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智者察于端倪,明者顺势而为。信息化带来的变革是革命性的、全方位的、前所未有的。我们必须充分认清信息化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适时顺势,主动应对,牢固确立思想政治工作要与信息时代同步的思想观念,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实现形式,走开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转变的新路子,逐步实现由机械化半机械化条件下和计划经济环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向信息化条件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转变。
信息化作为标志性的时代特征,正以“核裂变”之势冲击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可以说,社会日益信息化带来的深刻影响,是思想政治工作最鲜明、最突出的阶段性特征;做好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重大课题。
充分认清做好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带来的变革是革命性的、全方位的、前所未有的。我们必须用时代的眼光、战略的思维、科学的方法、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分析和对待。
充分认清信息化发展给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难得机遇。信息社会的开放性,打破了拘于一时、囿于一域的时空观和地域观,为我们科学筹划、组织和实施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大视野、大舞台、大课堂;信息网络的集合性,形成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海洋,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信息网络的虚拟化、多维化,进一步强化了受众的广泛性、交流的互动性、对象的平等性,使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更加灵活;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易于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邃的道理形象化、难题的破解集智化,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指导方式和组织实施方法,而且使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也向精确、实时、快捷、高效转变。
充分认清信息化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严峻挑战。信息化是把“双刃剑”。从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趋向看,思想阵地争夺战从物理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从平面空间扩展到多维空间,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其信息传播的强势控制力,通过推销其社会制度、价值标准、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已经成为其既定方针和首选目标。从敌对势力渗透策反的特点看,信息网络已经成为对我们进行思想渗透、政治策反、窃取机密的特殊媒介。从腐朽思想文化传播的渠道看,信息网络已成为不法分子制造传播黄赌毒的重要场所和载体。从诱发官兵违纪违法的因素看,官兵手机多、上网多、社会不良信息来源多,带来不正当交往增多,管理掌控难度加大。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冲击和影响着官兵的理想信念、使命意识、战斗精神、价值取向和荣辱观念,是我们亟待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
充分认清政工干部队伍与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还很不适应。近几年,各级注重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和研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可喜成效,但也存在诸多不适应。有的思想观念不适应,对社会日益信息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深刻变革和重大影响,见事迟、反应慢,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有的能力素质不适应,缺乏信息识别、信息加工、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储备,缺乏运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设备开展工作的能力;有的对策办法不适应,对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不够,摸索特点规律不够,创新解决办法不够,以至陷入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的两难境地。
智者察于端倪,明者顺势而为。面对社会日益信息化带来的深刻影响,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反应迟钝,就会陷于被动;如果置身其外,就会掉队落伍;如果放任自流,就会丢掉“阵地”。我们既不能对信息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难得机遇熟视无睹,又不能在严峻挑战面前手足无措,更不能对诸多不适应无动于衷。只有适时顺势,主动应对,才能抓住机遇,变挑战为机遇;只有科学分析,疏堵并举,才能赢得先机,兴利抑弊;只有迎难而上,破解难题,才能有所作为,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实现形式
社会日益信息化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深刻影响,要求我们善于用新理论研究新情况,用新观念认识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探索新实践。也就是说,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实现形式。
牢固确立迎接新挑战、适应新转变的思想。胡主席深刻指出:要由机械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的军事训练转变。思想政治工作要不要转变、能不能转变、怎么转变,历史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必须明确:信息化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不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导向作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信息化,不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就容易脱离部队建设的最大实际;军事训练转变和未来战争是以信息化为主导的,不转变,思想政治工作就无法有效履行职能使命;信息化建设的第一要务是人的素质信息化,不转变,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时代、形势、使命、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转、加紧转、超前转,从工作指导思想、服务保证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实现形式、效益评估标准、领导作风改进等方面,研究探索转变方向、转变思想和转变途径,使之真正与信息时代同步、与部队建设合拍、与军事训练转变接轨。总之,要逐步实现由计划经济条件下和机械化半机械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转变。
积极走开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转变的新路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信息化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转变的内在要求,把握特点,遵循规律,理清思路,寻找对策。一是针对信息发展先导性特点,政治工作指导思想要注重向“两个武装”转变。信息化对社会生产力和军队战斗力起着先导性的作用。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既表现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上,又表现在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官兵上。在把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摆在首位的同时,要注重科技武装,不断提高官兵的理论素养和科技素养,充分发挥创新理论和信息技术对战斗力提高的巨大引导和推动作用。二是针对信息环境开放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思想观念要注重向立体多维转变。信息化在时间、内容、地域、范围上的高度开放性,要求我们必须用开放的心态看待一切文明进步成果,用时代的眼光审视信息化条件下出现的新思想、新事物、新变化,用创新的思维研究解决思想政治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由平面、单向、线性向全时空、全方位、全领域拓展。三是针对信息集成整体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筹划要注重向系统集约转变。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系统性及与军事、后勤、装备等各个领域的关联度。这种集约化发展的大趋势,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大系统与各项具体工作子系统的关系,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与军事、后勤、装备等系统的关系,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子系统与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大系统的关系。四是针对信息作用主导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中心要注重向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转变。把提高政治觉悟、磨砺意志品质与提高信息技术统一起来,把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功能与发挥军事训练的特殊教育功能结合起来,着重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实战能力。五是针对信息获取平等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依靠力量要注重向发挥官兵主体作用转变。信息时代教育者不再享有“信息垄断权”,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做主人、唱主角,创造更多的新的实现形式。六是针对信息要素复合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目标要注重向促进官兵全面发展转变。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从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高度,构建官兵以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为主要内容的素质体系,并为他们全面发展、建功立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七是针对信息活动不可控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作用范围要注重向现实与虚拟两个领域转变。网络、手机等传媒的市场化主导,使信息活动的渠道、内容、时机、对象、范围、手段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和不可控性,官兵在现实领域和虚拟领域的相互渗透中,出现了思想难察觉、交往难掌握、行为难管控的现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前伸后延,拓展作用范围,坚持现实领域和虚拟两手抓、两手硬。八是针对信息传播快捷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时效观念要注重向快速反应转变。信息的高速传播缩短了时空距离,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反应迟缓、安步当车,而要快速反应、迅即应对,做到以快对快、以动制动、以变应变。当然,这丝毫不能放松也不能代替奠基固本的工作。九是针对信息管理缜密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模式要注重向依法指导和规范转变。科学、系统、规范、精确是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从粗放向精确、从经验向法制、从随机向规范、从分散向系统转变,从而形成科学筹划、科学组织、科学实施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十是针对信息社会高效性特点,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评估要注重向质量效益转变。信息社会最讲成本、最讲质量、最讲效益。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树立科学的效益观,坚持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速度与质量、动机与效果的有机统一,切实解决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和绩效评估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正确处理实现转变过程中的重大关系。实现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转变,要处理好社会思想多样化与弘扬主旋律的关系。信息化发展带来的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社会思想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做好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要吸收和借鉴一切文明成果。但无论怎样转变,党的创新理论这面“旗”不能变,党指挥枪这个“魂”不能变,我军性质宗旨这个“根”不能变,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个“本”不能变。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体系不能变,而且要使这一主旋律更加鲜明、更加丰富、更加高昂。要处理好思想引导与人文关怀的关系。信息化特别是网络发展,使官兵的精神需求、成才需求、情感需求、心理需求发生很大变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尊重与说服教育、促进思想进步与保持心理健康、满足官兵正当需求与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相统一,使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各个方面,落实到各个环节。要处理好积极改进创新与保持传统优势的关系。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创新,出路也在创新。但创新并不是否定和抛弃传统,而是对优良传统的丰富、完善和发展,因为传统的本质也在于创新。在工作实践中,不能用虚拟世界代替真实世界,不能用“键对键”代替“面对面”,因为电脑不能替代人脑,联网不能替代联心,上网也不能替代上课,传统优势与创新成果相结合,才能产生1+1>2的效应。
着力提高政工干部做好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素质
管理学有三句名言:“智力比知识更重要;素质比智力更重要;觉悟比素质更重要。”推进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对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政工干部要以很强的历史责任感和本领恐慌感,着眼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确立提高能力素质的新起点。
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知识更新速度明显加快的实际,提高学习研究能力。要善于跟进学习,科学理论、信息技术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到哪一步,学习就跟进和深入到哪一步;善于应急学习,特别要针对应急作战思想政治工作准备需要,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学什么;善于超前学习,着眼军队建设发展趋势和科技发展前沿,未用先学,加紧知识储备;要善于复合学习,注重学习与履行岗位职责相关的军事、后勤、装备以及其他门类等知识,完善复合型知识结构;善于高效学习,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碰撞更加激烈的实际,提高政治鉴别能力。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多元信息文化,要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科学鉴别,辨风识俗,去伪存真,始终站稳政治脚跟,不能脑袋长在别人的肩膀上;要善于见微知著、未雨绸缪,防止由视野上的“盲区”,导致工作上的“盲目”,特别是要注重预测各种社会思潮和信息在部队的反映,洞观官兵内心世界的变化,并随时抓住那些“小中见大”、“无中亦有”的问题,进行思想和行为引导,力争见于未萌、防于未发、拒于未竟。要加强对不良信息传播影响特点规律的研究,弄清传播的范围、渠道、对象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对反动信息要据理批驳,对黄色信息要坚决封杀,对格调低下信息要正面引导,对正面信息要为我所用,真正打好进攻仗,掌握主动权。
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科技含量日趋增大的实际,提高信息运用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物质条件,政工干部要掌握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和操作,运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作战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办公政务系统、模拟训练系统开展工作,切实具备信息获取能力、信息提纯能力、信息调控能力、信息决策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
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两个经常”难度不断加大的实际,提高终端落实能力。“时异则物异,物异则情迁”。虚拟空间的拓展,网络信息的多元,使官兵思想和心理更具流向性、多变性、独特性、隐蔽性的特点。因此,越是信息化发展,越要把工作触角伸向官兵内心世界,善于发现官兵思想、性格、心理、情感的变化,并善于发现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使官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始终保持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
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的实际,提高开拓创新能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解决社会日益信息化带来的新问题,也在于创造、在于创新。要以新的思维对待新的一切,使思想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真理同行;要有创行,就是不能瘸子打围坐着喊,要拿出标新立异的行动来,使工作行未有之路,领风气之先;要有创制,不能只凭工作热情,要形成保证创新的制度机制和运行机制,使创新成为人人之事、时时之事、处处之事。
推进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必须科学筹划、加强领导、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坚持党委主抓,营造坚强的组织领导环境;强化智力支撑,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注重建章立制,营造健全的法规制度环境,不断推进信息化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