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服务业喷发“磁场效应”
来源:黄石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我市服务业的发展又闪现出亮点:继中商平价、武汉工贸家电城、新百购物中心、中百仓储购物广场等落户开业后,位于武汉路通过旧城改造新建的枫叶红大酒店、现代永和豆浆、豪上豪牛排馆等餐饮业集中登陆。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多家规模型超市、购物广场、饭店酒楼相继落户,显现出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磁场效应”。
   
  政策:为服务业导航
   
  近年来,我市把服务业发展作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举措来抓,特别是在政府出台《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后,服务业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产业素质和服务功能也在不断提升,我市这块富有潜力的三产服务业宝地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青睐。在《意见》中,对新开办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给予一定的开办优待政策;每年在从事交通运输、信息、商贸、金融、房地产、卫生服务、文化娱乐等八大服务行业中各评选出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对强化内部管理、创建品牌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给予奖励。新百百货总经理洪国庆说:“黄石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导向吸引了我们。”
  据了解,2006年我市服务业完成增长值162.12亿元,比去年增长13.6%,新增就业人员29880人,而目前,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共达50.8万人。
   
  餐饮:一支“生力军”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和市民对新兴服务业的需求,餐饮业成为全市服务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产业。无论总量、规模还是结构上都有所提升。大智路、京华路上的酒店饭店不胜枚举,大到酒楼和饭店、小到粥屋和大排档,那儿已被市民称作为“餐饮一条街”。
  尤为是,我市通过挖掘本地餐饮文化内涵,部分独具特色的传统品牌,在创新和传承的基础上赢得了认可。如纺织二路的红油虾球、武汉路上的红秀香辣蟹、楼上楼的四斗粮鸡汤等,还形成了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连锁餐饮业,使连锁餐饮业的比重不断增强。  
  新兴餐饮服务的兴起,为市民从追求一般消费到服务消费的转变,提供了理想的消费场所。在外就餐成为普通人的节目。每到就餐时间,街上中小型饭店更是座无虚席。人们在逛书店、泡茶楼、品早点的同时,一部分人还选择了更为时尚的休闲娱乐方式,如泡吧、健身、保健按摩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消费方式。目前,市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的消费支出每年达600元。
  调查表明,2006年,市民旅游人数直线上升,人均旅游支出已突破100元。目前,我市酒店业也得到长足发展,有星级饭店22家。
   
  商业:服务业中的“领头羊”

  步行街、劳动路、黄石大道每天都有大约10多万人次的客流;这里正是我市的最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区。 
  家住明珠花园的王艳每过两天都要逛一次繁华的商业街区,“这里的商铺很集中、很方便,餐饮、服装、超市都有,我特别喜欢逛服装店,这一片就集中了近百家专卖店,款式也很新颖,不去武汉也能挑到合适自己的物品……”。
  如今有上千户大小商家云集这片商业街区,这个数字较3年前翻了一番。
  “不到这里来,就等于没进市区。”这几乎成了多数市民的共识。 “与其它城市商圈相比,这个商圈既有小商铺的集中,更有大企业的集聚,这在全国很少见。综合商场、专业门店、超市等各种业态并存,消费者可以一网打尽所有商品。这样的商业街区在其它中心城市也是为数不多的。”金虹大厦总经理张忠民感叹道。 
  “找茶”是位于劳动路一角的5平方米的奶茶店。这在偌大的商业街区里一点也不起眼,但奶茶店老板告诉记者,一个月他卖出了7000元的奶茶。当然,这里的租金也不菲,每月2000元,可谓寸土寸金。
  3年前,外来企业在这里设立的二、三级分支机构几乎空白,现在已发展到了10多家。统计部门勾勒出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上升线:目前新街口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已经高达87.6%,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加快,传统商贸业中,新百在调整中发展加快、武汉工贸家电、九星家电城等一批新的商业企业在迅速成长。当前,随着陶然楼风味园、磊琪鞋业的扩张,商业街区营业面积在5年内还要继续增加。 
  “从传统的商贸形态和单一的商业街,向现代服务业形态和现代街区跨越,这是正在经历的历史性嬗变。”黄石港区区委书记程良胜这样描述。 
   
  文化休闲:文化产业资产总额过3亿元
   
  我市的文化娱乐市场基本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以磁湖大剧院等为代表的演艺场所;二是以酒吧、演艺吧、迪吧为代表的娱乐场所。
  位于步行街的“娱乐一条街”于2001年兴起,演艺吧、音乐吧、迪吧等,形形色色,风格各异,出现了“夜猫”、“别克乔治”、“天堂”、“大拇指”等一批知名场所。 其中天堂2005年开业,以灵活多样的消费形式吸了广大消费者,年接待人数达20余万人。
  据了解,目前,全市已经形成文化娱乐市场、艺术培训市场、图书报刊市场、电影、音像、网络文化市场等各个门类的文化产业市场格局。文化产业总量得到较大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市有文化市场、出版物经营场所814家,其中,以KTV、酒吧和茶楼为代表的娱乐业更是成为知名的文化品牌,目前全市共有网吧118家,歌舞厅9家、音乐茶座29家,KTV40家、综合演艺场所6家,游戏机经营场所9家等各类娱乐场所,文化产业资产总额已超过3亿元。 

  信息化:助推经济快跑
   
  信息服务业,是以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以及数字内容产业为主的新兴服务业。
  记者从市信息产业局了解到,近几年来,我市大力开展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府”建设管理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市直部门及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已建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统计系统等公共服务应用系统。目前,全市90%以上的单位建设了部门局域网。
  据悉,2006年我市信息产业生产总值22亿元,信息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目前,我市有电信、移动、联通、铁通和网通5家电信运营商,从事软件及系统集成服务企业30多家。光纤通信、数字微波、智能网、数据通讯与多媒体通信等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并实现了光纤到小区、到楼幢。
  记者从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运营企业了解到,目前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5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80万户,数字电视用户也突破了5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持续增长,全市用户数现已达8万户。为扶持软件业发展,我市在开发区创业中心还建设了“软件园”,进驻企业10多家,其中已有4家被省信息产业厅认定为软件企业。
  几年下来,我市已初步建成功能齐全、覆盖面广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用户持续增长,通信业极大地激活了市民的生活。
  “黄石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尤为重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和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目标,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是我市推进企业信息服务的目标。”市信息产业局局长杨友平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