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事件揭移动网络短板 数字集群共网救市
来源:通信产业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自铁通、卫通针对国产数字集群标准设备开展网络试验以来,有关二者欲借数字集群之名而行公众移动通信之实的猜想一直没有停息,其间卫通与美国运营商Nextel的接洽事宜更是为业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但从目前国内的通信市场现实来看,定位为专网不失为数字集群的一种明智的选择,而面向公众移动通信市场运营则平添许多变数与风险。

市场已无空间

  “9.11”事件让Nextel一夜成名,由此也使国内业界认识到了集群公网运营模式的潜能,但这一案例并不具有普遍的示范意义。

  Nextel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占了有利时机,Nextel启动集群网络时,正值美国模拟移动通信标准混乱的时期,Nextel先发优势明显。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当时美国并没有实现广泛的GSM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凭借类似于GSM的iDEN网络,Nextel在短期内取得成功也是顺理成章。

  但是以我国目前的移动通信市场状况,已经完全不同于当时的美国。截至2004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34亿之后,移动用户市场增量已呈放缓态势,移动通信市场被先行者近乎垄断。

  如果定位于公众移动通信,数字集群的差异化优势在于其指挥、调度方面的集群特性。但这部分市场也在面临分流的危险。对于一般用户,可以通过构建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络上的PTT技术来实现“准集群”的通信方式,这势必将导致该市场被进一步压缩。

  据某集群设备厂商内部人士称,由于市场定位、运营模式不同,集群通信向公众移动通信定位的转变,不仅将使数字集群设备设计要更新思路,同时也给其后续运营和市场预期带来很多未知因素。

  电信专家陈金桥认为,数字集群通信不应定位于公众移动通信,而应在市场空间上采取互补而不是替代的错位思维,进而在整体上形成立体化的通信保障体系,同时这样也能挖掘出更多更好的潜在应用。“趋同的市场空间定位必将遭到强势竞争对手的打压,这将不利于铁通等中小运营商的发展”,陈金桥表示。

  成本左右去向

  如果数字集群向公众移动通信转移,其网络建设、运营成本压力也很值得商榷。

  公众移动通信的建网特点是广覆盖、高密度,而集群通信要求的是广覆盖、低密度,这使得集群网络建设基站用量少、成本低。但据某集群设备厂商人士透露,目前在国产集群设备,根据要求大部分按照公众移动通信网进行设计,因此基站布设密度依然较高,所以整体网络建设成本仍会居高不下。据估算,利用现有国产设备建设数字集群网络的成本基本等同于公众移动通信网。

  另外,在定位到公众移动通信市场之后,在网规划优化方面的持续性人力物力投入也较为可观。以重庆移动为例,目前在重庆市区范围内共完成1100多个GSM基站建设。从开始铺网到现在已经历了十年的时间,其间共进行了十期的升级、扩容、网络优化工程,但是目前覆盖率还未能达到100%。

  对于集群建设,运营商以利润为根本诉求点,而非所谓的技术创新。目前移动用户完全集中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用户数量的庞大,其好处在于可以摊薄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可以制订出更为灵活的运营策略。数字集群通信网作为后来者,在没有用户数量保障的前提下,根本无力摊薄运营成本,ARPU值不能得到提升,不仅盈利困难,而且还要面对持续建网的投入压力。

  集群共网众望所归

  今年的7月7日,伦敦市遭遇了恐怖分子制造的地铁爆炸事件。其后,伦敦市甚至全英国的移动通信网络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当时,包括沃达丰、Orange、O2、T-Mo-bile在内的多家移动通信运营商都表示他们的网络承载了超负荷的呼叫,伦敦地区的部分用户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无法拨叫的情况。

  沃达丰方面宣称,在伦敦发生重大事件之后的短时间内,沃达丰伦敦公司的交换机处于容量高峰(极少出现的情况),因此,不得不启动过载应急程序,优先保证警察与紧急服务机构的通信连络。

  对此,某集群设备厂商人士向记者谈到,恐怖事件中移动通信网络所表现出来的弱点,正是数字集群通信网络的优势所在。随着我国大型城市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进,许多城市已经将应急联动系统的建设提到议事议程,这一市场潜力巨大。而“考虑到维护性、经济性和安全性,采取共网数字集群方式将是最好的选择”。

  华为数字集群总监周剑表示,欧洲在近年来有向共网发展的趋势,正在制定的TETRA phaseII新标准,以GPRS/EDGE为基础,就是技术上向共网发展的体现。

  陈金桥进一步表示,从运营实力来看,铁通、卫通的集群通信网络在局部区域市场发展共网行业用户,无论从建网能力还是运营经验都能够满足要求。而在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觊觎公众移动通信市场的做法还须审慎对待。

  按照国家相关指导政策,数字集群应用将向共网为主、专网为辅的方向发展。我国目前处于模拟集群向数字集群换代转型阶段,虽然集群共网的发展刚刚起步,但已是众望所归。

  许多城市已经将应急联动系统建设提到议事议程,这一市场将给集群通信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