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五”信息化发展回顾
1.1发展现状
1.1.1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已建成以光缆为主、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干线传输网,全市通信光缆线路总长度10340皮长公里;数字微波线路长度5000公里;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90万户,用户81.43万户,互联网上网6.6万户,移动电话56.01万户;通信业务收入14.2亿元。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基本形成,广播人口覆盖率55%,电视人口覆盖率87.6%,有线电视用户38.4万户。
1.1.2 电子政务稳步推进。以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为核心,科技网、农业信息网、统计信息网、教育网等政府部门网站相继建成。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的办事能力、服务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网站访问量接近100万人次,多种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工业产品常年在网上开辟销售窗口,全市13个县(市、区)政府和113个市直部门的政务公开事项及行业服务指南在政府网站上公布。
1.1.3 企业信息化进展较大。辰州矿业建立了公司内部网络平台,实现了商品交易电子化,荣获全国“倍增计划”优秀项目;华峰集团完成了局域网建设;正清、正好、湘维、武陵城集团等企业实现了财务、人事、供销、合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并逐步朝电子商务方向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稳步发展,2005年产值突破3.36亿元,同比增长20%。
1.1.4 领域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已建成2个市级和7个县(市、区)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形成了市、县、乡镇多层次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金卡、金税、金审、金盾、金财等系列“金”字工程以及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程等取得新进展,金融领域征信系统、工商系统“金信”工程以及城市信息化等推进步伐加快,面向社会的网上服务种类不断增加。
1.1.5 信息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个领导小组决策、一个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推进机制初步形成,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已正式挂牌,代表市政府履行全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管理职能,县(市、区)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大部分成立了领导小组,为全市的信息化工作步入正常化轨道奠定了基础。相继出台了《怀化市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办法》、《关于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内容保障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为加快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制度保障。
1.2存在问题
1.2.1 信息化整体意识不强,投入严重不足。从总体上看,我市各个行业的领导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增强,但还缺乏全局性的认识和把握。同时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比较困难,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少。
1.2.2 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没有统一的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各单位网络建设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信息资源收集、加工和整理工作不够规范,各个平台之间不能互联互通,“信息孤岛”现象导致资源严重浪费。
1.2.3 信息化人才匮乏,信息化相关知识的普及任务相当繁重。“信息化技术力量薄弱”是信息化的突出问题,加强技术培训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
1.2.4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信息产业发展落后。信息制造业对GDP的贡献很小,“十五”末信息制造业总产值仅3.36亿元,仅占全市GDP的1%,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2.5 网络安全隐患严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部分单位只重视硬件投入,而轻视软件和网络安全方面投入 ;一些单位和部门在没有采取任何网络安全措施的情况下,直接接入互联网,导致网络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2.“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基本思路
2.1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怀化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2.1.1 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发展信息产业、推进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节能降耗、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缓解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带来的压力,充分发挥信息化的倍增和催化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促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各个领域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用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数字产品占领网络阵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先进文化传播。
2.1.2 信息化发展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十分有利。从国际形势看,信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发达国家制造能力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从国内情况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中部地区崛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得全社会对信息产品和网络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信息化和信息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1.3 怀化面临加快发展信息化的大好机遇。一方面,独特的区位使怀化面临着承接沿海信息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机遇。另一方面,打造“五省(市、区)周边中心城市”的建设,为加快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现实机遇。
2.2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坚持“需求主导、应用为先、小步快跑、注重效益”的指导方针,坚持跨越式发展、选择性突破、效益型推进、低成本实施、全社会参与的原则,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层次应用,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建设小康怀化作出新贡献。
2.3总体目标
初步形成以电子政务建设为先导,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带动领域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格局。着手实施“数字怀化”工程,以“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为重点,力争到2006年,全市统一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成;2008年,“数字怀化”初步建成,2010年全市信息化建设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初步建立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系统,不断增强通信能力,到2010年,光缆线路基本覆盖全市城乡,总长度达12740皮长公里;本地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50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70万门;信息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实施信息产业发展“三个一”工程,到2010年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5亿元。
2.4主要任务
2.4.1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十一五”期间,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即:一个市政府门户网站,全市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人口、法人、基础地理、宏观经济四个基础数据库和金盾、金保、金农、金财等十二个部门应用系统。通过五年努力,基本建成以怀化市政府公众信息网为核心,纵横互联互通、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全市电子政务网络,为公众提供透明、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建设综合性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信息系统。
2.4.2 建设与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
(1)完善“数字怀化”网络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通讯基础设施,建立起一个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区域性因特网交换中心,实施“数字怀化”计划,建设全市统一的宽带互联网络与高速数据交换平台。
加快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步伐,实现多种网络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引导电信、广电等单位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农村宽带互联网建设,提高农村宽带业务和电话普及率。
(2)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引导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等运营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网络、技术、业务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不断扩大和延伸产业链。加快广电事业发展,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5%和96%;积极推进广电数字化进程,有线电视节目增加到100套以上。
2.4.3 全面推动企业信息化,积极培育信息产业
选择15户示范企业建立比较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多数企业实现内部管理信息化,普遍利用互联网开展信息交流;企业电子商务达到一定规模,“十一五”末信息产业产值达到25亿元。培育湖南西部信息产业园区,力争2010年园区年产值达到10亿元。
2.4.4 加快物流业信息化,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以信息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物流业为突破口,加快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现代物流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一体化运作,建设五省周边区域性物流中心,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2.4.5 加快农业信息化
不断扩大“怀化农业信息网”覆盖范围,完善县(市、区)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以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中应用,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4.6 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
(1)教育信息化
建成比较完善的基础教育信息网,满足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科技信息化
进一步加强市科技信息网络中心建设,提升与国际互联网、中国科技网接轨的能力,加速科技户联网建设。
(3)财政信息化
建立一套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覆盖全市各级政府财政管理部门、收入征管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部门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支撑以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和宏观经济预测为核心应用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
(4)金融、税务、工商信息化
①建设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相互协调运行的现代金融体系,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和个人征信系统建设。
②建立多元化申报纳税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的地方税税收计算机应用系统;实现地方税收征管技术手段现代化。
③加强企业信用的分类监管,积极推进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共享,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5)公共卫生信息化
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信息监控系统。
(6)审计信息化
加快“金审”工程建设,内网上连审计厅下连各县(市、区)审计局,横向与政府其他部门互联,实现对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和重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系统及相关电子数据进行密切跟踪,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和经济责任实施有效审计监督。
(7)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化
建成市县统一的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行社会保障IC卡,实施社会保障“一卡通”。
(8)国土资源与环境管理信息化
完善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信息化;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地籍管理、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地质勘察信息系统;完善环境监测、监控及管理信息系统。
(9)水利信息化
建成市级中心局域网,13个县(市、区)局域网,3个重点中型水库局域网,基本覆盖全市水利系统和相关单位的水利信息数字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洪水预报系统、防洪调度系统、洪旱灾害仿真系统、灾情评估系统、汛情监视系统、防汛会商系统、防汛抗旱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
(10)公共安全信息化
完善110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健全侦察技术体系及犯罪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全市人口、户籍、刑侦、治安、出入境、交通管理、消防管理、指挥中心等信息数据库系统,建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保障、预防、控制系统。
(11)质量技术监督信息化
完善集质量技术监督业务管理、电子政务、综合信息资源共享及利用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做好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建设,建立面向公众的代码数据查询系统。
(12)旅游信息化
加快全市旅游管理、信息和服务网络化进程。
(13)档案信息化
建成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系统,完善档案管理应用系统。
(14)新闻、宣传、文化等领域信息化
力争在五年内,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邮政、统计、电力、人口资源与计划生育、图书、文化、地方志、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领域的信息网络,提高各领域信息化应用水平。
2.4.7 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
(1)城市建设信息化。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基础信息数据库,重点做好城市供水、供气、公交、工程建设、招投标、房地产市场交易、产权产籍、物业等信息技术应用和IC卡、计算机辅助调度、监控系统的应用推广工作。
(2)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城市运行监督、灾害报警、应急指挥、决策服务系统;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城市交通监控信息系统、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信息系统和信息检索系统,实现城市规划、城市资源、城市市政等综合管理信息化。
(3)城市服务信息化。建立城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和城市医药信息系统;建设交通、安全、气象和社区等信息服务系统,推进城市“一卡通”工程。
(4)继续办好“迎丰社区信息化示范”试点工程。
2.4.8 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1)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和政府部门间信息共享。以公开为必须,以不公开为例外,建立一条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的稳定、快捷、权威的通道,实现信息资源的跨部门、跨地区共享和政务协同。
(2)在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下,以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为主,建成完善的市情数据库,形成一次开发、多次使用、反复使用的信息开发利用机制。
①以公安户籍数据和统计部门的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劳动、人事部门的数据,建立全市人口基础数据库。
②整合工商、民政、编制、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数据资源,结合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建立法人基础信息库。
③整合测绘、国土、农业、林业、森工、水利、气象、交通和部分科研部门的数据资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信息库。
④以统计信息为基础,建立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国民经济总量、产业发展、投资、消费、内外贸易、人口、就业、人民生活、环境、社会发展等方面指标的宏观经济数据库。
(3)增强公益性信息资源普遍服务能力。对从事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的部门给予政策性支持,形成数字化、网络化的公益信息服务体系。
3.保障措施
3.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着力完善市信息化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任务和机构三定方案,理顺归口管理,进一步明确其对全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管理职能,组织协调各个领域的信息化,组织协调促进跨行业、跨部门面向社会服务网络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完善市县两级政府共同推进信息化工的作机制。
3.2加强统筹规划,完善政策法规。出台全市电子政务工程管理办法,强化信息化主管部门对政府投资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归口管理,凡是涉及财政性投资和市政建设以及网络安全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必须通过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审批,按照先规划后立项、先评估后建设原则,集中统一管理。
3.3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投资体系。不断加大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信息化工作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信息产业和信息化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信息化建设,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引导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加强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加速产业化。
3.4抓好网络安全工作,全面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把技术手段、日常管理和应急机制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等级保护。加强信息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强化安全监控、应急响应、密钥管理、网络信任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咨询、测评、灾备等专业化信息安全服务。
3.5加强信息人才培养,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抓好各层次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多目标地开展信息化专门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认真做好招才引智工作,重点引进高级管理人才,用好留住高级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