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软件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课题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记者:李禾课题描述:基于国产软硬件的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点评专家:庄力可(先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软件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在"十五"期间,国家在支持国产基础软件的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和OFFICE办公套件等方面里,共投入了约8亿元的科研经费,也取得可喜的科研成果,虽然这些厂商各自的产品也在一些行业和领域得到的应用,但还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应用项目"落地"。 基础软件研究关键是应用,研究的国产数据库、操作系统等不在实际系统中得到应用就不可能完善提高,并赶上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微软的操作系统也是被广大用户使用后,才不断强大到现在的垄断地位。让我们非常高兴的是,通过本课题的众多厂商、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和应用示范,这四大类基础软件系统终于在南昌市科技局和青山湖区等试点单位得到了整体的应用。”庄力可高兴地说。

  在课题验收时,专家们给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该课题实现了国产软件体系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意味着南昌市基于国产软硬件的电子政务示范城市建设获得成功,同时也标志着国内首个基于国产软硬件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获得群体性突破。

  形成国产软件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

  买来一个国产的操作系统(Linux)产品,装在自己的机器上却发现和一些硬件设备不能兼容,显卡只能显示16色,声卡不能出声……这是许多用户担心的问题,也是目前国内操作系统厂商经常面对的问题。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我国信息产业起步较晚,目前,国内使用的大多数软硬件都是从国外进口。由于其发展落后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步落后就可能步步受制于人,所以国产软硬件的发展必须尽快实现自主产权化、开展应用和改进。”庄力可说,本课题组基于国产基础软件平台,完善和推广国产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等技术,并根据南昌市科技局、青山湖区政府的实际需求,通过对政务信息化领域平台的共性业务模块、组件的大量复用,高质高效的开发完成区委办公室办公自动化系统。同时,提高在集成环境下的国产软件产品的可用性、适应性及规范性。为发展我国自主软件产业、缩小数字鸿沟,提供基础技术平台和应用服务体系,以增强民族软件产业的群体竞争力,扶植规模软件企业加速产业化。

  课题组在南昌市科技局和青山湖区政府的各业务部门计算机终端使用国产基础软件,完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示范的要求;研发办公自动化示范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公文流转、邮件管理、档案管理、接待管理、车辆管理、流程定义及管理、人事管理和系统管理等。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对应用示范单位进行培训,保障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国产基础软件的正常使用。选用已通过课题测试的国产基础软件,编写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相关的技术文档、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培训教材,并实施培训,形成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家点评:

  本课题的创新主要属于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十五”期间,863项目和攻关课题有很多科研成果、报告和材料,本课题吸收、消化和创新各种技术,并在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上得到了体现、应用,同时也是对这些技术和产品稳定性、可靠性等的检测,各大国内生产厂商还通过应用示范反馈的信息,进一步提高了各自产品的性能。

  在技术创新方面,课题组在信息产业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的组织协调下,进行了组件的构件化建设,实现了国产软硬件的互换性和兼容性。也就是说,国产基础软件,只要符合攻关课题的技术规范,都可进入政务领域平台中,避免了集成开发商的二次开发,减少资源浪费。打一个形象的比喻,政务领域平台就像一个标准化的汽车底盘,按同一技术标准生产的零配件都可以装上去,并可以形成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汽车。

  其实,我们在2004年就完成过全国产的应用系统的研发工作,并在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协中心使用,但与现在攻关计划支持的内容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就好比是标准件和定制件的区别,类似于定制的西装与标准码的西装,定制的合身,但个性化强,代价高,难以复制批量生产,而标准码的则相对合身,但可以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课题组正是通过大家提供的各类定制的特殊件,提炼出标准件,也就是我们领域平台中的共性组件,最后通过科技攻关的应用示范,为今后的国产基础软件规模应用和产业化打下基础。

  列入政府采购推荐清单目录

  本课题在国产电子政务软件应用的组件适配性、功能实用性、系统可扩展等方面的研发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基于领域平台技术路线的前期产品也被信息产业部列入政府采购推荐清单目录产品,基于领域平台延伸研发的项目,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政务领域构件库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的重大软件专项产业化项目。目前课题组参加领域平台软件已与联合单位一起的软件著作权登记申报,应用软件“南昌市科技局、青山湖区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软件著作权登记正在受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