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把百姓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
来源:浙江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瓯海推进民生和谐的具体实践
□ 黄松光 陈福彬 徐月萍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
  良好的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今年以来,瓯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治庸、提速、增效”主题活动,将“摆上主阵地,率先谋发展,实现新跨越”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作为切入点、倡导“科学发展创新业、为民办事树风范”,通过一系列亮点纷呈的措施,推进全区干部工作作风转变,提升政府工作效能,为推动瓯海的民生和谐提供坚实保障。

  把百姓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

  ——瓯海推进民生和谐的具体实践

  □ 黄松光 陈福彬 徐月萍

  选准突破口,举一反三开展大讨论,使乐于为民办实事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动

  瓯海区娄桥街道某村干部15页的“办事日记”记录了这样一个“审批历程”:为了一块村民三产安置返回用地的建设审批,从递交建设申请报告到拿到施工图纸及审查合格书,瓯海区娄桥街道某村干部,带着村民在三年内竟然跑了231趟,才办齐前期的审批手续。

  4月3日,瓯海区委书记谢再兴在全区作风建设动员大会上,拿着这本“办事日记”的复印件,向与会的上千名干部宣读了其中的“重要章节”,引发在场干部的深思。

  瓯海区委、区政府将这一情况称为“231”现象,以此为鉴,将其作为一个标本,通过解剖一个典型,掌握实质,努力破除体制上、机制上存在的阻碍;将它作为一个引子,作为作风建设活动的一个良好开端。

  借助这一触及全区干部思想灵魂的“231”现象,瓯海区开展“摆上主阵地,率先谋发展,实现新跨越”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在这场思想大讨论中,各机关、部门创新载体,举办“读书月”、论坛、讲座、专题研讨会等形式,推动瓯海全区领导干部解放思想,推进工作作风转变,提升政府工作效能,更好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以论坛讨论为例,瓯海针对参与解放思想大讨论对象人数多、个体差异大、工学矛盾突出的实际,精心设计载体,在瓯海新闻网上开辟了瓯海论坛,设置了解放思想大讨论专栏,深入推进解放思想大讨论,为有条件上网的党员群众提供网上讨论平台。目前,论坛注册会员已达862名,日均点击率1000多次。

  瓯海还围绕温州市“三次跨越”和瓯海区“打造‘一城四区’、构建和谐瓯海”的发展战略,精心设置了“推进科学发展、实现三次跨越”、打造“一城四区”、构建和谐瓯海、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瓯海新城区建设等12个专题,通过举办形势报告会、主题推进会、专题研讨会和系列座谈会等形式,深化对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区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和理解。

  目前,在瓯海的各级干部中,为提升自身素质,学习氛围日渐浓厚。瓯海梧田街道,每位干部手中都有一张温州市图书馆的借阅卡。机关干部老张周末一有空就坐公交车到图书馆,利用这张借阅卡借书来看,每次看完他都要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他的心得,还跟同事进行思想的交流。

  按照老张的说法,到图书馆借阅好书,“可以让自己的知识得到系统的提升,用书本的理论结合实践指导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现在我们街道的班子领导,机关干部和村(居)干部都在参加街道组织的各类学习活动,干部的视野得到拓展,知识结构也丰富起来了。”梧田街道办事处的一位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目前,瓯海区“干部读书月”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该区还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参与“夜学”活动,营造“学习型”机关的良好氛围。大部分乡镇街道开设了村(居)干部培训班,对村(居)干部就现行法律法规、新农村建设政策知识以及有关业务知识进行培训。

  瓯海区 “231”现象引发的思想震动,使广大干部改变作风,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在各项工作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真正让群众得利益、得实惠

  “重建家园,这是我们全村群众的愿望”。日前,仙岩镇秀垟村村民多年来的期待终于有了着落。该村邻近的仙北村同意调剂28亩的土地给秀垟村建设移民新村,并签定了用地协议。这是瓯海区委主要领导在该村蹲点调研时,催生的一项民生工程。村委会主任林元林感慨万千地说:“我这一生不会留下遗憾啦!”

  为了支持秀垟水库的建设,多年前,仙岩镇秀垟村近千亩农地无偿被使用,两百多户人家外迁,至今散居各地,没有本村的居住地。温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前的1998年至今,该村曾两度启动秀垟移民新村的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无果而终,村干部和村民反映强烈,呼声迫切。

  面对村民建设新家园的强烈诉求,瓯海区委主要领导多次带领相关职能部门,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耐心的工作,终于初步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

  民生难题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虽然不少问题难度很大,为使为民办实事工程落到实处,瓯海区委、区政府在全区领导班子中开展“科学发展创新业、为民办事树风范”主题实践活动。蹲点一线,沉下心来,扑下身子,面对矛盾,破解民生难题。

  破解民生难题绝不是口号,该区四套班子领导带着相关部门人员相继到农村社区蹲点,吃住在村,走田头,访农家,听呼声,察民意,通过实际行动,拿出切实有效的破解方案,真正让群众得利益、获实惠。

  郭溪镇塘下村低保户金长波居住的房子属于危房但缺钱改造,日子过得特别艰难,区政府主要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下,迅速与区房管局、民政局取得联系,帮助金长波解决难题。金长波深有感触地说:“干部下乡蹲点,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信心,使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瓯海区深入开展蹲点调研和为民办实事活动以来,全区共有500余名干部在139个村开展蹲点调研,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帮助基层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

  在蹲点调研中,瓯海干部梳理出问题159个,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32个,办实事472件。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始得到解决,有效地推动了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落实,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下基层认真听听百姓的‘牢骚’,好好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让最需要帮助的人笑得最开心。”这样的理念已经成为瓯海干部的共识。

  “小事情背后是大精神,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体现了我们的党委和政府真正在为民执政,”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姜解放由衷地说。目前,瓯海干部蹲点主题实践活动,已经成为群众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群众当面“挑刺”,政府当场“拔刺”,“阳光行动”促机关行政效能提升

  5月19日,瓯海区政府8位领导以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设摊一边现场接受群众的投诉,一边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立即着手进行协调和处理。这一天,区政府西首广场 “阳光投诉”现场,成了群众向职能部门当面投诉问题的“挑刺会”。

  这是该区为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真正察民情解民忧,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像这样大规模的现场投诉活动在瓯海还是第一次。

  40多岁的陈女士说自己下岗在家,丈夫有病,一家人生活难以维持,要求帮忙找一份工作。接待投诉的工作人员作了详细登记,并告诉她3天内给结果。陈女士高兴地说“这要不是‘阳光投诉’,咱老百姓哪有机会跟领导当面诉说心事呀!”

  “这么多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集中在一起办公,像个‘政务超市’”,一位叫林彬的居民说:“政府接受群众的当面投诉,不仅体现了一种求真务实的作风,也有利于促进机关效能建设。”

  当天投诉中,各单位对所有投诉事项一一记录,对于无法当场答复和办理的投诉事项将及时组织处理,并在30日内反馈给投诉人。对投诉暴露出来的问题需要问责的,各单位纪检、监察机构将及时查处;对情节恶劣或较为典型的,将直接立案调查。并及时把受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树立“阳光政府”新形象。

  半天下来,共受理投诉133件次,现场答复43件次,带回办理90件次,有关部门还开设了投诉电话和网上投诉,现场活动投诉结束后,群众可以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跟踪投诉”。

  “阳光行动”是瓯海区为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察实情、解实忧,提高行政效能,增加机关工作透明度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

  为打造“阳光政府”,瓯海在区政府组成部门、直属部门、市派驻瓯海机构和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展“阳光行动”。以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为主题,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构建长效机制为根本,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大力提升机关行政效能,加快建设服务机关、责任机关、法治机关、廉洁机关,提高群众对机关工作的满意度,树立机关新形象。

  据悉,“阳光行动”从今年4月份开始,到11月份告一段落,历时8个月,分“阳光发动”、“阳光自查”、“阳光投诉”、“阳光整改”、建立“阳光工作机制”等五个阶段进行。“阳光投诉”的受理范围涉及部门办事不畅、影响效能,不诚信、不履行承诺、不依法办事,拖延不办或推诿扯皮,作风生硬、态度蛮横、行为粗暴,利用管理职权吃、拿、卡、要,违反规定收费、罚款、摊派、检查等10种行为。

  通过开展“阳光行动”,瓯海区各机关单位将全面进行自查剖析,广泛接受群众投诉,认真做好整改提高,明确了“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剖析一批典型案例、增强服务意识、建立长效机制”四大目标。

  此外,瓯海还出台一系列措施,切实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真正使办事速度快起来、服务质量优起来、解决问题力度大起来、群众满意度高起来。

  “阳光行动”有效地提升了政府工作效能。瓯海工商分局为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在瓯海区审批中心工商窗口采取系列措施,致力便民审批窗口建设。通过电子评价器、排队叫号系统、一机双屏等系列措施,方便了办事群众,提高了窗口效率,一季度窗口办件量为1046件,人均每日办件18件,在“群众评议”中得到高分肯定。

  民忧可解,贵在有心,从机制上确保民生问题破解顺利,实现民生和谐的长效

  通过走进矛盾,为百姓排忧解难,破解了一个个难题。目前,瓯海正在探索以制度来实现民生和谐的长效。

  通过创新机制,瓯海动员全社会力量,用制度来堵塞漏洞,用制度来规范行为,用制度来保障最广大群众的利益,让办实事系统化、制度化、长效化。同时以制度来巩固作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并且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干部作风的有效提升。

  瓯海将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贯穿整个活动的一条主线,做到注重实效、常抓不懈。在巩固和发展前阶段学习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喜迎党的十七大、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继续大兴学习之风,努力在学习中查找问题,在学习中整改问题,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为促使作风转变取得更大成效,瓯海将深入开展两大活动。一是开展“三评三创”活动,即:评工作绩效,创科学发展新业绩;评行政效能,创优质服务新环境;评党风政风,创清廉为民新形象。二是深化“一线工作制”活动。区四套班子领导继续带头到工作一线,努力把政策落实到一线,把矛盾解决到一线,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在已经建立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和9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努力拓展服务范围,不断深化全程代理,促使行政审批服务也向一线延伸。

  为从机制上确保民生问题破解顺利,实现民生和谐的长效,瓯海屡出新招。

  率全省之先,该区推出了行政效能监察指数制度。行政效能监察指数由信访投诉、审批服务、企业评议、群众评议和纪律执行情况评议等五个方面构成,其中投诉信访、审批服务各占25分,企业评议、群众评议各占15分,纪律执行情况占20分。它的评议主要对象界定在面向群众、服务基层的46个单位,定期对这些单位实施动态监测,量化分析,综合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瓯海各部门单位行政效能监察指数每半年总考核并公布一次,年度结果占“满意和不满意”单位年终评议总分的40%,并作为评选先进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这些举措操作性较强,加强了日常监督的作用。

  同时,瓯海深入实施行政许可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制度,对行政许可审批的运作模式进行改革,实现部门的行政许可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部门的行政许可审批科室向行政审批服务中心集中;部门行政许可审批项目集中进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落实到位,部门对窗口工作人员授权到位,通过实施“两集中、两到位”制度,瓯海有效提高为民办事效率。

  此外,瓯海在全区建立党风廉政指数和实施领导干部违规行为扣分考核办法,对区内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分管领导进行考核,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

  创新执政为民的各项制度,受益的是广大群众。区国土资源分局简化审批程序,现场办公到乡镇、到街道、到村居……区规划分局从5月1日起下放农村私人建房审批权限到规划所,缩短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各种措施的有效落实,也全面推动了各项民生工程的顺利开展。今年9月底,瓯海将实现安置房建设新开工12.4万平方米,竣工13万平方米,交钥匙263户。大力推动瓯海大道西段拓宽工程拆征工作、交通环建设、排污干网建设以及水环境治理,更好地服务民生,保障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一项项民心工程,诠释着瓯海党委、政府对执政理念深刻内涵的理解。瓯海切实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破解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加强了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为谋划更和谐的发展图景,是瓯海推进工作作风转变,提升政府工作效能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