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化本:关于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的若干建议
来源:中国上海 更新时间:2012-04-14

 北部湾经济区应如何开发建设?我们认为: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经济区的建设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政治、社会效益,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二要着眼于构建和谐的区域合作环境。经济区建在广西,其功能与意义都不限于广西,而是中国与东盟区域合作的平台,西南各省的出海通道,因此必须立足于国家利益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构建和谐的合作氛围。三是要立足于国家的战略需求和广西的区位优势来规划经济区的产业布局,谋划经济与社会发展方略。

  一、更加重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作为西南各省区的出海大通道和中国—东盟区域性商贸基地,这种功能定位决定了北部湾经济区必须把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放在突出位置。但我们看到在经济区产业布局规划上,物流产业却排在了石化、能源、钢铁等第二产业之后,名列第九。诚然,作为第三产业的物流业有赖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但北部湾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其物流产业的服务对象乃是西南与东盟的广大区域而不只是限于北部湾经济区。因此应当给予更多的重视。我们完全赞同经济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设立保税港区的请求。这对于打造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平台无疑是重要的、必要的。但除了硬件建设,还应加强软件建设。一是要清除物流产业发展的行政壁垒,实现北部湾经济区内三港一市物流的一体化运作。二是以港口物流为中心,围绕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性物流基地建设目标,建立港口与腹地(广西乃至整个西南地区)联动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提升进出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性物流基地的货物吞吐量。三是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区“三港”与北部湾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泛北部湾区域港口联盟,促进泛北部湾沿海港口一体化发展。四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物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和发展集团化、国际化、品牌化、网络化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五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产业管理体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政务环境。六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提高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水平。

  二、提升科技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我们感到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规划中更多考虑的是工业布局,对科技重视不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既定的战略目标。因此应提升科技在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具体建议如下: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化工业附加值高、污染少。对北部湾经济区来说,在产业布局上如何能既有效推动经济快速增长而又减少环境污染、保住现有的这片净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最好的选择。有人说,广西科技力量薄弱,如何发展高科技产业?我们认为这不是理由。深圳当年也不过是个小渔村,现在不也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基地吗?建议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到北部湾经济区落户。根据北部湾经济区区域性特点,我们建议重点发展信息产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2.构建中国—东盟区域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地。构建中国—东盟区域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地,对于支持和促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对于北部湾经济区尽快成为“发展新一极”,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中国—东盟科技交流与合作基地可包含两项内容:其一、创建泛北部湾(北海)高科技工业园区。基本设想是将北海市现有的各种开发区资源加以整合,形成一个国家级的面向东盟的泛北部湾高科技工业园区。这个工业园区可采取苏州工业园区的模式,成为中国—东盟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大平台。其二、加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平台建设。目前国家科技部与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已决定以现有的中国—东盟科技企业(南宁)孵化基地、中国东盟博览会、广西科技信息网络体系为基础打造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平台。建议加大此项工作的力度,扩大合作范围,如可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相关部委都吸收到此平台建设中来。

  三、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是篇大文章。作好这篇文章需要大量各方面各类型的人才。广西在这方面有较大差距,必须大力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1.开展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需求前瞻性调研,以此为依据编制人才引进与培养规划,加强人才网、人才库、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等方面建设,做好人才引进与培养的一系列基础工作。

  2.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所需的各类国际化人才。发展北部湾经济区与国内大学、科研机构间各种形式的科技、经济合作,以实现人才为我所用。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项目与人才政策导向上对北部湾经济区予以倾斜。

  3.加大对本地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投入,扩大本地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规模,特别要在目前教育比较薄弱的沿海三市布局一批适应经济区建设需要的高等院校与职业技术学校,以增强本地区教育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服务的能力。

  4.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与国内知名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委托其为经济区定向培养人才;同时延揽有关高校到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分校,就地培养所需人才。

  5.开展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吸引国外知名大学(特别是东盟知名大学)到北部湾经济区设立分校、建立人才培育基地;与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人才培训,选送人才出国深造;筹建为东盟国家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如北部湾大学,其意义不仅在于为北部湾经济区提供国际性人才,更在于为长期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打下人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