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印度学什么?
来源:东方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近年来,学术界及社会上各阶层人士对印度问题的关注、特别是对印度经济发展、印度迅速崛起的关注,可以用“印度热”来形容。说到印度,一般人除了联想到昂首阔步行走在繁华都市的马路上的神牛,美妙动听悦耳的印度音乐和歌曲,香气四溢口味奇特的印度咖喱食品,身披色泽艳丽仙袂飘摇的纱丽的印度美女,以及曾经让我们的先民为之顶礼膜拜的有西方极乐世界美誉的佛教王国(虽然现在佛教在印度已经很少有信徒了)外,更深入的印象好像没有了。其实,这些只是印度外在的美,印度在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方面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在印度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中国10年甚或20年的现实下,她在金融规制、自主创新、信息产业等方面所取得的骄人实绩正使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地在追赶中国,甚至超越中国。所以,我们对印度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学习和借鉴对中国经济发展和提升综合实力将更有意义。
  
  事实上,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印度经济发展及自主创新问题的研究已经非常活跃。全印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Nasscom编撰的每年更新的《The IT Industry in India ---- Strategic Review》一书,对印度信息产业和信息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过程、趋势和原因及做法等全面阐述,特点是数据资料更新及时、丰富翔实、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黄亚生和哈佛大学的Tarun Khanna在2003年发表了著名的中印经济发展模式比较论文。文中指出印度未来可能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其完善和完备的金融体系、法制环境和充分尊重民营企业自主发展、自主创新的政策等,特别提到了印度对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视。英国学者Simon Long在《Economist》杂志上发表的“印度和中国专题调查”一文认为,尽管印度有知名的IT专长和繁荣的外包产业,但整个IT行业产值仅占印度GDP的4%,制造业发展速度低于服务业,从另一侧面指出了印度信息产业发展的不足,特别是对缺乏自主创新含量的外包软件业予以贬抑。《2008年印度信息技术发展计划》的参与制定者、印度电子工业部部长助理N. Seshagiri博士和《2000年安德拉邦远景发展规划》的参与制定者、被誉为印度软件业心脏的安德拉邦的政府首脑Chrababu Naidu在推动印度软件业发展中,研究并推行了高层次的创新计划,创新计划用于吸引技术投资,推动行政部门信息化管理。在国内,王传宝、孙辉的《1990年代的印度经济改革论析》较全面地分析了整个90年代印度经济的改革情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曾有一套《中国南亚书系》面世,其中一本是《中国与印度信息产业合作新趋势》,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技术系耿瑞利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相关刊物上发表的《中国、美国、日本、印度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等,都从对不同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揭示了各国在信息技术推动方面,自主创新能力的不同模式。
  印度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表现最突出的产业是以软件业为标志的信息产业和以金融、影视产业等为标志的现代服务业。对印度信息产业发展的研究显示,印度软件业和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和内在机理,印度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相关政策都是非常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
  
  印度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曾是缺乏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以应用型软件为主的印度软件业,技术含量低,依赖于国外的系统软件作为开发平台,直接影响印度信息产业发展的安全,也使其软件产业发展长期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但是,印度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扭转这种不利。
  
  比如,印度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核心技术方面的政策措施非常多。90年代以来,政府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措施,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首先是尽快拿出一套科学的产业政策来,扶持信息产业,这些政策涵盖税收、资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信息产品出口、软件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其次是通过制定一系列创新政策、兴建软件园区、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挥软件协会作用、建立风险基金、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储备等方面为软件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50年代的《科学政策决议》、80年代《技术政策声明》、90年代《新技术政策》和2000年的《信息技术法2000》等政策,确立了科技发展的战略,营造了尊重知识和人才、鼓励创新和开发的社会氛围。
  
  谈到印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模式,也非常具有特色。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走了一条由外包到自主研发的道路。其特点是,在企业层面,印度以民营软件业公司为主体,不仅有世界级的大企业,如TCS, Infosys, Wipro等 ,而且小企业众多,形成良性发展的梯队,结构合理。在教育和培训方面,采取国家、企业、私人并举,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人才方式,科技教育和培训体制的不断加强和完善。在法制环境方面,印度修改和补充了其《版权法》,把计算机软件列入了保护范围,成为国际上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法最严厉的国家之一。在管理方面,以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等产品开发流程为重点,强调ISO9001和更高一级的软件开发过程成熟度标准CEI-CMM。在服务方面,充分重视软件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推动作用和风险投资基金力度的加强和覆盖面的广泛。在环境方面,通过实施“软件技术园区计划”,先后在Bangalore、Madras、Hyderabad、Bombay、Jaipur及Calcutta等地建立18个软件技术园,政府设立非盈利的管理机构,管理园内工作,建立共用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

  新世纪以来,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信息化过程中的神经中枢,信息产业结构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调整。由以硬件为主导向以软件为主导转变,软件和服务业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信息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我国的IT企业主要是硬件企业,1万多家软件生产企业不仅规模小,而且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极弱,难以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整个张江软件出口园区一年的出口产值抵不上印度一家公司的出口值。关注和研究印度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创新模式和政策,对我国发展信息技术,实施科教兴国主战略,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拉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将具有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沈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