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座谈会昨天在厦门召开。作为“福建省首届文明城市”中惟一的县级市,石狮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经验备受关注,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狮市委书记黄源水在会上作典型发言。今天,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省外宣办主任、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朱清将带领与会人员到石狮参观,并召开全省文明办主任工作会议,总结推广石狮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近几年来,石狮市委、市政府以造福人民为宗旨,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如今,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正在成为全体市民和外来务工者的自觉行动。
围绕发展增强创建实效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石狮始终把发展作为创建的第一要务,以发展的办法来解决文明城市创建中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循环经济。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0.5亿元,财政总收入18亿元。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一,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2位。依托经济快速发展的后盾,促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目前全市有3所民办高校、5所中等职业学校、149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基本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比较健全的教育体系。投入超过2亿元的文化馆、体育馆、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一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城市中心城区面积达28.12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73%%,居全省各县(市)首位。城乡一体、联动发展是石狮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财政三年来共投入5.4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通公交车、通自来水,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改善,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162元,居全省第一位。
以人为本激发创建活力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石狮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突出“以人为本、创建为民”的主线,让群众充分享受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果,激发创建热情。注重突出群众的主体作用,开展了“四海一家亲”、“你我手拉手,成长心连心”等一系列极具包容、和谐魅力的活动,使投身创建文明城市成为石狮市民的自觉行动。注重体现为民创建的目的,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50元,全市1421户、4024人享受低保,做到了应保尽保。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0元,是国家规定标准的四倍,为目前全省最高。每年减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学杂费1000万元以上,让外来子弟享受石狮优质的教育资源。注重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并联式”审批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推行电子政务,率先建成全省第一个一体化的县级市电子政务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突出特色丰富创建内涵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石狮充分发掘各个方面的优势和特点,加以总结提炼、普及推广,使文明创建活动更具特色。首先是打好四项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闽南侨乡”、“南音之乡”、“灯谜之乡”、“武术之乡”的优势,打造传统文化品牌;采取“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法繁荣民办文化,打造群众文化品牌;着力展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的风采,打造区域服饰文化品牌。注重发挥地缘优势,加强闽台文化交流,2006年11月在石狮举行的“央视福建寻宝记·台胞专场”吸引了上千名台胞参与,在海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今年5月举办的首届闽台对渡文化节,又将闽台文化交流推向了新的高潮。其次是倡导三种文明意识。把培育城市精神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主线,在全市广泛开展培育“石狮城市精神”系列活动;组织开展“千厂千店千人诚信宣言”签字仪式,开展“文明诚信企业”、“文明诚信经营户”评比等活动,大力推进“诚信石狮”建设;广泛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大力开展以“六提倡、六反对”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树立文明新风尚。
完善机制形成创建合力
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石狮按照“投入多元化、工作制度化、考评规范化、创建常态化、监督社会化”的要求,建立起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文明城市创建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建立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文明委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人大、政协视察指导,文明办日常监督检查,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各部门、各单位分工负责的组织制度。二是责任落实机制,合理分解各部门、各单位责任主体目标任务,加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考核比重,在各责任部门之间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的创建“责任链”,形成了层层有指标、人人有责任、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创建格局。三是目标考核机制,把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实绩考核体系。四是教育宣传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媒体,全方位、多层次地宣传三个文明建设成果以及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的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市民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记者傅文忠吴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