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刘伟
7月6日至7日,SAP与海信网络联合举办的“追求卓越 共赢未来”信息化助力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落下帷幕。SAP大中华区负责渠道管理的副总裁何少娴、零售行业销售总监钟天翼、SAP中国渠道方案经理陈翔凌,海信集团副总裁王志浩、海信网络科技总经理陈维强、海信网络科技副总经理牛东来等,同来自国内50余家知名大中
型零售企业决策者及信息主管就SAP的成功案例及中国零售企业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在目前,国内多数零售企业与国外零售企业相比,信息化方面处于劣势。零售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和升级换代,势在必行。陈维强指出,中国零售业信息化正面临新拐点,未来2到3年将是零售业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高潮期,而助力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新一轮信息化建设的主题。
用信息系统做零售
山姆·沃尔顿曾说:“我主张不惜一切代价建立先进信息系统的理念其实很简单,如果看不到每一件商品进出的财务记录和分析数据,就不是做零售。”在本次研讨会上,王志浩指出:“无论是从信息系统使用者还是提供者的角度来讲,我都坚决主张用信息系统来做零售。这里的‘做’我强调两点:一是观念上的足够重视;二是实际上的价值体现。”
目前,我国大多数零售企业分管信息总监的领导并不太懂信息技术,CIO们又缺乏足够的话语权,这就导致许多企业选择信息系统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风险性,想找到适合自已的软件实属不易。另一方面,从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角度看,普遍缺乏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信息系统的建设更多的是单向满足业务运作的需求,而不是通过其去创新和影响企业战略,这导致信息系统的建设往往是“补丁式”的,很难凸显其价值。王志浩认为,信息化的真正价值在于实现信息透明化、流程可视化和动作标准化。将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等“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采购和统一配送。
优质产品推进发展
专家指出,单纯的信息化仅仅是让零售企业获得了参与竞争的能力,因为信息化手段虽然被证明是有价值的,但是它并不是稀缺的,大家都可以去购买,因此零售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要获得既有价值又具备稀缺性的资源和能力,这就是企业本身的管理和商业模式与信息系统有效结合在一起所获得的资源和能力。造成开发商软件与企业应用存在某种“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绝大部分软件不能全面满足零售企业的需求。
何少娴表示,有着35年零售经验的SAP从10年前开始将大部分服务对象转向中小企业,一改以往SAP给客户“贵、难用”的感觉。SAP All-in-Onee解决方案是专为中小企业开发的一个成熟套装软件,可为中小企业的管理带来全新的变革。
据介绍,SAP公司非常重视零售行业市场,并相信再过2到3年零售企业选择成熟套装软件将成为主流趋势。这些成套的解决方案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具有行业细分特征的功能和基于“最佳业务实践”的自动处理功能,用以替代那些升级困难的拼凑系统、需要高价维护的解决方案,或者强调个性化定制来满足行业特殊需求的产品,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其应用的灵活性使系统能够与企业共同成长,满足当前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据了解,SAP All-in-One继承了mySAP 商务套件优良的企业管理能力,并有效的淬取自产业的标准优化流程,整合成适合中小企业运作的标准包。因此使用SAP All-in-One,将不仅仅是使用一套无懈可击的ERP系统,还能从根本上解决本土零售企业信息化建设“慢半拍”的现状。
强强联手形成合力
有着“世界500强背后的管理大师”美称的SA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作为中国ERP市场的“领导者”,SAP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0%,年度业绩以50%以上的速度递增。除了对行业深入的了解和分析,SAP拥有全线解决方案支持零售企业的持续发展。同时,作为中国零售业的领先解决方案提供商,海信拥有16年的本土零售行业经验、业内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目前,海信商业管理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包括资生堂、屈臣氏、物美等200多家大中型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2006年SAP公司与海信网络科技公司正式结成合作伙伴战略联盟,双方在优势互补的前提下,共同服务于中国的零售和分销业的信息化建设。
牛东来在会上强调,海信与SAP合作是为了更好地专注行业研究,助力中国零售、分销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何少娴亦希望 SAP 出色的企业管理经验及强大的技术实力,通过海信覆盖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快速实施和全天候的支持,从而为零售和分销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专家认为,SAP与海信网络科技联手能帮助零售企业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时间实现管理的提升,增强核心竞争力,助力零售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