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安徽省抢抓机遇,奋力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安徽省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作用,是提升安徽省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关系到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根据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五”期间是安徽省教育事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皖”和“人才强省”战略,安徽省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全面实现“两基”,为提高全民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全省“两基”攻坚取得明显成效,“两基”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全省105个县(市、区)已全面实现“两基”。全省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由“九五”末的95%提升到100%。“十五”期间全省共扫除青壮年文盲51万人,青壮年文盲率由“九五”末的5%下降到4%以下。人均受教育年限由“九五”末的6.9年上升到7.4年。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取得了长足进展。基础教育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把人口负担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奠定了基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根基。
(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全面提升。
普通高中教育快速发展,2005年招生规模比“九五”末翻了近一番;在校生规模比“九五”末翻了一番多。中职教育从2001年起连续四年加快发展,招生规模及增长速度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九五”末的31%上升到45%;“十五”期间,紧紧围绕重大工程建设和服务当地支柱产业,全省开展职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1163万人次,中职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日益增强。
(三)高等教育实现历史性跨越,提前进入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资源迅速增长。2005年,全省普通高校79所,比“九五”末增加39所。全省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分别比“九五”末翻两番。成人继续教育和自学考试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九五”末的8.5%提高到17.3%,提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十五”期间安徽省共培养大专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84万人,比“九五”增加32万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促进教育消费、缓解就业压力、拉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层次教育愿望、造就高层次人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各项重点建设全面推进,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面推进。“十五”以来,全省共投入资金36.3亿元,改造危房840万平方米,新建校舍823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1亿元,建设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183所;投入资金3.44亿元,全省47个县(市、区)农村中小学覆盖了现代远程教育。全省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建设工程不断加强。
优质高中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快,中职教育“三重”建设和中专学校示范工程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开始启动。“十五”期间全省共建成省、市示范高中240余所,国家级、省级示范中职学校89所。一批覆盖城乡促进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教基地初步形成。
——高等教育基本建设、学科与科研建设全面加强。“十五”期间,安徽省有48所高校开辟了新校区。全省省属高校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00亿元,新增校舍1020万平方米,是建国后50年建设总量的两倍。固定资产总值达到134亿元,比“九五”末翻两番。安徽大学“211”二期工程顺利完成。高等学校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高等学校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取得突破,先后取得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十五”以来,全省高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达18000余项,科技总经费和校办科技产业总收入双双突破10亿元,转化科技成果近800项,技术开发和成果转让收入超过3亿元。
——素质教育工程初显成效。基础教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薄弱学校改造、课程改革、中小学升学制度改革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等取得积极进展。职业教育重视并加强实践教学,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优秀劳动者。高等教育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世纪园丁工程全面实施。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2005年全省小学、初中和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1%、95.3%和84.1%。普通高校师生比由2000年的1:15.05提高到1:17.51,研究生学历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16.4%上升到30.7%。高校“皖江学者计划”、“十五优秀人才计划”和“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顺利推进,中小学特级教师选拔机制进一步完善,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工作全面启动,各类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安徽教育资源中心网正式开通,一大批中小学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得到开发和应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条件极大改善。2004年,教育科研网主干网络全线贯通,安徽省成为全国第三家建成开通全省性教育科研主干网络的省份。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五)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后劲明显增强。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以市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雏形已现;“以省为主,省市共建共管”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整体推进。招生制度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成效明显。
——办学体制改革全面推开。认真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五”期间,全省共成立民办本科院校1所,民办高职7所;有10所省属本科院校引进民办机制举办本科独立学院。全省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3016所,在校学生达99.5万人,初步形成了公办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教育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人数明显增加。中外合作办学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安徽省有近10所高校与国外优质高教资源合作举办高等教育,引进国外优秀教材、课程、师资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同时,积极吸引外资扩大高等教育优质办学资源,“十五”以来安徽省教育利用外资达5亿元。
——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全省在努力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在运用银行信贷、开展银教合作、健全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实行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省级教育支出占省级财政的比例自2000年起连续四年每年增长1个百分点。“十五”期间省级教育财政拨款达到42.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1倍。积极实施高校扩容的优惠政策,安排国债资金8100万元、高校建设性贷款18.65亿元改善办学条件。适当调整高校收费标准,省级教育收费收入达60亿元。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行“一费制”,努力构建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
二、“十一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国际、国内竞争日趋激烈,教育的战略性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国际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民族兴旺、国家繁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依赖于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在国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
(二)加快安徽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育发展空间和发展需求更加广阔。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也为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全社会重视教育的氛围已充分形成,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教育发展目标,奠定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人才强国的战略,为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需求日益增长。政府、组织、社会和个人对教育发展空前重视。
(四)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教育需求和资源配置产生直接影响。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人口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全省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持续减少,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快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25-64岁)持续增长。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省将有更多的小学生涌入城市、县镇学校就读。这些都将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调整、资源配置和发展方向产生直接影响。
(五)安徽省教育改革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职业教育发展不足,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双重压力。教育观念、内容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2005年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8.5年,而安徽省仅为7.4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1%,而安徽省仅为17.3%。
教育发展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二是投入不足。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仍滞后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2005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2.68%,教育投入没有达到法定增长水平。基础教育经费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由于财政预算内事业费和基建投入滞后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基本办学条件趋紧,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还存在不少困难。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仍需加强。教师数量不足、结构性短缺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高校编制不足,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师资不能及时补充等,成为影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四是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的发展速度还不平衡;城乡中小学运转和接受高层次教育水平差异较大;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迫切需要均衡。
三、“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为安徽奋力崛起做贡献”为基本宗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统筹教育资源,加强内涵建设,加快建立符合安徽省省情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引领和支撑安徽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努力提升全民整体素质,把安徽省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着眼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现代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坚持均衡发展。按照“五统筹”要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城乡协调,保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效率,使安徽省不同地区的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坚持重点带动。抓住农村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水平大学及重点学科建设三大重点,努力实现重点突破和辐射带动。积极推进合肥、沿江地区教育率先崛起,加快皖北、皖西地区教育发展步伐。
——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实现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坚持教育发展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消除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教育体制障碍,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增强教育发展活力,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目标: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位于中部地区前列。
初步构建现代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实现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的转变。全省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有条件的城市率先普及12年教育。幼儿教育有较大发展,特殊教育进一步加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0%左右。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质量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左右。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左右。
具体目标:
——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到2010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5%以上。“普九”人口覆盖率达100%,初中3年保留率达9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2%以下。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50%以上,努力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到2010年,全省高中阶段招生规模达到75万人左右,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全省基本建成以高等职教为龙头,中等职教为重点,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举办职业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010年,普通高校发展到100所左右,各级各类在校生达100万人以上。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实现新的突破,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总规模的50%以上。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
四、“十一五”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重视体育和卫生工作,开展学生体育运动,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加强青少年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立学校卫生安全责任制与监测机制,切实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加强学校美育工作,优化学校艺术教育环境。建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机制,倡导并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育科学研究,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创新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改革和完善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检测和督导评估体系,克服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善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条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以农村教育为重点,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
——切实加强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完善义务教育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落实县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本地教育发展规划、布局、经费安排使用、教师工资发放、校长和教师管理以及县域内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责任。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从2007年起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努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寄宿制学校三大工程建设,全面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完善城区学校对口支援农村学校制度,建立区域内城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学龄人口的变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中心城镇学校建设和城市中小学规划与建设,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开展教育质量检测,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推进“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有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巩固提高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成果,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多渠道多形式发展幼儿教育,争取幼儿入园率有较大提高。积极发展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水平。
(三)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宗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切实加强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和领导,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完善地方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落实市级政府在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和统筹经费等方面的职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办学规模的新突破。保持职普比大体相当,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
——以服务为宗旨,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及再就业培训四大工程。通过实施四大工程,加快安徽省经济建设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加快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大力开展成人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服务,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开展城市与农村的对口支援。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增强职业教育活力,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实施实训基地建设、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示范性高水平院校建设、教师素质提高四项计划。重点建设100所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60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50所县级职教中心、80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并设立职教专项经费,确保办学条件得到充分改善,做大做强一批职业院校。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通过组建职教集团,推进职业学校联合、合作办学,扩大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行业和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依靠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大力推进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以规模和质量为着力点,积极提升高等教育。
——实施高等教育“双百”工程。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建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立足安徽实际,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力争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努力满足安徽省奋力崛起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增强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牢固树立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全面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切实加强高校科研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增强高校科技竞争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实施高校重点建设工程。加大省部共建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力度。积极推进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使其教学、科研整体实力达到或接近国内一流水平。重点建设4-6所省属综合性和工科性大学,以及10所左右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高职院校,推进若干所民办高校加快发展,使其进入国内同类院校前列。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基地和科技创新团队,力争进入国内一流水平。大力推进学位建设,促进安徽省研究生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按照明确定位、分类指导的原则,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使各高校在不同层次上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大传统学科专业调整和改革力度,加强工科及应用型学科建设,努力形成适应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强大学科与专业群。
——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积极吸引社会资本,鼓励公民个人、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形成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积极推进独立学院的建设。推进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充分激发高等学校的活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领导,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切实把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事业作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基础,切实纳入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布局中,予以优先和适度超前发展。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工作的统筹领导,为教育办实事,为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依法加强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考核,把教育工作的实绩特别是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实绩,列为各级党政干部政绩考核以及选拔干部的重要内容。
——切实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把教育事业的发展纳入法制轨道。强化政府、学校和社会依法治教的意识,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建立教育行政执法制度和执法监督制度,从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教育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管理教育,依法治教。建立和完善学校法人制度,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大普法宣传,开展法制教育,为全面实施依法治教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切实加强学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德才兼备、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依法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在坚持政府投入的主渠道基础上,建立起财政投入、收费补偿、银行融资、引进外资、社会投资、企业出资和捐资办学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预决算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调整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力争在“十一五”末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将义务教育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建立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将义务教育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财力有困难的地方,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按国家规定的办学条件基本标准、生均拨款标准依法编制教育部门预算。各级政府每年将教育部门预算按程序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并向社会公布。同时建立相应的审核、监督、检查制度。
——拓宽经费筹措渠道。积极研究制定安徽省利用金融等手段支持教育发展的新举措,搭建省级平台推进银教合作,同时创造条件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高等学校发展。切实加强教育费附加管理,确保依法征收到位,并按规定及时足额用于教育事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学校发展校办产业。落实教育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和公民个人投资办学。继续对高等教育、义务教育实行“十五”时期的基本建设及学校用地的优惠政策,并扩大到中等职业教育。
——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学生助学体系。完善以助学贷款为主,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勤工俭学为支撑的高校贫困学生助学体系。
——加强和改进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建立教育投资效益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建立健全教育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内部经费管理。严禁截留、挪用、挤占、平调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实行教育财务督察指导制度,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三)努力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发展的活力。
——加大办学体制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把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民办教育各项优惠政策,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继续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职责。完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完善职业教育“分级管理,以市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市场引导”的管理体制。完善高等教育“以省为主,省市共建共管”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要明确保障义务教育的责任,切实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
——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学校法人制度,增强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明确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律地位、办学目标和办学自主权,在用人制度、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等方面放权于学校,充分释放学校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率。
——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建立教育质量评价评估机制,加快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增强高等教育活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
——深化招生和就业制度改革,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免试入学制度,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大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工作和自主创业。健全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四)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完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改革教师教育模式,构建符合安徽省教育发展需要的,职前职后教育相互沟通,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到2010年,全省小学教师具备专科以上学历达70%,初中新增教师基本具有本科学历。普通高中教师在学历达标的基础上,硕士以上学位达到一定比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提高。普通高校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50%左右。
——加强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高校“皖江学者计划”、“‘十一五’高校优秀人才计划”以及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遴选和培养工作。实施高职院校“优秀骨干人才计划”,加快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实施基础教育新世纪园丁工程,重点抓好特级教师、教坛新星、省级农村骨干教师及市级中小学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工作。
——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和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农村薄弱学校师资配备工作,积极开展城镇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子”帮扶活动并形成制度化。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农村教师远程培训工程。
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认真落实教师继续教育计划,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和教育教学专业能力。以远程继续教育网络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全员培训。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着力提高教师和师范院校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语言文字的能力,把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和考核的重点。
——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教师队伍管理。依法落实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教师的管理职责,做到用人与治事相统一。全面实施教师队伍资格认证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使用效益。大力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和评聘结合的教师职务聘任制。完善教师考核制度,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实施《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意见》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师师德建设若干意见》为重点,坚持把师德教育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地位,不断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引导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奖惩制度。
(五)加强教育创新与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
——加强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围绕安徽省“东向战略”和“861”行动计划的实施,结合安徽省“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调整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建设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根据安徽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定位,积极调整安徽省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安徽省重点培育的汽车、电子电器、制造类、化工能源类、生物医药类、信息技术类、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加强素质教育建设,高质量实施基础教育,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加强产学研结合。面向科技前沿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之路。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巩固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大力推进原创性研究,全面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探索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良性机制,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的能力,提高合肥国家科技园的产业孵化能力。积极推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鼓励高校在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联合培养人才。加强高校科技园区建设,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先进高新技术成果,发挥高校科技开发“孵化器”的作用。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推进高层次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坚持政府与民间并举的方针,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鼓励与境外著名高校开展科研、互派学者等合作,力争造就一批国内前沿学术水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贯彻《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大力推进高校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办学,合作举办高水平教育机构。引进境外资金、课程体系、优秀教材和优质师资,促进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健康发展。
推进国家留学工作制度,促进公派留学和自费留学工作健康发展。大力吸引海外人才回省工作,扩大来皖留学生的规模。认真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六)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推进学习型社会构建。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鼓励举办各种教育机构,努力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满足人们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激发人们的学习积极性。
——扩大学校教育功能,建立全方位开放的教育制度。学校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等多种功能。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面向社会,大力发展职前教育、职后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和培训,为各类社会成员提高就业技能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建立全面的资格认证制度。发展完善自学考试制度。逐步构建适应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
——建立开放式的教育网络。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建立起符合安徽省省情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以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社会化、开放式教育网络,消除城乡间教育信息的不对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不断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努力为不同受教育者提供合适的终身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