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南宁市迈向开放新前沿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已经成为见证中国-东盟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合作的标志性建筑物。

 


 

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

南宁,迈向开放新前沿

    南宁,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中的枢纽城市,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举办地,借助多机遇重叠、多区域合作的东风,今天她以奋发有为、敢于进取的精神和勇于创新、包容友爱的特质,越来越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特定的历史元素赋予南宁特别的发展条件,南宁面临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然而,南宁决不仅仅满足于已有的区位优势,依靠创新,敢于进取,南宁正在发掘新的优势,正在以要素驱动及创新驱动,驶向新一轮开放与开发的快车道!

    要素,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创新,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和翅膀。创新可以把要素转化为优势,从而展示她无穷的魅力;于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故事由此上演!

    日前,新华社高级记者杜新(以下简称"杜新")对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常委、南宁市委书记马飚(以下简称"马飚")进行了深入访谈。

    南宁,面对发展的世纪命题,多区域要素凸显战略机遇

    杜新:

    南宁是一个很幸运的城市,太多的区位要素这样于它交汇:在中国与东盟合作当中处于枢纽地带、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举办地、东盟经济圈及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交汇处、邻近中国三大增长极之一的珠三角地区等;2006年,中国与东盟首脑峰会在南宁举行,使南宁成为中国举办多边首脑峰会的三个重要城市之一,与举办中非论坛的北京、上合峰会的上海并列,而在世界瞩目。

    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发展又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世纪难题。难就难在区域要素决定发展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往往受着经济要素匮乏的困扰。21世纪区域经济的焦点问题是,发展要素集聚并成为优势的途径,究竟在哪里?

    区位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要素,正在朝着区域性国际城市方向拓展的南宁,怎样从区位要素上升到区位优势的层面拓展思考空间和把握发展方向,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跨越式发展的途径?这是在区域经济背景下值得我们深入去关注的重要问题。

    马飚:

    这个问题实际上这几年我们都在思考中,而且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和提高认识,同时推动着我们的实践,然后又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进行思考。从目前情况来看,南宁全方位开放的时代已经实实在在的到来。

    2005年,我们制定《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首先对南宁市的市情、优势和劣势、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及南宁市在整个广西、全国更大的范围,比如说在泛珠地区,来认识它的地位和作用、优劣势所在。经过这样的判断,才能够看清楚南宁市应该走什么样的路子、依托什么样的助力,才可能保持比较好的发展势头。

    杜新:

    从区位要素到区位优势,这是一个艰难但十分重要的认识过程。

    马飚:

    不像今天我们对南宁市区位优势的认识这样清晰。"十五"时期,南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成绩。2005年,南宁市生产总值达723.36亿元,增长13.4%;财政收入100.22元,增长20.9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2.9亿元,增长38.11%,投资增量占全区增量的四分之一。这些数字标志着南宁市的综合实力迈上了新台阶。我们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判断南宁市有八大机遇。这八大机遇表明南宁正进入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新阶段:

    一是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二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南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三是中越共同构建的"两廊一圈"加快推进,使南宁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四是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使南宁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五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粤港澳台合作交流进一步加强,使南宁成为承接粤港澳台等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往西部转移的重要地区。六是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七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把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十一五"的重点发展区域,建设以南宁为核心的沿海城市群。八是自治区确定在武鸣县和原邕宁县所辖区进行新农村建设试点。这八大优势实际上也是区位优势。

    要抓住这些难得的机遇,不断加快南宁的发展步伐,必须正确处理好"九大关系",实现"九大转变"。

    一是正确处理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实现开放由部分区域、部分领域的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转变。二是正确处理好投资、消费、出口的关系,实现需求结构由以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消费、出口全面拉动及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转变。三是正确处理好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发展由以服务业带动为主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转变。四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量与质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以量的扩张为主向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并重转变。五是正确处理好资金、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实现要素投入由依靠资金支撑为主向依靠资金、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共同支撑转变。六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生产模式由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向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转变。七是正确处理好城乡之间的关系,实现城乡发展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转变。八是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向更具活力和开放转变。九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向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转变。

    惟有创新,而且首先是思维创新,方能把握千载难逢机遇

    
    我国首条连接东盟国家的高速公路南宁-友谊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南宁在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枢纽地位凸显。
杜新:

    经济要素一旦成为经济优势,它首先就能够体现在产业空间的方向与布局上的思维开启,以及新的产业要素和发展要素集聚能力的形成,推动这个城市角色的全新转换,而且这种转换还能带来区位优势和其他关联优势新一轮的形成。

    马飚:

    这样的认识,我们是逐步提高的。因此,我们对这次机遇,用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个词。

     杜新:

    经济学对国际城市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国际城市是通过这个城市与世界经济的联系程度来体现的,只有与世界经济发生更紧密的、更广泛的联系,而且是对三资(资源、资产、资本)的控制能力的联系--对世界的吸引程度,能够吸引外来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金等--能力和程度,才能体现国际城市的作为和地位。

    马飚:

    朝着区域性国际城市方向拓展的南宁,只有"华山一条路",就是"开放"!开放的程度决定我们与西南经济圈、华南经济圈、与东盟、与世界的关联度,所以我们整个"十一五规划"总的指导思想,就是开放带动、走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就是走有首府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广西工作的重要讲话,国家有关高层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调研,刘奇葆书记到南宁视察工作时提出南宁市要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定位,刘书记在泛北部湾论坛提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东盟"一轴两翼"经济合作构想等,都促使我们对开放有了新的认识。

    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实现真正的开放?我们集中开展了开放创新大讨论,开展开放创新年活动。2006年元旦后上班第一天,我们开展了"全民开放创新大讨论"和"三个百万活动"。一个是"百万市民开放创新建议活动",鼓励全民创业,每个市民都为南宁市开放创新年建言献策,并且评奖、登报;第二是"百万市民素质培训活动"。第三个是"百万农民就业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农民的非农收入。

    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全民素质的提高和全民创新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南宁是一个包容、和谐的城市。在和谐建设方面,我们结合实际,创新方式、创新载体,在全市开展"和谐建设在基层活动"即关爱促和谐-和谐建设在社区、效能促和谐-和谐建设在机关、奉献促和谐-和谐建设在企业、快乐促和谐-和谐建设在学校、文明促和谐-和谐建设在村屯、和睦促和谐-和谐建设在家庭、诚信促和谐-和谐建设在窗口单位等七大和谐创建活动。通过一系列的和谐建设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其次是要建设一个诚信的政府和诚信的社会,要营造这么一种投资环境,实际上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清理、大招商、大兑现、大接访、大调处、大防控。大接访,从市领导到城区部门的主要领导,比如说公、检、法、信访负责人公开接访,通过媒体公开登报哪天在哪里公开接访。通过公开接访,直接倾听老百姓的意见。同时通过大调处,要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这也是一个与开放有关的环境问题。大防控,主要是讲社会治安的群防、群冶,我们花了1000多万元在主要街道建了几百个治安岗,安装监视系统,构成了南宁市大接访、大调处、大防控的三大网络工程,创新的举措落实到了具体的构建开放的良好环境之中。

    杜新:

    您说过"开放和创新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创新无所不在"。

    马飚:

    这些都是区位要素和增长要素两者之前的关系问题,我们首先要找到增长要素在哪里,才可能真正把区位要素变成优势,关键对增长要素判断得准。

    在许多人的眼里,创新高深莫测,非常人所为,而把它看作是领导、专家、学者的事,敬而远之,其实不然,创新无所不在。从行业来说,科技、工业、农业、商贸、教育、文化等各行各业有创新。从对象来说,正如当今世界科技已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方方面面一样,创新也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干部、工人、农民、普通市民,甚至于中小学生等,都有创新的问题。就拿农民来说吧,免耕水稻种植,是对几千年来传统水稻种植技术的革命,更是一种创新。把这项新技术引进来,根据本地土壤、气候环境条件进行改进、完善、应用,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只不过这种创新,是一种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它与基础研究的源头创新不同,但对一个正处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城市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南宁市加大创新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创新计划工作机制,由市领导与创新计划责任单位签订"创新计划目标任务责任书",从制度上确保"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和创新计划。全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创新为核心,以创新、转化、产业化为主线,突出"育项目、扶企业、建基地、强体系"四大重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星火富民、科技兴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专利战略、技术标准战略、科学素养提高、科技环境改善等八项工程,为南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杜新:

    开展这样一种全民开放与全民创新的活动,其实已经在创造一种全面开放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这应该就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后发优势途径。

    马飚:

    中央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城市也就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南宁市要通过"开放创新年",广泛开展"百万市民开放创新建议活动",把开放创新大讨论变成为全民大讨论,使开放创新成为全民的思想意识、全民的行动、全民的开放、全民的创新,在全市形成全面开放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形成全市上下一致、左右一致、东西南北中一致的行动。通过大讨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凝聚力量,让全市各族人民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参与创新活动的自觉性。以大讨论促进思想大解放,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创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我们还创新了招商引资方式,过去主要是我们走出去的,大规模派人出去,现在是请进来为主,以商招商、委托招商,这是很重要的创新。类似的创新启发了我们:越是经济欠发达城市,越是要在科技创新领域寻找突破口。

    早些年,南宁市抓住被列入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的契机,加快南宁信息港的建设,投资上亿元与摩托罗拉公司合作建成应急联动中心系统,成为全国第一家水平一流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标志性工程。这套应急系统,在全国率先将"110、119、122、120"及防震、防洪、水、电、气等紧急处置和市长公开电话12345建成统一指挥调度平台和信息网络平台,成为南宁市信息化的枢纽中心,塑造了一个响亮的城市品牌。2004年5月22日,国务院正式将南宁市在全国率先创新的"应急联动机制"、"统一接警、统一处警"应急体制向全国推广。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贾庆林、曾庆红、罗干等分别对应急联动中心进行了视察指导。美国佐治亚州警察厅代表团在参观联动中心后,给予应急联动系统这样评价:"全面达到、部分超出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参加中国与东盟首脑峰会的官员评价:"该系统在中国而且在整个东南亚城市公共安全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杜新:

    除了区位要素和人力资源,南宁几乎没有什么其他要素优势,但是创新思想的深化,以及体现在营造投资环境方面的精细化,都可以促成新的要素产生,可以转化成为吸引资源、资产和资本的新条件。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

 

美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绿城”南宁。
   

创新程度决定发展高度、城市文化体现发展品位

    马飚:

    一些战略投资者开始进来了。所谓战略投资者是一些大的跨国公司,世界五百强和中国五百强。比如说南宁高新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已经开始产生集聚效应。富士首先进入中国南宁。广东、台湾投资商在这里建设标准厂房,提高了土地集约率,然后大企业跟随入驻。

    建设一个开放型城市经济,实际上是构建一个开放型经济体系,是创新一个城市从思想到政策乃至硬件等方面的环境体系。一个城市的开放程度、发展程度,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创新能力。2006年,南宁市从理论上、思想上、观念上、体制上、机制上、人才上、项目上、规划的要素上都大力进行了创新尝试。

    杜新:

    以上八大要素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创新能力的形成,促成的是发展总量。

    马飚:

    做这些准备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地实践和不断地提高我们自身认识的过程。去年的一些重大因素又促使我们的认识继续深化,对区位要素、增长要素和创新要素的解读中有了新的发现。

    2006年有几个重大的事件,一是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广西工作的重要讲话;二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构想的提出;三是刘奇葆书记对南宁市开发与发展的新定位;四是全国政协、各民主党派对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调研,包括由全国政协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作为专题协商的课题,分量很重,也是过去所没有过的。

    我们思考:怎样才能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南宁的发展能不能保证有比较好的质量,能不能实现快速、持续、协调和健康,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开放的程度,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灵魂,当创新思想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时候,它才最具力量!所以创新是南宁市发展的总抓手。我们提出了创新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营造创新型城市环境和创新型文化。

    南宁市创新型文化的内容包括和谐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商贸文化、创新文化。生态文化是在保持经济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实现"中国绿城"的建设目标,这是我们在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在发展中我们注重挖掘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打造文化品牌,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名城,使民族文化成为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已成为南宁一张亮丽的名片。

    南宁创新型文化又突出重商特色,我们推崇它的四个特色:爱商、重商、亲商和扶商。这是商贸文化。这是商贸土壤。这是南宁区位优势向发展优势形成的生长素。

    我们把创新文化具体的写到党代会的报告里。我们对宣传部门,包括文联、社科院、各行各业创新文化都做了具体的定位和要求,提出要把南宁做为具有"强大创新活力和雄厚创新实力的城市"来建设,这是最后的落脚点。

    创新成为南宁市发展的动力源。我们获得了比较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2006年南宁市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均超过30%;2007年仍然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如果今年生产总值实现1千个亿,明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千个亿,南宁市规划的"十一五"生产总值目标就能够提前三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目标提前两年实现。

    杜新:

    这是经济要素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带来文化优势所带来的效应:经济学所说的乘数效应。

    创新的动力源于从要素到优势的每一次全新循环

    杜新:  
    南宁新夜景五象广场喷泉一柱冲天,煞是迷人。

    创新思维的魅力在于,当我们对客观事物有了一种全新认识的时候,我们也获得了新的实践能力。比如对东盟经济圈、华南经济圈的认识,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可以使得南宁发展因素具有更多的东盟因素、华南因素?

    马飚:

    还是创新,要用新的理念创新发展模式,走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子,使区位从发展要素成为发展优势,也使我们发展因素中有更多这些国家、地区的因素和关联度。我们首先着眼于珠三角和香港因素。深圳盐田港等大集团已经前来考察。过去我们较少见到这样的战略投资者。这样的变化太明显了。我们现在专注在怎样把战略层面的意义体现在现实的发展上。

    南宁市做了几件事:第一,百项工业项目大会战。每年100个重大工业项目,在"十一五"期间就有500个重大工业项目,总投资是1200多个亿,我们要求"十一五"完成660个亿。南宁市尽管没有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的工业项目,但"十一五"能完成660亿的工业投资,实际上我们相当于建了四个多的德保铝、两个多的钦州千万吨的石化厂、两个多的防城港大型钢铁厂。2005、2006年南宁的工业技改投资已经连续两年在广西保持最高,在广西十四个地级市中排第一位。

    第二,百家亿元工业企业工程。南宁市工业从规模结构来讲我们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南宁市没有航空母航、巡航舰、驱逐艇,只有一些小舢板。我们就打造一批鱼雷快艇,变为一个集群,就是百家亿元工业企业,这也是我们从多年的工作实践对发展南宁工业的全新认识。

    我们分析,南宁市有一大批5000万左右的工业企业,其中有一批年销售收入七、八千万的工业企业。我们只要支持一下就可以达到亿元规模,而且还不占土地指标。我们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实现南宁拥有百家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从实行的时间来讲用只了一年时间。2004年不到60家,2005年达75家,2006年增加了29家,达到104家,2007年预计新增25家,达到129家,到2010年可以达到200家。去年,南宁市成为广西第一个拥有百家亿元企业的城市。

    这个做法也得到了企业的欢迎,更重要的是找了一条符合首府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我们采取了很多支持措施,包括设立和增加技术开发、增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等措施,还包括支持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对工业的结构进行调整,在招商引资中强调加大工业的招商等等,为工业企业提供一些更优良的服务。

    第三,只有培育、形成和壮大新型工业化体系,才有引进更多更大的企业和投资的基础,才有承接大型工业项目的条件。这也是要素转换的规律。

    跨越:以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名义

    杜新:

    据我们所知,南宁在创新建设中,还有许多悄然运作、外界不太了解的重要项目。比如数字南宁的建设。

    马飚:

    南宁即将进入数字化城市管理时代。这是一个重要的变革。按照总体规划,到今年5月底,南宁将会建成一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这意味着南宁将进入一个精细、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面覆盖的数字化城市管理时代。

    这是一个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方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城市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和管理对象的准确定位。南宁市建成区170平方公里,地理空间划分为上万个单元网格、责任格,由监督员进行全时段监控管理。

    南宁市已对涉及四个城区的20多万个地理信息部件做了普查、分类和处理。这个系统按照"统一监督,两级指挥,四级联动,全面覆盖"的建设要求,以GIS地理信息服务子系统、立体监督没指挥中心子系统、城市管理案件执法子系统等17个子系统组成了"金字塔"的塔基,实现系统、地点、功能、资源、信息五个方面的整合,实现与全市电子视频监控网络系统,以及公安、交警、消防、应急联动,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中国-东盟区域性中心城市信息化平台,政府公共服务呼叫中心,数据资源中心等网络的互联和资源的共享,实现城市管理主动、精确、快速和统一的目标。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城市里的每一个井盖、邮筒、果皮箱、路灯、停车场、电话亭等等,都有自己的"数字身份"。在监督和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输入任意一个代码,都可以找到它的名称、现状、归属部门和准确位置等信息,可以实施实时有效管理。意味着今后不论哪一个地方、哪一个部件出了问题,在市民投诉的第一时间,都会得到规定时间内的服务。这是以数字化技术把政府的管理具体到解决人民身边"小事"的一个创新。

    杜新:

    我们知道,南宁正在打造"无水港"。

    马飚:

    这是体现创新区位优势的一个认识。

    南宁距离北部湾最近的港口只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根据广西"4+2"城市群布局,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和玉林、崇左构成广西经济核心区。从南宁突出的枢纽意义上看,实际上南宁可以依托广西的三个主要港口和东兴、友谊关等口岸。所以,南宁是一个不沿海的沿海城市、不沿边的沿边城市,是一个"无水港"。

    南宁"无水港"建设的重点将放在五象新区,这是南宁向北部湾港口的方向。南宁规划中的"无水港"、物流基地和保税区都在这个方向。南宁的国际战略地位已经在迅速提升。越南、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纷纷在南宁设立领事机构以加强和广西的经贸合作。东盟十国以及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也将在南宁的中国-东盟商务区建立贸易办事机构。

    用开放的、国际化的视野分析南宁的优势,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确定南宁的定位,我们有了豁然开朗、海阔天空的感觉。南宁必须坚持全方位的创新,南宁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坚持走开放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开放创新的程度如何将决定南宁的发展速度的快与慢、经济质量的好与坏。南宁这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城市,一定会引来世界更多的关注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