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泉: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新疆而奋斗
来源:新疆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同志们:

  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七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新疆而奋斗。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基本总结

  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这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是众志成城、奋勇前进的五年。五年来,全区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自治区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天山南北充满生机活力,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取得了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不断推进和深化以“一白一黑”为重点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狠抓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推进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2604亿元,比2000年增长61.4%,年均增长10.1%。全口径财政收入397亿元,比2000年增长166.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0亿元,比2000年增长128%,年均增长17.9%。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粮食、棉花、畜牧、林果四大基地建设,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特别是以棉花为重点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占种植业总面积的50%以上,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2005年棉花总产达到195万吨,占全国的30%以上。现代畜牧业稳步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林果面积已超过1200万亩,形成了以环塔里木盆地为重点的特色优质林果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矿产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重点,加快建设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煤电煤化工基地和重要战略资源接替基地。2005年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已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石油及石油化学工业基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旅游、信息、社区服务、商贸流通、现代物流业等一批新兴产业迅速兴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十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5034亿元,年均增长17.2%,一批水利、交通、通信、能源和石油化工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有的已建成投产,对支撑新疆大开发、大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全线贯通运营,中哈石油管道工程建成,全国最大的炼化一体化工程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已开工建设,引额济克、引额济乌工程相继建成通水,伊犁河恰甫其海水利枢纽已投入运营。交通条件不断改善,铁路正线运营里程已达3000公里,公路里程近9万公里,民航通航里程近12万公里。电力工业迅速发展,全区发电装机达653万千瓦,电网建设有了长足进步,农网改造完成,全区电网联网。邮电通信发展迅猛,形成了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完整的现代化通讯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实施天山和阿尔泰山天然林保护、平原绿化、保护荒漠植被三大生态工程建设和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森林覆盖率由1.92%提高到2.94%,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稳步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项改革,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大为改善。坚持把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规范农村分配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各项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探索公有制实现形式,努力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活跃、最为迅速的发展时期。金融、财税、医疗、社会保障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改革稳步进行,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改革协调推进。坚持“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的方针,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行业界限、所有制界限,大力发展融合经济,在全面推进兵地融合发展的同时,启动了乌昌经济一体化。坚持扶优扶强、重点突破,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使这一地区成为我区最具优势和发展活力的区域。充分发挥向西开放的地缘区位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周边国家进行以资源互补为主的深层次合作,开辟我国能源和战略资源陆上通道。加快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积极开拓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和俄罗斯市场,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9.42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250.8%,年均增长28.5%。

  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大力推进科技事业,五年来,全区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160多项,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础教育进一步巩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加强。大力加强各级各类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抓好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实施“民汉合校”和“双语”教育工程,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率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扩大到228万人,使全区农村所有贫困中小学生都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在国家和内地省区的支持下,内地发达城市的新疆高中班已扩大到26个城市、45所学校,年招生规模达4000人,明年即可达5000人,90%以上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在乌鲁木齐市等8个城市开办的区内初中班,今年招生规模达到5000人,为地处边远的农牧区学生接受良好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已在54个县展开,全区乡镇卫生院改造和建设进展顺利,为从根本上解决农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奠定了重要基础。文化、卫生、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健康水平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继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9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82元,年均增长7.5%和8.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度增加,消费结构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全区累计解决了44万户特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帮助140多万贫困人口越过了低收入贫困线,稳定地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的阶段性目标。着力抓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十五”期间每年有30万以上的人实现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两个”确保继续得到巩固。农村劳动力劳务输出每年已达50余万人,成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大力实施抗震安居工程,2005年底,已新建改建抗震安居房近60万户,到今年年底可完成106万户抗震安居房建设,将有500多万人入住新居。农村防病改水工程取得重大进展,694万农牧民群众的饮用水问题得到解决,今年还将解决4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新局面。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持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中心内容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大力表彰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使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坚持抓好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通过以扶贫济困、抗震救灾、双拥共建为切入点,办实事求实效,扎扎实实地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民族团结统领军民团结、军政团结、兵团与地方的团结、中央驻疆单位与地方的团结,谱写了新形势下民族大团结的新篇章。

  稳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们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坚定不移地做好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工作。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民族分裂主义的骨干分子、宗教极端势力的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取得了反分裂斗争的一系列重大胜利。按照中央的部署,坚持不懈地开展集中整顿社会治安、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的专项斗争,切实扭转了局部地区社会治安不正常的状况。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和政策,紧密结合新疆实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我们把爱国宗教人士作为肩负特殊使命的非党基层干部来对待,坚持政治上信任、信仰上尊重、工作上依靠、生活上关心,制定和施行爱国宗教人士聘用、管理、培训、生活补贴等制度。把加强爱国宗教人士的思想和队伍建设作为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建立自治区、地(州、市)两级培训体系,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全区现有伊斯兰教教职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第一轮28000多人的培训任务已完成,从去年已开始第二轮培训。大力推进“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不断扩大广播电视覆盖面,初步建立起反“空中渗透”的立体屏障。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再教育不断深化,各族干部群众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加强信访工作,及时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通过实施标本兼治的一系列措施,确保了全区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为全国的大局作出了贡献。现在,我区反分裂斗争形势和稳定工作情况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暴力恐怖犯罪高发的势头受到明显遏制,分裂破坏活动多数在预谋阶段就被及时打掉,我们已越来越多地掌握了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的局面不断巩固和发展。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有了新的进展。我们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发挥各级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力量,努力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区进程,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为促进新疆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坚持用科学理论、正确舆论、先进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宣传先进典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强化政治观念,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持分层次、大规模培训各级干部,2001年至2005年,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各类干部150万人次,其中党政干部97万人次。去年启动了村干部素质培训工作,计划用两年时间把全区所有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轮训一遍。今年我们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主题,开始对全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集中培训。按照“精简上层、充实基层”的原则,坚持好人好马上一线,从县以上党政机关选派得力干部到基层工作和任职,着力加强乡、村两级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和巩固“4211”工作机制,不断充实和加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提高农村“三老”人员生活补贴标准。坚持为各族群众大办实事、好事,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按照中央部署,在全区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区6.5万多个基层党组织、110多万名党员参加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实现了“取得实效”和“群众满意”的目标,促进了各项工作。根据中央的统一安排,今年我们进行了州市、县市区、乡镇三级党委换届工作,整个工作进展顺利,圆满成功,显示了我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显示了各级干部高度的政治观念、大局意识和良好精神风貌。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认真抓好廉洁自律,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大案要案。坚持一手抓思想教育、一手抓查处案件的工作思路,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积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连续8年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教育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今年以来,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我区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9月预计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

  值218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全年可实现两位数增长目标。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农业总产值811.38亿元,增长6.6%。预计夏粮总产418万吨,比去年增长1.7%;棉花总产218万吨,增长11.4%。工业生产快速增长,1—9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68.34亿元,同比增长15.9%。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59.45亿元,增长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8.67亿元,增长14%。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9月全口径财政收入358.09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6.97亿元,分别增长22.6%和23.1%。对外贸易快速增长,1—9月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77.14亿美元,增长42%。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1—9月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07元,增长9.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930元,增长10.9%。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到9月底,全区通过各种渠道实现就业再就业31万人,年内可以顺利实现和超过全年33万人的目标。同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新的推进和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区呈现出团结稳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在过去的五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快兵团发展的战略部署,团结带领各族干部职工,忠实地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开创了兵团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自治区的发展和稳定,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作出了新的贡献。中央驻疆单位为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的成绩和贡献。驻疆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为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同志们,过去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全区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经受了严峻考验,战胜了各种困难,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现在,全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不畏艰难、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我代表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届委员会,向辛勤工作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共产党员和各族干部群众,向驻疆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向所有为新疆的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农牧民收入增长比较缓慢。就业再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学贵等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不少。反分裂斗争和稳定工作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新形势新任务,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和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尽管做了一些工作,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离中央的要求和群众的真正满意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发扬成绩、改进工作、排难而进,努力把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各族人民群众的厚望。

  回顾五年的工作历程,我们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又有了新的探索和认识,其中体会最深刻的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探索符合新疆区情的发展路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诚心诚意为各族人民群众造福;坚持推进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推进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前进。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继续深刻变化。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世界经济保持增长势头,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国的相互依存和合作日益加深。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迅速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国际经济秩序仍不合理,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发达,经济结构还不够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实现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谐发展,前进的道路上仍有许多困难和挑战。我们一定要全面把握国际国内形势,既充分看到并切实用好发展机遇,又清醒看到并妥善应对各种挑战,把新疆的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自觉地置于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中,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把中央的决策同新疆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工作,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年来,新疆之所以能够保持团结稳定,根本原因在于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各族群众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今后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和中央关于新疆发展与稳定总体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新疆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呈现出更加美好的前景。同时,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我区的发展基础和条件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要使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战略地位相适应、与各族干部群众的强烈愿望相符合,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根据中央总体部署,结合新疆实际,自治区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自治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了《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9%,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财政收入840亿元左右,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以上,5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0亿元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00元,年均增长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90元,年均增长6.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质量明显改善。实现“十一五”目标任务,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新疆工作时的重要讲话为统领,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把新疆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造福各族人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把握大局,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抢抓机遇、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努力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立足新疆实际,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按照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依托我区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和发展现代大农业的有利条件,重点抓好棉花、粮食、畜牧、林果四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质量安全水平。抓住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的机遇,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确保自给有余。巩固新疆棉花产业优势地位,依靠科技,优化品质,主攻单产,节本增效,提高棉花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特大型优质商品棉基地。加快林果业发展,到2010年使林果种植面积达到1500万亩,其中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基地达1200万亩。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突出抓好优质牛羊肉、奶、细羊毛三大主导产品,积极发展农区和城郊畜牧业,不断提升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建设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战略措施,以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培育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为关键,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市场化、规模化、组织化和标准化程度,努力把特色优势农业做大做强。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投入,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加快乡村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做好乡村建设规划,优化村庄布局,为新的村容村貌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广大农牧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农牧民培训基地,加大对农牧民实用技能、技术的培训力度,培育新型农牧民和后备产业大军,推动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战略性转移。加强对农村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新领域。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扶贫成果,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二)坚持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事关新疆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进一步加快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矿产资源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和特色工业,努力把新疆建成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煤电煤化工基地和重要战略资源接替基地,走出适合新疆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0年,第二产业在自治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力争本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按照“大力支持上游、积极介入中游、加快发展下游”的原则,进一步加快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高油气资源在区内加工的数量和深度,最大限度地延伸石油天然气产业链。积极鼓励区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和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与石油企业融合联动,共同发展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加工业。集中力量建设好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吐哈、南疆四大石化基地,特别要建设好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乌石化百万吨芳烃和库尔勒、库车几个大的石化项目,发挥大型石油石化项目的产业聚集和辐射作用,尽快形成连环配套的产业集群,真正使石油石化及其下游产品加工业成为我区最具规模和优势的产业。充分发挥我区煤炭资源丰富、发电成本低的优势,走“煤—电—高载能产业”一体化道路,积极承接内地产业转移,建设国家高载能产业聚集区。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提供更好的条件,高起点、高标准引进具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参与我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积极推进煤电、煤液化、煤化工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建成哈密至兰州双回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力争及早启动准东、哈密至华中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尽快实现“西电东送”。进一步加大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力度,建设国家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加工基地。

  适应国内外市场变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纺织、建材、轻工、化工、机电、冶金等传统产业。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与合作,以先进技术装备提升产品档次和质量,大力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创建品牌,提高特色农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积极发展具有我区技术优势和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大企业改组力度,抓紧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从我区实际出发,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工业园区,优化投资环境,聚集生产力要素,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发展平台。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在我区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要着眼我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构筑科技含量高、就业容量大、经济效益好、社会功能强的现代服务体系。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沿边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把新疆打造成我国西部重要的旅游胜地;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省区市和周边国家的旅游区域合作,拓展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和领域,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使之成为我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电子商务、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提高竞争力。要着力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社区医疗、社区保安、体育健身、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务等,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健全社区服务功能,扩大社区服务范围,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实现就业。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有利时机,依靠国家支持和自身努力,继续加强能源、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突出解决水利、交通等瓶颈制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水利建设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满足工农业和生活需求、改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以节水增效为重点,抓好主要河流开发、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洪涝灾害防治和水源工程建设,重中之重是抓好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开发建设。铁路建设以新线建设和现有铁路干线改造为重点,抓紧精—伊—霍铁路建设、奎屯—克拉玛依—阿勒泰铁路建设、北疆铁路乌西—精河段复线以及南疆铁路吐鲁番—库尔勒新线建设。抓紧喀什至和田铁路建设前期工作,确保“十一五”中后期开工建设。公路建设以实现干线通畅和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为重点,加快高速公路和县乡公路建设。民航建设主要以乌鲁木齐枢纽机场改扩为重点扩大机场网络规模,形成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航空运输体系。加快油气管道建设,进一步提高进口原油、出疆成品油及天然气的输送能力。以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要从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切实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牢固树立生态因素是重要发展成本的意识,加大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把推行现代节水灌溉新技术和种植业革命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认真抓好工业和城市节水工作;积极推广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加大力度开发利用可再生性能源;切实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和土地宏观调控,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以防沙治沙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进一步实施天然林保护、平原绿化、保护荒漠植被三大生态工程和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确保新疆山川秀美、绿洲常在,创造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开放。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建立健全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经营和监督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切实把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创造公平的市场准入条件和发展环境,取消一切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不合理规定,使民营企业在信贷、税收、融资等方面,享有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实现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突破。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鼓励和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从我区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城市管理体制以及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改善金融保险服务,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农村金融合作组织,重点支持农村和县域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开放的市场体系。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各项改革给各族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行业界限、所有制界限,扩大地方、兵团、中央驻疆单位、内地大企业集团的相互开放,大力发展融合经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坚持扶优扶强、重点突破,继续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更好地带动和辐射全疆经济发展;深入扎实地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不断增强乌昌地区的经济实力;积极推动南疆石油天然气化工带发展,促进和带动南疆经济快速发展。坚持走以大中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以及重点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城镇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和吸纳劳动力的龙头作用,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统筹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坚持“外引内联、东联西出、西来东去”,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面上参与国内外竞争,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利用我区沿边沿桥开放的地缘和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优势,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主动吸引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支持沿海内地企业参与新疆出口加工区和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建设,实行国内市场与中亚、西亚、南亚、东欧及俄罗斯市场的对接,建设乌鲁木齐国际商贸中心,国家向西出口加工基地、中转集散地和物流大通道。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实施空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能源资源合作,开辟我国能源和战略资源陆上通道,努力把新疆打造成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

  (六)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促进优势资源转换,努力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优势。从我区现代化建设需要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关键作用的领域,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有计划地发展新疆迫切需要特别是已经具有领先优势的高科技项目,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形成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结构,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抓好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继续对全区农村所有贫困中小学生实施“两免一补”,确保适龄青少年都能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继续办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区内初中班,力争“十一五”末当年招生分别达到1万人。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对历史、对社会、对人民负责,把加强汉语教学作为提高我区少数民族素质的根本性举措,集中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全面启动“双语”教育工程,下大决心从学龄前开始解决汉语普及问题,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公民素质奠定坚实基础。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抓紧培养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积极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充分激发各方面的创造活力。

  全面贯彻落实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增加政府投入,严格监督管理,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加大重大传染病、地方病等疫情监测防治力度。整顿药品市场和流通秩序,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药品市场的监管。继续推进乡镇卫生院建设和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大力发展城市济困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政策支持和设施建设,提高对老龄人口、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的社会服务水平。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快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努力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有文化的力量。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创作生产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精神境界。大力推进“西新工程”、“村村通工程”、“走出去工程”,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范围。加快实施“东风工程”,满足广大农牧区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继续抓好共建“丝绸之路边疆文化长廊”、“文化兴边”、“文化信息共享”等社会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加快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风气,教育和引导各族群众顺应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大趋势,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取长补短,融合发展,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确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关键措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

  (一)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着力点,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各族人民群众造福。要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得民心工程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大事来抓,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加强职业培训,注重和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援助困难职工和城镇弱势群体工作力度,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在全社会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工业、交通、食品、药品等方面的安全意识和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继续办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几件大事,着力抓好抗震安居工程,让全区地震多发、易发地区的各族群众全部住上抗震安居房,并以此带动农村居住条件的进一步改善;继续推进扶贫开发和防病改水工程,稳定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和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加快县乡村道路建设,提高农村供电能力,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要不断总结经验,坚持每年都为各族群众办几件大事,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要求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等为着力点,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推动各民族相互学习、加强交流、共同进步,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坚持年年有新内容,年年有新发展,以月促年,常抓不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要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民族团结统领军民团结、军政团结、兵团与地方的团结、中央驻疆单位与地方的团结,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三)认真做好宗教工作。宗教工作事关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在新形势下做好我区宗教工作,最根本的就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族人民群众的力量,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要尊重信教群众信仰宗教的自由,更好地促进不同宗教和谐相处,促进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上来。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确保宗教活动规范有序进行的原则,旗帜鲜明地保护爱国宗教人士和正常宗教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非法宗教活动,严厉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持正教分离,宗教活动不得干预行政、司法、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不得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和支持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多作贡献。要坚持把爱国宗教人士作为肩负特殊使命的非党基层干部来对待,在政治上信任、信仰上尊重、工作上依靠、生活上关心,不断完善爱国宗教人士聘用、管理、培训、生活补贴等制度。

  继续加大培养宗教界爱国人士工作力度,努力形成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的宗教教职人员队伍,保证宗教组织领导权牢牢掌握在爱国爱教人士手中。要进一步引导各族信教群众和爱国宗教人士正确认识民族、宗教和国家的关系,从祖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实现民族振兴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培育爱国情操,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四)不断健全民主法制。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各个层面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依法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爱国人士的合作共事。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发挥其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社区建设,搞好村民自治,促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认真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提高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水平。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健全执法体系,强化执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积极有序地开展地方立法工作,制定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五)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进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的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坚定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为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生动而具体地融入青少年成长的各个环节,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加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风尚。

  (六)努力做好群众工作。各族人民群众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力量。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推进我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定不移地相信和依靠各族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刻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加强信访工作,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基层信访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各族群众正确分析形势,全面把握区情,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增强大局观念,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自觉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七)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稳定。稳定是新疆的大局,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无从谈起。面对国际形势特别是周边局势的复杂变化,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活动的新情况新动向,我们必须坚持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论断,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坚持标本兼治,落实各项治本措施,确保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要充分认识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强化政治观念,增强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肩负起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坚持“主动出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方针,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坚决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牢牢掌握反分裂斗争主动权,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继续开展对重点地区集中整顿社会治安的专项斗争。继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巩固和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成果。加大正面教育和宣传力度,全面系统正确地宣传新疆发展的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的历史,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政治觉悟。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增强全社会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推进平安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和底蕴,有爱国主义精神为动力和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品格和力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机和活力,是中华民族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源泉,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伟大民族精神,不断赋予它以新的时代内容,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新疆各族人民始终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要在新疆大地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解放军好”的主旋律,传承万众一心、不畏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奉献、敢于胜利的抗震救灾精神,凝聚全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要在全社会培育与人为善、从善如流的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充满正气、正义的社会风气,营造高洁、清廉的社会氛围,激扬热爱新疆、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推进我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围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着眼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实现我区新世纪新阶段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和干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当前,要把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摆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的重要地位,努力做到认识上有新提高,运用上有新收获。要把学习《江泽民文选》同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新疆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统一和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新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认真总结和运用这些年来我区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干部理论学习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基地的作用,加强干部的理论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党性修养、战略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开创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关键在于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按照完善结构、增强团结、提高素质、改进作风的要求,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在新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上强是第一位的要求。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坚持强化政治标准,把革命化放在首位,注重对干部政治素质的考察,尤其是关键时刻的表现,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政治坚定性,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在任何复杂的形势下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自觉地站到反分裂斗争第一线,肩负起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的神圣使命,在事关国家最高利益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始终做到认识不含混,态度不暧昧,行动不动摇,始终做到旗帜十分鲜明,立场十分坚定。各级领导班子要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各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提高把握工作大局、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引领群众前进的本领。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水平,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和活力。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努力建立科学规范、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注重实践,注重工作实绩,及时发现和选拔那些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工作出众、群众公认的干部。继续把面向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选拔领导干部的重要导向,不拘一格选人才,使那些经过复杂环境磨练和考验的优秀干部及时得到提拔和任用,使基层一线成为干部成长进步、脱颖而出的重要阵地。坚持强化干部实践锻炼,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干部,通过到条件艰苦、情况复杂的地方工作,通过下派任职、上挂锻炼、交流轮岗等,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担当重任的能力。继续加大少数民族干部、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力度。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老同志,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要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最大限度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去。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根据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从我区实际出发,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促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眼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强化乡、村领导班子建设,选好配强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继续按照“精简上层、充实基层”的原则,通过选派得力干部到乡、村关键岗位任职,从大专以上毕业生中考录乡镇公务员,从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致富能手中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村级干部队伍,畅通村级干部进入乡镇干部队伍的渠道等一系列措施,着力加强乡、村两级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继续推进和巩固“4211”工作机制,充实和加强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加大干部异地挂职、脱产培训等工作力度,强化干部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双语”培训,全面提高素质和领导水平。着眼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干群关系、稳定基层干部队伍,不断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继续加大财政对乡村两级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基层组织和政权的正常运转。继续抓好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继续重视和关心农村“三老”人员,使他们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要围绕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各级党组织要认真总结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践经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等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切实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经常性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的工作,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落实“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始终放在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方面,完善党员队伍结构,保持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进一步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牢记历史使命,增强宗旨意识,在各自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促进者、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成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先锋。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克服官僚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本部门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创造性开展工作。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使我们作出的决策、采取的举措、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和规律,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利益。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始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特殊的政治意义。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创业,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用在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帮助扶持上,用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最关键的事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艰苦奋斗的观念,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勇于到艰苦的地方、到贫困地区去工作,磨练不怕困难、艰苦创业的意志品格,保持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培养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工作态度,体现勤政廉政、造福人民的人生追求,形成心系群众、勇于奉献的思想境界,影响和激励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排难而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努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都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不断取得反腐倡廉的新成效。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继续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查处大案要案。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领导责任,确保反腐倡廉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支持纪检机关和其他执纪执法机关履行职能。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强化党内监督,深化党风廉政巡视工作,完善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机制和方法,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党风廉政建设的始终,抓住管钱、管物、管人等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从改革体制、机制、制度入手,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财政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进体制创新,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力度,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加强新形势下的反腐倡廉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切实增强党性观念,自觉坚持执政为民,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地以党纪政纪约束自己,用群众满意程度鞭策自己,认真执行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模范地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广大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奋发有为的蓬勃朝气、开拓创新的昂扬锐气和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赤诚于心,奉献于行,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树立当代共产党人的崇高形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新任务对兵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兵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认清形势,牢记使命,扎实工作,开拓进取,更好地发挥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作用,更好地发挥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作用,更好地发挥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作用,为促进新疆的长期稳定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驻疆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是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坚强柱石,是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坚强保证。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在新形势下为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反分裂、反恐怖斗争和维护国家安全与新疆稳定作出新的贡献。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部队建设,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要深入持久地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不断开创军政军民团结的新局面。

  团结凝聚力量,团结成就伟业。我们一定要加强党的团结,加强民族团结、军政团结、军民团结、兵团与地方的团结、中央驻疆单位与地方的团结,以及方方面面的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全区2000万各族人民群众的力量,万众一心,团结奋斗,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站在新的战略起点上,谱写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这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崇高责任,也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崇高责任。新世纪新阶段,新疆在全国发展和稳定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站在这样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新疆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新疆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更加自觉地把新疆的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之中,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做好新疆工作,为全国的大局、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十一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进入新世纪以来,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两大主题。但是世界风云激荡,天下并不太平。我区地处祖国西北边疆,周边国家情况复杂多变。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动荡不安的周边局势,审时度势,驾驭全局,发展同周边国家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与合作,让世界了解新疆,让新疆走向世界。要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包括“东突”势力在内的“三股势力”,为维护地区安全,维护世界的正义与和平事业作出贡献。

  同志们,不断开创新疆团结稳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我们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疆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