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7月12日电(记者梅世雄 孟娜 吴陈)两栖装甲步兵车借助车载指挥控制系统排兵布阵,新型核动力潜艇电子设备识别信息欺诈,歼-10战机超低空避开雷达侦察,新型导弹成功突防强电磁干扰……
2007年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和第二炮兵在演兵场上演了一幕幕壮阔的练兵场面。
“近年来,中国军队的军事训练主要突出了实战化训练、创新型训练、新装备训练、重点部队训练和信息化、网络化、基地化、模拟化训练。”军事科学院《军事学术》总编辑胡文龙说。
《2006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中国军队“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我组织的所有练兵活动,都围绕信息化这一主题展开。”41岁的南京军区某两栖机械化步兵团团长邢国良上校说,为了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他当前正在重点抓四项训练——“一体化”“实战化”“对抗性”和“机动化”训练。
前不久,邢国良就把部队拉到山岳丛林地带,进行了一场实兵实弹检验性演练。
到达演练地域半小时后,邢国良就率领自动化分队、通信保障分队等,搭建起程控通信网、微波通信网、电台通信网、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各种指挥自动化网络,建立起具备团、营、连三级远程信息交互、多维信息获取、态势信息共享等功能的指挥信息系统。
“仅一年前,这还是不可思议的。”邢国良说,那时,他们搭建指挥所是从搭帐篷、摆案子和挂地图开始的,“那还是机械化时代的传统做法。”
2006年下半年以来,率先走出信息化训练路子的沈阳军区某师,被确定为全军训练内容改革的试点单位。
“信息化条件下,畅通无阻的指挥通信是作战指挥的命脉。”师长高潮认为,要打赢现代战争,第一位的就是要拥有各种互联互通的作战指挥网络。
当前,中国军队正在走科技兴训之路,努力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
——为营造逼真的电磁战场环境,让官兵在近似实战的复杂条件下进行对抗训练,北京军区空军某导弹师购置了多部不同波段、不同强度的先进干扰设备;
——海军某潜艇支队28项科研创新成果应用于某新型潜艇,战斗力生成周期大幅缩短;
——第二炮兵某部推行一体化科研机制,攻克“某型武器信息检测系统”等一批重大课题,研制某型导弹战斗部仅用7天完成立项论证,3个月完成研制试验,5个月列装生产并形成作战能力……
“计算机模拟、人工智能、数字通信、网络等现代化训练手段已经被许多部队采用。”邢国良说,“我们也用先进的电子设备、火控系统对两栖装甲步兵车进行了嫁接和改装,装甲车战场生存能力更强。”
记者从南京军区作训部门了解到,2007年全区部队军事训练要强化专业技术精准训练,突出新装备训练,抓好诸军兵种协同训练;完善基地、模拟和网络训练,加强体系对抗演练。
解放军总参谋部今年年初在国防大学举办了“全军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专题集训”,各大单位主管军事训练的领导对推进军事训练向信息化转变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交流。
“推进军事训练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增强训练考核评估的实战性,实施科学的作战能力评估,同时加强对作战对手作战思想、行动特点、武器装备技术战术性能等方面的研究。”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张又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