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网站不应成了“聋子的耳朵”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湖南省石门县政府网站右上角导航上‘政民互动’打开后空无一文,打开右边‘县长热线受理情况选登’空无一文,打开‘县长信箱’发现只有‘县委副书记、县长XXX已收来信:5件’,处理情况未见公开,其他副县长依次排开,均无收到来信显示,‘民意调查’根本打不开,‘意见建议’也打不开,‘政务论坛’有16个版块,整个论坛的帖子不超过10个帖子,‘政务大厅’的三个版块‘共谋发展’、‘阳光政务’、‘在线咨询’空无一帖……有图为证。”(6月17日红网)

  在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倾听民意,了解民情,重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的一大要素。除了领导干部身先士卒,调查研究,直接面对面的与民众交往外,网络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政有关信息可以由此公开,民意民生信息也通过网络进行直接传递,从而产生互动,网络信箱的快捷性、透明性、直接性自然的把官与民融为一体。网络这一平台是群众和官员 “零距离”接触的极好方式。

  网络的效果显而易见。但是如何真正发挥政府网站的作用,在一些地方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政府网站的互动栏目成了摆设,信息公开的程度不够,在线办事的效率低下、链接指向错误、打不开的死链接较多、发到意见箱的东西无音讯或根本发不进去、热线电话打不通、网站长期不更新、网站简洁到只有部门介绍最全、内容单一等等。正如有的网友调侃所说的一样:“一张老脸,三年不洗。内容陈旧,文件过时。看过后悔,信则误事。现代工具,纯当摆设。”更严重的是一些网站弱不禁风,一遇黑客即瘫痪:前不久出现一名高二学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他先后攻击了境内外2200多家网站,有的只需几秒钟就被“黑”。

  建立和维护网站不容易,据悉,政府上网工程的投资由当初的100亿元左右,已增长到近千亿元。这么庞大的开支,而在一些地方却没有把网络资源充分的利用实在是可惜,此种浪费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浪费,图有虚名的网络不仅误时、误事,而且还使政府的信益度受损,使民心受挫。

  要发挥出政府网站的作用,就应把其当作民心工程来办,加强互动,及时进行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常换常新。并且提高网站的防御能力和免疫力,维护和检修出现的漏洞,使其正常,快捷,为网民们提供方便。

  党政官员要直达民意,了解民声,就得听有“音”,复有“果”,设身处地的为网民着想,对待群众提出的问题,尽快、尽力的给以答复,切勿“拖”,杜绝“扯”。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使网络富有生命力,成为与群众沟通的好途径

  网络的“舆论场”作用不可低估的,政府网站承担着提供信息服务,形象宣传,政务公开等功能,因此要努力把政府网站真正办成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和建设服务政府、效能政府的重要平台,着力加强政府信息发布,切实提高在线办事能力,推进互动交流,切实提高技术保障水平。而不应该徒有虚名,成了“聋子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