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我国交通产业进入飞速发展期,经过3个五年计划,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92万公里,比1990年增加了90万公里,几乎翻了一番;全国沿海和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9亿吨、内河航道里程达到12.3万公里,分别是1990年的7倍和1.1倍,均居世界第一位。
但相对的,我国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明显滞后,道路安全网络、道路标识、交通指挥中心仍然不足。城市交通信息化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服务中心的平台建设、交通导航系统配备等都还不够完善。
传统交通产业发展,片面依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追求数量级的增长,却并不重视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堵了,就修路;路通了,车跟着长;接着又是堵,又是修”。交通发展正越来越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
以城市交通为例,近10年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由2.8平方米上升到6.6平方米。尽管其增长幅度较快,但仍赶不上城市交通流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实际看到的是,“路越修越宽,车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堵”。事实上交通状况并不完全取决于道路或汽车保有量。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只有626.4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北京一个行政区),却拥有80万辆机动车,但城市交通却相当通畅,即使在最繁忙的时间和地段,汽车也能以50公里的时速行驶。其重要原因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交通中的应用,提高了公路通行效率。
业内专家提出,我国必须加快交通信息系统建设,促进传统交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必须走“绿色交通”发展之路,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代价实现交通发展目标。在2007年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正式提出了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战略任务。
推进交通传统产业转型,信息化手段必不可缺。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综合司司长徐愈表示,只有通过采用信息通信技术、高新电子技术等科技手段,建立智能化交通体系才能解决目前交通所面临的问题。
交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孙国庆在“‘数字交通’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明确提出了“十一五”
期间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点:
首先是加快交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交通信息网络基础。交通部规划在2年时间内形成包括公路、港口、航道、统计、公路收费等12个交通基础数据元集标准,并进一步编制若干重点行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接口规范标准,为交通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标准保障。
其次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开发。由于信息交换渠道不畅等原因,各级交通部门和单位间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交通部在今后一段时间将重点推动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开发利用。
再次要加快“数字交通”应用系统研发。
“十一五”期间交通部加大了对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将“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公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技术研究”等一系列技术列为重大专项或重点研发方向予以扶持,力争在5年内有所突破。
有关专家指出,传统交通产业向现代服务产业转型过程中,要全面推进创新型交通行业建设,做到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以及政策创新;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