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2005年我国企业信息化市场表现出来新应用和新需求比较多,包括ERP和协同软件等这样一些现象,您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2006年在信息化市场应用和需求的趋势会是怎样的?
吴文钊:我觉得可以用几个来表达。第一点,需要做IT规划和项目咨询的企业会增加,这是第一个多,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从2003年以后,很多大企业包括中大型企业都在纷纷地做IT规划,因为这是一种趋势。原有的系统太多了,你不做IT规划你都不知道下面该做什么了。最近这两年经常和一些CIO们,包括CEO们去聊,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大家都谈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很难解决了,已经走到现在了,一下十几个系统,甚至二十几个系统,打开电脑,几十个系统都有,我怎么管理,都很乱,很多企业的人员会在同一时刻要做一件事情的话,有可能开多个不同的系统,这边看完东西再往那个系统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规划的需求自然会产生。
另外,很多企业在运作信息化过程当中,已经意识到了,我要做项目之前,上系统之前,我必须得要先做咨询,咨询做什么呢?实际上了解和改造和改善企业,而不是变革,企业的规则和流程。因为你要上信息系统,上一个新的系统,必然涉及到原有流程的不适应,这样的话必然产生对于原有系统的改造。由于原有系统改造的话,它的规则也是需要改造的,这是一个必然的现象。算法也需要改造,你肯定要加强的,所以说在这两个方面,对于咨询的需求就会产生,因为在这里边没有谈实施过程,实施过程从上信息化开始,大家都会存在,只是你实施得好与坏的问题,但是前提是这个方面,IT战略和IT规划以及项目的咨询过程,这种服务类的东西都会诞生,而且会是一个非常大的爆发性的增长,因为去年已经看到了,今年的苗头肯定更旺盛一些。
第二个方面,我们能够看到,对于CIO的关心更多了。因为大家过去没有这样的一个职位,因为CIO本身是在2000年之前,1997、1998年、1999年由于互联网的业务诞生了这么一个词汇进行了一番操作,形成CIO职位或者说职业,对于这种东西,在很多企业里边CIO的定位是存在问题的,你把CIO做一个什么样的定位,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这是第一个需要关注的。第二个需要关注的是,作为CIO来讲,它如何操纵企业的信息化,这是他们关注多了。为什么?过去所有的知识、方法、体系,包括理论体系都不是为CIO做的,CIO当他运作体系的时候,他突然发觉我什么都没有,我是一个零,企业老板就会说了,这个CIO怎么当的,你怎么什么都不明白了,这件事也不会,招投标不会,需求不会做,他是不会做,因为从来没有过,那么,现在这方面的关心必须加强,必须得告诉CIO你需要什么样的管理体系,需要什么样的管理知识,需要什么样的方法工具,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思维,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些东西必须得灌输进去。所以,对于CIO的关心多了。第三,企业信息化需求多了。我们可以看到,从2004年、2005年已经逐步有这种苗头了,很多企业信息化的需求是层出不穷,今天这个部门想出一个新的要求,做新系统的要求,明天那个部门想出一个做新系统的要求,这是不是好事?是好事。当然做信息化的人肯定认为是好事,同时还要做好必要的规划,所以我觉得需求不断的攀升。第四,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软件商的软件产品线在逐步地丰富。过去的产品线很简单,我们国内的信息化不外乎小商品软件是从财务软件起家的,然后走到了其它小型ERP、中型ERP,一直走到现在,但是我们能够看到,最近这几年我们的产品线的支撑加强了,做报表的有了,做商业智能有了,做中间件的有了,做EI的有了,包括做ERP有了,就是企业门户了,这些东西是不是好事呢?是好事。所以我觉得整体上来讲,我们可以看到,从2004年以后这个苗头逐步显现。我相信2006年这方面应当会产生一个剧烈的爆发,如果说我们具体讲来,我想对于软件商而言,有几点中间件,包括对中间件的应用,包括对于系统的整合方面,我觉得这方面是比较多的。另外,中国的软件业创新必须得要基于中国的实践,因为实际上有许多公司的信息化过程实际上依赖于公司的商业模式改变而建立的,很多西方公司的软件并不适应他们的商业模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恰恰是中国软件可以有非常好的土壤,因为你的软件根植于中国。由于你公司主体就在国内,你可以更好为企业为用户提供很好的客户化过程,让你的系统更容易满足真正应用的企业商业模式。在这方面有一个非常很好的苗头,当然我们这里面是在讲企业信息化,并没有谈其它中国软件业其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