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移动商务的概念和产业链架构
移动商务是通信网、互联网和IT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全新数字商务模式。即利用互联网和无线网(移动通信网)等无线化网络平台,在笔记本等互联网终端和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之间,让用户实现移动供应链、移动办公等应用服务和商务活动,从而实现“随时管理”。随着企业流动办公员工的增加及实时管理和沟通的需求趋势,移动商务正在引领互联网和移动商务时代的企业管理应用潮流,成为IT市场的一大增长亮点。在此背景下,2006年9月26日,赛迪顾问成功举办了“2006中国移动商务应用论坛”,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商、移动商务平台提供商、移动终端以及第三方咨询机构、行业用户等各界人士共同探讨了中国移动商务市场发展的热点与前沿问题。
按照实现的技术平台,移动商务分为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商务、基于无线局域网(WLAN)的移动商务、基于其他移动技术的移动商务(如RFID、Bluetooth、卫星等)。中国有4亿多手机用户,位居世界第一,并远远超过其它移动终端数量,由于手机的普及性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商务成为目前发展前景最为可观的一类。
移动商务是一种创新的应用模式,从技术架构的实现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通信系统层,业务平台层,增值服务层和业务应用层。与内在的技术架构相对应的是移动商务所牵动的多环节的产业链条,包括通信系统提供商,通信运营商,平台技术提供商,应用开发实施商,应用服务商以及最终用户共六个环节。
图2 移动商务产业价值链
移动商务不仅是技术的创新,也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移动商务充分运用其移动性消除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突破了互联网的局限,使随时随地的信息传输和商业交易成为可能。移动商务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技术,而是在于为企业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务,应用于内部办公、外部服务、信息发布及定向宣传等。技术只是一种承载方式,随着3G时代的来临,宽带传输、手持终端、终端数据表现形式等技术会获得进一步发展,移动商务相关的产业将获得更快速的发展。
赛迪顾问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不包括硬件设备,2005年中国移动商务产业总产值达到58.50亿元,比2004年增长19.4%,低于移动通信其他业务的增长。总产值中运营商的收入占到了全部移动商务产值的69.3%,产业链中其它环节的价值尚未得到完整体现。
2、主要的移动商务应用及发展水平
(1)短信
2000年5月,中国移动推出短信服务后,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正式启动了,并迅速成为中国移动运营商最大而且也是发展最快的移动增值业务之一。目前在中国,个人消费者市场短信业务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因此近年来短信业务增长速度放慢,但与此同时新开发的企业用户短信市场的空间在应用技术提供商和通信运营商的开拓下正加快放大。其应用形式比如企业会员管理及沟通、产品及服务促销宣传、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市场调查等。相对来讲,短信应用是目前中国移动商务市场应用最多的一类,比移动支付、移动搜索等发展更快。目前这一应用的主要推动力量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如移动和联通,以及应用技术提供商如用友、浪潮、金蝶等,在具体应用中还有SP的参与。作为技术比较成熟的一类业务,未来短信将在中国企业级用户市场获得普及化的应用,使企业的IT管理真正实现移动管理、即时管理。
(2)移动支付
近两年来,移动支付业务已开始在手机用户中流行。随着移动用户数的增长,移动支付业务用户数明显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目前国内可用来实现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如短消息技术,无线应用协议(WAP),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手机智能卡技术等已经能为移动支付的安全实现提供保证。尽管技术上可行,但移动支付市场尚处于市场培育和推广阶段,消费者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和固有的支付方式是这种快捷服务成长过程中必须逾越的一道坎。只有提供更多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支付服务,并逐步渗透到传统支付模式中去,才能使该产业有长足的发展。
(3)移动电邮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应用中普及率和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业务,因而也受到了移动运营商的高度重视。手机邮件被移动行业视为继语音通话和文本信息之后的第三大收入来源,而成为众多商家争夺的目标,目前中国联通和移动对于该项业务如此积极的主要原因还是着眼未来3G,特别是高端数据用户的发展做准备。但是手机邮件业务在中国市场还处于初期摸索阶段,中国用户对于其接受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尤其是资费问题以及手机屏幕显示问题等都阻碍了用户的应用。
(4)移动搜索
手机搜索引擎是一种面向无线网络的手机短信搜索引擎系统,为互联网用户和手机用户提供搜索短信业务。手机用户只要通过编辑短信,发出一个关键字到手机搜索引擎服务代码,就可以搜索到需要的信息;同时手机用户也可以在搜索引擎上发布自己的信息。手机搜索引擎提供了一个企业与手机用户之间的商务信息互动平台,并为一些服务型企业无形中带来很多商机。企业用户通过手机或者网站注册手机实名,有信息需求的手机用户就可以通过手机搜索引擎与其进行交易。目前全球互联网搜索引擎市场已经超过70亿美元,而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远远超过互联网用户,一旦形成市场规模,手机搜索市场的潜在价值比互联网更加巨大,目前已有不少淘宝者捷足先登进入这一崭新的领域,目前在中国,互联网搜索备受网络服务商重视,下一个竞争的焦点则将转移到手机搜索市场。
3、市场发展的推动因素
3G成为移动商务最有力推动因素
目前移动商务主要是短信应用。3G时代将使移动数据传输访问成为主体,创造比普通单一的短信更加丰富的应用,实现真正的即时移动办公。3G与2G(或2.5G)对应用支撑的最大区别在于带宽,3G能带来2G(或2.5G)无法实现的高速无线数据通道,能传送大容量的影像传输流量,能实现高速率的可视通话、视频监控、高速上网等功能,使手机变成真正的多媒体终端,真正体现移动商务的便利性与即时性。
信息化深入应用助力移动商务发展
目前多数企业用户以及政府和教育行业用户已经建立起一定的信息化应用基础,很多行业用户已经实现了OA、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还有一些企业实现了ERP、CRM和SCM等方面的应用,这些应用为移动商务的实施提供了坚实了基础。移动商务是基于企业已有管理软件的增值型应用,在企业应用中也有一定的发展阶段,往往是信息化比较成熟的企业对移动商务的需求倾向性更强。目前,中国的应用软件市场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移动商务市场也将伴随着企业应用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而快速增长。
技术的改进和用户消费意识的提升为推进移动商务提供外部保障
应用服务商和移动运营商等在网络安全、身份认证等方面的技术改进为移动商务中的身份验证、信息加密、数字签名等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使用者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安全、及时、交互地进行安全接入信息与服务,降低了用户在移动商务中数据传输信息失真、非法篡改、抵赖等交易风险,提高无线交易的安全性。另外,用户消费意识的提升是移动商务市场拓展的基本要素之一,移动商务和移动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在公安、交通、金融等行业应用领域的市场拓展步伐不断加快,并实现了由部分试点到全面启动的突破。其中,“手机银行”、“移动证券”、“警务通”、“集团彩铃”等移动商务服务已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普及和推广。
4、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人们对移动商务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讨论较多的是用户对于数据安全、个人隐私、系统稳定性可靠性方面的顾虑,实际上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这些不再成为移动商务发展的决定性障碍,此时,解决方案不够丰富以及盈利模式比较模糊等问题受到市场的关注。
移动终端等硬件的约束
目前,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在移动商务大规模应用上还存在自身硬件的一些约束,比如屏幕小、存储空间较小、待机时间短等问题使用户备感不便。某些应用对手机硬件的要求比较高,但是中国虽然有四亿多手机用户,其中非智能手机占据大多数,大部分用户的手机难以上网。另外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比较慢,手机操作程序繁琐等问题也是移动商务快速发展的一些环境性障碍。
赢利模式尚不明朗
目前,移动商务作为新兴业务,尚缺乏明晰的行业规范,包括准入政策、监管政策、网间漫游、资源共享、服务质量保障、服务规范制定等方面都需要明确的规定才能支持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另外移动商务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都在探索之中,产业链主体不明,在3G时代电信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的趋势下,运营商、SP、应用开发商等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复杂,各方都希望在移动商务产业链中争取更加有利的地位。但是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使3G移动商务服务的内容更充实与多样化,例如移动支付业务就需要运营商、金融服务商、终端厂商等加强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在移动商务快速发展的前景下,产业链各方如何平衡利益实现多赢并为用户带来移动商务价值需要市场更多的探讨。
缺乏丰富全面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
目前,移动增值业务主体上还是针对个人用户,而针对企业用户的移动数据解决方案则明显不足。在发达国家,企业客户提供的移动数据收益比例至少是中国的5倍。在短信业务增速放慢的背景下,各移动运营商与增值服务商开始加大对企业用户市场的开拓力度,面向企业客户的增值业务应用已成为移动运营商业务发展的重点之一。移动运营商在行业客户的积累方面不如固网运营商。中国移动目前借行业示范基地来推广行业解决方案,但各移动解决方案往往只有很少的个性化解决能力,主要仍是通用的移动技术(如集团语音业务、集团彩铃业务、集团短信业务等)。同样,中国联通借助CDMA1X的无线网络带宽优势,联合微软、IBM、中国普天集团在内的31家通信企业,也成立了“产业价值链”联盟,希望开拓行业用户市场。但也存在着移动解决方案不完善的问题。因此,移动运营商要想真正开拓行业用户市场,就必须与其他合作伙伴(如软件开发商等)合作,向用户提供真正的全面技术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