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点鼠标,全县100多个监控点的信息一览无余。在视频监控室内,全县各厂矿企业的排污情况尽收眼底。大气、水、噪音等指标全天24小时在线监控分析,任何微小的超标排放都逃不过环境监控监测中心的“火眼金睛”……日前,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委书记张献会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一切不是设想,到今年年底,由中国网通栾川分公司承建的栾川县环境监控监测中心将轻松实现上述目标。”而作为“数字栾川”方案的构成之一,栾川县环境监控监测中心建设则拉开了栾川数字化革命的序幕。
由于栾川县委、栾川县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早在2005年该县就实现了固定电话村村通,光纤、宽带通达全县近90%的行政村。并在洛阳市率先建成了县级新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和所有乡镇的新农村信息服务站。
为进一步推进探索创新,2006年栾川县建成了全国首个“预防职务犯罪教育系统”。该平台共分六大板块,分别为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预防动态,警示教育,学习专区,网上举报和文化生活。将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重要讲话、典型案例、预防职务犯罪信息、学习课件等内容以视频或图文的形式放入服务器内,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级党员干部通过终端在电视机上即可在线观看,从而将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延伸至每个基层党组织甚至每个党员干部家中。
为了丰富农村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栾川县又在同年开通了全国首个文化大院宽带DVD平台,洛阳市文化局为此专门在栾川召开现场会,推广这一做法。文化大院宽带网络DVD通过电话线与电视机连接,安装在各村村级活动室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是栾川县围绕“旅游强县”战略实施信息化建设的又一创新举措。2006年,栾川网通开始承建全国首个旅游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集短信、语音和网络信息服务为一体,能够为游客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同年,栾川县被授予“全国旅游名县”称号。
张献会说,虽然在信息化建设上进行了很多创新性尝试,也取得一些成效,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全面的信息化建设规划,使得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偏低。2007年4月25日,栾川县政府举办了河南省首次以“数字城市”为内容的报告会,“数字栾川”方案开始全面实施。方案结合栾川实际情况,涵盖了电子政务、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业企业旅游信息化、环境监控、远程监控(宽视界)、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延伸等方面的内容。项目完成后,将极大提高栾川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提高电子政务应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都将起到跨时代的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