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好大喜功之病久矣,好大之过在于喜功,喜功之责在于官本位。
互联网是个自由的地方,这个世界除了梦境以外,恐怕互联网是最自由的了。而今,媒体把
大量政府网站沦为形象工程给曝光了,其实这些只是我们国家信息化形象工程的一部分,还有很
多类似的形象工程。用点历史观来看,这些是我们计划经济的后遗症,上边下一个文件,下边几
乎都是照猫画虎,真正当回事的没多少,也叫做没理论联系实际。
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实施的很死板。要求过分量化、指标化,这也是政府网站出现大量形象工程
的一个重要原因。上边指示,下边就要做,至于下边的能力就另一回事了。现在很多地方不仅每个
县级有,乡镇都有,说实话,这太搞笑了!中国的农民有多少见过电脑的?
要信息化,先要搞好科普。我们的战略实施太异想天开了,信息化并不是有几个网站、几台电
脑就完事了,关键在于人!人啊!信息学和认知学科始终是分不开的,要信息化,先要搞好认知,
搞好自己的脑袋,并不是随手麦子扔地里明天就能丰收。现在虽然中国有那么多的大学生,但是我
这里告诉信产部的领导们几个事实:
1.中国的大学生对互联网接受度高,但使用度和参与度并不高,很多人上网只干两件事情:游戏、聊天。
2.中国的大学生毕业后回去的极少,地方(尤其县级、乡镇)人才非常缺,高信息的大学生你让他回去,
但就更不现实了。
3.送到农村的电脑大多放在办公室睡大觉。我们的农村,说实话,离信息化还不贴谱。普工作要做啊,
普不能只在现在的学生中做的,要深入下去,至少每个村培养几个类似以前的技术员也好。
互联网的形象工程是国家信息化的一个败笔!国人的素质我们难道还不清楚吗?我们的中年人年龄段的人
大多数还是没见过电脑的,我相信这不是危言耸听。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村和县乡的信息化不能
太粗放的进行,这样太浪费了,我们这些年太忽视农村科普了。
大学的互联网形象工程也十分严重! 说到这里感到十分恶心!大学网站也形象工程?这似乎让人不可思议,但是这是真的,我曾就读的大学院系网站曾经一年没更新任何东西,连首页都不完整,你说这不是形象工程吗?大学都这样啊!国人之大悲哀啊!大学都这样,还用说那些县乡吗?
互联网形象工程乃国人之悲哀、民族之悲哀,我们何时能不为这些虚伪的面子而劳民伤财?我们何时敢挺着胸膛正八经儿做点事啊?我们互联网人别学这些坏毛病,我们的事业没有保险金的,也没有财政拨款,我们要弯下腰踏踏实实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