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邵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新邵县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2006—2010年)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本纲要是“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主要依据。

   一、发展背景

   1、现实基础

   “十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为着力点,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基本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

   ——经济总量增长迅速,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全县GDP由2000年的18.2亿元增至28.5亿元,年均增长8.2%(根据县第一次经济普查修订数计算,下同);农业总产值由11.9亿元增至14.4亿元,年均增长3.6%;工业增加值由2.9亿元增至5.9亿元,年均增长12%,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3.2亿元增至13.2亿元,年均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4亿元增至9.2亿元,年均增长11.3%;财政总收入由7969万元增至1.5亿元,剔除不可比因素年均增长16.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5%。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42.7:22.5:34.8调整到32.6:28.1:39.3,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规模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1%上升到56%,提高3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4.4%上升到5.2%,剔除农业税因素,提高1.2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得到巩固,“三化”进程成效明显。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发展到87.2万亩,增加5.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30.3万吨,增加1.1万吨;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9.6万亩。农村“一加三”工程成效显著,新建上流式浮罩沼气池3260口,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21家,其中规模以上骨干龙头企业10家,带动发展药材6.5万亩、水果7.5万亩、楠竹21.3万亩、速生丰产林8.5万亩,新建畜牧小区14个。工业化进程步伐加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8家,比2000年增加7家,增长17.1%,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0.4亿元,比2000年增长1.8倍,工业从业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5.3%提高到18.6%,提升3.3个百分点。城镇建设全面提速,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1.1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16.8万人,城镇化率较2000年提高7.5个百分点,达到22.5%。

   ——项目建设实现突破,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全县启动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其中,规划了几十年的筱溪水电站、晒谷滩水电站总投资分别达12.55亿元和3.86亿元,目前已进入二期围堰施工,实现了新邵几代人的梦想。同时,总投资6606万元的通乡油路工程、总投资8230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总投资1802万元的城网改造、总投资6700万元的大坪“二纵三横”路网工程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大大改善了县域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总投资2000余万元的大坪白云公路与邵阳市蔡锷北路的成功贯通,打通了新邵县城与邵阳市区的融城通道,拉近了新邵县城与邵阳市区的距离,极大地改善了新邵的区位条件。

   ——社会保障日益健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县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2635人、21362人和23241人,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全面启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参保人数达7976人,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获得新的发展。全县共获得科技成果12项,取得进步奖8项;基础教育得到巩固,全县中小学入学率达99%以上,巩固率达95%以上,在校学生达101746人;全县首个电子阅览室在县图书馆建成投用;县疾控中心、县传染病区大楼先后落成,全县15个乡镇均建立了防保站,县乡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建立;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实现新的突破;率先在全市实现县乡有线电视联网,电视人口覆盖率达76%;计划生育稳步提高,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十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国内突如其来的非典、禽流感和县内特大洪灾等多种不利因素的考验,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质量不高。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在邵阳市九县(市)三区中居第6位,仅为湖南首强长沙县的7.4%;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31元,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2.8%。二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目前全县规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仅10家,而且没有一家进入国家和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20.7%。三是资源开发层次较浅。部分矿产资源仍停留在简单开采上,一些县域优势资源未得到充分有效的产业开发和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全县乡以上公路总里程731.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仅占公路总里程的26.4%,砂石路占公路总里程的73.6%;市政工程、电力通讯、供气供水、农田水利、江河防洪、生态环保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薄弱。此外,县乡财政运转困难,发展环境不够优化,等等。对这些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十一五”期间必须高度重视,努力解决。

   2、宏观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亚洲经济实现软着陆,日本和西欧经济恢复活力,全球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期;从国内看,随着基础设施的日趋改善、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消费结构的逐步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成功实施,我国经济开始步入一个既快又好的平稳增长期;从区域看,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将为我县广泛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以及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提供难得的机遇;从市内看,我县将融入邵阳市“1小时经济圈”,新邵县城与邵阳市区将实现连城;从县内看,未来五年,我县两个最大的水电项目——筱溪电站和晒谷滩电站均将蓄水发电,二广和吉邵高速将在我县实现互通,大坪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全县交通和能源瓶颈将有效缓解,工业园区将步入发展快车道。同时,我县也面临诸多挑战。随着产业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共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资金、资源等瓶颈制约日趋加剧;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和社会利益的调整,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完善,来自国内外、周边地区和兄弟县市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

   总体来看,未来五年既是一个十分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矛盾凸显期。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立足县情,着眼全局,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二、奋斗目标

   3、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机遇,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兴工强县”战略,加快推进“三化”进程,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小康新邵。

   4、发展目标

   ——经济总量显著增加。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0亿元(按2005年价格计算,下同),年均增长12%,实现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其中,一产业年均增长4%,二产业年均增长19%,三产业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7亿元,年均增长13%。财政总收入达到3亿元,年均增长16%。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年均增长25%。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到2010年,三次产业生产结构调整到22:38:40;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调整到40:25:35;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7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0%以上;外贸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10%;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6%以上。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到2010年,全县人口控制在76.3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教育事业明显进步,初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中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5%和27%以上。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生1.2人,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2.5张,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100%。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3.4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10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农村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5%以上。文科教卫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耕地保有量稳定在3.6万公顷左右;废弃物综合处理率达65%,其中:工业废气处理率达9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8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5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70%和60%;最终废弃物减少量达到800万吨以上;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5‰左右。

   ——人民生活更加安康。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00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元,年均增长6%;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5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5%;全县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90%和6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2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25平方米;每百人拥有计算机8台;公共安全感指数提高到7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做强工业园区,推进新型工业化

   5、“十一五”工业战略:主抓五个园区(大坪、雀塘、陈家坊、巨口铺、龙溪铺工业园),培育九大产业(造纸、机械制造、建材、轻纺、食品加工、冶金、化工、采矿、小五金),做强一个基地(大坪工业基地),打造一支品牌(精品箱包)。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6、加快园区建设步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抓好以大坪工业基地为龙头,雀塘、陈家坊、巨口铺、龙溪铺四个特色工业园为“两翼”的园区工业发展体系。其中,大坪工业园区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箱包、环保产业为主;雀塘工业园以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加工转化工业为主;陈家坊工业园以发展服装、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巨口铺工业园以发展绝缘材料工业为主;龙溪铺工业园以发展石材工业为主。按照“自力更生、相对集中、突出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高起点做好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和布局。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强化管理、加强服务,构建工业园区服务平台和政策体系。大力加强道路、供电、供水、供气、排水、通信、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市场机制,运用市场手段,盘活园区资源,搞好园区经营,切实改善园区投资环境,增强园区投资吸收力。积极引进入园项目,引导和规范各类新办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原在城镇人口稠密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周围的工业企业,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入园发展。下大力气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范围广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产业链高端项目和关键项目,使之成为工业园区的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提高工业园区的档次和聚集力,加快形成园区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努力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为外商投资的洼地、产业聚集的平台和经济增长的引擎。到2010年,大坪工业基地入园工业企业达到50家,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达25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达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规模工业企业达3家;四个乡镇工业园入园工业企业均达20家以上;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

   7、以加工制造业为核心,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以绝缘纸板和特种专用纸为主的造纸工业,以印刷机器为主的机械制造工业,以水泥、石材、竹木和玻璃制品为主的建材装饰工业,以箱包、皮革和服装为主的轻纺工业,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五大优势产业,着力抓好湖南印刷机器有限公司的高速折页机产业化、广信造纸厂的两条5万吨A级纱管纸生产线、佑华净水材料有限公司的10万吨固体聚合硫酸铁、海菲箱包集团的高档精品箱包、美克医药公司的异维尔酸生产线等项目的建设和投产。改造提升采矿、冶金、化工、小五金四大传统产业,重点抓好新龙矿业、辰州锑厂、兴肥实业、新日重化、昆仑矿业、三良泵业等骨干企业,打造以新日重化为龙头的锰系列产品和以新龙矿业、辰州锑厂为龙头的金锑系列产品两大资源加工型优势产业链。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技术含量,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建设大坪箱包、陈家坊服装、雀塘再生资源、巨口铺槽楔和龙溪铺石材五大加工制造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开展产品精深加工,全面提升加工制造水平。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企业,提高全县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到2010年,全县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

   8、继续深化企业改革,着力推进技术创新。结合改革改制和股份制改造,加大产权转让和企业重组改造力度。通过并购、合资和战略协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形成产权主体多元化、经营机制市场化、运行管理现代化的现代企业模式。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增加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推动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增强创新活力和能力,打造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创新联合体,促进技术转移和引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节约资源,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造;企业申请专利达30项以上。

   (二)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9、“十一五”农业战略: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建基地,依靠科技增效益,打造龙头创品牌。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10、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快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等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建设布局相对集中、规模相对较大、产品特色突出、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特色农业。重点建设中北部20万亩中药材优势产业带,南部20万亩精品水果优势产业区,巨口铺、迎光、龙溪铺等地5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潭溪、太芝庙等地25万亩楠竹生产基地,严塘、坪上等地50万头生猪生产基地,小塘、新田铺等地200万羽麻鸭生产基地,陈家坊、潭府等地20万头肉牛生产基地,酿溪等地5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寸石、太芝庙、大新等地年产2万吨珍稀食用菌和反季节食用菌生产基地,雀塘、新田铺、小塘等地2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小塘等地4万亩亚麻生产基地。搞好农产品良种繁育和无公害生产,推进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建立特色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加快农业标准化。积极做好农产品原产地认证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保护力度,扩大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到2010年,全县创市以上优质农产品品牌10个以上,知名品牌6个以上;农业增加值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4%。

   11、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以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资源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财税、金融、政策、人才、服务等各方面,加大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扶持广信造纸、湘林人造板、杨家坳食品、天源牧业、加盟牛业、红日生物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培育企业品牌产品,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努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品牌企业。到2010年,全县新增农产品加工企业100个;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5:1。

   12、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中低产农田改造,搞好土地整理。着力抓好列入国家和省计划的四座中型水库和部分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灌区配套续建和节水改造工程。搞好六都寨水库新邵干渠建设。加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对农民兴建小微型水利设施所需材料给予适当补助。加强对资江、石马江等县内主要河流水资源的管理与综合利用,顺应自然规律,突出防洪安全,强化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大力推进资江生态和公益林建设,积极开展石漠化造林和县内崩岗治理,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保护,切实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到2010年,全县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平方公里,新增生态造林4.7万公顷,改造中低产田4.3万亩,新修水渠220公里。

   13、建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优化农业发展环境。重点搞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加快建设以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建立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进一步加强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治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发展农业担保和政策性保险。构建政策支农体系和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到2010年,全县农产品综合优质率达到80%以上。

   (三)突出县城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

   14、“十一五”城镇化战略:打造一个经济增长中心,建立四个经济支撑点,布局三条经济发展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一个增长中心,即:酿(溪)严(塘)雀(塘)核心经济圈;四个支撑点,即:陈家坊、坪上、新田铺、龙溪铺四个发展次中心;三条经济带,即:沿207国道经济带、沿217省道经济带、沿渔龙公路经济带。

   15、打造现代文明新县城。紧紧抓住紧邻邵阳市区的区位条件和邵阳市建设“双百”规模大城市的战略机遇,大力推进酿溪、雀塘与邵阳市区的连城步伐。搞好与邵阳市区的产业对接和政策协调,最大程度地利用邵阳的辐射功能,推动酿溪、严塘、雀塘三镇相向联动发展,促进三镇经济一体化,拉动县城南连北展、西延东扩,打造规模新县城,构建酿(溪)严(塘)雀(塘)核心经济圈。按照“扩容提质、美化环境、完善功能、提升品味”的总体要求,大力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大坪路网工程、沙湾大桥、酿溪大道、酿溪三桥、老城区外环路、赛双清大桥六大城建工程,加速构建县城一环路。搞好县城防洪堤续建以及酿溪河、资江码头和下水道改造工程。加强城区电力、通讯、供水、供气、市场、环卫、园林、绿化、路灯、街道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洁化和灯化工程。抓好酿溪三小、大坪医院、文化休闲广场、社会停车场、公交站、消防站、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馆、便民公厕等县城公共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公交、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根据功能配套、相互协调、以人为本的原则,统筹搞好城市生活区、商居区、工业区、贸易区、服务区、休闲区和生态区的空间布局,推动大坪新区率先发展、老城区加快发展、沙湾组团跨越发展。拉开城市骨架,扩大建设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承载力。努力将县城建设成为县域内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中心,增强县城的集聚功能,提升县城产业化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到201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2.4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12.4万人;县城GDP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60%,县城税收占全县税收的比重达到80%以上。

   16、发展特色中心镇。突出抓好陈家坊、坪上、新田铺、龙溪铺四个城镇基础较好的中心建制镇建设,按照新田铺策应邵阳、陈家坊对接邵东、坪上呼应冷水江、龙溪铺联动新化的发展思路,切实搞好中心镇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建立城镇主导产业,着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进一步加强中心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搞好旧城区改造、道路街区拓宽和沿河沿路开发,扩大城镇规模,增强城镇吸纳力,加大对辐射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承接力,全面提升中心镇的综合经济实力和投资吸引力。鼓励和支持其他乡镇建立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城镇发展体系,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加快乡(镇)域经济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特色兴乡、产业强镇、点面结合、统筹协调的新型乡镇发展道路。到2010年,四个中心镇建成区面积均突破3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均达3万人以上;其他乡镇城镇化建设取得新的明显进展。

   1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乡村建设规划,优化村庄布局,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引导农民向沿线中心村镇集中。增加农村投入,加快农村公路、电网建设与改造,在全县15个乡镇和70%的行政村建立农村客运站或停靠点,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和新能源工程,加强农村绿化、洁化、美化和生态建设,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社保特别是养老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技能,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劳务经济,开辟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广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创建“文明村镇”和“文明户”等活动,推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强农村民主管理和法制建设,倡导农村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爱护公物、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构建农村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社会氛围,建设和谐新农村。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元,初步形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农村新气象。

   (四)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

   18、“十一五”基础设施战略:以改善交通运输和区位条件为先导,以加强电力能源建设为保障,以解决城乡饮水安全为主要任务,以建设信息化社会为重要目标,着力抓好公路、电力、供水、通讯、广播电视等重大工程建设。

   19、构建便捷畅通的公路交通网络。高标准搞好G207、S217两条重要交通干线和县际主要通道的扩改工程,切实提高干线主要公路通行和运输能力。在完成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基础上,全面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切实改善乡镇和村交通运输条件,带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启动塘口大桥及其连接线建设,打通县城西行通道。配合国家抓好二广(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吉邵(吉安—邵阳)高速新邵段建设,搞好相关连接线建设。加速构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和高速公路相互交织、内外通畅的公路交通网络。到2010年,新修和改造农村公路400公里,实现70%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

   20、构建保障有力的能源供应体系。继续抓好筱溪电站和晒谷滩电站两个水电站建设,加快库区移民和主体工程建设步伐,确保如期建成发电。深入推进农村小水电开发,搞好石马江流域水力综合开发和部分中型水库电站建设,兴建一批新水电站,改造和扩建一批老水电站。适应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重点抓好县城220千伏、巨口铺110千伏和太芝庙、迎光、小塘35千伏变电站建设,搞好陈家坊35千伏变电站升压至110千伏改造工程,切实提高电网吞吐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加大县域骨干煤矿技术改造和新矿开采力度,提高煤矿安全生产能力,改善煤炭供应结构,建立稳定的煤炭供应体系。加快县城管道燃气工程和农村生态能源建设,扩大清洁能源推广和使用范围。到2010年,全县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8.4万千瓦,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5000口。

   21、构建安全稳定的城乡供水体系。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寻找符合标准的稳定的饮用水水源,切实加强城镇的饮用水开发和供水系统建设。进一步抓好城镇供水管网改造,提高城镇自来水供给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完成大坪新区从邵阳江北调水工程。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建集中供水工程85处、分散供水工程2处,解决5.6万群众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到2010年,城镇安全饮水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安全饮水人口覆盖率达到90%。

   22、构建高速先进的信息传输网络。建设和完善以光纤传输为骨干,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相结合的干线传输网。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网三网同步发展,逐步实现“三网融合”,加快建设用户接入网。大力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扩大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加速农村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信息网络向综合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发展,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到2010年,全县有线电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95%,实现100%的行政村通电话和广播电视,互联网用户突破10000户。

   (五)舞活旅游龙头,壮大第三产业

   23、“十一五”三产业战略:以打造邵阳“后花园”和湖南旅游目的地为重点,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流通、社区服务、现代物流、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

   24、突出发展旅游产业。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投入,推动旅游开发。全面启动资江绿色风光带项目工程建设,抓好资江两岸沿河绿化林带、森林植被、公路绿化以及沿线城镇、村庄和厂矿单位的绿化美化工程,推进晒谷滩、筱溪两大库区旅游综合开发,加快建立“资江小三峡”旅游走廊。继续抓好白水洞、白云岩、龙山等重点景区景点开发和建设,改善景区环境,完善景区功能,提升景区旅游等级。切实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构建旅游发展平台和支撑体系。着力引进知名旅游企业,加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资源管理和导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档次。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和服务项目,大力发展旅游购物、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文体会展、观光农业等旅游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拓宽服务领域,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大对县内旅游资源的形象包装、文化宣传和促销推介力度,创建旅游知名品牌。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搞好景区景点与省市旅游线路的对接,努力融入湘西南大旅游圈和国家旅游大网络。到2010年,全县旅游总收入力争达到1000万元以上。

   25、加快发展现代流通业。建立以大商场、大市场、大网络为重点的现代高效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发展社区超市、便利店、24小时连锁店、仓储式会员店、大型购物中心等现代新型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引导和支持现有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托管等多种方式实现规模扩张,不断做大做强。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镇特色商业街(城)建设。鼓励有实力的现代流通企业运用特许经营、销售代理、授权加盟等方式改造农村传统的“夫妻店”、代销店,建立乡镇中心连锁店和村级连锁经营点,构建以县城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覆盖城乡的消费经营网络。加快农村马路市场改造,大力推进农村农副产品综合市场建设。逐步发展城乡农产品连锁超市。改善流通设施,繁荣流通市场,扩大流通消费,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到2010年,县城新建高档购物超市5个,全面完成农村供销合作社和门市部的业态改造。

   26、鼓励发展社区服务业。支持、扶助下岗失业人员创办社区服务实体。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资社区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物业、保安服务、专业礼仪、中介咨询、职业培训、钟点清洁、临时保姆、代理家长、专业搬运等多种新型社区服务业。规范社区服务管理,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促进社区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着力培植新的消费热点。到2010年,新办社区服务实体10个以上,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社区服务网络。

   27、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抓住公路交通快速发展、区位条件日益改善的有利时机,全方位、多层次地开拓综合运输业务。在雀塘规划布局一个现代物流园区。大力发展安全、高效、便捷、畅通的运输方式,建立多元化、立体化交通运输配送网络。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系统整合现有物流组织和资源,培育壮大1-2个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到2010年,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物流企业达10个以上。

   28、稳步发展金融保险业。支持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改制,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县域金融体系。拓展金融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加强金融服务,维护金融安全,充分发挥金融企业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发展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再保险,丰富保险品种,规范保险行为,开拓农村保险市场,促进保险业健康有序发展。到2010年,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0亿元,存贷比调整到57%;保费总收入达到3亿元。

   29、积极培育房地产业。加强城镇房地产开发和住宅小区建设。着力引进有实力、具规模、上档次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引导房地产开发方向,提高房地产开发水平和质量。建立和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加大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廉租房供应保障体系,促进住房消费大众化。全面开放搞活住房二级市场,鼓励差价换房,促进已购公房上市流通。规范发展住房装饰装修服务、物业管理和房地产中介服务。到2010年,全县房地产交易额达到1亿元。

   (六)实施科教兴县,提高全民素质

   30、“十一五”科教战略:加强基础教育,发展民办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大力推进全民教育,重视人才资源第一资源功能;加强科技推广,发展自主创新,强化科学普及,加快推进科技革命,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

   3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基础教育:巩固“两基”成果,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调整中小学布局,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完成D级危房改造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大力实施扶贫助学工程,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救济救助体系,逐步对农村学生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到2010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5%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民办教育: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逐步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广泛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加强对民办教育的指导和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民办教育质量。抓紧培育壮大1~2所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力的民办学校。到2010年,全县民办学校达到10所以上,在校学生达1万人以上。

   职业教育: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实用型人才为重点,优化教育结构,创新办学模式,完善培养机制,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高教育协调发展。突出抓好县工业职业中专建设,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加强骨干师资引进,着力建立县数控设备和电子人才培养基地。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资职业教育,创建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保障。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构建大众化、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到2010年,职业学校在校学生达到1.5万人。

   32、加快发展科技事业。

   科技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产学研相结合、科工贸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创新产品。加强高新技术引进,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从依赖型向自主型转变。建立全县科技创新和推广专项基金,积极支持和扶助有市场、有潜力、有效益、节约和环保科研项目的开发与应用。到2010年,全县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获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进步奖30项以上。

   科学普及: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爱好。大力开展科学普及宣传和教育,将经常性科普宣传和专题性科普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科学普及宣传和教育的长效机制,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素养。继续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和体系建设,将科学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和生产第一线,提高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综合平台,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广泛的覆盖面,加大对农村、农民、中小学生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科学普及,丰富科学普及的内容,增强科学普及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扩大科学普及的效果。到2010年,全县科技推广人员达到1500人,科普覆盖面达到100%。

   (七)加强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

   33、“十一五”循环经济战略:以土地的节约和集约利用为基础,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生产的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4、严格保护耕地。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保护责任。加强城乡土地整理,推进农村土地复垦,搞好耕地占补平衡。进一步限制毁田烧砖,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城市节地型住宅和农村集中型住宅,促进城乡住宅有序发展。加大城镇建设用地管理,合理控制建设规模,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到2010年,全县耕地保有量保持在3.6万公顷。

   35、加强资源综合利用。规范矿业权市场,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建立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合理补偿机制。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适用的开采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和冶炼回收率,推进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加强贫矿尾矿资源及共生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强化对冶金、有色、电力、煤炭、化工、建材、农业等重点行业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努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建立雀塘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基地。到2010年,万元规模工业产值能耗下降2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50%、40%;自然资源投入产出率提高25%。

   36、强化污染预防和控制。推动不同行业合理延长产业链,加强对各类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推进企业废物“零排放”。加快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垃圾、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降低废弃物最终处置量。对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实行关、停、并、转。到2010年,废弃物综合处理率达到65%,最终废弃物减少量达到800万吨以上。

   37、改变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食品和有机标志食品。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在全社会建立节约、环保、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和生产结构。大力推进绿色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发展,广泛开展工业生态、农业生态、人文生态、绿色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到2010年,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10%,资源循环利用率达到30%。

   (八)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新邵

   38、“十一五”和谐社会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扩大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提高公共安全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9、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工跨地区转移就业培训体系建设,建立县职业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完善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多途径开辟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强化劳动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加速构建社会就业综合服务体系。切实搞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保险”扩面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工作,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强化保障基金征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社会救济救助体系建设,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完善优抚保障机制,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扩大城镇“低保”范围,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到2010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3.4万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100%,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

   40、加快县乡文化体系建设。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主要对象,发展县、乡镇、村(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县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县文化馆、文物所、电影院、剧院改造,搞好县图书馆改造和搬迁工作,建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推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大对县内文物和文化古迹保护力度。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重视发展优秀民间文化。大力开展“扫黄打非”和网吧整治工作,强化文化监管,规范文化市场,净化文化环境。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有线电视县乡联网工程,加快数字化电视建设步伐。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到2010年,全县农村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有文化活动室。

   4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等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建立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和疫情监测网络。完善县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县乡村三级传染病防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医疗装备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做好人畜共患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进一步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抓紧建设卫生监督体系,加大医疗和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做好整治非法行医等专项工作。全面落实各项预防、救治、关爱措施,坚决遏制艾滋病蔓延。到2010年,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100%,新建综合性医院1所,每千人口拥有医生达到1.2人。

   42、推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体育: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城乡社区健身场馆建设。着力抓好县体育场改造、跆拳道基地创建和大坪大众体育中心建设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素质。

   人口: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抓好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培训中心、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中心示范服务所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网络。重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认真治理非医学需要鉴别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胎儿妊娠活动。做好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高生殖保健服务水平,促进优生优育,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总人口控制在76.3万人以内。

   气象:着重抓好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建立与省市联网的气象可视电视会商系统、气象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进一步提高气象预报精准度和服务水平。

   环保:着力抓好县城3个污水处理站和1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建设。加大重点行业和企业的污染防治和监测,切实减少工业“三废”的产生。加强医疗垃圾和废水处理。认真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大力开展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到2010年,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70%和60%。

   扶贫:实行产业扶贫与项目扶贫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加快推进“整村扶贫”。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建设,提高贫困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与脱贫致富能力,逐步增强贫困农村的自身造血功能。到2010年,新增农村脱贫人口3.5万人。

   档案: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县多功能综合档案馆,构建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档案信息网络。加强档案管理,推进档案开发,搞好档案服务,提高档案开放利用水平,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移民:重点抓好筱溪、晒谷滩两大电站库区移民。加强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开发,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加大智力移民工作力度,培养移民创业能力和就业技能,提高移民素质。加快移民劳动力转移,开辟移民增收途径,增加移民收入,不断提高移民生活水平。

   其他。继续开展妇女儿童“两纲”监测,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改善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重视老龄人工作,关心残疾人事业,着力抓好县老年人公寓、乡镇敬老院和县残疾人综合服务楼建设。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

   43、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加强社区民主建设,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实行政务、厂务、村务、校务公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普法教育,改善司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提高社会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44、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育,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加快公民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构建德治社会。创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和普及,反对邪教和伪科学,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开展县情教育,增强凝聚力,发展向心力,引导全县人民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而团结奋斗。

   45、提高公共安全水平。建立和完善地震、气象、洪涝、地质等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和紧急救援体系,依靠科技、法制和社会力量,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遏制煤矿等高危行业重特大事故。严格执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全面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市场安全监管。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和危害社会的行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国民经济动员体系,积极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重视国防动员和人防建设,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到2010年,公共安全感指数达到75%;县城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综合能力;煤矿、交通安全等重特大事故大幅减少。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46、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加快推进县乡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完善机构设置,理顺职能分工,严格控制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合理界定乡镇机构职能,精减机构和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依法规范对事业单位的授权行为。

   47、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和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分开,加快政府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整合政府行政资源,降低政府行政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科学民主决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48、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做好行政许可项目、程序、实施机构及其收费的清理和规范工作,建立和完善各项配套制度。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坚决克服多头执法、执法不公和乱执法现象。强化行政问责制,对行政过错必须依法追究,对徇私枉法、执法违法、侵犯群众利益的执法人员,要坚决清除出行政执法队伍,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监督体制。

   (二)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

   49、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研究解决税费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

   50、深化公用事业和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对城镇公共设施、公用事业的投资限制,鼓励民间资本、外来资本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开发,逐步实现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营运市场化、设施使用商业化,加速公用事业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全面建立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的市政公用企业特许经营管理体制。加快水利、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配合做好电力、电信、邮政等垄断行业改革。

   51、稳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加快县乡财税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范围。改进和加强财税监督,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切实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统筹安排和规范使用财政性资金,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机关工作人员津补贴制度,逐步解决不同行政机关相同职级工作人员收入差距较大的矛盾。

   52、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对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或核准制。拓宽企业投资领域,建立行业准入制度。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政府投资监管,改进政府宏观调控方式。加快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和项目法人招标制。

   (三)千方百计增加建设投入

   53、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招商引资项目开发。采取委托、代理、网上等多种招商形式,充分发挥民间商会、行业协会和咨询机构的作用,推进和组织以企业为主体的招商引资活动。以资源为依托、项目为载体、优势产业为基础,加大产业链招商和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切实抓好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招商引资项目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紧紧抓住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向我国转移、沿海产业和资本加速向内地转移的有利机遇,充分利用“泛珠”合作平台和其他各种合作机会,主动加强与沿海地区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沟通与联系,积极加强与世界500强以及日美韩、台湾和欧洲国家大型企业和跨国投资公司的交流与接触,努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54、积极争取上级投入。牢牢把握国家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有利机遇,紧跟国家产业方向和政策投向,着重在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社会事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国家和省扶持、引导资金的争取力度,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市对我县的支持和投入。

   55、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建立政银联席会议机制和银企交流合作机制,定期召开银企交流合作会议。组织成立县中小企业联盟。探索创建地方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联盟间的金融合作框架,促进金融机构改进信贷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与信贷支持。

   56、努力争取国际金融组织或政府贷款。抓住国际金融和政府组织对我国的支持不断深化的有利时机,加强对上衔接,捕捉有利信息,着重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改造等方面力争获得更多的国际优惠贷款或援助资金。  

   (四)积极引进各类人才

   57、加快人才引进步伐。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管、但求所用”的引才方针,大力引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掌握先进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对自愿来我县的各类紧缺专业人才和承担重大开发任务、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课题攻关的国内外各类专门人才,在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社会保险等方面采取优厚政策,并实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加紧建立与沿海发达县市的人才对口培养机制,积极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经营管理方法,实行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加快推动与高等院校建立人才对口援助机制,建立高素质人才创业基地。努力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大军,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58、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成长,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作为深化人才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推动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全面创新。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加快建立和培育人才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形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和完善人才保险制度和福利制度,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构建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制度环境。

   (五)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59、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所有行业和领域。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政府采购、资质认定、职称评聘、证照办理、收费标准、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垄断行业改革、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经营,以及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60、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设立县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非公有制骨干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贷款贴息。财政预算安排的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等各类专项资金,对非公有制经济同等对待。在税收政策上,非公有制企业与公有制企业一样,财务制度健全的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享受同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银行内设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开展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转贷款、担保贷款、抵押和质押贷款等业务。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面向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立和发展。

   61、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整合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培育服务市场,建立健全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相配套的社会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资产评估等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协调服务、参谋咨询、桥梁纽带和资源整合等作用。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六)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62、大力整治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切实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建立公正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按照完善政策、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研究制订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评估管理办法,规范信用评级,逐步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全力打造“诚信新邵”。

   63、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加强信访工作,依法及时合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城镇房屋拆迁、农村征地、企业改制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热点难点问题。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依法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群防群控,切实加强对治安混乱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和重点企业、重点工程周边环境的专项治理工作,全面落实治安责任制,建设平安社会。

   (七)严格依规划办事

   规划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约束社会行为的“第二准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战略目标、弥补市场失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既要依法行政,同时也要依规划行事。

   64、搭建规划实施制度平台。健全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为支撑,乡镇和村规划具体落实的方向目标一致、内容相互衔接、措施彼此支撑的规划体系。坚持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加强政策法规、行政管理、产权要素、财税金融、统计监测、干部考核等方面的制度完善和相互配合,构建规划实施综合平台,形成规划实施强大合力,确保规划目标和内容落到实处。

   65、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评估机制。政府规划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强化对各单位的目标管理和考核,积极开展年度规划分析和评估,适时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确保经济社会按规划预期方向发展。当规划实施的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需要修订或废止时,政府规划主管部门要及时提交评估报告,由县政府适时提出建议,报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