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抚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是实施赶超型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抚州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五”计划的有效实施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五”时期,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加快发展、富民强市”这一主题,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全面和超额完成“十五”时期的各项任务。

    ——经济进入较快发展新阶段。全市生产总值由125亿元上升到262亿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1.5%,比“九五”时期高2.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30美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1.9%,剔除政策性减收和消化水分因素,同比年均增长2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翻了两番多。

    ——经济结构明显改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比例由35.3:37.3:27.4调整为26.8:40.4:32.8。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高,粮食总产创历史新高。工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繁荣兴旺。所有制结构逐步改善。城市化率上升到31.4%。

    ——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效。国有企业改制265户,占95.7%。农村税费改革、林权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等取得重大进展。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成绩显著,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五年实际利用国外、境外资金2.79亿美元,超过此前累计总和,引进市外资金35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8.5倍。新开发工业园区16平方公里,是“九五”时期的4倍。外贸出口的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五年公路建设投资70多亿元,超过建国以来投入总和,新增高速公路192公里,改造国、省道500多公里,改造农村公路2700多公里,沪瑞高速、京福高速相继通车,全面实现市至县通二级以上公路;廖坊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城市防洪和城乡电网供电能力明显提高;城市面貌日益改善。政务环境建设深入推进,投资软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61.1%。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9%和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1%。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社会保障和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下。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成绩连续7年名列全省前茅,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得到加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评为全国、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市。科技、文化、广播电视、新闻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69‰以下。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深入持续开展了主题鲜明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加强,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形势平稳,社会保持稳定。

    “十五”期间,在推进抚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坚定不移地实施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观念上、体制上、机制上、政策上尽快与开放发达地区接轨,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坚持民主科学决策,坚持求真务实、理性操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是抚州加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目前我们已进入加快发展战略机遇期,国际国内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对外开放环境继续改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空间逐步扩大。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加大对农业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江西实施“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战略,为我市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随着京福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向莆铁路、济广高速公路、抚吉高速公路的新建,抚州作为“南昌远郊、闽台近邻”的区位优势开始凸现。我市经济正处在新一轮的加速增长期,多年积蓄的能量将为“十一五”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近年来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抚州实现赶超式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抚州虽然处于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和工业化的初始阶段,但发展的相对滞后既是差距,又是潜力,更具后发优势。总起来看,“十一五”时期,加快抚州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是抚州追赶兄弟地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市上下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和赶超意识,善于抢抓机遇,主动应对挑战,敢于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抚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节  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融入南昌城市群,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联结江浙粤和港澳台”的发展取向,大力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围绕“全力主攻两区(工业园区、城区)、推进三大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执政能力建设),三年实现财政收入翻番,五年实现全面进位”的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市场化,全力打造开明开放抚州、文化文明抚州、绿色生态抚州、和谐平安抚州,增强全市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努力把抚州建设成为赣闽台经济走廊上的产业转移对接区、名优特农产品生产供应区、物流集散区、优质教育区和文化生态旅游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做好“十一五”期间的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市上下必须切实做到: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努力促进抚州加快发展、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发展是第一责任的指导思想,切实增强加快抚州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争取更快的发展速度。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与持续发展、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更加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后劲,努力在加快发展中促进全面发展。

    ——坚持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格局,举全市之力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主攻工业、发展工业是积累财富、改善生活、转移劳力、提升结构、促进工业化进程最直接的手段、最有效的途径。实现抚州崛起,关键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主攻工业是实现抚州快速崛起的必由之路,决战工业是实现抚州赶超型发展的当务之急。要继续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加快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融入全球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综合竞争力。要坚持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两手抓,做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要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化,修编城市规划,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繁荣城市经济,推动工业化进程。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立足特色,发挥优势,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动摇,不断提高农业市场化组织程度;坚持落实农村政策不动摇,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发展。

    ——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改革和发展是理顺情绪、克服困难、化解矛盾的根本途径。要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下更大决心、以更大勇气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快推进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改革,推进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推进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改革,推进有利于扩大开放的改革,务求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相互促进。

    ——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加重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全市人民共同参与经济建设,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更加重视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扩大就业,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实现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加快抚州发展,既要有加速赶超的压力,有旺盛的激情和不甘落后的志气,又要有求真务实、理性操作的态度,注重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注重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注重用市场运作的理念和方法推动发展,注重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第四节  主要目标

    立足我市加快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本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好中求快、快中求优的原则,我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市生产总值550亿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3%;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由2005年的830美元增加到1660美元。财政总收入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1.1%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年均3%左右。

    ——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力争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开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0.8%,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民经济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18503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38.2%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服务业层次上升。所有制结构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企业组织结构更趋合理。

    ——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各项改革和制度建设取得突破。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实际利用国外、境外资金年均增长14.2%,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0%,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城市辐射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小城镇布局合理,城市化率提高到40%以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取得新进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文化兴市”取得明显实效。

    ——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中教育继续优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比较健全。五年新增城镇就业1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扩大到23.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0%以上。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社会应急体系基本健全,公共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800元和4600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0.42和0.5以下。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进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9‰以内。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生态环境优势继续保持,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4.4%。各类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60%和7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专栏:发展定位

    把抚州发展定位为融入南昌城市群,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联结江浙粤和港澳台,着力建设“五区”,主要考虑:一是借助外力加快发展。抚州要“赶超”,光靠“内力”肯定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外力”的推动与拉动。二是区位条件。我市同时受全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长珠闽三个经济区的辐射,是闽台经济向内地延伸的直接腹地,同时在各设区市中离南昌最近,处在以南昌为中心的1小时都市圈内。“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开工向莆铁路、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抚州段、抚州至吉安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加上原有的沪瑞和京福两条高速公路、昌厦和东(乡)乐(安)两条高等级公路,将形成“四高二快一铁”的公路、铁路主通道,抚州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区位条件明显改善。尤其是随着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大陆与台湾经贸交流的日益密切,抚州将成为闽台经济向内地延伸的最重要的“桥头堡”。三是资源优势。抚州东南西三面环山,抚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2.3%,在地理构造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大系统,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较好。抚州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享誉国内外;抚州还是著名的文化之邦、才子之乡。随着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加快,抚州完全可以凭借区域优势,在国际分工和区域争工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通过融入南昌城市群,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联结江浙粤和港澳台,把抚州建设成为赣闽台经济走廊上的产业转移对接区、名优特农产品生产供应区、物流集散区、优质教育区和文化生态旅游区。
 
    专栏:“赶超型”发展战略

    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即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55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总收入到2008年翻一番,2010年达到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1.1%以上。主要考虑,一是实施“赶超型”发展战略是改变抚州落后面貌,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需要。2005年,我市人均生产总值6894元,约合830美元,排在全省各设区市第8位,只相当于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的72.8%。人均财政收入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全省倒数第一。要在2020年与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我市生产总值年均增幅必须高于全省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二是抚州的发展基础和良好发展势头可以支撑“赶超型”发展战略。“十五”期间我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5%,比“九五”高2.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剔除政策性减收和消化水分因素,同比年均增长25.2%,标志着我市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十一五”时期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特别是工业的快速崛起,将为我市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预期投资、消费、出口年均分别增长25%、13%和20%,从而支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专栏:经济结构优化

    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26.840.432.8调整为185032,一产降低8.8个百分点,二产提高9.6个百分点,三产下降0.8个百分点。从一产比重来看,“十五”时期由于国家政策等因素,农业有较大发展,但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年均也下降了1.75个百分点,因此“十一五”期间年均降低1.76个百分点是可行的。从二产比重来看,“十五”时期前三年年均上升1.83个百分点(2004、2005年的数据因经济普查不可比),“十一五”期间我市将突出主攻工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8.2%以上,年均提高2.12个百分点,因此二产比重年均上升1.92个百分点是可行的。从三产比重来看,“十一五”期间,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服务业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服务业增长速度可望超过“十五”时期,但略低于“十一五”生产总值增幅,因此三产比重略有下降。
 
    专栏:人均生产总值

    2005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预计为6894元,以一直使用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8.31计算,约合830美元。“十一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预期增长13%,价格总水平预期在3%左右,则2010年生产总值当年价为550亿元左右。又人口自然增长率预期为7.89‰,则2010年的年平均人口为395万人。这样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为13920元。考虑到可比性,仍按8.31的汇率测算,则人均生产总值为1677美元。为留有余地,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为1660美元。
 
    专栏:城镇化率

    规划纲要提出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40%,比2005年的31.4%提高8.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左右。按这一目标测算,城镇人口将增加38.5万人左右,其中转移农村人口35万人,年均转移农村人口7万人。转移农村人口35万人的分布预期为:市区接受转移8万人,东乡、南城、南丰、崇仁四县城区各接受3万人,其他县城区各接受2万人,除县城关镇外其他建制镇每个平均接受500人。
 
    专栏:城乡居民收入

    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12800元和4600元,以此测算“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8.8%和7.3%。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5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十五”前三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仅增长3%,2004年以后因为“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农民人均纯收入才有较快增长,分别达到21.6%和13%,这样才使“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随着各项支农政策的到位,“十一五”期间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空间相对有限,预期实现7.3%年均增长率还需付出较大努力。
   
    专栏:恩格尔系数

    近几年来,我市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呈较大幅度下降,城镇由2000年的0.48下降到2003的0.43,年均下降0.017,农村由2000年的0.57下降到2003年的0.53年均下降0.013。由于2004年粮食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带动了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价格上涨因此城乡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又有回升分别为0.48和0.54。参考2000—2004年城乡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趋势到2010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调整为0.42和0.5以下(年均降低0.012和0.008)。
 
第二章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大力培植经济发展增长极
 
    按照“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做大做强提升一批、改制盘活巩固一批、全民创业发展一批”的思路,遵循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信息化带动的原则,决战工业,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加强产业规划,加快产业集聚,形成工业特色,做大工业规模,提升发展水平,提高运行效益,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抚州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第一节 推进产业技术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生产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机械工业,以推广高精密数控技术、数显技术、微电子技术为重点,加大行业技术装备改造力度。纺织工业,依靠国内外新技术,对纺纱、织造、印染和服装加工中关键工艺进行技术攻关和改造,加快纺织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与开发。食品工业,加快先进加工技术和工艺在农产品深加工和功能食品制造领域中的应用,重点推广基因工程技术、真空浓缩技术、冷冻干燥技术、微波技术等。医药工业,加快建立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相结合的企业创新机制。化学工业,推广使用新型催化、分离技术,提升化工新材料、农用化学品、精细化工的产业技术水平;建材工业,采用新型干法技术,增强新型聚合物水泥研发加工能力;淘汰现有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设备和工艺。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根据现有的基础和条件,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梯度推进,力争在生物制药、生物燃料、重要动植物品种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实施好池蝶蚌良种繁育、雨帆农业燃料乙醇等高技术产业化工程。

第二节  加快壮大支柱产业

    立足产业基础,加快规模扩张,到2010年,五大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以上。

    机械制造业。依托江铃底盘、华翔富奇、抚州减震器、钧天机械等优势骨干企业,通过工程配套、主配结合、横向联合、纵向延伸,加快产品开发和零部件配套,承接制造业梯度转移。依托江西变电设备公司、亚珀变电设备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发展大型、高效、节能、新型电力设备,力争组建江铃底盘集团、华翔富奇汽车集团、变电设备集团、减震器集团,实现规模化经营。

    医药工业。依托珍视明、博雅、回音必、东亚、科伦、三和等优势骨干企业,加快新药开发;依托苍源、宏宝、金海、仁丰、山高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中成药,加快发展原料药,加快中药浓缩颗粒和饮片的研究开发。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中成药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大力开发特效药、保健药和新制剂,实施南城建昌帮中药饮片现代示范工程。

    纺织服装工业。依托明恒、环球、靖淞、新维美、恒祥纺织、赣东苎麻等优势骨干企业,加快发展高支高密织物、高附加值产品。依托华艺、威尔兰、雅思达等服装企业和金柏、永联兴、鸿星园等包袋企业,加快服装包袋业发展,努力建成临川(市区)、崇仁、南城、南丰服装包袋生产和出口加工基地。

    食品工业。推进粮食、油料、畜禽、果蔬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和功能性特色食品。以临川酒业为龙头,整合白酒生产企业,提高白酒的市场占有率。以燕京惠泉啤酒为核心,整合啤酒生产企业,加快发展啤酒业。积极支持飞环酒业、安发达酒业等重点企业的快速发展,做强做大蜜桔干黄、葡萄酒等果酒产业。

    化学建材工业。按照节能和环保的要求,以专业化、特色化、高附加值为方向,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依托雨帆化工加快发展变性淀粉,重点扶持添光化工,实施天顺黄栀子深加工、金溪天然香料精细加工、资溪精细化工等项目。建材行业,重点扶持大亚木业,搞好南城新建12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
 
    专栏:5大工业支柱产业重点建设项目

    机械

    ●江西华翔富奇汽车工业园建设,形成年产6万辆整车生产能力。
    ●江西江铃底盘汽车驱动桥生产线,汽车驱动桥达到50万台(套)生产能力。
    ●抚州减震器汽车减震器扩建,形成生产1000万支汽车减震器活塞杆生产能力。
    ●江西中春实业勤达默克科技二期,形成年产集成电路芯片4000万片的生产能力。

    医药

    ●江西博雅血液制品扩建,年投料血浆1000吨。
    ●珍视明药业滴眼剂生产线,形成年产滴眼剂6000万支生产能力。
    ●回音必集团抚州制药新药生产线,新上3个国家级新药品种。
    ●江西宏宝药业中成药、保健品制剂、口服液生产线,形成年产片剂3亿片,胶囊2亿粒,颗粒260吨生产能力。
    ●江西苍源药业高纯度绿原酸提取,形成年产90%高纯度绿原酸50吨的生产能力。
    ●南城建昌帮中药饮片现代化示范工程,扩建10000吨中药饮片。

    纺织

    ●环球纺织气流纺生产线,新增3万锭生产能力。
    ●赣东苎麻天丝变性苎麻混纺服饰面料系列产品扩建,新增气流纺1400头,环锭纺4200锭。
    ●江西绿岛服饰加工,形成年产100万件各类服装。

    食品

    ●燕京惠泉啤酒二期建设,形成年产20万吨啤酒生产能力。
    ●安发达酒业黄酒、果汁生产线,形成年产黄酒5万吨生产能力。
    ●食话食说崇仁麻鸡食品加工,年加工麻鸡1000万羽。
    ●广昌昌顺功能性泡腾速溶蔬菜粉加工,年产泡腾型各类食品1.01万吨。

    化工建材

    ●添光化工金红石型钛白粉生产线扩建,新增年产金红石型钛白粉2万吨。
    ●泰昌纸业板纸生产线,新增年产箱板纸7万吨。
    ●天顺黄栀子种植及色素加工,形成年产200吨天然色素加工能力。
    ●金溪依思特天然香料加工,形成1000吨天然香料生产能力。
    ●雨帆农业燃料乙醇生产线,形成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生产能力。
    ●南城新建干法水泥生产线,形成年产12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
 
第三节 做优做强工业园区

    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作用,积极发展块状经济。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园区管理体制改革,授予园区自主管理权限,提高园区的承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以市场运作为主的开发机制、以完善服务体系为重点的协调推进机制,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分工协作、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竞争有序的发展格局,使园区经济发展步入持续快速发展轨道。努力提高工业园区的投入强度和产出水平,使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8亿元以上/每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税收达到7000万元以上。到2010年,金巢经济开发区销售收入超过110亿元,东乡经济开发区及崇仁、抚北工业园区销售收入分别突破60亿元,黎川、金溪、南城工业园区销售收入分别达到40亿元以上,南丰、广昌、宜黄工业园区销售收入分别达到30亿元。乐安、资溪两县要以县城和条件较好的乡镇为依托,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板块。

第四节 做大做优拳头产品

    充分利用现有重点产品基础,培植壮大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实施“拳头产品工程”,发展单个产品销售收入达亿元的“拳头产品”30个。实施名牌立市战略,树立全民名牌意识,创造有利于名牌发展的良好环境。到2010年,力争江铃牌汽车后桥总成、添光牌钛白粉、博雅牌人血白蛋白、珍视明牌滴眼液、临川牌白酒、昌顺牌通芯白莲、山凤牌崇仁麻鸡、恒绿牌有机栀子黄色素、阿颖牌淮山系列食品、华赣牌变压器等一批省名牌产品培育成享誉全国的名牌产品。省名牌产品由现在的18个发展到50个。

第五节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围绕产业集群和链式发展,推动产业协调配套,着力培育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优强企业。鼓励工业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控股、联合等多种方式实行低成本扩张,进行规范化的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重点扶持一批产品有市场、管理有基础、经济效益好、重合同守信用的优强中小企业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管理上台阶。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特色农产品资源和丰裕的劳动力资源,培育引进一批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向新型产业、高科技领域拓展。到2010年,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0家。
 
第三章 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步伐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根据“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的思路和“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技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形成新机制、创建好班子”的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际效果,力争将40%以上的村庄建设成为“五新一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节 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提高。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机耕道建设,大力实施沃土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恢复绿肥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加速推进廖坊灌区和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泵站更新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重点实施国家大型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续建配套项目,注重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优化布局、提高效益,使粮食总产稳定在220万吨以上,进一步巩固我市粮食主产区的地位。

第二节 调整农业结构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产品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加强农业资源尤其是山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畜牧水产业,力争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5%,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5%。着力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在全市形成一批各具特色,具有规模效益、品牌效应和产业集聚力的优质农业产业群,把抚州建成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种植业。扩大优质、专用粮食和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生产,重点发展南丰蜜桔、广昌白莲、优质稻、南方早熟梨、蚕桑、木薯、烟叶、黄栀子、金银花、食用菌和苗木花卉等产业,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重点培植毛竹等产业。

    养殖业。突出发展生猪和麻鸡两大优势产业,积极发展肉牛、奶牛、肉羊、兔等草食畜禽。重点建设东乡瘦肉型猪、崇仁麻鸡基地,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建设生态畜牧小区。

    水产业。开发利用水库等大水面和优质水面资源,积极推进常规渔业、特色渔业、创汇渔业生产,突出发展池蝶蚌、鳗鱼、鳜鱼、龟鳖等特色养殖。开发利用宜渔稻田资源,改造中低产鱼池,提高水面利用率。重点建设以洪门水库、廖坊水库等大中型水库、南城等县为主的水产养殖加工基地。

第三节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转化效益。重点建设十六大农业产业化基地,重点扶持培育昌顺、天顺、超大果业、洪门开发、东乡缫丝、青云地板、雨帆农业、和氏米业等加工型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培育年销售收入2亿元以上的10家,1000万元以上的100家。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企农长期稳定的互动型发展关系,增强农业产业化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拓宽农产品绿色通道。增强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功能,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数达到农户总数的60%左右。

    专栏:16大农业产业化基地

    ●以临川、宜黄、金溪为中心,向南城、南丰、黎川、崇仁、乐安等县延伸的100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以南丰为中心,沿旴江两岸向南城、临川、金溪、广昌延伸的80万亩南丰蜜桔产业化基地。
    ●以广昌为中心,向宜黄、黎川等县延伸的20万亩广昌白莲产业化基地。
    ●以临川、金溪为中心,逐渐向东乡、南城等延伸的30万亩黄栀子产业化基地。
    ●以广昌、黎川、乐安为中心的9万亩烟叶产业化基地;
    ●以黎川为中心,向广昌、乐安、宜黄延伸的4亿袋食用菌产业化基地。
    ●以东乡为中心,年出栏350万头、瘦肉型生猪260万头产业化基地。
    ●以崇仁为中心,年饲养1亿羽、出笼7500万羽的崇仁麻鸡产业化基地。
    ●以东乡、金溪、乐安为主的10万亩蚕桑生产基地。
    ●以乐安、宜黄、黎川、资溪等山区县为主的13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
    ●以临川5万亩金银花、广昌3万亩泽泻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化基地。
    ●以宜黄、资溪、崇仁、乐安、黎川为主的150万亩毛竹生产基地。
    ●以南城、临川为优势产区的5万亩池蝶蚌养殖基地。
    ●以南城为主,乐安、金溪、资溪、崇仁、临川等县为补充的肉牛、肉羊、兔为主的50万亩草食畜禽养殖基地。
    ●以临川为中心,东乡、崇仁、金溪、资溪、宜黄、乐安等县处10万亩花卉苗木种植生产基地。
    ●以东乡为主,临川、金溪、崇仁为补充的30万亩木薯产业化基地。
 
    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培育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实施良种工程,建设南丰蜜桔母本园、广昌白莲、崇仁麻鸡、池蝶蚌等良种繁育基地,使农产品优质品种应用率达到99%。推广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引导农民科学使用肥料和农药。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开发示范区,培养发展农业科技专业户。大力推广以机械插秧和收割为重点的先进农机技术,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力争全市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0%。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提高重大动物疫病、林业有害生物、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控制和扑灭能力。
 
    专栏:农业优质工程

    ●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在继续实施现有临川区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在金溪、南城、南丰、崇仁、东乡、乐安、黎川、宜黄等县实施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标准粮田、现代农机装备项目。
    ●农作物种子工程:建设良种引育中心、种子质检中心、农作物试点及展示基地。重点建设水稻、南丰蜜桔、白莲、西瓜、蔬菜、蜜梨、烟叶、蚕桑等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良种资源库。
    ●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市畜牧场、东乡、临川、南城等生猪原种扩繁一级场10个,东乡、临川、南城、黎川、崇仁等县生猪二级扩繁场20个;建设崇仁、临川等家禽原种场和扩繁场8个;建设金溪等种羊场,临川、乐安、东乡等良种牛推广场。
    ●水产良种工程:建设南城国家级池蝶蚌良种场和临川、东乡扩繁场,南城、临川省级水产良种繁殖场,南丰、黎川特种水产扩繁场。

第四节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政策机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4712公里。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解决11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大力普及农村沼气,新增大中型沼气工程50处、户用型沼气池15万个,推广节柴节煤灶30万个。大力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新增装机1.8万千瓦,解决农村7万人燃料替代问题。加大改水改厕力度,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5%,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0%。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人畜分离,整治脏、乱、差现象,加快村庄和庭院的绿化、美化。坚持以规划为龙头,因地制宜搞好村镇建设规划,优化村庄布局,集约使用农村土地,引导有建房需求的农民在规划区内拆旧建新,促进农民向中心村镇集中。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推进旧宅基地复垦种植。坚持以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增强农村自主建设能力。

第五节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巩固和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发展农民职业教育,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水平,加强行政村卫生所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完善农村大病医疗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兽医卫生公共管理体系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加强农村文化工作,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实施新一轮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加强农村通信网络建设,电话普及率达到20%。扩大农村电影覆盖面,基本实现行政村一月放一场电影的目标。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敬老院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加大扶贫力度,采取易地搬迁、整村推进、以工代赈、社会扶助等多种扶贫措施,因地制宜抓好140个贫困村扶贫的组织实施,切实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

    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培养有文化、讲道德、守法纪、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和道德、法律、文化、科普“四进农家”活动,增强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生态环保意识、文明卫生意识,引导农民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村民自治,提高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水平。

第六节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在“多予”上下功夫,建立保障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支持土地向种养大户流转。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健全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逐步清理乡村债务,规范“一事一议”。进一步落实粮食收购价格、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继续贯彻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办法,扩大信贷支农服务范围。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规范林业产权流转。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和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民营水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规范有序的粮食购销市场。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
 
第四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按照“修编规划、扩大规模、完善功能、提高品位、繁荣经济”的要求,以及“产业集聚、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各具特色”的原则,把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加快建设重点小城镇。做好经营城市文章,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科学推进城镇发展

    科学制定并切实执行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推进城镇发展与区域发展协调统一。有序推进城市建设,注重城市内涵增长和质量提升,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管理,在城市交通、能源、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方面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提高城市运行效能和水平。充分运用城市规划权、土地经营权、房地产市场管理权,筹措城市建设发展资金,完善土地收储、交易等制度。培育城市文化,突出自然禀赋、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地域特征,塑造城市特色。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增强城市与小城镇的经济纽带联系,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树立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集约配置城镇建设用地,切实落实环保措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路子。

第二节 完善市域城镇体系

    优先发展抚州市城区,增强中心城市产业基础和扩张能力。高标准做好抚州市中心城区发展规划,按照多功能,强辐射的要求,加快扩张和提升,建成以工业、商贸、文化、旅游为特色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突出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建材、花卉和文化教育产业,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城市规模和结构层次新跨越。着力抓好城市新区基础建设、抚州火车站新建及城市道路工程,做大做美抚州中心城区。加强与南昌市的合作与联系,以产业分工协作为基础,积极融入南昌1小时都市圈。到2010年,中心城区规模由现在的27万人、26平方公里扩大到35万人、35平方公里,成为省级园林城市、文明城市,争取进入国家级园林城市行列。

    发挥南城位于多条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向莆铁路线交汇地的交通优势,加快南城县城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产业、人口、资源集聚和对市域南部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努力把南城建设成为以现代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建材、服装、食品加工、物流为支柱的次中心城市。

    加快县城建设步伐。县城要结合各地特点,凸显各自鲜明的城市个性。黎川要发挥闽赣边际区位优势,建成抚州对接闽台的桥头堡;资溪要立足生态立县,建设绿色旅游城市;临川、东乡、崇仁要充分利用较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打造全市工业强县(区);东乡、南城、南丰、广昌要利用对外交通便捷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和物流产业,建设工业大县、物流大县;宜黄、乐安要大力发展工业特色产业,努力形成块状工业集群。统筹规划县城与周边小城镇的发展,增强县城与小城镇的产业联系,提高小城镇参与区域分工的能力。

    着力建设28个省级重点城镇,创建各具特色的“工业城”、“文化城”、“生态城”和“旅游城”,成为规划科学、规模适度、设施配套、经济发展、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大力发挥重点城镇带动和辐射作用,逐步形成以重点带一般、以城镇带乡村,梯度推进、整体开发的区域城镇化格局。以抚州为中心,以临川、东乡、崇仁、乐安为东西向发展轴,以南城、南丰、广昌为南北向发展轴,构筑“一心两轴”城镇群,实现“30分钟和90分钟经济圈。”

第三节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价格体系调整步伐,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加强城市道路建设,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10平方米;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应用智能化技术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全面改造城市供水管网,加强县城自来水厂建设,重点镇全部建成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供水设施,全市县城新增日供水能力15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改善城市工业和生活燃料结构,城市燃气普及率达80%。实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在县城建设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加强重点废弃物收集和处理,建设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规模合理的城市绿地,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5平方米。
 
     专栏:重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市本级项目。主要包括新城区基础设施、城市供排水、城市道路、绿化(公园)、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17个重点工程。其中: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城区道路(共9条,长20.54公里)新区中心广场、凤岗河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供排水,改造市中心城区供水管网29.95公里、排水管网117公里,新城区铺设供水管网44.54公里,新建钟岭水厂供水能力达10万吨/日;绿化(公园),建设两座公园共占地面积1276亩,上沿河路绿化2.25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建设商业大道东延伸段长2061米、临川大道东延伸段长657米,改造洋洲立交桥至建行转盘道路、荆公路(长890米);燃气,一期建设规模为日供气4.47万立方米;污水和垃圾处理;建设3万吨/日的城东污水处理厂和5吨/日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

    ●县区项目:主要包括供水、县城道路、绿化(公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24个重点工程。供水,建设四个水厂,供水总规模11.5万吨/日;绿化公园,建成绿化公园面积约190公顷;县城道路,共新建和改造道路长60多公里,桥梁两座长约400米;污水和垃圾处理;建设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和日处理污水40万吨的县城垃圾和污水处理厂等。
 
第四节  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加快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纲要,认真保护好富有抚州文化特色的建筑与街道,完善文化设施,修缮文化古迹,兴建具有文化内涵的广场及城市标志性建筑,提升城市品位,努力把抚州建设成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名城。深入开展市容市貌综合整治,搞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彻底改变脏乱差状况。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综合执法,改善城市形象。坚持“舆论引导、社会监督、严管重罚”的方针,着眼于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到2010年,把中心城市和一半以上的县城建设成为省级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构筑抚州特色文化浓厚、人居环境优良、文明形象良好的城市群。
 
第五章  加快经济市场化进程  全面创新发展的体制与机制
 
    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财税、投融资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突破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激励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更加注重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统筹协调,更加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规范化、制度化。

第一节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放开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项目为载体,积极开展企业的合作经营,增强发展能力。切实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社会中介组织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经营、维护经济秩序、协调矛盾纠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立行为规模、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界定和规范各级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实行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体利益彻底脱钩,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科学合理设置政府机构,核定人员编制,实现政府职责、机构和编制法定化。创新政府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注重规划和政策调控,注重协调和信息引导,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行电子政务,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继续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行为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

第三节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合理界定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的事权,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健全财政绩效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地发展活力,做大做强地方财政。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政策,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规范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办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加大重点领域投入。实行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政制度。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第四节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健全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完善投资管理制度,实行更加便捷有效的项目备案制、核准制和审批制,最大限度地放权于基层、放权于企业。改进投资调控方式,健全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财政、税收、金融等密切配合的投资调控体系。科学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政府对投资项目的审批、招投标、预、决算审计等一系列程序,引入市场机制运作政府投资项目,建立有效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投资项目效益。

第五节  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进一步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健全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继续发展土地、矿产、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规范土地和矿业权市场,全面推行经营性用地和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快发展技术市场,促进技术商品交易,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继续规范产权交易,维护产权交易市场的统一性和正常秩序。加快培育劳动力市场,逐步实现劳动力在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理有序流动,取消一切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歧视性规定。

    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制止各类不正当竞争,依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税骗税等危害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完善重要商品和城市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用好用活价格杠杆,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大力培育发展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支持中介服务机构整合、重组,拓展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同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发展。

第六节 加强诚信建设

    以打造抚州诚信品牌为切入点,加快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准则。提高政府公信度,在服务、决策、执行、监督等各方面规范行为,遵守信用。强化企业信用,加快金融、税务、工商、环保、质监、社保、安全等部门同业征信系统建设,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实现跨部门、跨行业企业信用信息交换,构建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依法披露信用信息。培育现代信用服务机构,建立企业信用评估制度和信用担保制度。培育个人信用,加强公民诚信教育,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强化行为约束,使良好的个人信用成为建设诚信抚州的基础。建立信用惩戒和激励机制,对失信单位和个人实行记录、警告、处罚直至追究法律责任,对信用良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政策性鼓励和服务的便利。
 
第六章  大力发展服务业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顺应需求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壮大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形成机制灵活、功能完善、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的现代化服务业体系。

第一节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

    以开拓城乡市场、支撑生产建设、扩大居民消费为重点,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城市商贸流通体系。以市区和县城为依托,形成“城内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发展格局。重点建设市区、广昌、东乡、黎川、崇仁等5个物流园区,着力建好抚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资批发市场,南丰、广昌、南城等县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构建以南城、南丰、广昌等县货物运输和大宗农产品销售为主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工业企业分离物流业务,发展一批大型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大型超市、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系统等新型业态和营销方式,促进商品营销和流通方式现代化。大力发展社区超市、专卖店、专业店、便民连锁店等方便居民生活的商业网点。加快完善面向农村的小城镇商业网络,积极推进农村商业网点建设。

第二节  做大做优房地产业

    抓住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加快的有利时机,围绕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努力把房地产业培育发展成为服务业领域的新兴主导产业。调整优化房地产供应结构,以满足居民不同住房需求,围绕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重点建设连片开发的普通商品住宅,扩大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规模。围绕美化人居环境,合理发展风格多样、品位较高、功能完善、服务配套的中高档商品房和住宅小区。围绕适应人流物流扩大趋势和提升城市服务功能,积极推进设施配套、运行高效的现代商务区建设。

    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完善二级市场。培育、规范房屋租赁市场,扩大房地产有效需求,积极拓展住房信贷业务,鼓励居住性购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完善征地拆迁制度、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和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强城区整体规划设计,高起点、高标准搞好新区地块的房地产开发,注重提高建筑质量,改善综合品质,实施信用住宅、品牌小区和品牌企业工程。发展中介服务、物业管理、装修服务等房地产服务业。

第三节  繁荣发展金融业

    不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增强金融服务功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稳步推进城市信用社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地方性股份制银行或城市商业银行,积极主动引进异地金融机构来抚开展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创新,努力促使信贷、债券、信托、票据等多种融资形式以及结算、咨询评估、投资理财等中间业务的发展。积极依托资本市场,大力培育上市公司后备资源,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发挥商业性保险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作用,鼓励保险业发展农业保险项目。完善融资抵押担保机制,按照政策引导、多方出资、市场运作的模式,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担保体系。合理引导民间资本,争取上级支持试办民营小额信贷发放机构。

第四节  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

    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培育壮大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等新的服务业增长点。围绕方便居民生活和扩大就业,加快发展家政、维修、安全保卫、环境卫生、养老托幼、医疗保健、婚葬服务等社区服务业。围绕激活农村市场,加快农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发展,增加服务内容,改善消费环境,建立适应农村发展、农民生活需要的多层次服务体系。适应生产经营活动变化趋势,有序发展会计、审计、律师、公证、资产评估和信用担保服务。顺应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加速的趋势,加快培育经纪代理、广告展示等专业服务,积极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信息网络服务等现代信息服务业。强化行业自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逐步形成客观、公正执业和管理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
 
第七章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推进交通、电力、水利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构筑起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脊梁,使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一节  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

    顺应客运快速化、物流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加快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和协调发展,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向莆铁路控制性工程力争2006年动工,2010年建成通车;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抚州段、抚州至吉安高速公路要在“十一五”时期建成运营。实施好“七县高速公路连接线”的项目,即济广高速公路分别至金溪、资溪、南丰、广昌,抚吉高速公路分别至崇仁、宜黄、乐安的二级连接公路,实现所有县城均有二级以上公路与高速公路连接;加快“三条通道”建设,即资溪至贵溪、乐安至宁都、珀干-余江-陆坊等三条公路;抓好“七条入闽公路”,即资溪至黎川茶亭、南丰至黎川杉关、黎川至泰宁、广昌至建宁、林崇线南城段、新乐线乐安段及上清至饶桥等二级公路的建设。抓好“两个火车站”的改造,即东乡火车站和资溪火车站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县至乡、乡至乡、乡至村和村至村公路网络,力争全市100%的乡(镇)和90%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加快客运网络建设,完善现有客运站的服务功能,市主城区新建城西、剪子口和轻纺城客运站,各县城有两个以上客运站,70%的乡镇有客运站,90%的行政村通客车。推进水运业发展,抓好廖坊库区航道通航设施和港口建设以及礁石至廖坊航道的疏竣、整治,使其达到六级航道标准。做好抚(州)瑞(金)铁路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
 
    专栏: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向莆铁路:起于南昌站,经抚州市、三明市后分别到达福州市和莆田市,总里程571公里,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250公里。
    ●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抚州段:起于我市金溪县对桥乡,途径资溪、南城、南丰、广昌、由广昌县出境至赣州市石城县,总长190公里。
    ●抚州至吉安高速公路:起于我市临川区东馆乡,途径宜黄、崇仁、乐安,由乐安县出境至吉安市永丰县,抚州段总长112公里。
    ●金溪-光泽、邵武高速公路抚州段:起于济南-广州高速公路金溪县境内,经资溪,与福建省邵武至光泽高速公路相连,总长约40公里。
    ●七县高速公路连接线:济广高速至金溪、资溪、南丰、广昌连接线,抚吉高速至宜黄、崇仁、乐安连接线,全长92公里。
    ●七条入闽公路:资茶线、杉丰线、黎泰线、广建线、林崇线南城至宜黄、新乐线乐安段、贵溪上清至资溪饶桥,全长314.5公里。
    ●农村公路改建:4712公里。
    ●抚州电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2×30万千瓦,二期为2×60万千瓦。
    ●500KV输变电工程:市区及有关县区建成一座500KV变电站、100KM500KV线路。
    ●220KV输变电工程:广昌、崇仁、东乡建成三座220KV变电站、220KV线路132KM。
    ●110KV输变电工程:崇仁、城西、孝桥、宜黄建成四座110KV变电站、110KV线路132KM。
    ●天燃气入抚工程:南昌至抚州管道100公里,市区管道100公里,气站及附属工程。
 
第二节  构建调控有力的水利保障体系

    以构建和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为主要目标,坚持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力争“十一五”期间完成557座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强化调蓄能力。抓好抚州市城市防洪体系工程的建设,实施好抚州市主城区防洪治涝工程和崇仁等9县(区)城市防洪工程,使抚州市城区和崇仁等9县(区)分别达到防御50年一遇和20年一遇洪水标准,完成全市防汛指挥系统和防汛通讯预警系统建设。重点实施临川区唱凯堤和其他万亩以上圩堤除险加固工程。抓好廖坊灌区和临川金临渠等11座5万亩以上灌区的新建、续建配套和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逐步构建全市水资源总体配置网络和区域型供水配置网络,提高抗旱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初步建立抚河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加强城市供水和农村人饮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供水能力1.6-2.1亿立方米。实行严格的地下水开采和保护政策。开展东乡县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试点工作。
专栏:重点水利工程

    ●廖坊灌区:新建东西两岸总干渠137.55公里,渠系总长371.45公里,途径三县(区)29个乡镇,人口61万人,引用流量36.64立方米/秒,灌溉面积50.3万亩,为抚州市、东乡县城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9461万立方米。以及金临渠等11座5万亩以上灌区的改造和节水灌溉工程。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十一五”期间,逐步对全市715座病险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其中中型水库15座:临川跃进水库、上游水库、前进水库,崇仁港河水库、石路水库、虎毛山水库,乐安东源水库,宜黄下南水库,南丰潭湖水库,黎川燎源水库,南城徐坊水库,金溪马街水库,东乡横山水库、蛮桥水库、何坊水库;重点小(一)型水库9座:临川红旗水库,宜黄梅山水库,南丰保安山水库,南城下坊水库、贯前水库,东乡狮子岭水库、楼前水库、五星水库,资溪江家源水库;一般小(一)型水库134座、小(二)型水库557座。

    ●城市防洪工程:包括抚州市和临川、崇仁、宜黄、南城、南丰、黎川、广昌、东乡、资溪九县(区)城市防洪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堤线总长度138.48公里,保护面积166平方公里、保护耕地16.68万亩,保护人口92.8万人。设计防洪标准为:抚州市城区50年一遇,其余9县(区)20年一遇。

    ●堤防工程:包括对临川区唱凯堤(保护耕地12.3万亩)和临川区青泥、嵩湖、中洲,崇仁沙堤、孙坊,金溪浒湾,南城光塔等13条万亩以上圩堤的除险加固,使其达到能抵御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

第三节  构建安全可靠、清洁环保的能源保障体系

    着力建设以江西500KV主网架为依托,220KV为主网,110KV为高压配网的分层分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抚州电网,以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能源的需求。建成一座500KV变电站,城区形成3座220KV变电站构成的高压环形输电网,实现60%以上的县建有220KV变电站,其余县至少建有2座110KV变电站双回路供电。实施好抚州市主城区天然气管道工程,同时规划实施天然气入抚工程。做好抚州火力发电和风力发电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及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规划等工作。

第四节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信息基础网络建设。积极推进电信、有线电视和计算机网络“三网融合”, 完善高速信息传输骨干网,加快宽带信息网向企业、家庭以及学校等公共部门延伸。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网统一网络平台,把政务信息网延伸至乡镇、街道。推动通信网络升级换代和移动通信新技术的应用,推进新一代互联网工程,基本实现网络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改造和完善有线电视传输网络,加快有线电视数字化。继续提高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普及率,不断扩展服务覆盖面,拓宽信息内容业务,完善信息服务产业链。以多种传媒网络与多终端为基础,建设覆盖农村的信息网络,基本实现自然村通电话,逐步推进宽带进乡入村。加强信息安全系统建设,保障信息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加强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建设。建立统一电子政务应用平台,推进各级政府部门面向公众的门户网站建设,提高政务公开、网上办事和便民服务水平;依托政务信息统一网络平台,整合资源,重点建设宏观决策支持系统、“信用抚州”、网上行政办公系统和政府应急指挥系统等一批综合性、跨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建立和完善各类政务基础数据库和综合业务数据库。推进电子商务开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电子商务基础平台及服务系统,发展以电子商务为纽带的现代化物流业。推进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信息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整合涉农网络系统、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建设综合化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
 
第八章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根据多宏观少微观、多支持少干预的原则,放权、放手让县一级自主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思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提升产业结构,壮大经济规模,促进财政增收。

第一节  营造发展县域经济的宽松环境

    放手让县(区)自主发展,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进一步扩大县(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权限,属市一级的行政审批权限,实行授权委托县一级行使。市里对县(区)发展的指导与支持,重点放在加强班子建设、主动提供服务、完善发展机制、引导发展方向、总结推广典型以及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等方面,积极为县(区)加快发展创造条件。健全激励机制,科学制定不同类型的县(区)经济发展目标,实行目标责任管理。组织实施县域经济综合改革和发展试点,鼓励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县(区)加快发展。

第二节  坚持以特色经济主导县域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各县(区)比较优势,加快区域布局调整,依据各自的区位、自然和资源条件,集聚生产要素,培育特色经济,打造特色产业和品牌产品。加快发展“一县一业”、“一乡一品”,每个县确立并形成一至三个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效益的支柱产业:南城的特色水产、建材、服装,南丰的蜜桔食品加工业,东乡的医药、生猪和食品加工业,崇仁的麻鸡及机电产业,资溪的面包和生态旅游业,乐安的烤烟和旅游业,金溪的蜜梨、黄栀子和生物化工业,广昌的物流运输和白莲产业,黎川的食用菌和陶瓷业,宜黄的食品加工和小水电业。

第三节 壮大县域经济总量

    突出“工业强县”,主攻工业、培植财源,实现县域经济大跨越。切实做强发展工业的载体,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招商引资与向上争资、银行融资、民间投资和市场化运作五轮驱动,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园区工业招商上,着力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上下狠功,力争每年都有一批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入园和投产。加大城镇化推进力度,着力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上下功夫,提高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承载能力。加大农业产业化推进力度,着力在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壮大龙头企业上下功夫,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积极培育县域经济强县,到2010年,在实现县县财政总收入超亿元的基础上,力争临川、东乡、崇仁三县(区)超5亿元,南城、南丰两县超3亿元。

    第四节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和资源有效配置,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完善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力争达到35万人,建立农民进城的全程服务体系,完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各项措施,增强农民职业转换能力。对职业和住所稳定的进城农民,尊重其意愿转为市民,公平提供城市居民应有的保障。对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妥善帮扶就业、提供就业培训和最低生活保障,逐步转为城市人口。对就业适应能力较差的临时进城务工农民,保留其土地承包权,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假日、安全保护和工伤保险等方面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第九章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建设开明开放抚州
 
    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强化大开放意识、营造大开放的环境,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智力流毫无障碍地涌进抚州。着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为发展抚州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持久的动力。

第一节  着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实现与沿海地区观念互动、产业互补、机制互融、政策互接,积极参与产业分工、资源整合、加工配套,加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抓住长三角、珠三角产业加速转移的机遇,加大对接力度,延伸、拓展、壮大抚州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支撑能力。依托抚州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快“融入南昌城市群,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联结江浙粤和港澳台”进程,努力把抚州建设成为对接长珠闽、融入大南昌的重要腹地和前沿阵地。

    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以工业园区为支撑,以吸引重大项目投资为重点,努力扩大利用外资总量,力争5年实际利用外资7.8亿美元。加快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引进省外、市外资金,尤其围绕主攻工业,着重引进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力争5年引进160亿元。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加快工业开放的同时,切实推进商贸、旅游、金融、文化、卫生、环保、农业和基础设施的开放。

    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大力引进符合我市产业特点的劳动密集型项目、具有地方资源特点的加工工业及新兴技术产业。把利用外资与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结合起来,通过吸引一批外资投入化工、医药、建材、机械、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依托现有的外资企业、与国外联系密切的客商企业以及抚州在外的人才优势,加强与国外企业(公司)联系,力争在引进国外重大项目上取得突破,努力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抚州投资创业。

第二节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努力做大对外贸易规模。实施积极的对外贸易鼓励政策,进一步完善外贸促进服务体系,力争5年出口总额超过7.2亿美元。加快培育出口龙头企业,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纺织和轻工产品档次,调整资源性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例,大力培植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实现出口生产经营由“以价竞争”向“以质取胜”的转变。巩固发展香港、澳门、台湾等传统市场,加强对欧洲、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积极引导外资企业扩大出口创汇规模,逐步向出口创汇型企业发展。根据我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原材料进口。加快出口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市主要产品和敏感商品的出口监控和预警系统,增强应对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的能力。加强政府与行业间的信息沟通和协商,形成通畅准确、反应快捷、运转协调的产业损害预警监测体系。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大亚木业等木材加工企业的优势,积极开发利用国外林木资源。积极推进对外劳务合作,拓展劳务合作领域,提升劳务合作的层次和技术含量,规范劳务合作秩序,维护外派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出国劳务基地建设。发挥建筑之乡的优势,积极鼓励建筑企业、设计单位和中介机构到国际市场承揽工程,加快抚州走向全球的步伐。

第三节 扩大开放平台

    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完善制度,稳定政策,提高办事效率,全力营造诚信、高效、安全的投资环境。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形成稳定透明的管理体制和公平可预见的政策环境。健全招商安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二级投诉中心,完善投诉处理机制,认真做好客商投诉处理工作,依法保护外商合法权益。改善产业、劳动力、中介服务配套协作,降低商务成本。加强对重大外资项目的跟踪服务、调度推进,确保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加强口岸建设,加快抚州海关、商检机构的设立,开辟航空口岸通道,推进“铁海联运”,争取在湄州湾规划建设抚州专用货运港码头。巩固提高招商推介会的层次和水平,积极打造更多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第十章 进一步实施科教、人才兴市和创业富民战略  建设文化文明抚州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切实把科技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临川文化”建设为契机,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推进自主创新,推动全民创业,努力把抚州建设成独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名城。

第一节 推进科技创新

    加快建立健全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大企业的科技合作和交流。加强科技攻关,争取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能源等有比较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加强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完善地方科技政策,增加科技投入,激励科技创新。完善政府创新服务功能,积极开展科技成果推介、农业良种良法推广、农村科技特派员等活动。鼓励和支持技术经纪、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评估等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做好科技宣传、教育与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预期到201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第二节 着力做大教育品牌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教育腾飞计划”,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教育体系,完善继续教育和培养制度,建设学习型社会。整合优化教育资源,调整教育结构,加大教育的投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与创新创业要求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大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力度,控制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确保全市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维修的长效机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改善住宿条件,解决学生饮水、学校厕所及体育运动等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使农村小学基本具备电化教学系统,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挥全社会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把临川教育集团的品牌优势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延伸,广泛吸引社会力量举办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机构。扩大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到2010年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达到6万人。加快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步伐,力争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进入全省前列。建立厂校联办机制,加快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每个县(区)至少办好一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好一个重点专业和一个重点实验实训基地。

    做强做优普通高中。做强做大临川教育集团,全面完成临川一中、临川二中新校区建设和抚州一中的扩建,力争临川教育集团学生规模达到3万人。继续办好市、县的省级重点中学和重点建设中学。着力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在全国有影响的名师、名校长,以名师、名校长带出一批在全国甚至在国外有影响的名学校。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大力支持东华理工学院升格为大学和申请博士授予点,支持南昌大学医学院抚州分院的发展,做强做大东华理工学院行知分院和江西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支持省内外高等院校在抚州创办分校或二级学院。

    加强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每个县(区)办好一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每个乡镇办好一所中心幼儿园,并以乡镇幼儿园带动村级幼儿园建设。30万人口以上的县(区)办好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积极发展老年教育。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依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放宽非义务教育准入条件,完善民办教育发展政策,加强民办教育管理,使民办教育占整个教育的比重明显上升。完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完善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学校法人制度,全面推进以聘用制为基础的教师任用制度。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鼓励优秀教师和大学生到农村任教。改革招生考试与评价制度。建立对弱势群体的教育资助体系。

第三节 推进文化、体育事业

    以弘扬临川文化、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核心,加快实施文化发展纲要,加快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建立健全鼓励艺术创新的机制,改革和完善政府对文化艺术的扶持方式,重点扶持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创作;改革大型综艺活动的举办方式,适时举办群众文艺调演、农民艺术节等群体文化活动。实施文物保护和合理利用,逐步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推动文博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对文化市场的依法管理,构建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完成汤显祖艺术中心、市图书馆、市博物馆、文昌里改造等工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文化资源配置,依托临川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大力发展演艺娱乐、艺术培训、文化市场、广播电视、旅游观光、会展业、艺术品业等传统特色文化产业,以及以音像、网络为代表的新型文化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到2010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比重达到5%左右,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专栏:重点社会事业工程

    ●市汤显祖艺术中心建设工程。主要建设汤显祖大剧院、抚州群众艺术大楼、抚州文化展览中心、汤显祖文化广场配套工程。

    ●市图书馆建设工程。建设藏书库、阅览室、展览厅等相关设施。

    ●市博物馆建设工程。博物馆综合大楼、恒温恒湿设施、安全控制设施、绿化、道路、围墙。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工程。

    ●南昌大学医学分院扩建工程。扩建用地面积300亩。

    ●市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工程。在教育园区建设教学楼、科研楼、办公楼、后勤设施等,占地面积850亩。

    ●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工程。建设临床大楼、图书馆、专家大楼、学生公寓,建筑面积34200平方米。

    ●东华理工学院行知分院建设工程。学校扩建:大礼堂、学生餐厅、艺术楼、体育馆。

    ●江西机械电子高级技工学校扩建工程。在校学生规模达到5000人。

    ●临川教育集团职业教育学校新建项目。在教育园区新建一所教育学校,占地面积500亩。

    ●临川一中校园建设工程。新校区建设,总用地面积560亩。

    ●临川二中校园建设工程。新校区建设,总用地面积310亩。

    ●市优质高中建设工程。对各县(区)优质高中校园进行改造、新建。

    ●市育才学校校区建设工程。占地面积300亩面向城区招收适龄的幼儿、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在校学生最大容量达8000人左右,班额达185个。

    ●市医疗救治中心建设工程。医疗救治、健康教育、科研教学等,总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

    ●市妇幼保健中心建设工程。保健、医疗、科研教育等,总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

    ●市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医疗、保健、康复等,总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

    ●农村卫生院国债建设项目工程。对各县(区)151所乡镇卫生院房屋进行改造、新建。

    ●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建设工程。总建筑面积19800平方米(1800平方米/站)。

    ●市体育中心建设工程。体育运动场、体育馆、全民健身综合馆、游泳跳水馆和道路绿化,停车广场等,总用地面积14万平方米。

    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市城乡建成初具规模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促进全市国民体质的明显提高;竞技体育要以在奥运会、全运会和省运会上争金夺银为目标,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全面提升我市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要加强科技兴体,认真搞好“体教结合”,加快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拓宽体育投入渠道,加快体育设施建设,为方便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提供保障。

第四节 大力发展旅游业

    充分挖掘抚州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戏剧之乡、才子摇篮、宗教胜地、生态花园”特色旅游品牌。有效整合临川文化旅游资源,加快重点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历史名人、戏剧艺术、古建民居等文化旅游,原始森林生态旅游,桔乡莲田农家风情旅游,民俗文化旅游,中国虎野化放归区探险旅游以及特色宗教旅游。加快旅游企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扶持旅游骨干企业发展,引导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旅游业。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完善“游、住、行、食、购、娱”配套体系,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建设,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大旅游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旅游行业服务水平和质量。统筹规划和衔接跨区域旅游网络,开发面向南昌、辐射长珠闽地区的旅游精品路线。到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达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5亿元,使抚州成为赣闽经济走廊上的文化旅游胜地。

    专栏:重点旅游工程

    ●市“文昌里”文化旅游景区综合开发工程。主要内容有建门楼、文昌阁、明清仿街、汤显祖故居及相关基础设施等。

    ●市万寿宫抚州会馆建设工程。在原来的万寿宫抚州会馆旧址修复建设。

    ●拟岘台文化景区开发工程。建筑内容有仿宋门楼、重修拟岘台、古文化一条街、相关基础设施。

    ●大觉山风景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工程。兴建公路、游步道、大峡谷休闲漂流、生态高山湖泊休闲度假村等。

    ●临川温泉风景名胜区建设工程。规划建设区域10平方公里,核心区域3.5平方公里。

    ●赣东佛教城金山寺建设工程。规划建设区域6.5平方公里、 核心区域1.5平方公里。

    ●麻姑山风景名胜区开发工程。仙坛胜境、麻源之谷、丹霞福地、竹海松涛和醉仙湖风景区建设。

    ●乐安县流坑—金竹风景名胜区建设工程。流坑新村开发建设、水南樟树林开发和金竹风景区建设。

    ●黎川县岩泉景区旅游开发工程。兴建旅游服务中心、游乐园、人文景观、香榧开发等。

    ●资溪县法水温泉旅游开发建设工程。兴建公路9公里、新建民俗度假村、宾馆、水上游乐场及游步道等。

    ●南丰石邮“乡傩”原生态文化保护工程。改造村庄环境,修复明清民居建筑,建设旅游设施。

    ●陆象山儒文化活动中心工程。建设百世大儒坊、象山文化展览馆、度假村、“大陆家”生活仿真中心。

    ●佛岭中国书法公园建设工程。占地面积6.4平方公里。

    ●抚州市红色旅游建设工程。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配套公路、文物维修及陈列馆建设等。

第五节 构筑人才高地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到2010年人才总量达到14万人,力争若干重点领域形成人才比较优势。继续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选拔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加强人才引进。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强化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工作。推进引进人才的平台建设,在国内外重要城市建立抚州同乡联谊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临川才子在外人数多、范围广、层次高的优势,鼓励他们以各种方式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从促进事业发展、提高生活待遇、提供医疗保障等多方面入手,努力营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流得动”的良好环境,形成人才、项目、技术、资本对接机制。

    完善用人机制。建立主要由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人才管理机制,加强高级人才的信息管理,进一步完善人事代理制度。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制、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健全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各类人才以专利、发明、技术、资金、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办法,建立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技术创新人员持股制度。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做强做大江西赣东人才市场,大力发展县级人才市场和网上人才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我市就业创业。

第六节 大力推动全民创业

    把推动全民创业作为加快富民兴市的重大举措。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鼓励创业、扶持创业、投身创业、和谐创业的良好氛围,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营造创业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创业有功、合法致富光荣”的价值观,大力培育“吃苦耐劳、诚信至上、尊重规则”的创业精神,使创业文化成为临川文化的主旋律。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传媒作用,积极宣传创业典型,弘扬求富、吃苦、创新和冒险的创业精神。

    激活创业主体。大力发展本土创业队伍,鼓励支持社会各阶层、各类人才自主创业和各种经济实体二次创业。鼓励城镇企事业单位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充分利用优惠政策自主创业;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科研成果入股民营企业;鼓励企业在现有基础上拓展业务,二次创业。坚持引资和引智并举,积极吸引市外人才和归国留学人员来抚创业,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投资创业。

    拓宽创业领域。围绕加快工业化进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和创业者进入工业领域,开发新产品、开辟新产业。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农民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开辟农村创业新领域。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民间投资和有志者在参与物流、传媒、旅游、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建设和经营中实现创业。降低创业准入门槛,着力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大力培育创业载体,依托各地特色优势产业或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创业社区、创业园区。

    优化创业环境。营造政府鼓励、社会支持、市场调节的充满活力的创业环境。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劳动用工、信用管理等方面制定鼓励措施。加大政法机关支持全民创业的力度。加快完善以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市场服务、资金服务、人才服务、政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支持和服务体系。加强对中小型企业和新兴领域的创业信贷扶持,加快小额担保贷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创业风险投资等的发展步伐。加强政府对创业培训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创业基地和公共实训体系建设,促进创业培训与再就业培训、农民转业培训有机结合。切实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为各类创业者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创业者在开发新产品、开辟新产业中实现智力致富,在投资建项目、融资办企业中实现投资致富,在捕捉商机,开拓市场中实现机遇致富。
 
第十一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建设绿色生态抚州
 
    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全民节约和全面环保意识,推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态抚州。

第一节  加强资源节约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节能,限制高耗能项目建设,推广先进的节能监控技术和能源计量检测,实现技术节能、管理节能。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加强节水,推进工业生产中水回用及污水再利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推进城市节水,城市供水管网平均漏失率控制在20%以下;推广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应用,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强节材,实施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延长材料使用寿命和节约木材。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约性能好的消费品,在吃、住、行和公务活动各方面厉行节约,控制产品过度包装。加强节地,建立和实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用地,在开发建设中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推行节地型住宅区、公共活动区和生产经营区。开展农村土地整理,推进工矿区和居民点废弃土地复垦和利用。大力推进殡葬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整治乱葬乱埋。严格限制毁地烧砖,逐步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第二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废旧资源以及工业废渣、废水、废气再利用,促进废物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综合利用。建立健全废品回收网络,发展旧货市场,推进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推进木材代用工程,加快农业秸秆、林业“三剩物”的综合利用。推广黎川、宜黄县利用秸杆、竹屑等替代木屑生产食用菌的经验。落实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利用的税收政策。
 
    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和重点行业循环经济发展。重点抓好市金巢经济开发区及东乡经济开发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工作。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品和工艺,鼓励企业实行清洁生产,充分利用资源,使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化工、制药和酿造工业,建立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延长生产链,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
    积极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普及猪沼果、猪沼菜、猪沼渔生态农业模式,扩大沼气使用规模,形成生猪养殖(粪便)——沼气(沼气渣、沼液)——果(菜、药)种植三级循环经济体系;推广猪珠共养、鸭珠共养、稻鸭共栖生态养殖模式。建设好广昌农业生态示范区。

第三节  加强生态体系建设

    按照保护、恢复、建设治理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和湿地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施生态体系工程。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禁止采伐天然阔叶林,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林分结构,增加活立木蓄积量。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城市绿化和平原绿化工程,完成人工造林184万亩,工业原材料基地130万亩,封山育林60万亩,毛竹林低改15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65万亩,营造城市林带4万亩,平原绿化20万亩。落实管护责任和措施,确保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强化河流源头区、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区和特殊森林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中国虎生存保护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启动地方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实施“母亲河”保护工程,加大盱江、宜黄河、崇仁河源头生态保护治理力度,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实施抚河流域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广昌国家级水源涵养生态功能保护区,南城、南丰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资溪马头山自然保护区和黎川岩泉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建设好抚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97平方公里。实施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对全市16个物种进行重点保护。
 
    专栏:生态保护建设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在11个县(区)规划退耕地还林65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5万亩。其中营造生态公益林104万亩,经济林26万亩。

    ●抚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在全市11个县(区)人工造林30万亩,低效林改造50万亩,封山育林40万亩。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对我市分布的华南虎、金钱豹、黑麂、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和兰花、鸳鸯、白鹇、云豹、鬣羚、水鹿、猕猴、黑熊、南方红豆杉、古樟等16个物种实施重点保护,重点建设中国虎栖息地恢复改造和野化放归实验区工程,加强特殊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建设。

    ●资溪中国虎野化放归工程。占地面积180平方公里。

    ●城市绿化和平原绿化工程。在11个县(区)县城、有关乡镇及自然村营造城市林带4万亩,建设森林公园12处,平原绿化20万亩,形成纵横交错的农田防护林网络。

    ●森林旅游产业建设。建设抚州市森林公园以及11个县(区)森林公园;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为龙头,着力建设资溪中国虎野化放归实验区,建成森林旅游网;加快城市林业、景观林业的建设。

    ●绿色通道工程。主要建设在京福高速抚州段、梨温高速抚州段、昌厦公路抚州段、抚八线抚州段、浙赣铁路抚州段及抚河两侧等,其中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40万亩。

    ●大亚木业原料林基地。在全市11县(区)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105万亩。

    ●抚州市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在临川、宜黄、南城、南丰、广昌、黎川、资溪等七县(区)建设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区总面积111.8万公顷。

    ●广昌抚河源头保护区。在广昌县实施封山育林30万亩(造林2万亩)疏林补植1万亩。

    ●资溪县珍稀树种基地建设。建立珍稀树种人工林30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0公顷,人工更新150公顷建设珍稀树种定向改培基地1600公顷,其中天然幼林200公顷,天然中龄定向抚育500公顷,人工低层(产)林改造200公顷,林冠下造林700公顷,主要培育品种为:南方红豆杉、红豆树、福建柏。
 
    实施生态经济工程。合理开发生态资源,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工业为重点,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产业体系。积极利用南丰、广昌两县百里桔乡莲田的自然景观,发展采莲赏桔农家风情旅游业。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科学利用森林资源,加大低产(效)林改造力度,因地制宜发展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花卉苗木林、优质果木林等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加快开发生物资源,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壮大绿色食品产业,培植有抚州特色的生态食品品牌;规划建设抚州市森林公园及各县(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

    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治理”,建立生态环境破坏经济赔偿制度。加大生态补偿财政支付力度,实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引进外资投资造林。建立健全资源型项目联审工作机制和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控制林产品加工项目。

第四节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着力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绿色工程、宁静工程和可持续工程,切实保护好抚州的绿水青山。推行清洁生产,推广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和利用,实行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十分注意保护环境。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对各级领导实行环境质量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逐步提高环保投入占财政公共支出的比重。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实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放许可制度,强化限期治理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到2010年,全市主要水域水功能区基本达到水质目标要求,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做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工业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工业污染物全面达标考核制度。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关停并转措施,依法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污染环境的企业和工业设备。加快以节能降耗、综合利用、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控制工业污染。加强水环境保护,突出做好城乡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污染防治,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利用率。实行机动车尾气强制达标排放。加强工矿企业、建设工地、社会生活噪声控制和治理,合理调整工业区与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大力推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

    加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一批市县(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填埋场,建设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加强环境监管能力的建设,市环境监测站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建设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抚河水质断面的在线监测系统及市城区重点污染源的在线监测,建设资溪、宜黄等地生态观察实验站。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和防治。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监管能力的建设。

第十二章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和谐平安抚州
 
    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解决好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在加快富民兴市步伐的同时,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注重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第一节  努力扩大就业

    把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创业和就业促进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责,清理不利于自主就业的政策法规。大力发展服务业,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不断扩大就业容量。加快发展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使其成为吸纳就业的新增长点。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实施小额贷款、税费减免及社会保险补贴等多项扶持措施,优先安排“4050”人员再就业,大力发展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改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环境,促进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加强进城务工农民就业培训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跨地区劳务输出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证书制度,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合理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实施江西机械电子高级技工学校扩建工程,使在校生达5000人以上。支持和规范发展职业中介机构,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对城乡困难群众在就业方面给予一定救助。

第二节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缓解行业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工资分配调控体系,探索试行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关系,保护合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收入分配的监督,确保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

第三节  积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实现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进一步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监督和管理,保障社会保险基金安全。养老保险要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完善改制事业单位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政策。理顺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将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纳入参保范围,研究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办法,制订和完善企业年金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规范失业保险金的发放办法,拓宽失业保险基金使用渠道,充分发挥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功能。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保障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体系。积极探索和完善困难企业及职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办法,加快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强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动态管理机制,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完善老龄人口服务体系,加强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切实落实面向老年人的优待政策,扩大城乡敬老院覆盖面,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发展老年产业。保障残疾人权益,改善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加快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加强妇女儿童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落实妇女平等获得就业、就学、社会保障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加快优抚安置工作改革,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助、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鼓励和倡导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投资发展社会福利和社会慈善事业。

第四节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卫生监督综合网络和卫生安全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医疗专业队伍和医疗设施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严格控制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传播,有效预防和控制地方病。加强血液和单采血浆质量管理,提高自愿无偿献血比率,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完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乡镇卫生网络建设,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大力建设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加强中西医结合,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突出中医药优势,强化中医临床科研,提高临床疗效。强化卫生行业监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疗服务从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控制医疗和药品价格,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第五节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

    认真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稳定可靠的计划生育保障机制,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完善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重点强化对人口大县(区)、乡(镇)、村、计划生育基础薄弱的乡(镇)、村和计划生育重点管理乡(镇)的管理,加强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加快建设“奖励、优惠、保障、扶助”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建立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规范实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免费制度。继续抓好独生子女户优惠政策的落实和二女户养老保险工作,积极开展救助贫困母亲扶贫开发活动,大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活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大力推进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

第六节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全面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武装全市党员、教育全市人民的战略任务。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祖国、爱抚州、爱家乡,保持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树立新时代抚州人新形象。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凝聚和激励群众共同前进。

第七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执政能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职能和作用。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积极作用,为富民兴抚献计出力。进一步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对台工作和侨务工作。发展基层民主,通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有效形式,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和完善社会沟通机制。推进法制建设,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搞好公检法司等政法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努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以反腐倡廉的成果取信于民。

第八节 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群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切实做好信访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们和睦相处。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构建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保障经济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加强公安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秩序。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加大安全生产投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责任追究,完善高效运作的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千万元GDP安全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30%。加强交通监管,减少交通事故。加大消防监管力度,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强化食品、药品的市场监管,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强环境安全工作,加强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系统建设,加强旱灾、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努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深入开展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加强国防动员体系、民兵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和人民防空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第十三章 建立规划实施机制  保障“十一五”规划任务顺利完成
 
    加强政府引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紧紧依靠各级干部和全市人民,从思想、作风以及制度、政策、人力、物力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第一节 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

    破除盲目自满情绪,强化忧患意识。坚决克服低标准、低水平,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求过得好的小农思想,立志高标准、快发展、争进位,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迈更大的步子,促进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破除畏难情绪,强化自我挑战意识。坚决克服习惯于当太平官、走平坦路、开顺风船,遇到困难就丧失信心、怨天尤人的思想,牢固树立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不把困难当借口,不唯条件论成绩的观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排难而进,不断开创改革发展的新境界。破除求稳怕乱情绪,强化开拓创新意识。做到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拼搏奋进,只要符合实际、有利于发展,就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不搞无休止的争论,先干起来再说,先办成了再说,让实践作为最终检验标准,决不能因动作迟缓而丧失良机。破除无所作为情绪,强化事业至上意识。要牢固树立小胜与大胜比就是败,小富与大富比就是弱,慢进与快进比就是退的理念,不论处在什么岗位,都要以强烈的危机意识自警自励,高效率、高标准开展工作。要正确把握不同时期解放思想的不同内涵,注重解放思想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把解放思想落实在体制机制创新上,落实在经济市场化和效益最大化上,落实在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上。

第二节  健全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改进工作作风

    全面开展责任落实行动,将每个岗位的责任具体化,建立科学的、层级清晰的责任体系,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分管领导对主要领导负责,形成齐心协力抓落实的合力。大力提高干部的实际操作水平,着力在提高市场运作能力、群众组织发动能力、破解难题能力、各项工作协调推进能力上狠下功夫,善于用改革发展的办法、经营的手段、法律的举措、舆论的力量、激励的机制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开阔视野,认真吸取沿海地区资本运作、招商引资和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不断增强抓项目、促发展的能力。大力提高广大干部的执行能力,做到抓落实坚持坚定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干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一抓到底的执着精神、敢于碰硬的认真态度。要强化行政责任,提高行政效能,做到立说立行。实行行政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严肃追究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失职、渎职的人和事。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杜绝各种劳民伤财和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对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必须主动做好服务;对属于上级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要主动对上进行疏通,对下做好服务,不能拖。要以端正导向、健全机制为切入点,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建立健全科学考核评价干部政绩、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机制。

第三节  创新规划实施机制,科学组织实施

    创新规划实施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注重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保障规划顺利完成。加强完善法律法规、行政管理、财税、统计监测和干部考核等制度方面的配合,为规划实施搭建制度平台。加大规划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规划、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各地各部门要在本地规划、专项规划和实际工作中切实体现本规划纲要的要求,对于政府职责内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要求,要尽心尽职,确保完成;对于由市场推进的规划内容,要努力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市场等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引导企业参与规划实施,促进规划目标实现。加强政策和规划之间的协调,使制定的政策措施与规划要求相一致。完善公共财政政策,合理配置公共资源,确保公共财政资源的投入符合规划发展重点。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工具,合理引导资源,发展重点产业。

第四节 健全规划体系,加强统筹协调

    健全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龙头,专项规划和单项规划支撑,各级规划互相衔接的科学规划体系。加强各类、各级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保证规划的目标方向一致、任务措施落实。加强规划与年度计划的衔接,在制定和实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时,要结合实际,按年度分解和落实规划纲要的目标和任务。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所担负的中长期发展任务,制定年度具体措施,切实组织落实。

第五节 加强重大项目实施,保障规划落地

    突出重大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抓好项目的研究、调度和建设。建立市、县二级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滚动推进。落实项目实施主体,公益性项目由政府组织实施;经营性的基础建设项目,政府积极支持企业投资建设经营;竞争性的产业项目,企业为实施主体,政府提供服务。要精心调度项目,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和投产见效。

第六节 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与评估

    组织规划实施的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测、跟踪,特别要加强对经济增长、劳动就业、价格总体水平等宏观目标的监测预警,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注意听取社会各界、广大群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进行中期评估,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在规划实施期间,当遇到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本规划时,应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