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是否需要首席信息官
来源:通信信息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国电子政务各地发展情况不一致,在电子政务基础和应用都开展比较好的地方,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已经迫在眉睫。

信息社会的加速演进推动着社会组织的深刻变革,组织的结构形态、授权关系、工作流程、监管方式等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作为竞争最激烈的社会组织体系——企业已经出现许多新的组织架构,例如信息部门和首席信息官,甚至有些企业还出现首席知识官等职位。

与此同时,一些政府机构也在被动地变革,在组织方式上出现了一些新职能和新角色,并通过这些新职能和新角色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在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中,就有官员和专家关注政府的组织建设问题,期望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强有力地推动全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但是情况并不很理想,正如有专家评论的那样,“对于我国来说,政府首席信息官(CIO)职位和首席信息官制度还是个比较陌生的或时髦的概念。尽管目前我国有些地方政府已经设立了政府首席信息官职位,并在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与规范、成熟的首席信息官制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据了解,与美英等发达国家的政府首席信息官相比,我国政府通常采用“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信息中心主任”等有政府信息化建设职责的“职位”,缺乏专职性、权威性,其组织管理体系和制度也缺乏严密性。  
 
出现这些现象,需要我们深刻分析其成因,笔者认为,首先要分析三个关键问题,一是什么是政府首席信息官?二是政府需要首席信息官吗?三是为什么中国政府这么多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出现一个首席信息官呢?或者说,中国有产生政府首席信息官的土壤吗?

首席信息官究竟是什么?长期以来,许多人只是把它看出是一个“人”,例如我们见面常说某某CEO一样,CEO就是指这个人。

而稍微看得深一些,就把它看出是一个“职位”,这个职位拥有一定的权力从事某方面的专门工作。

再深度透视一下,它代表的是一个组织机构,是一个崭新的组织架构,它与原来的组织架构和职能完全不同,负责一个全新的领域。

如果我们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它其实是一个实施改革的组织,而且是通过信息化影响到机构中的各个人员和各个环节。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看,首席信息官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影响机构全部领域的、引领机构变革的新生组织体制,它的人格化代表是这个组织的最高领导人——首席信息官。

政府需要首席信息官吗?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回答。政府要搞信息化,当然要有领导,领导就是首席信息官最好。其实我们需要认识电子政务的发展特征,那就是政府进行自我改革适应社会变革的举措。

为什么我国当前还没有出现一个专职的首席信息官呢,这的确耐人寻味。或者说企业等相关组织纷纷在推行首席信息官制度的时候,政府为何却迟迟按兵不动呢?

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根源是我国政府改革还没有进入到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业务运作阶段,或者说我国许多政府还没有象企业那样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变革。

由于没有把信息技术推动管理和变革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因此也就没有在权利和责任配置上需要专业的首席信息官来负责了。

但是中国电子政务还是很复杂的,各个地方情况不一致,有些地方,特别是在电子政务基础和应用都开展比较好的情况下,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已经迫在眉睫。

一些长期参与电子政务的领导者已经初步具有了担任首席信息官的能力和意识,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授权,就可能推动当地电子政务全面、健康、快速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