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两地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历史源远流长。香港回归10年来,深圳市规划部门致力加强两地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口岸、规划、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规划谋求深港合作共创繁荣。
谋求深港同城化发展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深圳进入城市转型期,深港合作也有了更高层的内涵和意义。副市长闫小培表示,深圳的转型不能孤立来看,应该与香港结合起来,不仅是产业方面的合作,也要开始承接香港服务业的优势,进入一种更高层次的深港合作模式。“城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转型的内涵也存在不同,而深圳的发展则与香港的产业转型是分不开的。”
早在199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原深圳市规划国土部门开始组织进行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历时三年多,于1996年底编制完成了《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这一项成果就对深圳与回归后的香港两地合作进行了展望和描述。在对深圳的城市职能及发展目标定位时,它明确提出了“与香港功能互补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
’96总规指出,深圳与香港毗邻的地理位置,香港在大陆转口贸易基地的地位、香港制造业离岸生产对珠三角地区工业发展和香港经济的重要作用,深港十五年经济互依关系,以及香港在国际金融贸易中的“中心柱”地位,决定了深圳与香港互依的地缘经济关系,1997香港回归后,这种关系将由于共同的国家安全利益和区域经济利益而强化。深圳香港将共同发挥我国南方,尤其是珠江三角地区金融、贸易、运输、信息等中心城市作用。它同时提出,1997后深港衔接发展需要深圳港口的大发展,与香港一起发挥中国对外贸易基地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认为深圳未来“以集装箱为主的国际大港”职能,是其最主要,并区别于华南地区其他城市的主要职能。
可以说,自香港回归之后,深港合作互补,一直就是深圳市规划部门追求的目标。2005年,深圳市规划对深港合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在该局完成的《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中,首次提出了“深港对接”的概念,同时将“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都会”作为深圳未来的三大城市功能定位之一,充分显示了规划对深港深层次合作的思考和构想。
深圳市规划局局长王表示,从世界层面来讲,深圳应通过与香港合作,共同发展成为国际都会。《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提出了深港合作的城市区域发展基本策略,在深圳城市未来功能定位中,强调深港合作,共同发展成为世界级城市,在功能定位中将深圳定位为“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都会”,在区域发展策略中提出“与香港形成同城化发展态势”,加强与香港在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合作。依托深圳与内地的联系优势和香港的对外联系优势,坚持不懈地走向国际市场,不断提升深圳的国际影响力。此外,深港合作还包括城市的规划,以及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地城市化环境工作等内容。深港关系在《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里面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做这个策略一方面是深圳总体规划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跟香港的城市规划进行衔接。
2006年深圳市规划部门全面启动的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同样将深港合作作为重要内容。据了解,总体规划修编除了主体报告之外,还区分了20个专题,集中探讨修编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而其中《全球新地缘政治经济下的深港合作研究》,更成为“一号专题”,足见深圳城市规划对深港合作的高度重视。该专题的内容包括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深港共建世界级城市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深圳在亚太地区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定位,深港之间的经济发展、产业协作、功能互补、社会交流、空间协作等方面的策略,以及深港共建创新圈等发展目标的实施对策等。
可以说,深港合作,是规划部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以及我市紧约束条件下寻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之路。市规划部门编制的《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6~2010)》提出,为实现紧约束条件下土地等资源利用效益、社会服务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明显提高,促进城市和谐发展,要积极推动深港跨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拓展两地在科技研发与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合作,打造深港创新圈,促进城市功能的互补和融合。
规划全方位推进深港合作
《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提出的“与香港共同发展的国际都会”、“与香港形成同城化发展态势”不仅是深圳明确的功能定位和清晰的区域发展策略,在我市的各层次规划中,更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与对策,使之成为不断落到实处的行动手段与实施计划。
2005年,我市颁布的《深圳市总体交通规划》中认为,面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推进、珠三角区域的融合、深港合作的进一步加强等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深圳市必须通过强化区域级交通基础设施来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功能,增强区域的辐射力。
为此,总体交通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区域铁路设施的规划建设,推进连接广州、深圳、香港中心区的广深港客运专线以及广州-深圳、深圳-惠州、深圳-东莞等城际轨道的规划建设,强化深圳中心区与周边城市特别是香港的联系。推进区域道路设施的规划、建设,加强与区域其他城市的联系。到2010年建成总长约280公里,连接深圳市中心、次中心、港口、机场以及外围的香港、东莞、惠州等城市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深港西部过境通道、东部过境通道,尽快形成过境交通“西进西出,东进东出”的总体格局,继续支持西部轴线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东部轴线的发展。同时,大力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尽快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与香港进行无缝对接的深港绿色轨道交通网。加强一线公路和铁路口岸枢纽建设,建设西部通道口岸和莲塘口岸,完善皇岗口岸、沙头角口岸和文锦渡口岸等一线公路口岸;规划建设皇岗地铁口岸。该规划明确提出,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是促进深港、珠三角以及泛珠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深圳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充分发挥物流枢纽城市、港口城市和口岸城市的功能。
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提出跨界合作计划。除了交通之外,规划还提出开展水资源、能源方面的区域合作;与香港、澳门及珠江三角洲城市合作开展区域大气环境监测、治理工作;推进深港边境地区开发的前期研究工作;促进深港两地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共建“深港创新圈”;以市高新区和大学城为主要依托,加强同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合作;积极引进香港中介服务机构,依托香港的国际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改善高科技产业发展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在今年通过市政府审议的《西部滨海地区综合开发策略研究》中,规划从深港关系、航空物流业、港口等方面入手,提出将西部滨海地区建设成为区域生产服务中心、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及区域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策略研究同时提出了深港合作开发建设前海湾地区,前海湾地区应规划成为未来泛珠三角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且可以考虑通过深港合作的方式开发建设,争夺区域高端服务的制高点。
深港规划合作不断走向深入
为共谋城市发展,深圳市规划局与香港规划部门等一直进行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不仅提升了两地规划编制和规划合作的效率,也为深港不断深入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005年12月,市规划局专程赴香港就《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与香港相关政府部门开展交流。我市向社会公开发布了《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公众咨询文件,引起香港方面的广泛报道和关注,香港有关政府部门对此次交流高度重视。市规划局副局长许重光介绍了《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的编制情况及主要内容,并与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粤港合作统筹小组、政制事务局、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工商及科技局、经济发展及劳工局、规划署、环境保护署等12个部门有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双方就深圳2030涉及的区域基础设施布局、环境保护、城市长远发展目标与定位等重要问题交换了看法。经过广泛和深入交流,双方一致认为,在粤港合作框架下加快推进深港城市规划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必要的。鉴于两地都在开展城市长远发展策略研究,此次交流加深了香港方面对我市长远发展战略的了解,对研究重大基础设施、口岸、边境地区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划协调与衔接具有重要作用。
次年1月11日,香港规划署一行前来深圳市规划局调研了解我市总规修编工作开展情况。在听取我市规划部门关于总规修编组织框架,工作内容等整体情况的汇报后,港方对该项工作的周密组织、科学框架予以充分肯定,并对加强双方在其中、尤其是部分专题的合作表示出浓厚兴趣,同时,双方就跨境设施、城市功能、河套开发、土地出让等问题进行了充分沟通。双方约定,由于深港共生的特殊地缘关系以及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主导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在总规修编、城市建设方面的实质性沟通和合作,为促进深港繁荣、提升两地发展提供渠道和保障。
2005年4月,市规划局一行赴港,在与香港探讨推动发展“创意产业与城市”的同时,会议还举行了香港、内地互认规划师资质的仪式,数名来自香港、内地的规划师取得了两地规划师资质,香港与内地在城市规划领域的人才合作方面又迈进了一步。
今年以来,深港规划的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出现了很多成功的范例。我市在第一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取得广泛反响之后,2007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拟深港合办,变身“双城双年展”。目前,香港建筑师学会已成立深港双年展筹委会,已把相关计划报至香港民政事务局,其正与深圳市政府磋商。
首届展会期间,香港建筑师学会代表一行20多人来到深圳参观2005年城市/建筑双年展,并与深圳建筑师一起对双年展作品进行解读。专家表示,首届展会后深港交流不断,双方都在努力推进此事。今年恰逢香港回归十周年,首先要在文化上促进深港的交流,这也是深港创新圈的一部分,也是文化体制的一种创新。两个城市共同举办双年展,在国际国内都是一个创举,对展会本身和深港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定于今年9月在深圳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大会也将是深港规划部门深入合作的又一个范例。日前我市组团在香港成功举行了港深数字城市研讨会暨第三届数字城市大会新闻发布会,在香港引起广泛反响。本届数字大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市规划局局长王介绍,大会将为香港提供一次与内地在信息及数字城市方面的很好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向内地业界展示香港在信息及资讯科技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推广香港信息及资讯科技的应用系统及服务,加强与内地在信息及资讯科技理论和技术创新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也希望借香港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通过本届大会,架设一座深港数字城市交流与合作的桥梁,互惠双赢,进一步推动两地数字城市建设,共同开创深港合作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