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十一五”规划纲要
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人民政府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7.18
前言
2006年至2010年是广州市番禺区进一步建设广州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重要时期。依据《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关于制定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应该符合、衔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要求,本纲要对“十一五”时期番禺区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主要任务作出了总体部署,是指导全区“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综合性规划文本。
关于统计数据的说明: 2005年10月,番禺区南部分设出南沙区。因此,本纲要对“十五”时期番禺区发展情况的概括,主要使用原番禺区的数据,而对“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规划,则按现番禺区的范围,总面积约770.13平方公里,具体包括市桥、桥南、东环、沙头、小谷围、大石、洛浦、钟村、沙湾、石碁、南村、石楼、化龙、新造、大岗、榄核、东涌等镇(街)。
第一篇 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
第一章 规划期的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规划期发展基础
“十五”时期,番禺区作为广州市的一个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配合广州市“南拓”战略的实施,切实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立足现实,放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制定的各项主要目标,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一)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05年番禺区地区生产总值达596.28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4.7%,延续了“九五”期年均13.8%的快速增长,并超出原计划目标4.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989美元(户籍人口口径),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8.2亿元,年均增长19.31%(按可比口径),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技术水平普遍上升。
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三次产业的年均增长分别是5.7%、15.9%和14.8%,比重由2000年的8.8:55.3:35.9演进为2005年的5.7:55.6:38.7(其中第三产业的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总体上达到了工业化中期的后一阶段。在全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迅速推进的条件下,第一产业稳步增长,第二、三产业增长迅速,其中第三产业的增长尤为突出。受统计口径调整的影响,“十五”期间番禺区第三产业的比重仅提高了2.8个百分点,而2005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比2000年增长了2.52倍。各产业内部结构优化也十分显著。按照“稳粮、减蔗、控蕉、增菜、优鱼、扩花、调牧”的思路调整生产结构,农业产业化成效明显,2005年全区蔬菜、水果、水产、花卉的种养面积比例比2000年分别增长0.3%、23.7%、46.4%和5.08倍,建成标准化农田41.3万亩。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型企业的示范效应和带动效应逐步增强,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逐步替代以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成为主导产业。200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158.96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5.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2.6%,比“九五”期末上升7.03个百分点;经上级政府部门认定的三类先进技术型企业由2000年的19家增长到98家。第三产业步入快速增长轨道。大型商业项目不断进驻。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发展迅速,五年来,新建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达到862.31万平方米;旅游业共接待游客3025.3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8.68亿元。餐饮酒店业蓬勃发展,2005年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46.47亿元,比2000年增长2.35倍。
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海关进出口总值达135.98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为75.92亿美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32.6%和130%,外资的投入逐步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延伸。
(三)城乡建设管理成绩显著,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十五”时期,广州市大力实施“南拓”战略,把番禺沙湾河以北地区规划为新的都会区。广东省和广州市在番禺投入巨资,建设大学城、京珠高速公路广珠北段、新光快速路、南沙港快速路、地铁3号线、4号线等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番禺区全力做好相关的征地拆迁工作。同时坚持规划先行原则,在广州城市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下,积极编制各层次的规划,各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基本完成,其中4个镇的规划获得了市政府批准。“十五”期间,番禺区实施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等系统工程,公路建设累计投资28.6亿元,是“九五”期间的3倍。新建公路270.7公里,新建桥梁96座17648延米。前锋净水厂一期工程全面投产,建成了番禺广场、大夫山森林公园、汽车客运中心、德兴大桥、禺山高中、星海青少年宫等一大批重点市政设施和绿化项目,3个中心镇建设初见成效。大力加强城市管理,五年共处理各类违章案件45.3万宗,清拆违法建设47.8万平方米。接管广州大学城首期市政设施的管养工作。至2005年底,全区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0.7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2.4平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40.34平方米和44.18平方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四)体制改革迅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成效明显。
“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作用明显加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企业转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共转制国有、集体企业741家,企业转制率达到98%,组建了交通投资、物业经营、通信管道等公有资产经营公司,公有经济的战略性布局调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按照“政务先行、资源整合”的思路,全面推行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起区、镇(街、局)、村(社区)三级光纤网络。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提高,实施了机构改革和审批制度改革,设置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行政效率明显提高。全面推行部门综合预算,深入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和政府采购制度,初步建立起公共财政框架。规范市场运行,指导和培育中介机构,改善和创新社会管理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高。2005年成为省教育强区,全区有省教育强镇8个,省、市一级学校(含幼儿园)共81所,中小学优质学位占52.7%,其中,普通高中优质学位达93.7%。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加强镇村卫生机构建设,“十五”时期共投入25021万元,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个,农村卫生服务站21个。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创建成国家级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镇5个,省、市级卫生村37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超过90%。区中心医院正式动工建设。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活跃。大力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番禺广场被评为具有“全国特色”和省级“十佳”文化广场。群众性文艺创作和交流活动不断发展,建立起3个“全国民间艺术之乡”,番禺区图书馆被文化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9个镇级文化站列为省特级。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十五”期间,全区共投入8700多万元,建成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的公共体育设施,区业余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建立了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社会保障体系,2005年全区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4.3万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1.4%。全区人口自然增长连续15年达到规定的控制标准要求,低生育水平长期保持稳定,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居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22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8861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2%和 5.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5.96%和6.08%。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有效推进。民主法制和党建工作不断加强,精神文明成果与时俱进。“十五”期间,番禺区获得并保持广州市“文明城区”称号。
二、规划期面临的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番禺区全面推进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和富裕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同时是需要着力解决各类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有效提高发展质量的挑战期。
(一)发展机遇。
一是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番禺区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提供了统领发展全局的战略理念。
二是经济全球化与技术革命和产业转移迅速发展。新一轮国际性产业转移浪潮的出现,技术革命的持续蓬勃发展,为番禺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更快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全球性互利促进的良好机遇。
三是国内经济继续快速健康发展。各地积极落实“东部率先”、“西部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国民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上升期,各地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将普遍加快,为地区之间的互动互利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机会。
四是广州市建设现化化大都市的直接带动和强力牵引。番禺正好处于新的“广州—南沙”二级双核结构之间,将具备发展都市经济甚至总部经济的条件,在接受广州企业南迁方面也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城的建设发展,将使番禺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科技产业的条件显著改善。“十一五”期间广州市规划重点发展10个区域中,3个位于番禺区内,即广州新城、广州大学城及周边地区、广州铁路新客运站周边地区,这三个重点发展地区的带动效应将十分巨大。广州主办2010年亚运会的部分场馆建设项目将落户番禺并带动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
(二)面临的挑战。
一是面临更广泛更激烈的区域竞争环境。一方面要承受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而形成的压力,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等造成的不公平竞争环境;另一方面在国内各地区竞相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对人才、市场、自然资源等有限资源和其它经济要素方面的竞争。
二是产业发展与资源条件的矛盾比较突出。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和人口增长,本地区最稀缺的能源、土地等资源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三是经济增长方式未实现根本转变。仍未摆脱高消耗、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不多,自主创新能力弱,粗放增长方式难于向集约增长方式转变,城乡发展不够平衡等有待转变。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番禺区全面建设广州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和富裕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不断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更加注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建设富有自身特色、宜业宜居的新番禺。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为主线,以改革开放、自主创新和充分发挥广州市“南拓”战略效应为动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步伐,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发展质量,大力建设活力番禺、生态番禺、创新番禺、文化番禺、和谐番禺,取得建设广州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和富裕小康社会的重要进展。
二、发展目标
实现经济、城市和社会的快速、协调、持续发展,发展的质量和广泛参与性不断提升。到2010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比2002年翻一番,取得全面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和广州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重要阶段性进展。展望2020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达到广州市人均水平。要采取多项措施,强化新中心城区五大功能建设目标(具体见附表1):
(一)活力番禺: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1万美元,三次产业比重达到4:50.2:45.8,进出口总值192亿美元,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5平方米,信息化综合指数达到86.2%。
(二)生态番禺: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更加优美。每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三废”处理达标率达到95%,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
(三)创新番禺:深化企业、事业单位、财政体制等各项改革,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务流程再造工程,构建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大学城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预期到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科技进步对工业贡献率为55%,科技三项费用占财政支出比重为2%,年度专利授权量达到1500件。
(四)文化番禺:围绕“文化古邑、水乡新城”的定位,树立星海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品位,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文教卫体等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到2010年,预期幼儿入园率100%,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及其他服务业增加值达153亿元。
(五)和谐番禺: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断健全,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户籍人口控制在102万人以内(按现行政策测算),城市化率达到60%。“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5%。到2010年,城镇劳动者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75%,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5%,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富裕型小康水平,基本实现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
第二篇 实现目标的战略措施
第三章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
高级化,建设活力番禺
一、促进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与发展
实施“稳一产、优二产、促三产”战略,推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和不断融合。延伸产业链条,建设产业集群,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技术经济水平,促进先进制造业、高新科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联动发展,促使地区优势产业、企业和名优品牌不断壮大,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以都市型农业、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新体系。
(一)进一步发展都市型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整合资源,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与现代都市人生活相适应的农业产业和农产品,重点发展生态型、观光型农业和占地少、产出高的高效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战略,继续扶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户发展,推动经营模式向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方向发展。加大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信息服务,切实促进生产标准化,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应用。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先进工业强区。
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力度,加快发展精细化工、汽车零配件、电子机械、数码光学、金银首饰、输配变电等主导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引进和培育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占用土地等资源少的项目,加快产业置换实施步伐,加强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的应用,大力促进全区工业向技术资金密集型和集群化方向转变。
(三)加快发展与新中心城区功能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广州新中心城区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强大集聚和辐射功能,大力发展为广州市、珠江三角洲、粤港澳以及京珠沿线等更广大经济区域服务的商务业、信息服务业、管理咨询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大型商贸物流业、会展业与生态旅游业,以及以大型住宅区为主的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全区各类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建设影响港澳市场和国内大市场的国际工业品、珠宝采购和灯光音响等高等级专业市场;推进分别为不同等级服务半径区域服务的多层商业圈建设和大中型社区超市、专业场、店建设等;引导房地产业与商贸、酒店业配套发展,加大农村市场建设和开发力度。整合旅游资源,发挥 “山水城田海”资源综合优势,增加文化内涵,加快西区旅游景观带和余荫山房旅游区及其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创建宝墨园、莲花山、长隆欢乐世界、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大夫山森林公园、余荫山房等一批具有现代化大都市文化品位的文化旅游品牌和重点文化旅游项目。
二、优化产业布局
番禺区的产业布局,由广州科学城至南沙开发区的广州南拓轴所经番禺区中部轴段,按广州市南拓轴产业布局的规定,主要布局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为一体的工业带。以此为指引,全区的农业、工业、文化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作如下布局安排:
(一)农业布局。
按广州市“十一五”规划总体布局,番禺区农业是滨海湿地农业,重点对现有的蔬菜、水果、花卉、水产、畜牧等生产专业化区域布局,根据都市人们生活方式变化所产生的需求变化作品种和规模上的优化调整;结合农业资源的整合变动和大市场需求变化,作调整优化。
(二)工业、文化科技产业布局。
东北部充分发挥毗邻广州大学城的优势,大力建设现代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南部地区布局新型工业基地。此外,整合各镇(街)工业集聚区和村级工业小区,大力实施产业转移和置换,加大对技术含量低、土地和能源占用多的传统工业向内地转移的力度。
(三)服务业布局。
北部沿地铁出入口和高速路进出口按不同等级服务半径布局分层级的商业圈;西部广州铁路新客运站周边地区,建设布局大型商贸、物流集聚区、房地产及配套生活服务区、生态旅游区等,整合休闲度假资源,打造现代旅游产业;东部以亚运设施建设为契机,积极配合广州新城的建设;南部地区的服务业则根据该地区城镇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产生的市场需求扩大及服务质量要求上升,对服务业的内容和空间布局作调整优化,同时根据服务业必须沿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方向发展的需求,作适应性调整优化,不断提升其服务水平。
三、协调发展内外源经济
优化提升外源型经济和做大做强内源型经济,促进内外源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继续实施“引进来”战略,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实施 “科技兴贸”和“品牌兴贸”战略,提高服务水平和支持力度,促进地区自主品牌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外优质企业来我区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和采购中心等。鼓励和支持我区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扩大国际贸易往来,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充分利用粤港澳经贸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经贸合作等,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大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落实加大对它们提供金融支持的力度,更多为它们提供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参加国内外贸易展览等专业服务和开拓市场的服务,引导它们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促进它们向专门化、高新技术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支持它们中的大型企业与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建立更紧密的生产、销售、技术等方面的协作,帮助它们实现与国有经济和外资企业连接。
第四章 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打造生态番禺
一、加快现代化新中心城区建设
(一)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的导向作用。
落实城市规划原则,提高城市规划应用的效能。包括落实以城市区域功能定位及其功能开发指导区域空间规划的原则,促进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更合理的衔接,促进城市建设水平和效能提高。另一方面包括广州番禺区城市规划和广州新城规划等次级区域城市规划,严格执行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和广州市“十一五”规划中有关城市规划的具体规定。如执行有关在城市建设方面“明确重点发展区域”,即执行将“广州新城”、“大学城及周边地区”、“铁路新客站周边地区”作为重点发展区域加以落实;又如执行有关“构建空间调控体系”的规定,按该规定明确的条件方法,把番禺区城市规划覆盖的全部空间,划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适度开发区域”、“调整优化区域”和“严格控制区域”四个类型区域,加以分类调控发展。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配合广州铁路新客站、京珠铁路东线、珠三角环形公路南环段、地铁4号线等广州轨道交通和东新、平南、广明等高速公路,以及2010年广州(番禺)亚运会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等上级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系统的衔接建设,加快景观大道、北二环、南区路网等市政道路建设。不断提高公共交通设施能力水平,尽早实现将轨道交通、地铁与城区公共交通之间的直接衔接,形成本区完善的陆路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包括城镇供水供电的设施扩容和质量提升,以及逐步建设供应天然气、直饮水等更先进的公用设施。
(三)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适应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要求,从建立现代化新中心城区长效管理机制上深化城市管理体制;从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加强环境保洁责任、网络建设和加强对建筑外貌以及公共空间的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升市容管理水平和质量;从加强防灾减灾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对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提高城市安全管理水平;建设“自治好、管理好、服务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平安和谐社区,提升广大市民参加城市建设和管理意识。
二、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
(一)完善城市信息基础建设。
加快建设数字信息传输网等各类先进通信设施,建成适应广州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域性通信和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区、镇(街)、村三级光纤网络,逐步实现与周边的珠三角城市网络高速互联互通。
(二)推进信息系统建设。
完善区级电子政务平台,推进区政府中心数据库和各部门业务系统建设,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功能,促进网上政务协同。建设“数字城市”系统,包括空间地理、自然人、法人和宏观经济信息数据等四大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整合,推广以数字证书、电子身份证为核心的网络认证体系,保障信息基础和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安全。
支持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推进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融合与集成,实现供应链信息化;推进区域性的第三方综合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中小企业信息应用水平。
建设电子社区与数字家庭。推行新建住宅宽带接口入户,建立覆盖全区的社区信息化综合平台和面向家庭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整合区镇政府部门在基层的信息网络和资源,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普及并推广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强化城乡环境保护。
加强对水、固体废弃物、空气和噪声污染的管理力度,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加快建设区前锋净水厂二期和全区镇级7间污水处理厂,建设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实行垃圾分类和统一处理,大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切实改善大气质量。综合整治市桥河水系,对中心城区的河涌实施清淤工程,争取到2010年,使市桥河水变清。
(二)切实保护自然生态。
完善土地的节约和集约使用管理,调整优化城市用地结构,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加强对野生动物、林地和湿地资源保护,做好对水源涵养林的水土保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解决好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协调解决跨界水体污染,严格控制污染项目,切实保护生态系统。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管,关闭城镇建设区范围内的采石场并进行绿化恢复。
(三)加强生态系统建设。
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完善城市组团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大小城镇、居民点之间多层级、网络式的生态结构体系。继续实施青山绿地工程。加大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构建城区、山区、岗地、平原一体,并以公益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税政策,探索有利于促进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从政府采购、土地供应等方面扶持生产和使用可再生产品、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重点支持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少排污、能循环的高增长产业和企业。
推行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广泛使用清洁能源、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在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全过程中最大限度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加强对高耗能行业的能源考核,限制和淘汰高耗能又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
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完善城市内水回用、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业废品废物处理体系,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加大对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倡导绿色消费。
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等政策作用,全面落实番禺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二十八条”)的措施;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和辐射,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深化农村体制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引导和依法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农村股份固化,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的金融组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继续扶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各农业专业户发展,推动生产经营模式从传统种养单一型向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以主导产品和市场需求组织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加快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迈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保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加快农机化进程。加大水产养殖业基础建设力度,以标准化方式,整治连片鱼塘。推进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构筑安全的防洪、防潮、排涝体系。
(三)加强中心镇建设和中心村建设。
按照“卫星城”的标准,统筹中心镇的规划建设,集约利用土地,使镇域、镇区和中心村三个层次的规划与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规划相协调;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完善镇村规划实施监督机制,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切实发挥中心镇对周边农村地区的带动作用;加强村容村貌的规划和建设,实施农村住宅建设规范化、特色化。
(四)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建立促进农民转移就业机制,加快劳动管理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镇、村及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服务机构作用,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尤其是失地农民的转移就业;推进镇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根据农民的求职意向和企业岗位需求,开展“订单式”培训,实行送岗下乡、企业“献岗”;给予参加转移培训的“农转居”劳动力“市民待遇”。
(五)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和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公共交通向农村延伸;对水库、堤围实施除险加固,对水利设施进行整修,全面提升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六)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大力加强农村教育,加大财政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对农村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补助,改善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全面提高师资素质,推进农村学校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卫生医疗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城乡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以农民养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章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建设创新番禺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体制创新能力
(一)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行政能力和行政效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一站式”服务,实施政务流程再造,落实和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财政公共支出的比重,加大在重大基础设施、环境、科技文教、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就业等领域的投入,推进财政投资项目代建制和在项目营运过程中引进市场机制。
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内部决策规则、决策程序、决策跟踪反馈和决策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健全政府责任监督机制。
(二)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坚持管办分离、收缩规模、分类改革。对政府职能范围类,加强管理,明确职能,提高效率;对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或推行产业化、社会化类,应逐步退出,既加强监管,又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职能。积极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科技事业单位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外资等参与竞争。
(三)推进公有企业改革。
建立更具活力的公有资产经营体系,探索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引导鼓励农村富余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和生产力重点项目建设。强化公有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有资产监管体制,规范公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规范公有产权交易行为,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
(四)构建良好市场环境。
推进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产权等要素市场建设。打破行业分割和垄断,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加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活动。规范各类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健全产品质量监管体制,严厉打击生产、经销假冒伪劣产品和各种欺诈行为。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健全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制度。创造各种所有制经济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环境。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
(一)完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技术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完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体系。充分发挥大学城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支持创新主体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资源,依托重大项目,开发核心技术。
(二)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
落实支持科技创新的资金增长机制,完善科技风险投资和融资担保体系。健全以政府投入作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参与的多渠道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大力支持高科技企业上市。
(三)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科技信息网、电子科技图书馆等信息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科技孵化器建设。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大力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规范技术中介服务管理。
(四)加强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建立激活科技人员创新能力的科技管理制度,深化科技单位的内部改革。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创新资金投入,实施促进创新的职称制度改革,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三、优先发展现代化教育事业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实行教育多样化。
(一)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继续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善农村教育教学条件,健全各项帮扶农村教育发展的制度,进一步提高高中教育普及化,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支持职业教育多元化,大力吸引社会投资进入职业教育;推动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多形式、多层次中等教育体系。结合扩大就业需要,大力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三)健全多形式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
健全远程高等教育、高校办分校等多形式高等教育。开展适合社区居民需要的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四、着力人才管理和建设创新
坚持党管人才政策,强化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壮大人才队伍规模,提高人才队伍质量。
(一)创新人才使用管理机制。
进一步落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动技术、专利、知识、品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创新人才的选拔、激励和评价机制,实行以人才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和实行以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机制。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资源开发。
着重推进党政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高素质的复合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等队伍建设,建立高效灵活的人才培育体系和引进机制,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和提高的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和合理配置,吸引和用好区外人才、海外人才。建立人才资源库,发展人才市场和中介服务,促进人才自由流动。
第六章 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打造文化番禺
把握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 围绕“文化古邑、水乡新城”的目标定位,以人才和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建设观念先进、产业程度高、环境良好,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文化强区。
一、全面发展文化事业
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发展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推动先进文化不断发展。
(一)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确立文化服务观念,健全文化服务体制,完善地方广播电视、报刊、图书馆、文化站、博物馆、文艺表演团体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从财政和体制两方面保障地区公益性文化服务健康发展。
(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文化强区平台。
适应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的发展要求,建设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包括沿市桥河两岸建设与岭南水乡特色相和谐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和为民众休闲服务的文化设施,建设沙湾民俗风情区、星海文化功能区、广州(番禺)亚运场馆、广东音乐艺术博物馆、岭南画派艺术馆,重建海云寺,改造提升大夫山旅游风景区、滴水岩森林公园、尖峰山森林公园、十八罗汉公园和海鸥岛旅游休闲公园等文化设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形成文化组织机构网络化、文化设施现代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基层文化发展态势。继续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群众文化活动。
(三)保护和发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加大对历史文化、历史名镇和历史文物保护区的保护力度,保护修葺余荫山房、留耕堂等古建筑,争取更多的文化古迹成为省、市、区文物保护单位,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继续大力扶持特色民间文化艺术,加强民间艺术研究。
(四)支持发展对外文化交流。
积极开展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交流为主体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文化项目、文化成果和高水平的艺术表演,促进群众文化品位提高。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一)大力发展优势文化产业。
加强对娱乐演艺业发展的引导和管理,建设一批文化娱乐场所,适应群众消费增长,逐步扩大规模。培养和引导体育消费,开拓体育用品和体育休闲市场,完善体育服务网络,促进以体育健身、体育竞赛、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用品和对外交流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和体育市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推进印刷和光盘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引进该类高新技术企业。
(二)改革文化管理体制。
建立和实施党委领导、政府管理、分类指导、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促进文化企事业单位转制,推进经营性企事业单位实行公司制改造和企业化运作。引导和支持非国有经济成分进入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依法加强管理和规范,创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三、不断提升文化品位
以先进文化引领地区文化,不断提升我区文化品位和地区形象。发展文化品牌,树立文化番禺新形象。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着力创建彰显文化番禺形象的 “星海艺术文化品牌”,发掘番禺星海故乡和广东音乐发源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一批以“星海”命名的文化设施。扶持发展广东音乐、沙湾飘色等民俗民间艺术,推出有番禺特色的文化旅游线路,促进文化与商贸融合互动,把广场文化、商贸文化、旅游文化融为一体,发展休闲商业娱乐一体化的步行街。
四、继续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围绕增强群众体质目标,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全面发展,建设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体育强区。
(一)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继续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继续开展“莲花杯”、“禺山杯”龙舟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组织协调学校、事业单位各类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鼓励多渠道投资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全民健身广场,各镇(街)、社区、村委会都建有本区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到2010年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0.8平方米以上,全区体育人口达到总人口的50%。
(二)配合广州市承办2010年亚运会。
做好本区承办的比赛和项目训练使用的有关场馆建设工作。继续发展竞技体育,加快区体校建设,促进竞技人才选拔和培养。
(三)开展体育交流,开拓体育市场。
鼓励、支持组织健身娱乐、体育表演、技能培训等市场化运作的群众性体育活动,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各种体育经营活动和体育用品市场。
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以建设“全国文明城区”为目标,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全区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塑造新时期番禺人新形象。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宣传和思想政治指导工作,大力弘扬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核心的现代公民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塑造新时期番禺人“文明、向上、勤劳、创新”的美好形象。
(二)营造文明环境。
以建设文明社区、文明村镇为平台,建设包括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法治文明、工作文明、市场文明等在内的社会文明环境。到2010年实现全区80%以上的社区建成文明社区,60%以上村镇建成高标准的文明村镇,基本形成文明环境。
第七章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番禺
加快社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扶持,促进社会主体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富裕型小康水平,基本实现建立法治政府的目标。
一、扩大就业容量,实现充分就业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改善就业环境,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公共卫生、城镇环保、社区服务等城镇社区服务业,扶持发展就业面比较宽广的民营经济。加强创业指导,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与境外劳务合作,扩大境外就业,鼓励灵活就业。
健全区、镇(街)、村(居委会)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技能培训体系,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农转非”人员、转业和复员退伍军人的职业培训、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促进城乡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完善再就业困难群众的援助制度,实施对全区劳动就业情况的动态管理,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利。
二、构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构建由社会保险、福利、救助和优抚安置组成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以农民养老、农村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完善社会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扩大和完善新型城乡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医疗保险体系。实施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完善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妥善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事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帮扶残疾人就业,支持兴办各类慈善机构,建立比较完备的社会救助体系。
三、积极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卫生财政保障体系,建立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进一步优化、调整卫生资源,加快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形成诊治科目比较齐全、服务覆盖各镇村的医疗卫生体系。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建设农村中医先进区,争创全国示范中医院。加大对中心医院的投入,争取在2008年投入使用。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人人享有、优质方便、费用合理的基本医疗和卫生保健服务。强化对医院收费和服务的监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实施重大疾病救助。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投入,不断改善医疗基础设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新型城乡合作医疗制度。
强化卫生监督和监测。加强对医药市场的监管,提高对医药市场的调控手段,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药品制售行为,整顿和规范医疗器械生产和流通秩序,严肃查处行业不正之风。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进一步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建设。
四、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营造和谐生活环境。大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推行“全民安居工程”。提升公共事业发展水平,让市民普遍享受各种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倡导共同发展理念,引导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建设平安和谐社区、平安和谐村镇,倡导和营造和谐相处、清洁舒适的生活氛围。
积极推进共同富裕。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保护市民以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权利。全面落实农民减负增收的各种政策,加大农村扶贫工作力度。合理调整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依法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垄断性、专营性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和调节,缩小城乡收入增幅差距和城市贫富差距。
引导消费结构优化。引导市民崇尚发展型、生态型消费观,倡导适度信贷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逐步提高居住、教育、旅游、健身等提高生活质量内容的支出,促使群众生活向富裕型小康转变。
五、优化人口管理
调控人口总量和结构。完善人口综合调控机制,加强人口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人口综合信息系统。逐步调整人口准入条件,实现人口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和人口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完善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继续完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信息网络服务,提高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孕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建立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综合治理机制。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免费基本计划生育公共服务。
提高流动人口管理服务水平。完善区、镇(街)、社区(村)三级出租屋流动人员管理服务体系,落实流动人口申报登记制度,建立信息化平台,设立管理服务中心。
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巩固和扩大以政务、厂务、村务公开以及村委会直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依法依规推进社区民主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严格依法行政,全面实施政务公开。健全法律监督制度,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法律意识。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执法能力,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进一步完善党政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社会综合治理机制。加强人民内部矛盾的排查调处工作,加强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坚持不懈开展严打整治工作,加大对社会治安工作的人财物投入,推进群防群治体系建设,加强警力和装备建设,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建立和完善专群结合、人防、物防结合、点线面结合,能够切实发挥出打、防、管、建、教作用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和我区投资创业、居住环境的治安问题,为构建和谐番禺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