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潍坊市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6年政府工作回顾

  2006年,是我市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市委“一个目标、两个确保、五个新突破”的总要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20.9亿元,增长16.5%;财政总收入177.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8.5亿元,分别增长26.1%和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3.6亿元,增长16.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0%。

  (一)认真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增长方式实现积极转变。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全面清理新开工项目,坚决控制投资规模,努力消除不健康因素,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99.5亿元、增长20.3%,增幅同比回落1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资有较大幅度增长。坚持把节能降耗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强化对高耗能行业、重点用能企业的监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呈现下降趋势。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落实排污总量控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市内主要河流水质有较大改善,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7.5%。

  (二)努力推进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工业经济质量效益不断提高、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分别增长30.2%和28.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8家、全国大型企业5家、中国名牌产品9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有10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4家过100亿元。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首批支持的6个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4.3%,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2.1%。大力发展服务业,商贸、餐饮等传统产业持续增长,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房地产、旅游等新兴产业日趋繁荣。银行存、贷款增量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3位,旅游接待突破1000万人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08.4亿元,增长16.1%。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势头良好。深入实施“三化三带动”战略,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路子,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达到129家,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基地发展到465万亩。完善反哺农业机制,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82.9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4.2%;新建、改造农村道路2005公里,村村通客车率达到98%;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90%。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兑付粮食直补等各项补贴2.1亿元;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工作进展顺利。“新农合”参合率达到88.2%。农村民主管理得到加强,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等新的探索得到社会好评。

  (四)加大建设管理力度,城市功能更加完善。高起点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力推进“四大板块”建设,中心城区产业发展框架更加清晰。加快功能性项目规划建设,高标准完成了风筝广场、虞河整治、火车站站房改造等重点工程,金融中心、娱乐中心、鲁东物流中心建设进展顺利;白浪河水厂投入运营,中心城区实现双水源地供水;生态市建设“十大重点工程百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0.1亿元,中心城区新建、改建绿地面积781万平方米。加大城管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山东省节水型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和“2006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称号。

  沿海地区规划建设实现新突破。编制了沿海开发概念规划纲要、四个项目区总体规划和道路、水系、循环经济等专项规划。公路、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北海路北段建成通车;潍坊港3个3000吨级泊位建成试运营。四个项目区起步区实现“七通一平”,完成投资130亿元。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县市区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任务;市属国有企业又有18家完成改制、16家完成破产重组,改制重组面达到95%以上。孚日家纺、天德化工2家企业股票分别在深圳和香港上市。落实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民营经济迈上新台阶,年实缴税金突破百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超过70%。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通过清理整合、改企转制,146家完成改革任务,压缩事业编制2962个。市政管理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理顺市区、市县财政体制,初步建立起了稳定的收入增长和财力分配机制。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各省级开发区开放载体功能不断增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正式挂牌运行。积极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办好各类重大招商活动,引进市外资金53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6亿美元;完成进出口总额51.9亿美元,其中出口38.6亿美元,分别增长31.6%和30.8%。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达到14.3亿美元,增长539%。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力实施科教兴潍战略,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38项,获专利授权1370件、增长47.4%,科技进步考核居全省第一,再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经验被国家教育部等五部委列为全国典型。新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5个,高校在校生达到10.7万人。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高密茂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医疗急救体系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达到50个、村级卫生室2500所。参加21届省运会取得良好成绩。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4.0‰以内。广泛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文明和谐社区”、“星级文明户”等各类创建活动成效明显。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统计、地震、气象、人防等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七)高度重视民本民生,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加大公共资源倾斜力度,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8元,分别增长14.8%和9.8%。汽车、文化、旅游等支出比重提高。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12%以内;转移农村劳动力11.9万人。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努力扩大覆盖范围,保险扩面净增20.9万人。提高了城镇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城镇廉租住房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普遍建立。深入推进“平安潍坊”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稳中有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城市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被列为国家级试点。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军事演习保障任务,全国双拥模范城通过省级验收。对口支援和重点帮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八)民主法制建设、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五五”普法规划、“四五”依法行政规划顺利实施。认真执行人大常委会决议,303件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如期办结。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压减审批事项,审批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市长公开电话作用更加突出。强化“三个体系”工作机制,认真开展“双评”活动,充分发挥行政监察、社会监督作用,促进了机关效能提高。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顺利完成了公务员登记。完善廉政公开承诺制,严格执行“五个不许”规定,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是我们站在新起点、实现新突破,为实施“十一五”规划迈出坚实步伐的一年;是我们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宏观调控政策,抢抓机遇,攻坚破难,跨入又好又快发展轨道的一年;是我们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更加关注民本民生,努力推动经济社会逐步协调发展的一年;是我们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措施更加有力,发展信心更加坚定的一年。过去一年的成绩,令人鼓舞、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努力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及各界人士,向驻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潍坊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不少问题和困难,政府工作也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能够带动产业升级的工业龙头项目不多,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快。二是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主要污染物减排压力大,个别流域、区域长期污染严重,能源、土地等资源利用率不够高。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和竞争力还不够强。四是社会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覆盖范围还不够广,保障水平还不够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五是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执法体系尚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有些地方和部门作风不扎实、工作效率低,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对待,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7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综观全局,我们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特别是近几年来,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发展后劲。同时,我们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必须正确地分析形势,以科学的态度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根据市委的决策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决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完善正确的工作思路和举措,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工业经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科学发展城市经济、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发展任务”,突出工业强市、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沿海开发、服务业发展、节能环保“六个工作重点”,强化科学投入、改革创新、和谐创建、责任落实“四项保障措施”,确保实现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目标,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3.8%,化学需氧量降低7.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以内。

  上述目标的确立,一是强化了结构、效益、民生等体现“好”的重要指标,努力把中央重大战略思想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可操作、可考核的具体抓手,把各方面注意力引导到科学发展轨道上来。二是对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人口增长等约束性指标作了明确要求,力求强化薄弱环节。三是经济增长类指标力求积极可行,整个指标体系与“十一五”规划进度和全省指标作了衔接,以最大限度保证目标的可行性。

  实现上述目标,完成全年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政策,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必须积极有为地贯彻中央政策,把执行上级精神与潍坊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更加宽广的视野研究落实政策、把握全局、见微知著,增强科学发展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地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一)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培植壮大“三个一批”,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工业经济优化、提升和扩张。一是强化科学投入。坚持以投入促调整,引导投资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装备、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倾斜。支持各类企业多形式、多渠道增加投入,特别是积极争取、用好各类专项资金、基金;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加强银企合作,保证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二是壮大骨干产业。编制实施工业结构调整重点项目计划,加快装备制造、盐化工、石油化工、造纸包装、纺织服装、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的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群体,增强整体实力。新上一批能够带动全局发展的产业龙头项目和配套项目,突出抓好200个投资过亿元的重点技改项目,加快50个投资过5亿元的大项目建设,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植新兴优势产业。三是增强大企业竞争优势。在规划引导、资本运营和嫁接改造等方面对大企业实行重点扶持。组织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逐个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企业上市步伐,确保年内5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国际化战略,鼓励引导大企业加快与国际知名品牌、强势企业合资合作。年内新增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5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40家、过200亿元的3家。四是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引导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强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积极推广山工机械等企业的管理创新经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关心企业家成长,激励他们开阔视野,提高境界,引领企业加快发展。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中央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坚持因村制宜、科学规划,生产先行、各有所为,稳步推进、创新发展,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继续实施“三化三带动”战略,努力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坚持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继续抓好第一产业内部调整,进一步做强做大畜禽、瓜菜果品、花卉苗木等骨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争取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135家。高度重视和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监督监管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搞好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护好、发展好潍坊农业品牌。坚持用现代物质技术条件装备农业。完善全市水系联网工程,搞好峡山、白浪河等9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一批河道闸坝和小型水利设施。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坚持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协会、行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年内培训农民30万人,提高农民务农致富和务工就业的能力。

  二是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增加财政性投入,探索建立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快以“路水电气医学”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以城带乡、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科学编制镇村规划,通过城镇聚集、企业带动、中心村转化、自身改造提升,加快新村改造建设步伐。深入实施村村通柏油路和通自来水工程,年内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000公里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大力发展农村新型能源,建设5处大中型沼气试点工程,新增农村沼气用户2.5万户。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搞好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积极推行“新农合”,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并逐步提高人均筹资标准、财政补贴标准、补偿比例和受益率。探索建立种粮农民收益综合补贴制度。加强农民负担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继续对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和完善金融支农体系。加大山区、库区开发扶持力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平衡发展。

  三是加强民主管理与和谐村镇建设。全面深化村务公开,规范农村重大事务决策程序,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积极推广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经验,促进管理民主。搞好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和农民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大力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新理念,培育积极向上的新风尚,促进乡风文明。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市530万农民群众的福祉,事关和谐潍坊建设的大局,事关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各级都要尽最大努力,确保“三农”投入的资金高于上年,确保惠农政策的兑现落实,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让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带来的实惠。

  (三)繁荣发展服务业。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战略来深刻认识服务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坚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放在产业结构调整的突出位置,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培植新兴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消费性和公共服务业全面发展。一是突出发展重点。高度重视金融产业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抓住金融市场开放的机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引进中外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体系;深化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加大支持新农村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确保信贷投放总量有较大增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物流中心、配送网络和信息体系建设;引导大型工业企业“主辅分离”,培育专业物流公司,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发展旅游会展、信息中介和社区服务业,搞好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力争年游客人数突破1100万人次;发挥潍坊节会资源优势,规划改造一批特色会展场所,做大会展经济。二是强化大项目带动。完成金融服务区一期工程、泰华城三期工程和鲁东物流中心100万平方米建设任务,加快文化艺术中心、体育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娱乐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进度,以大项目支撑带动服务业发展。三是着力培植服务业骨干企业、知名品牌。培强做大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企业,配套完善一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全力打造一批优秀品牌,促进服务业向全省、全国延伸发展。四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强化对重点领域和优势项目的扶持。建立专门统计考核制度,加强科学监管,保证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

  (四)培强做大高新技术产业。以提高自主创新水平为中心,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抓好创新平台建设。按照国家行业标准,推动已启动的6家企业研发中心加快发展,使其早出成果并形成生产力。确保今年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及时到位,支持新建高新技术研发平台。积极推进海洋化工产业研发平台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发挥好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搞好联合研发。二是加强产业载体建设。对高新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实行“特区特管”政策。进一步提升高新区孵化、吸纳、研发和服务能力,加快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科技、高科技产业园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促其尽快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的高地。引导促进各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高科技项目聚集区。三是培植壮大骨干企业。选择100家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政策、奖励和政府采购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促其快速膨胀,带动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争取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95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

  (五)科学推进北部沿海开发。北部沿海地区是潍坊的竞争优势所在,是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加快北部沿海开发,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政府及沿海开发各办事机构的行政效能;必须合理调整、改进现有服务机构和服务方式,提高开发的质量和效益;必须科学保护和开发地下卤水等不可再生性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一是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搞好路网、供电、供水、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沿海开发提供基础保障。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做好防潮大堤、万吨级码头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及早开工。坚持以港兴区,加快进港铁路、疏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积极争取潍坊港实现一类口岸开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物流集散能力。加快项目区内商贸、物流等配套服务业发展,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二是加快项目进区落地。完善项目进区政策,出台更有效的招商引资激励措施,吸引全市特别是中心城区引进的大型工业项目进区发展。集中力量抓好已签约项目和在建项目的立项、审批、建设,争取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三是加强对沿海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无序开发、无证开发进行严肃治理,严厉打击掠夺性、破坏性开采地下资源的违法行为。提高项目准入门槛,严把项目立项、环评、规划等六道关口,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搞好生态保护,真正把北部沿海地区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区。

  (六)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坚持“巩固、优化、提升”原则,围绕增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带动、反哺能力,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魅力,创新发展机制,努力打造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

  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报批,编制综合交通、供排水工程等专业规划和10个重要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推进“四大板块”建设,增强城市经济竞争力。加强功能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城区路网,拓宽改造东外环、北外环,打通东部、北部和南部外环线。抓好电网“3109工程”,提升改造城区和主电网系统。搞好城市管网、环卫设施、停车站场等配套改造。加快推进“一山一河七中心”及火车站广场改造等重点项目规划建设进度。启动白浪河综合整治基础工程,争取用3年时间,建成社会效益最优、经济效益最好、生态效益最佳的商业、文化、景观带。综合运营城市资源,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保证城建重点项目投入。

  二是大力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抓好背街小巷、旧小区、城中村、农贸市场和城乡结合部的综合改造,争取用3年时间完成30平方公里老城区改造任务,解决“路不平、灯不亮、水不畅、环境差”等突出问题,改善10万户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搞好城市绿化、净化、美化、亮化,营造整洁优美、功能完善、和谐有序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城市管理监督考核制度,强化区、街、社区三级管理职能。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社区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新路子。启动“中国人居环境奖”创建活动,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三是努力完善城市体系。提升中心城市,壮大县级城市,加快建设小城镇,构建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富有活力的现代化城市体系。加快交通枢纽工程建设,改造、提升中心城市与各县市的快速通道,重点抓好206国道、潍九路潍坊至临朐段、潍胶路改造建设;搞好荣乌、青莱高速公路和济青客运专线潍坊段建设,积极做好长深、潍日高速公路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完善空港功能,构建立体化大交通。加快构建“半小时经济圈”和“一小时经济圈”,优化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的资源配置,逐步实现供水、污水处理、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推进县市与中心城市相向发展,加强潍坊与周边城市的横向联合。

  (七)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坚持依靠改革开放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改革。一是深化企业改革。完成国有企业改制扫尾任务,重点解决20户破产企业的重组和收购。加快企业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培植更多的上市资源。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好市属企业属地化管理工作,调动地方和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二是搞好事业单位改革。加快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改企转制。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实行人员聘用和公开招聘制度。三是加快农村综合改革。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理顺县乡事权关系,精简机构人员,提升基层依法行政和为民服务水平。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

  以更高的境界扩大开放。一是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转变招商引资理念,修订完善激励政策,重点引进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和基础设施大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创新招商方式,发挥产业、资源优势,重点抓好大项目招商、产业招商和专业招商,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着精简节约、讲求实效的原则,精心筹划风筝会、鲁台会、菜博会等重点招商活动,办出更高水平和更好效益。建立发展环境评价体系,优化投资环境,争取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亿美元。二是加大进出口工作力度。用足用好国家有关政策,增加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扩大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组织好境内外重点贸易活动,加大农副产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实施出口名牌战略,争取5个以上品牌入选商务部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0亿美元。三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优势行业为重点,扩大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提升外派劳务人员培训档次和管理水平,扩大外派劳务规模。建立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种植、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对外直接投资。

  (八)切实做好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和更为有效的手段,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强化节能降耗各项措施。突出抓好化工、机械、纺织等重点行业和125家耗能过万吨企业的节能减排。实行固定资产投资用能评估与审核制度,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产能过剩项目。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积极争取国债资金、节能专项资金,加快实施已批准的国债和节能节水项目。做好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各项工作,抓好51个市级以上循环经济企业试点,在机械制造、海洋化工等行业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型园区。二是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各种资源。认真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落实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控制性指标,搞好存量土地的挖潜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水平。规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依法严厉查处破坏资源的违法行为。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严格执行工业用水定额标准,完成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建设。建立城市用水价格调控机制,促进全社会节水。三是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强化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重点污染源的监管治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全面实行排污总量控制。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巩固提升潍河、白浪河、弥河、北胶新河水体质量,全面启动峡山水库水源地保护、虞河下游综合治理工程。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违法行为。对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积极推动环保设施建设运营市场化。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加快实施“十大重点工程百个建设项目”,完成造林20万亩。积极开展环保模范城市群创建活动。

  (九)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增加财政投入,推动均衡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水平。统筹规划市区中小学布局,搞好新城区学校建设,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做大做强教育产业。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组织指导好驻潍高职院校的有机结合和资源共享,提高教育质量,支持高职院校办成全国重点示范学校;加快县域职教中心建设。支持潍坊学院、潍坊医学院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完善困难学生救助体系。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为68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杂费,为10.3万名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所需市县两级财政承担的7961万元经费,全部由市级财政承担。做好贫困大学生救助工作,切实保证每一个困难家庭的大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整合各项教育救助基金,建立贫困生救助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为全市所有儿童、青少年创造接受良好教育的条件,切实把教育公平落到实处。

  二是努力做好科技、人才工作。深入实施全市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严格科技进步责任考核,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坚持育才、引才、用才并举,落实各项人才激励政策,多渠道增加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加快发展博士后事业,大力引进海内外人才智力,吸引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来潍坊创业。

  三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突出大众卫生理念,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障制度。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点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完成县级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快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新建、改造、提升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双向能转诊、保健在家庭”的卫生服务新格局。启动“新城合”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整顿医疗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收费,加强药品价格监管。每个县市区建设1处平价医院,试行“病种阶梯收费”制度,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是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实施“强基固本”战略,推进工作规范化、队伍职业化、阵地标准化。强化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运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坚持“一票否决”,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五是积极发展文化体育等事业。完善市、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努力推进文化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工作者多出精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培育和规范文化市场。搞好体育场馆和群众健身设施建设,办好第17届市运会,做好第11届全运会承办项目筹备工作。关心支持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龄工作。加快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统计、档案、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事业,搞好国防教育、经济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工作。

  (十)努力构建和谐潍坊。促进社会和谐,既是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把扩大城乡就业作为重民生的头等大事、把加强社会保障作为解民忧的关键措施、把维护社会秩序作为保民安的基础工作来抓,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是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鼓励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城镇劳动力1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鼓励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就业工作。充分发挥潍坊人力资源市场和社区劳动服务平台的作用,搞好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加强对“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援助。完善劳动保障维权体系,严格执行和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严厉查处恶意拖欠工资行为,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保险“一票征缴”管理机制,努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力争扩面20万人;积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维护好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加大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力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筹资机制,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补助水平。大力发展以扶贫、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年内在所有县市区成立慈善总会,县市区城区普遍建立慈善超市。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出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工作意见,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困有所济,是不断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我们将竭尽全力做好这项工作,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是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平安潍坊”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着力构建治安防控体系。强化“三基”建设,建立警力下沉长效机制,推进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对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管,杜绝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快建设城市应急联动与社会综合服务系统,完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专项应急预案,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加大社区服务设施投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服务队伍专业化;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以“八荣八耻”教育为核心,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弘扬和谐文化,加快建设和谐村庄、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完善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体系,推进“诚信潍坊”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认真实施“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健全民主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拓宽和规范法律服务,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

  各位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扎扎实实为群众谋利益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今年,我们将围绕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倾情倾力办好10件实事:

   ①提高城乡居民保障水平,中心城区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2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70%以上;按每人每年60元的标准,建立中心城区中小学生大病医疗统筹制度。②积极推进“零就业”家庭就业,确保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家庭成员至少有1人就业。③完善廉租住房制度,为中心城区600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对全市残疾人住房进行全面排查,搞好危房维修改造,确保住房安全。④对2000名城市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为低保家庭子女、孤儿提供免费高中教育;安排1000名城乡低保家庭的子女免费就读技工学校;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⑤启动农村中小学“一通二热三改”工程,年内为300所超过1.5公里就学半径和偏远山区的学校安排通校车,为353所农村不寄宿的中小学配备热水、热饭设施,改造部分农村中小学食堂、宿舍、厕所。⑥投资2000万元,建成北海学校,缓解城区中小学就学压力。⑦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增自来水村1347个,受益人口88万;新增通柏油路村1000个以上;新建50处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1000处标准化村级卫生室。⑧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新建社区服务中心8处、社区服务站52个。⑨加快旧城区改造步伐,完成中心城区20个旧小区、90条背街小巷综合整治任务,改善4万户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⑩大力发展城区公用事业。中心城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00万平方米、管道燃气用户1万户;新增、优化、改造15条公交线路,新增100辆大公交车,规划建设3—5处公交换乘站;完成8万有线电视用户由模拟到数字的整体转换。

  各位代表,对这10件实事,我们一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逐一明确责任,逐一落实投入,逐一抓好督查,确保件件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构建和谐潍坊,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强化执政为民理念,以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为目标,推进管理创新,提高执行力、公信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切实提高行政效率。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压缩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推进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市县审批网络联接,提高审批效率。加大督查力度,突出准确性、及时性和实效性,确保重大决策的落实,提高落实效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务网站网络体系,推进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参与,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一网式服务”。继续开展“双评”、“行风在线”等活动,充分发挥市长公开电话功能,加大“三乱”治理力度,进一步规范检查评比活动,努力打造有竞争力的发展环境。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健全经济引导机制,创新政府经济管理制度和方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调控能力,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到实处。在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将财政增收部分更多地向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倾斜,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切实加强“三个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把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作为首要追究对象,严格责任追究。强化决策执行,建立完善公务员绩效奖惩考核制度,科学确定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实现绩效评估的制度化、法制化及结果公开化。

  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及时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发挥好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职能。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认真落实依法行政“四五”规划,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和行政赔偿制度,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中纪委七次全会讲话精神,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继承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弘扬规范严谨、周密细致的科学精神,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使各项工作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的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努力改进会风、文风,最大限度地减少礼仪性、应酬性活动。坚持从严治政,确保政令畅通。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完善和健全廉政制度,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进一步健全政府采购、资金资产管理、工程建设招投标等制度,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加大治理商业贿赂力度,从严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遵纪守法,严格要求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全体公务员都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扎扎实实干事,树立人民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争创一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把潍坊建设成为富足、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