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畜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 更新时间:2012-04-15

 

    人类在经历了百万年蒙昧、万年游牧、千年农耕、百年工商之后 , 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在欢呼数字化、建设与应用信息化之时,依然要提出数字化的人文生态问题。在农业领域,与工业、城市相比,更值得探索适宜构建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的人文生态。这是在以软硬件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略的。 

    信息化的历程和现实 

    从全球范围看,农业和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20 世纪 50 年代— 60 年代的广播、电话通信信息化;第二个阶段是 20 世纪 70 年代— 80 年代的计算机数据和文字处理,农业数据库开发;第三个阶段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通信设备与技术早期并不直接介入人的活动与生产,现在已经成为紧密地组成部分,因而系统和人的关系也更加密切。 

  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建立具有良好的人文生态的数字化生存空间,信息化才有出路。而不能说,农业信息化、畜牧业信息化就是不断地添置、更新信息设备和网络。 

  数字文化和信息技术不可避免地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的生产模式产生剧烈的冲击。有一种说法,现实中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在某些程度上和 100 年前工业化进入乡土中国时的问题相似,只是“道具”不同而已。 

    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产生许多新事物、新现象 , 必须有一种全新的和更加完善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今天 , 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剧变 , 正在使社会、经济、文化经历着一场变革。 

    数字化的生存与平等交往 

    一个现代化行业不仅要自身形成体系,还要获得社会认同。信息化在畜牧业中的作用和价值,首先就是得到社会认同。要彻底颠覆“名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回乡务农”,成为新闻炒作的现像。在我国,计算机成功的应用于畜牧业已经 23 年的历史,至今还不为社会了解。要有畜牧业的信息化,吸引大批优秀青年人才,先要扭转社会看法。 

    数字化生存中暴露出来的人的生存与交往的困惑,根本上还是传统社会的价值观的延续。而在网络社会中,不再存在区域、距离和行业的“等级”,只有通过创造和沟通表达出来的影响力。 

    “十五”期间,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村村通工程”顺利实施;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四级上下贯通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其潜在价值的认识和功能的发挥还有大量工作要进行。 

    数字化生存的实质 

    数字文化使人类生存与交往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从无到有“变革”预示的是新的途径、方式的经济、社会价值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要实现这一变革 , 不仅是技术和工程,而会充满矛盾和冲突。 

    数字化生存的特点是 : 有序、精确、和谐。现实社会的生存与交往 , 在数字化世界必然有所反映。由于中国的历史和条件,使我们在使用智能公交卡之后,还要由政府出面组织排队乘车,就是一个典型的说明。 

    构建数字文化发展的“人文生态” , 就是要使数字化生存文明、健康。 

    第一 , 新技术是为社会需要服务的,是人的辅助工具。 

    第二 , 数字化开辟新的时空,“数字生存”要与现实的“经济社会”良好互动。 

    第三 , 信息化社会不仅是技术的进步,还是生存方式的进步。 

    技术和设备的进步,不等于系统思想的进步。因为误区,所以在增添软硬件时,经常忽视了管理的进步和体制的调控,使信息化成效缩水。 

    信息技术是在对抗中发展、成熟的。信息化不仅是在战争中发展,也在社会、经济的进步中发展。如果仅有技术,不与社会需求与社会进步结合,就会形同虚设,甚至起到相反的阻力。 

    中国传统工商业中曾经辉煌的“老字号”目前约有 70 %已退去市场。全聚德、东来顺、同仁堂引进管理思想和电子技术手段营销成功。而同样的“王麻子剪刀”于 2003 年申请破产。 企业的持续发展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新技术要在统一的管理思想与体系下,才有成功的可能。 

    国外农业信息化的现状 

    美国等在农业和农村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立法完善、体系健全;日、德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法国、加拿大等形成了多层次农业信息服务格局,服务主体多元化;法国规定,所有社会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有义务如实填报生产经营情况,违者按偷税处罚。韩国、印度等政府投资建设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制定农村信息服务优惠政策,重视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与国际合作。 

    以美国、日本形成了从农业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到发布的健全的、完善的农业信息体系。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再局限于某一独立的农业生产过程、单一的经营环节或某一有限的区域,而是呈横向和纵向拓展。美国政府对农业信息的投入比例高;欧盟设置专门的农业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和发布等机构,并投入巨资。 

    上述各国大多建立了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强化对农业信息化的组织管理,确定部门职责并分工协作。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各州、各县政府都注重在组织上加强对农业信息工作的协调与管理,形成以农业部及其所属的国家农业统计局、经济研究所、海外农业局、农业市场服务局、世界农业展望委员会以及首席信息办公室等机构为主的信息收集、分析、发布体系。美国农业部与 44 个州的农业部门合作,设立 100 多个信息收集办事处,以及相应的市场报告员,每天负责收集、审核和发布全国农产品信息,然后通过卫星系统即时传到全国各地的接收站,再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和报纸传递给公众。 

    数据对市场和社会的调控作用 

    美国农业部提供的市场统计信息涉及到 120 多个国家, 60 多个品种,囊括了主要农产品的全球数量、国内产量、供求情况、价格变化等情况,并在法定的日子里公布,保证公众在平等的条件下同时获得这些信息。目前其信息调查主要内容有以下系列: 1. 农产品价格、农业支出、农业劳力及其工资情况; 2. 农业生产与效率情况; 3. 农业收入情况; 4. 农产品流通中的成本与开支情况; 5. 农产品的消费与利用情况; 6. 土地价值与土地使用情况; 7. 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测算; 8. 农场合作组织情况; 9. 市场新闻; 10. 国外农业情况等。 

    每月 10 ~ 12 日对外发表农作物生产和市场预测情况,统计信息发表 2 分种之后就能在美国国内乃至世界的农业网上查询到完整的农业市场信息。 

    美国农业部是管理食物、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相关问题的一个系统的动态组织。其战略计划框架实际上是实现农业产销“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服务部门。 

    美国农业部认为,如果大量的生产和市场信息不由政府部门来组织,就无法保证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及时性和真实性。所以,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庞大的市场信息网络,收集和发布官方信息。 

    1 .以统计信息为决策依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统计信息,影响着政府、农场主和企业的决策,也影响着期货市场价格和交易。美国对小麦等七个主要粮食品种进行宏观调控与重点管理,根据法令由联邦政府授权农业部,每年规定七种主要粮食的支持价格,政府的政策也以统计信息为基础依据。 

    2 .制定统一的调查方案。美国实行联邦和州两级立法与议会、政府和联邦行政机关多层次立法的体制。 

    3 .权威机构发布信息。美国农业部统计局及相关机构承担了这一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定期、唯一的通过传媒向社会发布农业权威信息。所有调查资料汇总由下而上,数据发布由上而下,避免数据冲突,保证数据权威。 

    4 .封闭的预报分析过程。为了保证信息共享的公平,避免信息泄漏造成市场波动,违规者要受到经济和刑事处罚。美国农业部统计局作物生产报告和世界农业供需评估报告是在安全区内全封闭起草,并在每月的第 9 至 12 天东部时间上午 8:30 发布。封闭项目,仅限于对市场敏感的主要品种。 

    5 .服务形式的多样性。第一时间把作物生产和预测报告用电子手段发布,用户可在农业部等网站上找到作物和牲畜生产估计的最新报告、供应和需求估计、气候和数据库等资料信息。 

    信息化的“精确”,体现在汇集的完整和快捷。如粮食总库存调查包括农场以外库存的调查:对全美所有州的仓储设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按作物品种采集库存能力和库存数;采集数据的农作物在各州之间是标准化的;各州之间对总体的分层也是标准化的。信息化体现的就是精确和细致,体现的是管理的严格。 

  农场以外库存的调查共分为 6 大类,按规模划分为 10 个层次,第 1-4 层内部抽样;第 5-6 层其他抽样;第 7 层内部普查;第 8 层其他普查;第 9 层油料加工者;第 10 层终端设施。这样得到的“粮食平衡表”就十分准确和及时。 

    通过服务和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必须提高农民素质,信息化的成效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在服务内容上,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涵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包括国家宏观决策、生产者微观决策,法规、政策、市场、技术、气象、灾害等信息。需要建立和完善政府、协会、企业、院校共同参与,多层次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英国约有 1780 万人只有初小文化程度,提高这部分人的信息技术水平是提高英国社会整体生产力的重要内容。目前,在英格兰和威尔士还建有 800 多个网络学习中心,学习课程 500 多种。自 2000 年以来,已有 200 多万人学习了 450 多门课程,其 75% 的课程是通过网络授课。通过电话和网络,中心人员提供课程选择、职业规划、技能提高等咨询。从 1998 年以来,已提供了近千万个电话咨询,服务网络的点击率超过 2000 万次,可见信息化的普及程度。 

    到 2005 年,欧盟直接用于农业信息发布的经费已经增加到 10 亿欧元 / 年,用于农业信息化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项目的费用约 350 亿欧元 / 年。信息技术应用主要在六个方面:其一,日常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其二,农业技术信息的获取及处理;其三,农业专家的咨询与现场指导;其四,农业系统规模管理与经营;其五,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其六,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目前,欧盟国家的农业信息化技术已进入了产业化发展阶段。 

    信息化应对和防范企业危机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 PPA 遭禁事件( 2000 年 10 月)、南京冠生园陈馅风波( 2001 年 9 月)、结核奶危机( 2003 年 7 月)等众多企业危机案例,畜牧行业案例也是接二连三,不可轻视。 

    企业危机来说,它也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环境相关联的,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大大小小的各类问题与缺陷,都可能导致企业危机的发生,这类的实例在国内企业界比比皆是。不论是金融和生产机构,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发现、调控收支。早期的医院忽略了核查、监管功能,发现过侵吞 2000 万元医疗费用的事例,这就是单纯使用信息技术,忽略“安全”的欠缺。 

  企业危机的关联性,要避免传统管理中以“局部”和“层次”分割资源,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管理,将企业的经营战略、经营思想、产品定位、产品销售渠道、人事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等诸多内部管理元素与国家政策法规、行业经济、上下游产业链等外部经营元素结合,构成一个有形的统一体,然后再配以危机意识这一无形的“企业神经系统”,才有发展和抗衡风险的能力。 

    在信息化的运营支持的思想和技术支持下,电信运营商、民航公司构建了统一平台,从业务运行,直到空中乘务员出乘轮班,都是通过电脑统一调派、监管。不仅提高效率,也有效地提升安全监管的力度。 

    实时数据与管理的破解 

    我国众多工业企业使用企业资源管理计划( ERP ),成功的比例甚低。在生产流程确定之后,依然存在的是数据获取问题。 

    首先, ERP 系统对生产计划的定位是否定在日计划 ? 还是应该定在周月 ? 一家企业 ERP 的定位是日计划,但是做不到“当日的全部生产信息,在生产结束后,通过班组的物流管理员、统计员手工记录,输入到 ERP 系统。”就有了问题。 

    实际上,日计划应该分解成一条条作业指令,每条作业指令指挥生产作业现场的 PCS( 过程控制系统 ) ,每条作业指令的生产结果 -- 我们叫做生产实绩数据就产生在 PCS 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中,那么这个生产实绩数据就应该立即返回到 ERP 系统中去。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数据不落地”。 对于设立了 ERP 系统而没有将 PCS 系统与其数据通信打通的企业,综合数据的问题照样存在。 

    由于通信系统的日新月异,因而并非要花费巨资兴建“采集”系统,对于一些数据不大的项目,完全可以使用公众短信息平台,实现快速采集与确认。在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中,应当根据行业特点,充分发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作用。 

    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的示范价值 

    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成立于 1994 年,现已发展成为以饲料加工业为基础,以猪肉食品加工业为龙头,以“公司 + 基地 + 标准化”为产业模式的产业集团,形成了种植 - 饲料加工 - 养殖 - 屠宰加工 - 贸易等环节组成的生猪产业链,业务涉及育种、养殖、兽药、饲料加工、食品加工、农产品贸易等领域。 

    集团的 16 个子公司,总资产 4.1 亿元,年饲料产销量 30 万吨,基地及合同户基地出栏生猪 21 万头,销售额 10.48 亿元,上缴利税 1727.13 万元。现有员工 1800 多人,其中:教授 2 人,博士 3 人,研究生 8 人,大中专毕业生 500 多人。 

    神农信息化建设始于 1998 年,现已实现了以面向集团内部的 ERP 系统为主体的等多个领域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先后投入大量资金采购了金蝶 K3 系统,对企业进行 ERP 改造,并进行了大量二次开发 , 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神农信息化系统扩展到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等整个产业链。信息化建设以集团生猪产业链为主线,涵盖种植、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肉食加工、物流配送等环节。建立以绩效管理为核心,整合集团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人流、知识流为一体的管理信息化集成系统。目前集团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已达 5000 万元,业务人员均配备办公电脑,是云南省企业信息化应用范围最广、层次最深的一个成功典范。 

    神农在发展初期就创造性的提出“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的理念,并为此制定了符合信息化要求的业务流程和基础管理标准规范。神农集团已完成基础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等前期准备工作,始终推行“大财务”概念。 

    立足未来神农集团正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将 ERP 系统与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系统相结合,通过生产数据自动采集、 FOSS 数据库、生猪养殖管理系统建立和开发,利用数据仓库、商业智能等系统,逐步建立以生猪产业链为主的动态信息技术支撑体系,指导绿色生猪产业链的加工和生产。 

    神农集团是中国畜牧业的一个信息化实施样板,信息化不仅保障了企业的生产,对信息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重大贡献。今后不仅要细化信息管理,还要外联世界,适应国际竞争;内联产业链,向上下游的行业、企业延伸。重要的是从培养数学人才开始,在精确管理的前提下,全面享用数据资源,以管理促进生产和营销,促进周边农村和员工的全面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