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黑客之前世今生
来源:17Tech 更新时间:2007-06-16


20世纪70年代可以说是黑客的少年时期,随着技艺的日渐成熟,他们心中那些迷蒙而散乱的思想也逐步成型,昔日凭借本能行事的第一代黑客们开始了由蛹化蝶的进程.反文化领袖阿比·霍夫曼明目张胆地出版了一本专门探讨如何入侵电话系统打免费长途的刊物,他极力宣扬个人在大型机构面前应当保有尊严,并鼓吹如果尊严被剥夺人们应当具有反击的权利,他的思想和言论所造就的影响力足足流传了20多年.


“黑客”一词在60年代——70年代用来形容独立思考,然而却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迷.他们云集在技术精英的堡垒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现代黑客可以把他们的精神祖先一直追溯到那里.那时,一群才华出众的学生结成小组,经常通宵达旦地在实验室里操作机器.刚刚出现的不稳定的计算机系统为了维持每天的运转,需要动大量的“内部手术”,这些系统的用户们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进入操作软件的最深处,寻找问题的所在.最棒的电脑精英们便编写出了一些简洁高效的工作捷径程序.这些捷径往往较原有的程序系统更完善,而这种行为便被称为Hack.

  大事记

  ☆技术成形☆60年代的大学校园中诞生了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大部分基本技巧———破解口令(password cracking)、开天窗(trapdoor)、走后门(backdoor)、安放特洛伊木马(Trojan)等.计算机侵入的即席操练是许多黑客乃至后来的工业巨头们简历的一部分.

  ☆“黑色”UNIX☆如果要评选早期最具价值的黑客作品,相信应当是1969年由贝尔实验室两位职员丹尼斯·里奇及肯·汤普森编写的UNIX操作系统,即使两位创造者采用的全然是黑客手法,但实际上毫无”黑“味儿,不仅如此,在某种程度上讲还大大推动了软件科学的发展.

  1970—1979:反叛英雄

  20世纪70年代可以说是黑客的少年时期,随着技艺的日渐成熟,他们心中那些迷蒙而散乱的思想也逐步成型,昔日凭借本能行事的第一代黑客们开始了由蛹化蝶的进程.反文化领袖阿比·霍夫曼明目张胆地出版了一本专门探讨如何入侵电话系统打免费长途的刊物,他极力宣扬个人在大型机构面前应当保有尊严,并鼓吹如果尊严被剥夺人们应当具有反击的权利,他的思想和言论所造就的影响力足足流传了20多年.

  ☆电话大盗☆

John Draper(约翰·德拉浦)发现通过在孩子们用的一种饼干盒里发出哨声,可以制造出精确的音频输入话筒让电话系统开启线路,从而可以借此进行免费的长途通话.Draper后来赢得了”嘎扎上尉“的绰号.整个70年代,Draper因盗用电话线路而多次被捕.

  ☆苹果曾经也是黑的☆

加利福尼亚“自制电脑俱乐部”的两名成员开始制作”蓝盒子“,并用这种装置侵入电话系统.这两名成员一个绰号”伯克利蓝“(即Steve Jobs),另一个绰号”橡树皮“(即Steve Wozniak),他们后来创建了苹果电脑.

  ☆BBS诞生☆

1978年,来自芝加哥的兰迪·索萨及沃德·克里斯琴森制作了第一个供黑客交流的网上公告版,此BBS至今仍在运行之中.黑客有自己的表音法.他们常用“ph”代替“f“(电话飞客自称phreak而不是freak),用“z”代替复数“s“.凡用字母“O”的地方,他们却换成数字“0“.

  1980——1989:渐为人知

  20世纪80年代,原本源于军方和大学校园的阿帕网(ARPA)逐渐成长为因特网,四通八达的网络自然给黑客们的技术跑车提供了最理想的驰骋之所.

  1988年,22岁的康奈尔大学研究生罗伯特·莫里斯向网上传送了一种专为攻击UNIX系统缺陷而设计的、名为“蠕虫”(worm)的病毒,蠕虫造成了6000个系统的瘫痪,估计损失为200万到6000万美元.

  莫里斯案件的意义在于,它向社会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随着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日益加深,人类是否在蒙受更大的风险?对蠕虫事件的直接反应之一是,计算机应急小组(CERT)在网上成立.

  ☆Cyberspace☆

作家William Gibson在一部名叫《巫师(Neuromancer)》的科幻小说中创造了”电脑空间“(Cyberspace)一词.

  ☆混沌俱乐部☆

1984年,32岁的程序员沃·荷兰在汉堡成立了混沌计算机俱乐部(Chaos Computer Club).俱乐部的集会仿佛年轻人的朝圣.纵横交错的电缆将一部部电脑、电话与调制解调器连接在一起,年轻人整夜在计算机上鼓捣,累了就倒地而睡.沃在门口布置了警卫和金属探测器,以防当局的骚扰.很多人把俱乐部视作一个无害的持不同政见者团体.它与红色旅、新纳粹等等反对派相比,似乎更多地是为了纯粹的乐趣.俱乐部鼓励这种看法,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宣扬自己.很快,记者、制片人和学者的与会人数几乎超出了黑客.技术神童们的最新消息成了黄金时段的电视新闻.

  ☆第一起电脑间谍案☆

1986年夏,美国天文学家克利夫·斯多在他工作的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LBL)的计算机系统上,发现了一个区区75美分的会计错误,生性认真的斯多非要把它弄个明白.仔细检查后,斯多认定非法侵入者从网上盗用了实验室某位已经离职的研究员的账户.由这个疑点出发,斯多单枪匹马地展开了一场侦察行动,最终发现是西德黑客在克格勃指使下试图突入美国军事计算机网络刺探机密情报.《纽约时报》在头版中披露了此事.黑客成为新闻焦点.

  1990—1995 建立组织

  1984年,莱克斯建立Legion of Doom(LOD)黑客组织,LOD吸引了许多精明强干的年轻黑客加盟.其中一人即后来大名鼎鼎的菲利勃却跟莱克斯不和,于是宣布退出LOD,并招兵买马成立了一个与其敌对的黑客组织Masters of Deception(MOD).自1990年起,LOD及MOD两大阵营开始了差不多长达两年的网上战争,他们除了互相拆台堵塞电话线路及监听电话外,还非法侵入对方的私人电脑系统.最后,由遭受了池鱼之殃的联邦政府出面,将菲利勃一干人等送进监牢,才算正式熄灭了LOD和MOD的网上战火.

  ☆地狱黑客☆

 在此期间,一些后来名垂“黑”史的大师级黑客应运而生,其中包括位列联邦调查局十大通缉犯之一的“地狱黑客”的凯文·米特尼克.他主要的“事迹”包括非法闯入DEC等诸多大公司的电脑系统,并盗窃了20000个信用卡号码和复制机密文件.米特尼克在1995年被捕.

  ☆骗得保时捷☆

1993年,凯文·波尔森利用计算机破坏洛杉矶市的三家广播电台的比赛被起诉.据悉波尔森一共骗得了两辆保时捷汽车、2万美元现金和两次前往夏威夷的旅行.他被控与另外两名黑客合谋控制电台的电话线路,只让他们的电话能够打进去,从而“赢得”大奖.

  ☆数码大盗☆

1995年俄国黑客列文在英国被捕,他被控用笔记本电脑从纽约花旗银行非法将至少370万美元转移到世界各地自己的帐户上,被引渡至美国后,列文最终被判处3年监禁和24万美元的罚款.

  1995至今:危害日增

  今天,美国政府四大部门:国防部、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宇航局的电脑系统,几乎成了黑客们公认的闲来无事练手的靶子.黑客组织L0pht号称,它可以在30分钟内关闭全国范围内的所有进出互联网的通道.

  雅虎、美国在线、亚马逊、e—Bay、CNN等世界顶级网站都尝过被黑的滋味.各种乔装打扮的“蠕虫”病毒定期泛滥.

  黑客开始带上了政治的色彩,现实世界的敌人往往会一路杀到网络空间.中东危机、印巴冲突、美阿战争成为不同政治立场的黑客在网上混战的理由.

  ☆黑掉对手☆

1997年,InterNIC域名注册网络受到了竞争对手AlterNIC的蓄意攻击,AlterNIC后来承认曾经设计了一个恶意程序,其作用是将InterNIC网站的访问者“劫持”到自己的网站上.

  ☆反黑广告☆

1998年,反黑客的广告开始在电视频道Super Bowl XXXII上播出,广告的内容是两个俄罗斯导弹发射基地的工作人员担心黑客通过计算机发出发射导弹的指令,他们认为黑客可能以任何方式决定这个世界的毁灭.

  ☆“水晶,我爱你”☆

美国参议院、白宫和美国陆军网络以及数十个政府网站都被黑客攻陷.在每起黑客攻击事件中,黑客都在网页上留下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很快就被擦去.黑客在美国新闻署网站留下的信息最引人注目:“水晶,我爱你.”署名为:Zyklon.

  ☆全球网站瘫痪☆

2000年2月,在短短3天的时间里,黑客连续袭击了世界范围内多个顶级网站.此次黑客使用的是一种技术上极其简单的、被称为“拒绝服务”(DoS——Denial  ofService)的工具,即用大量的垃圾信息阻塞网站的服务器,使其丧失正常的功能.

  ☆邮件炸弹☆

1996年代号为Johnny的黑客向大约40位政治家、企业领导人和其他个人发送邮件炸弹,一个周末便制造了高达2万条垃圾邮件.这名黑客迄今仍逍遥法外.

  ☆“爱虫”☆

2000年5月,一种叫做“我爱你”的电脑病毒开始在全球各地迅速传播,在全球造成的商业损失高达1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