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若愚:数字化管理与数字化探索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人民网北京7月16日电 (记者 燕帅)今天上午9时,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开幕。下午将进行此次博览会主论坛的第一场,与会嘉宾讲究数字出版业的发展与未来进行交流和探讨。

  浙江教育出版社副社长邵若愚先生先生在论坛中发表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数字化管理与数字化探索”。全文如下:

  谢谢大家,我在这里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出版社。今天有机会向大家汇报这些年我们在数字出版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我们实际上从九十年代开始,就致力于信息化建设工作,并且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作为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在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出版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目前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第一,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整合了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办公自动化的互联网,实现了出版社数字化管理。2004年,我们社选择了九州时讯公司出版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二次开发,这套系统从2005年1月开始正式投入使用,并且整个系统包括编辑应用和发行三个子系统,以进度、质量和成本三要素自己主线,较好地规范了编辑出版工作的流程,同时实现了编印发系统和财务软件,浙江省店的连锁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了企业资源数字化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主要有这么几个好处:

  一,各种业务系统流程生成,使可信度大大加强,避免重复劳动和由此带来的差错,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除了必要的单据和签字使用者,95%以上审批都是在网上完成的。

  二,我们社建立了良好的量化考核制度,控制生产成本,强化成本核算,努力提高图书藏品的性价比,严格执行预算,加强财务监控,缩短投入产出的周期,提高了资金周转率。

  三,我们社市场营销建立有效的客户管理制度,控制经营风险,对客户进行了梳理淘汰,重建有效的营销网络,并且以长期有效的客户为重点,加强营销过程当中的管理。

  另外一方面,我们从2005年开始就积极推进社店图书流通的信息交换工作,今年已经和省店对接后,已经着手和其他有条件的城市店进行信息对接。目前已经和上海新华传媒签订了业务信息交换协议,并且完成第一期对接,争取实现和更多新华书店的信息对接。

  另外,就是在数字化出版方面。我们以数字资源整合为中心,创建内容管理平台,为出版社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做好准备,同时积极开发制作各种产品,比如数字杂志、在线的杂志平台,应该说我们这些年来的发展,从单纯的做教育出版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像我们这么一家地方出版社,应该说做得还可以,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遇到了一个瓶颈,制约了我们进一步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从2003年开始尝试数字出版,主要还是希望能够发挥现代技术的互动性、及时性、个性化和多媒体的优点,挖掘出版社内容资源,在不同媒体出版,拓展能够提供增值服务的多种衍生产品,包括数字杂志、Web出版,在线的互动教学、培训等,以跟上国际数字出版的步伐,更有效地服务教育服务工作。目前,我们数字样书库已经将近2000多种图书,并且着手建立中小学课本的题库。对我们来说,一手是抓图书网络传播权的授权工作,一手抓电子文档授权工作。目前已经建立起有两千种数字样书库。同时利用数字样书库的储备,为了盘活内容资源,我们社从2007年建立样书库的基础上建立各类数据库,目前已经立项的包括有中小学各类题库、教学资源库、百科知识库、图片库等。在题库方面,主要是基于我们历年来优秀的教科书特点,来开发图书的编纂平台,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数字化,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的准确率,更可为依据数字样板库资源进行网络开发提供多种增值服务。

  我们现在为了满足教产品的不同需求,开发中的平台还可以提供多种途径的输出,比如输出成排版文件和其他数字网络出版物的发布,正在建立百科全书库中,我们先期主要包括我们社六个系列经典百科书库,目前已有50多种,对入库的图书分别按条目进行分类,为编辑查阅资料和今后网上查阅提供数字资源。从出版社发展的角度来看,2007年专门成立了数字出版部门,出版的业务主要是这么几块,数字书本德国制作及销售,从2003年开始,我们就和方正、中文在线已经合作了。第二是按需出版。第三是按需订阅,开发各种教学和杂志,供读者订阅。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订阅个性化的杂志。第四,基于我们是教育出版社,开展互动教学和培训,将出版社题库,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游戏等一些东西的互动内容,把所有功能整合起来,搭建完善的学习和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包括学习系统、测试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等等,以便利教师备课,方便学生的学习,希望课堂学习和家庭辅导结合起来。第五,数据库的服务,在原有内容基础上,分类建立课程内容,实现网上查询服务、在线阅读,这是我们目前在做的一些主要工作。

  今天听下来以后,一个最深的感受,各地方教育出版社以前还是传统的发展思想,比如在数字出版的投入产出问题上,这一块发展也有很大的障碍,而且在数字出版方面,盈利模式对我们来说,对兄弟单位来说,值得借鉴和参考的现在也不多了,对我们来说,我们作为教育出版社,可能定位是面向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和服务提供商为好。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