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来源:宁波市信息协会 更新时间:2014-05-30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于2004年3月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并提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事项外,行政机关应当公开政府信息,对公开的政府信息,公众有权查阅,行政机关应当为公众查阅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也于2004年9月28日经市政府2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这一规章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我市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正式建立。
规定中对政务信息的定义是本市各级政府机关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制作、获得或掌握的文件、数据、图表等信息资料。公开的政府信息需要一定的载体予以承载才易为人所掌握,传统的信息载体主要是以纸质介为主,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政府机关以电子存储材料等载体记录的政府信息日益增加,同时也为实现在线提供政府信息和服务提供了技术保证。

  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对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可以将政府所拥有的信息资源实现高度共享,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价值利用;二是减少公众的信息查询申请和相应的成本负担,使全体公民可以平等地行使其知情权;三是通过网络技术,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同时便于对所需信息进行保存,不易丢失,为多次查阅提供方便;四是避免由于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各种人为因素而导致的信息失真现象;五是为政府和公众的沟通开辟了新的和更方便的渠道,公民可以及时地对各种问题、困难进行反映并得到及时的解决;六是减轻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很多政府信息是在业务工作中产生和积累的,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政府的大部份业务都可通过网络进行,在对信息的收集和归纳上更易操作,并可减少大量的接待工作。

    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在九十年代后期开始进入发展阶段,至2004年,市政府组成部门、直属机构、各县(市)区政府、宁波市政府派出机构等部门中在网上建立网站的有57家,占82.6%;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宁波市互联网城域骨干网交换容量达9.5G,基本实现光纤到小区,通大楼,互联网用户超过78万户,政府专网建设从01年起步,累计投资3千多万元,实现了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共120个节点的宽带联网;03年建成宁波市互联网交换中心,实现访问互联网上信息的同城交换,日流量峰值超过3TB,大大加快了市内网络的互访速度,宁波政府数据中心项目也于今年立项,对降低我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费用和维护成本和提高政府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应用上,各部门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也纷纷建成投入使用,如金税系统、金关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医疗保险系统、企业征信系统、交通信息管理系统、公安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政府公文传输系统等,收到较好的成效。

    五年来,我市无论是在政府部门及领导的重视程度上还是人、财、物的投入上以及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所取得的效果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电子政务的应用已有了较好的基础,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整体水平上,还处于电子政务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先进的省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较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重实施,轻计划,对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总体布局和进程统一规划及领导缺乏控制手段,造成各部门各自为政,项目贪大求全,加大电子政务建设的资金需求压力,同时各应用系统采用的标准不尽相同,造成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性差;二是重投入,轻产出,缺少对通过系统建设所能达到的应用效果和产生的效益进行研究,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考评机制,来对各个信息化项目进行绩效考核;三是重硬件,轻软件,市本级投资的项目中软件所占的比例约为20%-25%,而一般来说世界平均水平是40%-50%,发达国家则达到60%-70%,IT产品的更新频率是非常快的,如过多对硬件的投资将会浪费大量资金;四是重开发,轻运行,各部门对系统建成后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缺少足够的重视,造成“死库”和“呆站”的现象屡见不鲜;五是重电子,轻政务,把电子政务当成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政务处理模式,没有把政府信息化与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起来,只注重信息的手段而不注重政府业务流程的改进。

  推动我市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在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应遵循“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一管理、加强协调,统一标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安全保密”的指导原则,切实提高我市政府机关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为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管理现代化奠定基础。

    一、一步完善全市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快制定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标准体系。

    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尽快根据国家有关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市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宁波市政务信息化建设规划,按照“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改变由于职责划分和各种利益关系等因素导致的整体规划不够的局面,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各单位、各部门都应在整体规划的框架下,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规划。加快制定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标准体系,使我市的电子政务建设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实施建设,实现数据在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以避免重复建设和系统难以兼容的问题。

    二、电子政务建设中要突出重点,为我市电子政务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提供保障
 
    在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中要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政务自身建设及政务业务流为主线出发,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服务于民众的重点应用系统,建设一批服务于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的重点应用系统,重点支持,分步实施,以有效遏制各部门一哄而上,盲目建设的局面。同时要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突破部门的壁垒,通过以应用带动资源整合,以跨部门应用项目建设来推动信息资源的共享,打破各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发挥信息的最大效用。

    现阶段,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重点应是:

    一是在电子政务的基础层上,主要是调整政府专网,建立统一的政务外网和内网平台;建设宁波市政府数据中心,实现政府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硬件及系统软件资源的充分共享,以促进形成业务规则统一、业务流程统一、信息模型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建立安全中心,负责建立和维持整个政务信息系统中的信任结构,为政务信息系统用户提供智能化信任服务和智能化授权服务;建立灾备中心,对政府的数据进行异地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二是在数据库建设上,按照国家信息资源专项规划要求,抓好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等四项基础数据库建设。

    三是在应用系统建设上,根据国家相关业务系统建设的统一规划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实施和完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宏、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金水等十二个业务系统。

    四是在为社会服务上,重点做好宁波市政府的门户网站和宁波市网上并联审批系统,通过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与信息技术,逐步实现合理可行的业务整合,为投资者提供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平台。

    三、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切实提高政府信息化投资效益。

    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对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为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机关信息网络工程建设的效益,无论是自筹资金还是财政拨款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都要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并按照相关的工程管理办法及技术标准组织实施,对一般性的政府信息化项目,原则上不再审批服务器、系统软件、机房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将其统一纳入宁波市政府数据中心的服务体系。同时把电子政务建设纳入各级政府机关部门的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一是考核电子政务项目的建设对提高政府职能的转变的科学性,办公的高效性以及行政能力的水平和对公众服务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从信息系统建设的合理性、使用度以及资源的共享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通过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来推动我市电子政务应用,实现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提升决策水平。

    四、强对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研究工作,大力培养政务信息化人才

    通过组建专家委员会或成立电子政务研究中心等方式,对我市电子政务的建设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为政府信息化提供决策支持;把信息化建设中的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及时充实我市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电子政务建设人才;加强信息化知识的普及、宣传和培训工作,特别是要提高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的信息技术能力,尽快掌握电子政务所必须的计算机技术;加大市民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参与程度,积极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电子政务建设,不断扩大电子政务的服务人群,鼓励市民和企业通过信息手段来办理各类相关业务。

    五、正确处理好信息安全保密与政务公开的关系

  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从技术与管理两个方面建立起完备有效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公开与安全、保密的关系,既不能为公开而放弃保密,也要防止以保密为借口,随意扩大信息的密级范围,阻碍系统建设和资源共享,建立以访问授权控制、数字签名和身份认证等为主的信任体系,建立应急救援中心、数据备份中心等保障体系,来确保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安全。

    六、把电子政务的建设与我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政府管理的新型模式,它不是简单地将政府现有的业务电子化、网络化,按照电子政务建设要求,目前政府管理职能、组织及业务流程还不适应,因此在推进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中必须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紧密结合,以推进电子政务为切入点,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以技术创新带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