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 给浙江企业插上翅膀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记者 梁世燕
  

  作为一个国际港口城市,荷兰的鹿特丹,在国际物流发展过程中一直是处于领军位置,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荷兰其实是一个小国,却因为有着鹿特丹这样一个港口而成为全世界物流的中心。

  回顾荷兰的早期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在16世纪的时候,其发展一直比较走在前列。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他们是最早把军事设施的无线电雷达运用到港口管理上,在欧洲的各个节点上进行分布,这样使得货物的集中运输成本降低;然后围绕着鹿特丹港建设了铁路、公路,确保了鹿特丹港的地位,使它对欧洲乃至全球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越发明显,国际经贸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一个制造业大省,浙江成为全世界的一个重要制造基地,不得不学会合理运用国际物流来为自己服务。实际上,作为一个制造业大省和外贸大省,国际物流在外贸业务当中所占的成本不低:据统计,国际物流费在外贸中的成本大约为10%;目前在浙江制造的各种生产要素成本都在上升,如何使国际物流的成本得到控制,是许多浙商所要关注的重点。

  7月14日下午,在知识经济俱乐部举办的论坛上,物流专家邹小平为在座的广大浙商详细介绍了国际物流的一些常识,让浙商们对物流的重要性有了清晰的认识。

  目前,在浙江,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传统仓储等有着更多的交叉,再加上WTO大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使得它不仅具备现代物流的知识,又兼具跨国际的业务操作,同时又有跨文化的本质,因此,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常识,已经成为企业家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


  国家战略:

  吸引战略资源 占领国际市场 

  首先要介绍的是国际物流基础,国际物流是支撑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上交流的重要工具。大家都知道,在各个国家的对外交往当中,除了外贸业务以外,还涉及很多国际的交往,比如国际会展、国际文化交流等等。前段时间浙江省旅游局到国外,对浙江旅游文化进行宣传,涉及大量的影视作品、道具、文化节目,这都要涉及国际物流的安排。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现代国际物流迅速发展,同时从浙江省范围来看,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速蓬勃发展,第三方物流开始兴起,国际物流也越发蓬勃,越来越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中国远洋航运公司,它就是我国现代国际物流迅速发展的产物,目前在亚洲地区迅速形成了国际物流网络,在国外也建立了大量的口岸设施。

  作为国家战略来说,运用国际物流并通过优化配置,对于我国这样人多地广但是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我们需要从世界各地吸引包括人员、钢铁、原料、能源等战略资源,同时又要占领国际市场,把大量产品输送出去,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物流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重要战略手段,它可以大大降低国际商品的物流费用,改变我们国家区域资源的状况,从而影响国际事务的分工,改变生产和贸易的格局。

  换句话说,国际物流是我们国家在和平崛起过程中需要重要发展的一个战略。


  发展阶段:

  要求物流更加国际化

  

  从国际物流的发展来看,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一般来说认为它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 因为“二战”结束以后迎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在国际上形成了较快的物流发展,尤其是欧洲和美洲、亚洲之间形成了大量的物流,于是出现大量的物流工具,提高了国际物流的服务水平,国际航线中也出现国际航空物流的大幅度增长。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的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其特点就是精细化,物流设施跟物流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出现了运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的趋势,有些国家建立了本国的物流表征化体系,伴随着经济发

  展,使得民众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国际物流开始能够覆盖大量的产品,基本上解决所有物流对象的需求。

  第三个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由于出现了物流的信息化特征,信息技术开始得到广泛运用,在以往的国际物流服务业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以运量为立足点,把运量作为国际物流的第一要素,但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际物流开始以信息为第一要素,这样使得国际物流成本更低。

  第四个阶段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物流也必须更加国际化,物流技术的国际化、商品运输的国际化成为基本要求,保障国际化和流通加工的国际化,这个特点在各个港口几乎都可以看到,世界各国的集装箱,在中国口岸大量存在,并且互相之间进行置换,在协议的框架下,使集装箱的调度更加规模化,同时给物流成本的大幅下降带来了有利条件。


  基本要求:

  质量、效率、安全和信息化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更加彻底,现在企业普遍面临的是国际物流费用的波动,很多时候其价格是不可预测的,这会给外贸业务带来很多的困扰,因为价格的波动给企业带来困扰。

  其实对于企业来说,对物流的第一个要求是质量,希望得到高附加值、周密的服务;第二个要求是效率方面,希望能够提高国际进出口的速度和效率,有些企业考虑做进口业务,希望得到报关以及各种费用的代理等等,从订货交货乃至在整个经营的过程中,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提高高效率的服务,都是外贸企业希望得到的。

  来看一下浙江省的物流发展,浙江的物流对象基本上是多频率小批量的产品,在国际物流到达终点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各式各样的纠纷,诸如品种、破损短缺,以及原材料的风险,运费波动的风险等都是物流需要避免的。


  第三个就是安全性的要求,需要充分关注的是,商品在这个时间段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换成另外的时间段可能就是不一样了,目前浙江有很多企业都已经在准备圣诞节的订单了,围绕圣诞节的订单,物流费用肯定要涨,涨到什么程度,都需要进行预先的预测,因为时间条件已经开始变化了。

  第四个就是信息化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价格、风险的预警,这就必须要对国际物流实施联网系统的建造,同时要通过各种软件开发,达到信息化的目的,目前国际物流正在向着可视化的方向发展,给广大企业的流程管理带来了方便。


  面临风险:

  涉及多种问题

  

  随着国际物流的发展,整个国际物流的环境正在复杂化,和国内物流环境不一样的是,国际物流涉及经营管理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不同问题,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物流环境使得国际物流的复杂性增加,比如为了规避欧洲对我国的一些贸易壁垒,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借道阿拉伯国家,最后再配送到欧洲。

  另外的,比如说在包装方面,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标准,这样往往会造成接轨的困难。

  国际物流的风险,还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等等,比如一些国家的工人罢工,或者战争等等。有一些“老外贸”,在上世纪90年代曾经碰到过美国的西寒港工人罢工事件,结果造成货物进不去的后果,造成违约和损失。其他的风险包括人民币的升值等汇率风险。

  另外还涉及信用风险,国际物流中,涉及本国银行和本国代理机构,中间通过国际承运人,到了国外口岸,由国外的口岸进行报关、检验,然后可能是通过国外公路或者铁路运输,最后抵达对方的市场,这其中涉及两国政府、两国银行,以及结算的整个信用政策的担保,如果有环节做得不好,可能会导致整个信用体系的崩溃。


  干线网络:

  主要有这几条

  目前国际物流的基本特点是物流量的不断上升,尤其是集装箱的物流量非常大。其次是不断完善的国际物流网络,形成了东西方向的三条大干线,南北方向的大干线;东西方向就是从亚洲到美西(西海岸),美西到欧洲,然后是亚洲到欧洲,南北方向沿着三条大路线,从中国到澳大利亚,加拿大东部到中南美洲,以及欧洲到中南美洲。

  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干线呢?主要原因是物流在干线上可以运营大规模的船,大型船和小型船价格基本相差2倍,大型船的成本只有小型船的1/3。在这些干线中,太平洋航线(亚洲到美西),目前占据了国际物流市场60%以上的市场,另外就是北地中海沿线(亚洲到欧洲),其业务量基本上占国际物流的20%左右。

  在主干线上往往会形成钟摆式的航线,轮船每个月往返一次,或者是两个月往返一次,在往返一次的过程中,轮船公司会组织多条船,像公交车一样的形成班轮,这就要求各物流企业要采用联姻化的国际物流方式,由各大轮船公司形成战略联盟,他们之间的仓位互换,在航线的各大港口停靠运输。

  在国际航空方面物流增长也是非常快速,据统计,国际航空的运力已经超过2万吨。今年我国开放了UPS以后,在北大西洋航线、欧洲航线和远东航线等,物流量增加非常快,他们在国际航空货运中占到了2/3的容量。尤其是面对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国际航空货运每年发展很快,每年订购的大型客机、货机增加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