区广播电视覆盖水平明显提高。据估算,截至2006年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5.04%和96.23%,比上年增长0.56和0.42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2007年,广电总局将以无线覆盖为重点,全力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切实提高农村覆盖水平。
按照现有技术手段,广播电视节目信号传输主要包括无线、有线和卫星等方式。其中,无线覆盖接收设备简单,无偿收听收看,是农村群众最经济、最便捷的信号接入和收听收看方式。欧美等发达国家普遍把实施无线转播作为政府的义务,以保障公民免费收听收看基本广播电视节目。我国也有70%以上的农村群众依靠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
从2005年开始,广电总局就在江西进行了无线覆盖工程试点,投入3000多万元(大约每位农民投入1元),使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在江西无线覆盖的人口覆盖率从过去的20%提高到70%以上。目前,国家已安排了专项经费,编制了具体实施方案,全力以赴开展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建设,力争到2008年6月提前实现“十一五”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目标,让广大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到北京奥运会的节目。
在此基础上,广电总局正积极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广播电视分类运行体制。为支持无线覆盖工程的开展,国家对该政策作出重大调整,改变了长期以来地方发射台(站)无偿转播中央广播电视节目的政策,建立了确保无线覆盖的长效机制。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在农村地区无线覆盖下滑的趋势将得到根本扭转。
在大力开展无线覆盖的同时,广电总局还积极准备利用直播卫星开展村村通工作。直播卫星是解决边远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技术手段。2007年将发射用于村村通的直播卫星。广电总局一方面抓紧组织直播卫星传输接收设备的生产和试用,为大规模生产使用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村点进行小规模试验,主要测试在不同环境下接收系统的性能。同时,抓紧建设村村通直播卫星平台,争取今年8月底前完成。在直播卫星发射前,广电总局要求各地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经济上可行、技术上合适、老百姓接受的方式推进20户以上“盲村”村村通建设。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覆盖情况,但和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农村信息化发展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下一步,广电总局还将围绕巩固、完善和提高的目标,在扩大规模、丰富内容上下功夫。
———继续将村村通工程的范围扩大到自然村。
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将村村通的覆盖范围向已通电、20户以上的自然村扩展,切实解决广播电视的农村覆盖问题。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对全国已经通广播电视的11万个行政村中出现“返盲”的要恢复、巩固;二是保证已经通广播电视的地区和有条件的新开通广播电视地区,尽快做到户户通、长期通,并且逐步做到能够收到4套以上广播节目和8套以上电视节目;三是要完成新通电行政村和自然村的建设任务;四是要研究建立村村通、户户通、长期通的有效机制,不断提高村村通水平。
————继续加强边境地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边境地区中央和省级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增加少数民族语言电视节目的译制能力和覆盖,加强重要地区的广播电视设施建设,为边境地区的稳定和各民族团结奠定良好的基础。
————积极扩大中央、省级多套电视节目在农村地区的覆盖。把广播电视村村通与多套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结合起来,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多种形式的“进村入户”。研究分阶段实施的技术规划和多套电视节目“进村入户”的运作机制,探讨有效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逐步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各方的重视和支持,将多套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纳入农业和农村工作议程,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络,“合拢”城乡信息鸿沟,消除农村信息贫困,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村村通电话助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尽快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民电话通信从无到有的飞跃,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进入21世纪,我国电信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网络规模和用户总数均居世界第一。但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老、少、边、山、穷地区,通信发展情况却与整个电信发展水平很不平衡,与城市通信发展的差距继续拉大。
从国家和社会角度看,农村通信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发展农村通信对推动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能起到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其次,可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结束与外界信息闭塞的历史;再次,对农村地区救灾防灾、维护社会安定能起到保障作用。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一方面,随着电信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城市用户市场逐步接近饱和,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却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并将逐渐显示出其潜在价值。
由此可见,推动农村电信普遍服务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6家国有电信企业应尽的义务,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2004年初,信息产业部在全国组织启动村村通电话工程,推进我国农村通信发展。
国际上电信普遍服务最通行做法是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现阶段,在我国尚未建立普遍服务基金的情况下,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和信息产业“十五”规划,信息产业部开展村村通电话工程,指定6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在全国尚未通电话的行政村建设电信设施、提供电信服务。第一阶段是到“十五”期末,实现全国95%以上的行政村开通电话;第二阶段是“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全国“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目标。同时以此为基础,大力构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村村通电话工程的实施采取“政府推动、企业实施”的原则,组织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6大国有电信运营企业,在全国范围自主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并负责具体运作,政府电信主管部门进行目标考核和纳入正常行业管理。
2004年启动村村通电话工程以来,在各方大力支持下,经过6家电信运营企业的艰苦拼搏和不懈努力,村村通电话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工程第一阶段从2004年2月到2005年11月底,为全国15个省份的54973个无电话行政村开通电话,全国通电话行政村的比重达到97.1%,提前超额完成第一阶段工程任务和农村通信“十五”规划目标;工程第二阶段从2006年开始,在“十五”期间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一手继续抓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行政村的通电话工程,一手抓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以农村通信和信息化建设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期间,村村通工程再度为12527个无电话行政村新开通电话,年度计划超额完成。
从村村通电话工程开始之初的2004年到2006年底,6家运营商共计投入超过200亿元,累计为全国各地67500个无电话行政村新开通电话,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从2004年的89.2%提升到98.9%,提高近10个百分点,目前已经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所有行政村通电话。
村村通电话工程使偏远农村的几百万户农民结束了无电话历史,惠及成千上万农村居民,使农村通信普遍服务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作用,被誉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扶贫工程”、保障农村长治久安的“德政工程”、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电信企业拓展农村市场的“未来工程”、下一步农村通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村村通电话工程开展以来,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下一步,村村通电话工程将继续加大实施力度,在基本实现行政村通电话目标的基础上,将工程向自然村延伸,并大力建设乡村互联网和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推广适农信息技术和应用,开发丰富实用的信息资源,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