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和互联网的发展,市民对政府网站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要求,一些政府网站也悄悄开始变脸。
记者日前登陆福建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看到其中的新闻更新还是挺及时的,基本上是前一天的新闻,可是登陆该网站子栏目下“证照办理
”和“婚姻生育”等居民办事栏的时候,都显示登陆不进去,可见政府网站的确存在不少问题。政府网站的服务不到位除了政府相关部门不重视和不熟悉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呢?
世行报告揭露问题
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在电信基础设施、网络和数据库建设方面已经初具规模,但重复建设现象导致的投资回报率过低问题日渐显著。世界银行刚刚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的信息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指出了上述问题。
报告显示,中国政府网站建设仍停留在信息公示阶段,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工程投资回报差别巨大。中国可以参考国外成功经验建立决定电子政务项目优先级次序的评估标准,实现项目投资回报率最大化。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中国已拥有“gov.cn”的网络域名约2万个,政府网站1.2万个,政府网站已逐渐成为政府部门服务公众的一个窗口。
但是,整体看来,尽管80%的地级市政府网站设有民意调查和投诉机制,但真正有用的服务,如政府反馈和在线咨询等却很少。
投资回报率低引发问题
首先、网站定位不科学,政府网站与电子政务发展相脱节。网站定位是指确定网站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大多数政府网站在定位问题上较为模糊。
例如,有的地方将政府门户网站做成了一张“报纸”,发布大量新闻,包括从商业网站上转载来的社会性和娱乐性新闻;大量的政府门户网站将本地政府领导作为政府门户网站的最主要服务对象,没有从“以政府为中心”转变到“以用户为中心”。
其次、需求把握不好,用户针对性不强,网站服务不实用。总结我国政府门户网站服务项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网站服务内容建设没有贯彻“需求导向”的原则,尽管很多网站服务项目规划得较为全面,但是很多公共服务项目好比“花瓶”,无人问津,不实用。
第二、服务分类不科学,服务内容的用户针对性不强,使得用户获取网上服务较为困难。
再次、门户网站与部门网站内容整合度差,二者相互脱节。内容匮乏和信息维护难是大多数政府门户网站面临的共同难题。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政府门户网站与部门网站之间的脱节。
很多门户网站的内容来自维护人员对各部门网站的搜寻,因此经常出现内容缺失和更新不及时的情况。门户网站与部门网站之间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各部门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门户网站与部门网站形成了“两张皮”。
增加收费和减少支出
首先、建立网上办公的平台和服务机制。现在办理证照和办理业务很多都需要跑到专门的政府部门去办。
比如,办理二代
|
当然,制约网上办理的各种因素还存在,其中包括政府网站所采用的软件系统,相关政府部门网络和终端的不支持也有一定关系,不过现在PC和互联网已经大大普及了,政府部门是该考虑将一部分现场办公的功能搬到网上来,这样可以大大方便市民的日常需求,也提高了自己的办事效率。
同时,可以适当收取一些手续费,弥补
其次、建立共享制度,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重点是内容建设,门户网站的内容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协同共建,协同共建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政府门户网站可作为整合政府部门可公开信息资源的纽带,各级政府要加快建设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根据法律规定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明确相关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形成政府门户网站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共同维护、共同管理等规定或制度,彻底解决政府门户网站一直在
政府门户网站要以整合资源尤其是跨部门、跨区域的资源为重,通过门户网站建设,促进跨部门、跨区域的电子政务应用,切实发挥“门户”的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站式”、“一窗式”的信息和服务。
电子政务实施的表面化不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不利于提升市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