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自己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他会爽快地大笑。
提起当年做信息化的困难,他坦言曾经做好“被口水淹死,然后拍屁股走人”的心理准备。
他,就是在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CECA)主办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调查》中,获得“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和“最佳管理创新奖”的厦门卷烟厂信息技术部主任林志忠,他本人也获得当年优秀信息化主管(CIO)奖。
IT建设没有蓝图
“IT建设没有蓝图”,听到林志忠这么说,容易让熟悉企业信息化的人觉得惊讶。其实,林志忠的意思是,所有的IT建设必须围绕着生产经营管理流程而进行。利用信息化手段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这才是信息化建设的主旋律。
这样一种想法,体现在信息化建设中,要求从一开始就有个整体信息化建设思路。
成立于1954年的厦门卷烟厂,2005年综合指数位列全国烟草系统卷烟工业企业第10位。2000年企业易地技改搬迁工程启动,企业提出了以易地技改工程为契机,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借助国内外专业管理咨询公司的力量,系统实施机构整合、业务流程再造、人员分流安置。这也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契机。
当时,林志忠提出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信息化建设思想。与局部实施的风险相比,这个整体的实施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风险更大。“如果一个部分推行失败,那么就会失去信任”,林志忠想起当时的情况说。
这在当时是一个富有争议的想法。但是林志忠坚持认为,局部实施缺乏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畅通的认识,因为整个企业的运作是一个完整的运作体系,因此他提出的思路是以业务流程驱动,梳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工作流。
林志忠抱着一种“半拉子的东西我不会做,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的想法,决定在厦门烟厂推行“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系统”。
这套系统主要由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CRM(客户关系管理)、MES(生产执行系统)、OA(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生产自动化分系统六大部分组成,可以实现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原辅材料供应、生产过程监控、生产指挥调度、生产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管理、数据采集、自动化物流等多方面技术与信息的广泛集成,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由于这套系统覆盖了生产和管理两个方面,涉及到很多部门。在推行的初期,林志忠甚至做好了拍屁股走人的心理准备。
1983年,计算机专业毕业以来,林志忠在厂里做过很多工作:从车间里的电工,到技术改造科、合资办公室、总工办、技术经济研究室、计量科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这样的经历一方面让他深入了解业务,另一方面,厂里的人都认为他“不是光动嘴不干活的人”。
在早期推行计算机管理当中,为了打消业务人员的顾虑,统计备件的管理数据,甚至连名称、规格、编码都是林志忠替业务员敲进去的。敲完之后,再“手把手”教对方怎么用。
正是因为在厂里有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经历,其他部门的同事才消除了顾虑,和他共同推进CIMS建设。
淡化三字经
在林志忠看来,推进CIMS建设中,“淡化三字经”是个关键。ERP、CRM、MES等,这些IT领域常用的缩写,被林志忠称为“三字经”。“淡化三字经”就是说要围绕生产系统进行“以己为主”的信息化建设,而不是业界流行什么,就用什么的建设思路。
结合卷烟厂的实际,在ERP与MES上,林志忠采取了ERP与MES一体化设计的思想。这样可以形成企业级管理ERP和车间级的生产管理良好的互动关系,避免了二次集成和自动化孤岛。这项引申ERP、MES内涵的思想,其实是林志忠根据自身对ERP、MES管理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多年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了解而产生的。其中又融入了供应链和绩效管理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