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平台建设 实践电子党务
来源:中计在线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副主任、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薛惠锋
                     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    程晓航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面对新形势的挑战,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党的建设。

1、当前电子党务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

1.1电子党务定义

    所谓电子党务,就是党的建设顺应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潮流,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及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先进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等手段,有效整合党的建设信息资源,从而增强党的建设的效率性、参与性、民主性的一种新型的党建模式。是新时期党建工作与信息化紧密结合的具体体现,是党建工作创新的历史必然。

1.2目前我国电子党务发展现状

    在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党已经关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在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上已经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并且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进党建工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2年8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在《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党的工作业务系统建设方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提出。” 2003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党委办公厅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办公厅(室)为党委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牵头单位。中共中央组织部于2004年提出了“三网三库一平台”的组织系统信息化工作目标,即建设和完善各级组织部门内部局域网、组织系统专网和应用国际互联网,建设和完善组织机构的人员信息库、办公信息库、知识信息库,在“三网三库”的基础上,建成一个集工作研究、干部管理、信息综合分析利用等功能为一体的组织工作应用平台。中办秘书局已经把“电子党务基本理论研究”作为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立项。

    随着党对电子党务建设的指导思想的逐步明确,建设目标的逐步清晰和具体,我国各地的电子党务经历了由理论探讨到“摸着石头过河”,再到具有明确指导思想的多样性建设阶段:电子党务网站建设渐入佳境;统一的电子党务系统规划,建设、试点工作己经展开;电子党务软件的开发方兴未艾;紧紧把握以web2. 0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技术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扩大党的宣传。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子党务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呈现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从党的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到外部的建设党建党务网站,再向具有互动性、实效性、使用性的一体化信息系统演进,最终形成统一的、综合的、多功能的电子党务平台的方向发展。

    一是建立党建网站。我国党建网站的主办者主要是党的组织,还有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甚至一些私人所有制企业,从分布来看遍布全国,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内地党建网站较多的主要是重庆市和河南省,党建网站数量尚未进行专门的统计,估计有500 个左右,加上全国党校系统的远程教学网和党政专网,总数不少于3000个。党建网站内容丰富,包括党员天地、党的章程、党的知识、红色论坛、党建调研等方面。党建网站通过网络党课,宣传党的核心价值,传达党的方针政策;通过网上信箱,开展党员谈心活动的思想交流;通过网上档案,管理党员党籍、党费;通过网上支部,举行党内选举、党员考核、民主评议;通过网上热线,开展网上申请入党,网上思想汇报;通过网上组织生活,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通过网上举报信箱,让广大党员群众行使对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权。

    二是开发应用党务管理软件。各地信息部门与党务部门联手开发了一批党务管理应用软件。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党员日常组织生活,构建统一的党员动态信息库,建立面向全市广大党员的服务平台和双向交流窗口。全市党组织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网络管理。

    三是建设电子党务平台。一些省市相继建立了一批功能较强的电子党务平台,初步形成电子党务办公自动化网络。如河北省实施全省“电子党务”工程就是结合党的特点而建设的一个先进、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

四是加强了网上监管。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掌握网络政治信息的传播情况,并会同公安有关部门,杜绝政治反动、思想道德腐朽等有害信息的传播。

2、党务平台建设的基本问题

2.1观念落后

    电子党务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软硬件环境和深厚的社会环境作支持。一些人,甚至是少数的领导干部对电子党务重要性缺乏认识,缺少对电子党务发展的基本的改革开放精神及现代化理念。电子党务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机遇和挑战,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彻底革新。既要克服对网络时代和电子党务的害怕倾向,又要克服认为搞不搞电子党务无所谓的消极或抵触情绪,同时也要防止对电子党务认识不够深刻的倾向。理念的落后还有重要的表现就是,虽然已经认识到发展电子党务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发展电子党务的问题上走入了以下的误区:

    第一,把电子党务看成是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党的决策和目标来影响政府的运作,电子政务的建设能够大大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电子党务与电子政务可以分享建设的成功经验,但是将电子党务看成是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符。

     第二,电子党务建设容易犯急躁病。电子党务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人机结合的系统,涉及管理体制、信息技术、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按照循序渐近,分步实施,螺旋推进的建设策略,不能够急于求成。

2.2重电子轻党务

    电子党务中,电子是信息技术,是服务于党务工作的工具,是信息技术在党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党务才是核心和目的。很多的部门花了很大的资金,购置了现代化的设备,却把计算机当成了高级打字工具,或者简单认为电子党务就是党务上网,只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了党务流程的改进,不能够把传统的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与现代化的信息手段结合起来。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我国信息化推进的进程中,各地各级党委纷纷建设自己的网站,一些组织部门建设了自己的内部局域网,采购了大量办公自动化设备,可是就是忽略了这样的一点:党务才是最核心的事,电子只是先进的器。电子党务的建设,必须以党的工作业务需求为导向,借助信息的技术改进传统的党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不能够本末倒置。

2.3发展电子党务的领导体制有待改革和加强

    电子政务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建立及从上到下的信息化领导机构卓有成效的工作,这说明,健全的体制是推进电子政务工作开展的有力保证。正是在这一领导体制的推动下,不仅制定了加快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宏观政策,而且使具体的人员!资金!技术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从而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相对而言,一方面由于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归属于政府序列,并未理顺与党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关系,致使对党务信息化工作无法有效领导;另一方面,党务部门对这一问题认识有限,因而党务部门的信息化工作在许多地方尚游离于电子政务之外,处于独立建网、独立运行的分散境地,难以得到自上而下的领导体制的强有力支持和协调,可以说,这是造成电子党务今天被动局面的主要原因。要进一步加快电子党务的发展,当务之急是或者明确信息化领导小组对党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地位,把党务管理信息化内容纳入其中;或者组建党务管理现代化的相应领导机构,从体制上建立一个完备的领导体系,并从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以保障,必须把这项工作提高到关系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切实抓紧抓好。

3、构建符合信息化发展规律的电子党务平台

 3.1平台总体架构

    电子党务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有从中央------地方------基层的整体网络的多级纵向互联,还有多个机构不同层面的横向沟通。因此对电子党务网络平台的设计和建设,需要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兼顾未来的可扩展性和当前的实用性。电子党务系统从网络结构来说包括两个子系统:一个内部通信系统(内网),一个是外部通讯系统(外网)。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内网和外网实施物理隔离。党务外网是政党对外的窗口,是对党员和公民的对外服务网。党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实施逻辑隔离。

    从电子党务体系的总体框架来看,整个系统的构架,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1、电子党务是必须借助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2、硬件部分: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信息通系统和专用线路。3、软件部分: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共享系统、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内部办公公共应用系统、民主监督系统等基本信息系统。

 3.2平台网络架构

   电子党务的网络结构分为党政内网和党政外网。

党政内网是由各个党组织的(虚拟)局域网和连接各个党组织局域网的党政专用线路(VPN)组成,党政内网具有安全保障机制,每个党组织的局域网设有党务专用的系统和数据库。

    系统软件设计着眼于各项党务工作,通过一个整体的业务流程进行严格管理,使党组织管理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并提供严格的权限控制,通过角色对用户进行统一的节点控制,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党政外网是由各个党组织面向外部的门户网站组成。党政外网与党政内网物理隔离,并且内网与外网的数据交换要经过安全过滤机制。

3.3平台业务架构

    电子党务业务架构主要包括决策支持系统、信息共享系统、业务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内部办公公共应用系统、民主监督系统等基本信息系统。

    1、决策支持系统。为决策服务是建设电子党务的基本使命之一,其主要是通过两方面的工作来达到目的。一是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有组织地广泛联系专家学者,建立多种形式的决策咨询机制,二是加强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持。由此看来,决策支持系统应包括专家智囊库、社情民意采集中心信息处理中心、案例库等模块。

   2、信息共享系统。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水平和发展程度,直接决定着电子党务体系的整体水平,也决定着电子党务体系对全社会的功效。信息共享系统建设的关键是对信息资源的整合。要推动党务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党委公众网站发布党委信息,提供查询;面向社会的各类信访、建议、反馈以及数据收集和统计系统;面向社会的相关文件、法规的发布、查询等。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设既可为党掌握情况、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环境、领导经济工作提供信息支撑服务,也可为公众提供专题信息服务,方便公众了解党委及其组成部门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取得的成果等。

    3、党委部门重要数据库。主要包括:主要包括党纪党规数据库、党的文献数据库、领导成员数据库、政治领导数据库、经济指导数据库、思想引导数据库、党纪党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库、各级党委的历次代表大会库、党委工作大事库。

   4、业务信息系统。此系统主要是党委各组成部门的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的集成,如机关建设、组织人事、宣传教育、纪检监察、统战联络、党史党建等,主要是处理机关内部事务。

    5、内部办公公共应用系统。主要包括:各级党委部门之间的公文运转系统(包括公文交换、公文处理、公文归档、公文查询),内部信息、督查、信访的网上采集、编辑、刊发一体化,党委机关内部的日程安排、会议管理、机关事务管理等;统一的内部电子邮件系统;各级党政机关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如视频会议、音视频点播、多媒体数据交换等。当时机成熟时,可以将政府、人大、政协等部门的公文交换系统整合起来,构建党政一体化的公文交换系统,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6、民主监督系统。该系统包括党务公开、监督举报中心、意见收集中心和党员论坛。通过民主监督系统,党员、基层组织、党外组织和公民均可以通过网络发表对党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工作的看法,对某一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实现党内民主,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

 3.4 平台技术架构

    平台的技术架构可以采用基于J2EE分布式组件技术的多层应用体系结构,把常用的操作封装成一个个的构件,并同时有相应的IDE支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及平台无关性。运用先进的Java, JSP技术,通过XML的配置定义数据结构和业务流程,调用写好的构件,输出XML数据流,并通过Tag展现到Web层;后台数据库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

3.5 党政信息一体化平台设计

     电子党务与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实施虽然归于不同的主管部门,但二者在提高执政能力、服务社会公众及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的目标都是完全一致的,而且我国的体制特点也决定了电子党务与政务的内在要求是完全统一的,只有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发挥党委对同级人大、政府和政协的领导核心作用,以电子党务引领电子政务,并与人大、政协系统的信息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打破分隔,消除成见,建设统一的网络平台,发布统一的对外门户,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才能真正避免重复建设,这既是被许多地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也是被很多领导和专家认可的发展趋势。

5、利用信息平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信息化条件下,我们加强党的领导,就是构建现代化网络党建阵地,与此同时,我们要以信息化为手段加强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构建现代化的网络党建系统,开展党建信息化建设,这是党在新时期保持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

5.1利用网络加强党的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可以努力建构一批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流网站,牢牢占领马克思主义的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占领今后最有利于影响民众的精神制高点和战略要冲,坚决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侵入和渗透,同时在网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交流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同网上错误思想做斗争。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理想作为利用网络做好党务工作的核心内容,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培育代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网络道德,建立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文化。当前应特别注意通过宣传十六大精神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精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

  5.2利用网络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当前由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出现了部分游离党员和一部分党员无法过组织生活的情况,而且这种状况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是党建问题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互联网为这一工作提供了有效平台,电子党务建设必须重视党员与组织的网上联系,让他们不断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与监督,继续增强党性观念,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使他们在异地他乡重新找到共产党员的归属感、光荣感和使命感。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出现一批网上支部、网上党委等,社会主义新时期党的组织工作将会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5.3利用网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关系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电子党务为党密切联系群众、杜绝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此,在电子党务的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党群的网上沟通方式,建立比较便捷的网上交流和监督渠道。比如可以利用网络双向交流的特点,开展交互式教育和交流。利用它可以对一些同志的进步进行表扬,对一些不良现象开展批评和思想教育等。

5.4建立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规划

    由于开展党建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尊重党建工作规律,而且要尊重信息化发展规律,因此,要在深化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这个发展规划可以考虑信息支持阶段、组织支持阶段、党务支持阶段、决策支持阶段这样四个阶段,分阶段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也就是第一步先建立全国性的党建信息系统平台,第二步建立网络化党组织体系,第三步实现党务网上运作,第四步建立党的方针政策决策支持和监督系统。

5.5建立党建信息化教育、培训和人才管理体系

    党建信息化问题不仅要得到各级党的领导高度重视,同时还要努力培养一支既懂党建业务,又精通信息化技术的党务人员队伍。尽快研究制定党建信息化人才管理办法,从吸引、激励、管理教育等方面建立制度。现在是两张皮,搞IT技术不关心政治方面的问题、党的问题,搞党建的不懂IT技术,如何把这两方面融为一体,是我们要攻关的难题。

5.6电子党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电子党务建设不是一个部门的任务,也不只是一个地方党委或组织部门的任务,而是一个全党参与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电子党务”既着重建设党务内部业务,又兼顾党的思想传播和社会影响,使党的信息化建设更具有实用性、时效性、互动性、民主性。我们一定要把“电子党务”建设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途径,充分认识到“电子党务”发展的过程是变革的工程,为实现党建工作的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