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摘要)
第一节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1、基础条件
“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其表现是:经济实力增强。“十五”末,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00.3亿元,年均增长11.2%,比“九五”期间提高1.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九五”末的34.6:29.4:36.0调整为25.9:35.1:39.0;完成财政总收入46.7亿元,年均增长18%,比“九五”时期提高10.7个百分点。“三化”进程加快。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6.2%,提高3.6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2%提高到31.06%,提高9.06个百分点;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超过一半以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五年累计新增高速公路198公里、铁路134公里,改造国省道1216公里、县乡公路7990公里,开工建设赣州新机场,新建50万伏输变电工程,新改建220KV输电线路601公里、110KV输电线路1327公里、35KV以下输电线路6万公里,期末发电装机容量达53.12万千瓦,固定电话装机达14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00万户,互联网用户超过20万户。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出口总额约9.2亿美元,年均增幅分别达47%、44.8%;引进市外资金超过500亿元;新设龙南海关,龙南、瑞金外汇管理支局,赣州公路货物查验场,公共保税仓库等涉外服务机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较大提高。“十五”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60元,年均分别增长11.3%、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9亿元,年均增长1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得到落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5万人。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不断深化。“十大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国有企业改制攻坚任务基本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实施,投资体制改革有序展开,金融体系更加健全,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卫生、药品、粮食管理体制和流通体制改革都取得明显成效。各项社会事业更加繁荣。科技创新水平有所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初步形成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2‰,森林覆盖率达74.2%,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为“十一五”时期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我市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国际看,当前正处于世界新的经济周期上升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将加快,科学技术发展更加日新月异,经济结构调整步向纵深,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趋势增强。从国内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家宏观政策将更加取向于统筹发展,更加关注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欠发达地区。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长珠闽等经济区域的壮大和扩张,更有利于我市参与区域经济协作。从自身看,我市多年积累起来的物质基础和在加快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长期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通过实施“十大体系”建设,为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在推进与长珠闽地区“对接”的过程中,我市基础、资源、区位、人力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为我市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尤其难得的是,我市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同时,将可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为赣南老区改变贫困面貌,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加快经济振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是,我市经济发展中也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投入不足,缺少大的产业和项目支撑;粗放型增长方式特征突出,可持续发展压力大;经济市场化进程滞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任务任重道远;交通、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与周边对接与融合还不顺畅;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尚未形成,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等,必须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3、总体要求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坚持集约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一切为民谋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加速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4、发展路径
——转变增长方式。在继续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大力促进消费和出口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激活内生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单纯依靠自然资源支撑经济增长,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投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技术进步转变,向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真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共财政、地方金融等改革为重点,盘活存量资产和存量资源,争取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继续推进强县扩权改革,促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加快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的发育成长,促进各种所有制形式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实施中心扩张。调整行政区划,扩大中心城区发展载体,强化服务功能,打造城市品牌,加快主导产业培育和支柱产业聚集力度,努力构建中心城区产业、技术、人才集聚平台。着力构建“一小时城市经济圈”,使之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辐射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促进和谐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整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市域广泛联动,促进区域融合;关注民生民意,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群体和谐;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基本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与人口大市较相适应的发展格局,初步确立赣粤闽湘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地位。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经济总量到201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超万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2010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
经济结构走向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16:46:38左右,工业增加值比重突破三分之一;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20%以上;混合型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70%以上。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五年利用外资合计超过40亿美元;外贸出口年均增长20%, 2010年达到10亿美元;引进市外资金年均增长10%。
城镇发展发生新变化。中心城区达到70平方公里和70万人以上;瑞金、龙南两个次中心城市发展成为20万人的中等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期末达到126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期末达到4050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控制在103%左右;城镇人均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至37%和49%以下;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8%以上;五年减少贫困人口5万人;少数民族乡村得到更快更好发展。
生态环境展现新面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6%,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5%以上;资源循环利用率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各县(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城镇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5%以上;中心城区及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和谐社会取得新成就。人口控制在880万人以内,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2‰以内;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3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初中、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8%、75%,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城乡各类社会保障覆盖率明显提高;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服务设施更加健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和谐平安赣州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第二节 强力推进对接 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
6、建设产业转移承接主平台
切实加强中心城区功能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产业聚集能力、人口吸纳能力、要素集约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区域内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共建共享,形成“一小时城市经济圈”。进一步完善投资者权益保障制度,优化投资环境,实现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与国际惯例接轨,与长珠闽地区互融互通。使中心城区成为全市商品、要素和物流交易最为活跃的区域,成为全市经济引力与张力最强的区域,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资金、技术转移的主平台。
7、打造产业承接梯级平台
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积极培育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中部经济区、以瑞金为核心的东部经济区和以龙南为核心的南部经济区,打造东、中、南三个经济增长板块,构建瑞金-赣州-龙南工业经济带。中心经济区主要以章贡区、南康市城区、赣县县城为主,包括兴国、于都、信丰、上犹、崇义、大余等周边县城。重点布局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以精深加工为主的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业,电子信息业,以酒、烟为主的食品业,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电制造业,以造纸、服装为主的现代轻纺业和生物制药业。东部经济区包括宁都、石城、会昌等周边县城,要加速成为与“闽三角”地区对接的经济协作区,重点布局氟盐化工、新型建材、食品等产业,形成赣闽边际地区集散、口岸、中转为主的物流中心和红色旅游城市。南部经济区包括安远、寻乌、定南、全南等周边县城,要加速成为与“珠三角”地区对接的经济协作区,重点布局稀土采选深加工、现代纺织服装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赣粤边际地区集散、口岸中心。
8、办好工业园区
进一步整合工业园区资源,调整园区功能和产业布局,加快建立“园区一条龙”便捷服务机制。培育发展钨、稀土、氟盐化工、机械、食品、新型建材、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等特色工业园区。加速把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全市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老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的主载区和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极。加快瑞金、龙南工业园区建设。“十一五”末,争创1个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的综合性工业园区, 5个年销售收入60亿元以上的特色工业园区。
9、扩大对外开放
把主动融入长珠闽,尤其是主动融入泛珠三角区作为全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与长珠闽地区在发展路径上的互融互通。积极参与长珠闽特别是泛珠三角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域的分工协作。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航运、海关、商检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建设营运和管理。加快构建与长珠闽地区的无障碍旅游区,完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大力发展“配角经济”。
10、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领域,鼓励外商投资农业、生态、水利、交通、能源、市政、矿产、卫生、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引导外商建立研发机构,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和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外商参与商贸、旅游、金融、外贸、通信、会计、咨询、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把引进外资与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主导产业的产业链等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市内企业境外上市,或与境外跨国公司进行战略性合资、合作等。创新招商理念和方式,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兴办台资工业园区。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国外贷款。
11、增强外贸出口能力
落实外贸出口企业的对外贸易经营权。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支柱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农副产品、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特色产品出口比重。鼓励具备实力的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巩固传统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加快航空、公路、铁路等口岸建设,建立健全“大通关”联络协调机制。争取设立赣州出口加工区。
第三节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
12、完善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农民主体的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争取在“十一五”末,初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13、加速建设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稳定粮食生产,调优品种结构。培植壮大脐橙、生猪、蔬菜、烟叶、苗木花卉等主导产业,以及工业原料林、草食畜禽、特种水产、竹业、黄鸡等区域特色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种养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农业生产保障体系建设。加快以现代信息、生物技术改造农业,以先进的生产设备武装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切实加强现代农业示范县、示范乡和示范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农业。
——脐橙。坚定不移地把赣南建成全国最大、世界著名的脐橙主产区,把“赣南脐橙”培育成中国知名品牌。规划建设和壮大以安远、寻乌、信丰为重点的南部脐橙主产区,以南康、大余、赣县为重点的中部脐橙主产区和以宁都、兴国、瑞金为重点的北部脐橙主产区。着力发展脐橙相关产业,及以脐橙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和文化产业。在脐橙主产区新布局一批仓储、橙汁加工等项目。大力推广脐橙原产地保护国家强制标准。积极搭建营销网络,拓展国内外营销市场。
——生猪。大力发展以“猪-沼-果”为主要模式的生态养殖专业园区,把赣州建成粤、港、澳稳定的优质瘦肉型生猪供应基地。京九沿线县(市、区)达到500万头外销生猪规模;形成以安远等县为重点的生态养猪区,以定南等县为重点的优质种猪生产区,以章贡、龙南、瑞金为重点的生猪屠宰加工区,促进生猪产业向外向型和加工型发展。
——蔬菜。突出抓好基地、加工、流通三个环节,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建设以各县(市、区)中远郊为主的城镇“菜篮子”菜区,以全南等为主的外销蔬菜区,以信丰等为主的加工蔬菜区,建成章贡区等7个无公害蔬菜专业县(市、区)。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加快发展无公害蔬菜和蔬菜产品深加工。
——烟叶。重点建设八个重点产烟县,努力扩大烟叶生产,积极改良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打造特色品牌,提升赣州烟叶的市场知名度。大力推广现代烤烟技术,新建3万吨(60万担)的烟叶打叶复烤厂。
——花卉苗木。主要发展盆栽花卉和园林绿化苗木。重点抓好赣州花木良种种苗繁育中心、花木交易中心、野生花木资源保护与开发示范基地等建设,建成5个规模化、集约化花木生产基地和3个花木专业生产县(区)。
14、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大力整合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加大对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的改善力度。加快村镇规划设计,建设新型乡村。全面开展村落社区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沃土工程,推进农田标准化整治,基本完成章江大型灌区和12座中型灌区的建设与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田抗旱排涝能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基本消灭“无电村”。高度重视农村水源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地区的饮水问题。加快农村公路改造和建设。
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扶持民族地区搞好土地标准化整治工程、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切实搞好水利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整治。建设新农村民族示范村,提高民族村农民收入。
15、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继续实施公民职业化和农民知识化工程。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大力把农民培育成为产业农民、产业工人和三产就业人员。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网点建设,建立主要为农民就业服务的市、县、乡(镇)三级农民培训体系。抓好农民远程培训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完善村民理事会制度。提高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水平。
16、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积极促进农村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广播电视、文化体育、信息通讯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实施农村贫困生助学工程,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在2007年,基本建立覆盖全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强化农村文化、体育、通信设施建设和管理,基本实现户户有电视(广播),村村通电话,乡乡上宽带。破除封建迷信,建设文明乡风。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和计划生育工作,搞好扶贫开发,实施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程,实施深山区、库区人口的异地搬迁。
17、全面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新经济组织,建立农民增收减负的长效机制和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的稳定机制。巩固和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切实保障粮农收益。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安置机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探索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继续深化农村户籍制度、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努力消除影响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进步的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
第四节 培植产业集群 加快新型工业化
18、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和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原则,实行资源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集约发展的模式。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产业整合为主线,科技创新为先导,战略合作为重点,强化宏观调控,完善产业政策,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配套,做大核心企业,扶持中小企业,推动产业集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赣州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培育和发展年销售收入过20亿元或利税超2亿元的企业3户,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或利税超亿元的企业10户;发展上市企业2至3户;把赣州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的集矿产开采、生产、加工、贸易和科研为一体的有色金属产业区,成为国际知名的钨、稀土深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钴、锡、汽车变速器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氟盐化工、烟酒、轻纺、制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基地。
19、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钨产业集群。进一步减少和控制钨矿开采总量,拉长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重点发展钨箔、硬质合金材料及工具和特种钨丝等高技术产品,大力开发钨基触头材料、钨电极材料、钨铜合金、高比重合金等新产品。
——稀土产业集群。加快稀土研发中心和赣州离子型稀土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以荧光材料、永磁材料、储氢材料加工及应用为重点,研究开发储氢合金、钕铁硼永磁合金、永磁电机、电动储电池、常温超导材料等系列产品;开发生产彩色等离子显示屏(PDP)用荧光粉、白光LCD荧光粉、彩色投影电视荧光粉及红色蓄光型自发荧光粉等;继续加大稀土复合肥、稀土钢、稀土铝等传统领域应用项目的开发;推广大型电解槽新工艺。
——氟盐化工产业集群。依托瑞金、兴国、会昌、宁都等资源产地,建设瑞金和兴国氟盐化工产业基地。积极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深加工、应用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配套,培育自主品牌,加快形成产业集群。
20、扶持壮大主导产业
——有色冶金及新材料业。实施有色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配置战略,有效调控有色金属资源的供给。加强地下矿产资源勘探,建立以利益为导向、市场为主体的资源开采、研发、运用机制。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推动企业靠大联强。加快各种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大力发展末端产品和应用产品。
——食品业。大力开发和生产绿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生物食品等。以现有优势企业及名牌产品为核心,实现规模化扩张,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纵深发展。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培育知名品牌。重点发展卷烟、酒、果品、奶制品、米粉、腌腊制品等特色产品。
——现代轻纺业。以跟进、接替为着力点,加快与“长珠闽”地区产业对接与互动,形成现代轻纺产业集聚、特色集群、专业化分工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家具、制鞋、服装、针织、高档纸等产品生产。
——机电制造业。积极靠大联强,强化结构调整。改造传统产品,提高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能力。围绕主打产品发展配套生产,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重点发展汽车变速器、摩托车齿轮、新型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大型特种压缩机等。
——新型建材业。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注重节能降耗,利废环保,推进清洁生产。重点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质碳酸钙及建筑陶瓷、高岭土材料、新型墙材、新型装饰装修材料、商品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等。
——制药业。实施资本运作,引进医药大企业、大集团,积极扩张产业规模。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和中成药,加速中药产业化和现代化,推广先进的提取、纯化和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等新型制剂技术,扩大转移因子口服液、九华栓剂、复方陈香胃片、通脉降脂片、喜炎平等生产,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肝癌转移因子、重组胸腺肽等新产品。加强市场开拓,提升品牌竞争力。
2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跟踪和把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工程、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稀土发光材料、基因工程治疗药物等方面取得突破。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品的融合,积极开发网络通信产品、特种电子、应用软件等信息产品。
22、着力创建自有品牌
制定品牌经营制度及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规范品牌管理,保护现有品牌。积极探索建立品牌建设管理推广制度与规范体系。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十一五”期间,力争在高性能钨硬质合金、钕铁硼永磁材料、荧光材料、氟盐产品、服装、制鞋、汽车(摩托车)配套件、绿色食品等行业,新创10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品牌,争创2-3个国家或世界级的知名品牌。
第五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23、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拓展中心城区规模,加快站北区、水南新区建设。加快城市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拓宽中心城区出口通道,实施城市畅通工程,构筑城际道路框架,新建3-5座城市大桥,启动环城快速干道建设。完善城市环卫设施,建成赣州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二厂。大力发展城市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完善城市配套公共服务体系。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提升房屋建筑档次。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活动。推动城市管理事权下移,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努力把中心城区建成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山水园林城市。
——推动中小城市建设。以突出特色、完善功能、强化对周边地区和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和人口吸纳能力为发展方向,加快中小城市建设。着力推进瑞金、龙南两个次中心城市向中等城市演变,加快形成瑞金-于都-中心城区-南康-信丰-龙南的中小城市带。
——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增强城镇吸纳和发展能力。优化小城镇节点布局,优先发展50个重点小城镇,拓展中部、东部、南部三个城镇密集区,建成一批人口规模5万人左右、经济总量10亿元左右的经济强镇或文化名镇。深化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合理、集约利用土地。创新城镇建设方式和管理模式,扩大社会资本对城镇交通、能源、通信、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等基础设施的有效投入。进一步完善城镇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乡户口一体化管理。
24、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依托资源和市场优势,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各具特色的县域主业。加大对县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品牌产品的支持。扶持壮大劳务经济。注重用产业化的思路谋划劳务经济发展,健全劳务输出输入机制,完善劳动力市场,积极打造劳务品牌,推动一些县(市)发展成为培育高级打工人员和高级蓝领队伍的基地。继续推进“强县扩权”,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决策权,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到2010年,培育8-10个财政收入过5亿元的经济强县。
第六节 推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25、建设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
以建成江西南部乃至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为目标,构筑以公路、铁路为基础,航空、水运等为补充,内畅外联、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运输能力。
——公路。构筑“二纵三横二联一环”高速公路网,新增高速公路450公里,基本实现各县(市、区)城区30分钟内进入高速公路。建成南康至大余、厦成高速瑞金至赣州段、济广高速石城(宁都)至瑞金段、石城至兴国高速;开工建设赣州至崇义、瑞金至寻乌、赣州环城高速赣县至南康段;启动全南至寻乌、龙南至连平高速前期工作。打造“三纵三横”主干线网,改建主干线600公里。改造崇义至丰洲等5条出省通道和外联公路,新改建兴国至江口、信丰至南雄等9条一级公路。新建和改造乡村公路9000公里。
——铁路。建成赣韶铁路,形成 “十”字型铁路主骨架。推进赣郴、向抚瑞、赣(州)株(州)铁路项目前期工作。实施京九、赣龙既有线路改造工程,促成铁路干线提速和客货分线。做好站场扩能工作,提高火车站编组和始发能力。到2010年,新增铁路67公里,力争新开通始发列车5趟,新增铁路货运能力1000万吨。
——航空。以赣州新机场建设为契机,增强机场硬件设施建设。加强与国内的航空联系,连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枢纽机场,力争开通直飞国内大中城市的航班10个以上。积极发展旅游专线业务。到2010年,实现年旅客吞吐能力10万人次。
——水运。以提高赣江及其主要支流航道等级为主,启动重点航道疏浚整治工程,打通赣州至长江500吨级以上水运主航道,达到三级航道标准。
26、建设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加快电源点建设,完善电网建设,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沼气、天然气等清洁、高效、优质能源的使用比重,减少煤炭终端消费。强化节能意识与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益。
——电力。建成华能瑞金(赣州)电厂2×30万千瓦一期工程,开展2×60万千瓦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因地制宜开发小水电,积极开发风电,争取“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1-2个风电场。大力开发和推广利用太阳能发光和照明技术。加快电网建设,建成500KV三南变电站,积极争取建设赣州东500KV变电站,尽快将赣州电网纳入全省500KV大环网,形成南北双回辐射的500千伏主网架;扩大220千伏骨干网覆盖面,实现全市绝大部分县(市)至少有一座220KV变电所,基本形成以背靠500千伏变电站的双回辐射网为主和局部单环网为辅的220千伏骨干网;加快城市和县城电网改造,新建和改造一批110千伏及以下的电网项目,形成承接配送通畅的110KV~10KV配电网;开展特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煤炭。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探工作,加大对现有煤矿的技术改造,整合小型煤矿,使其上规模、上档次,确保安全生产。
——天然气。大力普及使用天然气,逐步替代煤、石油液化气、燃油等,使之成为城镇民用的重要能源之一。到2010年,力争各县(市)城区及5万人以上的重点城镇用上管道天然气。
27、建设安全良好的水利和防洪体系
以实现水利现代化为总目标,继续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人水协调和防洪除涝和持续优化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加强水资源调蓄和配置工程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和地下优质水,协调解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问题。加快建设城市水源污染应急工程。完善城区防洪设施,使中心城区70平方公里范围内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全面建设好县城防洪堤,各县(市)城区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加强水库、堤防等危及公共安全的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全面完成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建立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完善防汛指挥系统和预警系统、全流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28、建设统一高效的信息体系
继续推动基础通信网建设,推动广电网络数字化建设,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实现全市100%的乡镇光缆联网。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速市政务信息网纵向和横向延伸。加强跨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实现党政机关网上办公和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加速推进农业信息化,建立“三农”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并延伸到基层行业协会、专业户,鼓励邮政系统开展直接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连锁配送等业务。积极拓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体育、艺术、旅游、医疗、卫生、公用事业、社区服务等的应用。
第七节 突出发展物流和旅游业 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29、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商贸业
积极搭建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和以政府引导、协调、扶持为主的物流政策平台。重点建设“一个园区”,即赣州市综合物流园区;“三个中心”,即中心城区物流中心、龙南物流中心、瑞金物流中心;“三个集散地”,即赣州铁路东站工业品物流集散地、赣江新货运码头大宗产品集散地、赣南贸易广场日用品集散地。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和专业市场,扶持发展大型物流企业。推广物流先进技术,逐步实现向第三方物流发展。推进传统商贸流通业在业种和业态上,向合理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继续抓好各种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大力刺激农村消费。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理念及先进管理方式,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档次和水平。支持发展中小型商贸、餐饮连锁便利店、特色连锁专卖店、农村超市等。大力推行代理制、特许经营等发展模式。
30、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
重点建设好“三区一带”旅游景区,即以中心城区为主的宋城旅游区,以瑞金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区,以陡水湖和三百山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区,以龙南、赣县为代表的客家文化旅游开放带。进一步开发、优化和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色、绿色、古色、客家和休闲度假旅游,精心打造若干条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历史文化景区。积极开发互动性、体验性旅游新产品,逐步形成多中心、开放型的网状旅游格局。按照旅游六大要素的要求,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加快旅游景区公路与交通主干线的连接。培育壮大旅游社,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旅行社集团,支持国内外旅行社到我市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推行市域景区景点“一票通”。拓展与周边地市的旅游合作,探索和实现与周边地市的无障碍旅游。加强宣传推介,积极争取并集中力量兴办区域性或全国、国际旅游节市、会展等大型特色旅游主题活动。大力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31、重视发展金融服务业
深化金融改革,改善金融服务,扩大信贷规模。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争取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稳步推进农信社改革,加快市商业银行改革步伐,探索发展民间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保险业的服务水平,加强农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投资保险和组合保险服务。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发行企业债券,发展证券融资,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培育担保、征信、信托、基金、贷款公司等新兴金融相关行业,率先建立以市本级担保公司为核心,市县两级联动,相互协调配合的信用担保体系。
32、积极拓展中介和社区服务业
加快现有中介服务机构脱钩转制,打破中介服务业的行政垄断和部门垄断。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发展信用担保、劳动、信息、科技、法律、会计、审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各类农村协会、专业合作社、经纪人、运销大户等农业中介组织。加快发展城镇社区服务业,培育壮大文化娱乐、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卫生保健、家社护理、机关事业单位后勤保障等新的增长点。积极拓展农村社区服务业,把农村社区建设与“农改超”、村民教育、农技服务、计生医疗、群众文化、农村救济互助等紧密结合起来,刺激农村消费升级。
33、有序发展房地产业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销售办法。加快廉租房建设,积极帮助困难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大力开发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适度发展高档商品房,重点发展风格多样、功能完善的商务住宅小区,推动住宅区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同步完成。在保护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加快老城区危旧房改造。加强房地产一级市场调控,加快放开和搞活二、三级房产和地产市场。建立向社会公开建房成本等制度,控制房产价格,防止价格联盟。允许居民合作建房。扩大住房公积金按揭范围和标准,延长还款期限。“十一五”期间,力争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服务业领域的新兴主导产业。
第八节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34、基本完善“十大体系”
积极参照沿海等发达地区的做法进行政策创新,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支持和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组织,增加服务品种,构建运作规范、信用度高、品种多样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体系。实行激励人才成长、鼓励人才创业的系列政策,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人力资源体系。积极发展物流主体,培育壮大物流服务市场,构建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大贸易领域的开放力度,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态,完善贸易服务体系。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各类产权市场,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体系。加快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口岸协作,形成完备、快捷、高效的口岸服务体系。从满足对外贸易和开拓市场的需要出发,强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技术标准覆盖面。扩大各类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35、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广泛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推行综合执法,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度,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高社会管制水平。
36、深化投资和财政体制改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严格的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全社会投资活动的引导、调控和监管,最终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样、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资体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审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
37、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本进退机制,积极推动国有资本投向支柱产业、优势企业,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国有企业与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合作,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核心和龙头企业。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体制,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私有财产保护机制,切实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依法依规放宽行业许可条件,放开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鼓励非国有资本进入一切非禁即可的行业和领域。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信用担保机构,进一步疏通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努力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大力促进全民创业,鼓励社会各阶层自主创业和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吸引市外人员到赣州投资兴业。完善全民创业的服务机制,制定和落实全民创业在投资项目核准(备案)、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培训用工、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38、深化事业单位改革
进一步调整事业单位结构。按行政管理职能区分公益性和经营性事业单位,分类推进改革。对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资源整合和机构重组的基础上,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对经营性事业单位,推动其改制转企,进入市场。改革事业单位投融资体制,推进社会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建立新型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竞争性的劳动人事制度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
第九节 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为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39、推动全社会科技进步
继续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整合科研资源,办好赣南科学院,发挥驻市高等院校的作用。加快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社会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投入新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区域创新体系。抓好重大科技课题的研究攻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研究中心或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积极争取设立稀土、钨、氟盐化工和脐橙等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产学研的整体创新优势,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人员交流、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攻关、共建研发机构、组建股份制公司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利服务中心、科技评估中心、科技信息中心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建立健全技术创新的信贷风险投资体制。鼓励金融、保险等机构创办风险投资公司,支持科技开发。
40、完善全民教育体系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优质高中建设工程”,使部分重点中学办学条件达到国家级示范标准。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赣州应用技工学校、赣州卫校、赣州农校、赣南文艺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加快县级职教中心建设。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调整专业设置,完善高校园区,整合师范专科部和宁都师范,设立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41、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合理利用,建立完善各类人才的能力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进一步改善人才结构,加快培育壮大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扩大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发挥地方人才的作用,抓好人才的自主培养。做好与先进发达地区人才政策的衔接和开发合作。建立人才储备制度,引导各类人才向重点产业、重要区域、重大项目集聚。完善分配激励机制,重奖优秀人才。加速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建立人才市场管理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第十节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创建绿色生态和环境友好型赣州
42、加强生态建设
坚持保护、恢复、建设、治理相结合的方针,加强生态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和环境友好型赣州。大力实施源头保护工程,建立赣江(章江、贡江)、东江源头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持重点保护监管区。加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中心城区、东江源、赣江源、西部山水四大生态区,加快建设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实施生态赣州工程,抓好中心城区生态城市建设。积极开展村镇绿化。实施流域治理,减少水土流失。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安全管理,保护珍稀、濒危生物和植物资源。
43、强化环境保护
以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环境承载能力为目标,加大环境执法和环保宣传,提高环境意识。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并积极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强化对饮用水水质和污染突发事件的监控。积极推行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和综合利用。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环境监管。建立辐射和危险化学品污染处置体系。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大煤炭、化工、稀土及有色金属等企业污染控制力度。积极实施各类旅游景点污染防治工程。
44、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
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地、矿产、森林等国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强化水权管理,建立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保障体系,健全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继续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建设用地定额标准,积极推行城乡和工矿企业土地整理和复垦,推行工业用地排序制度,合理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准入制度,积极培育矿业权市场,规范矿业权授予、取得和转让程序,加强对保护性开采矿种和限制性开采矿种的统一规划和开发利用管理,增强政府对矿产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实施森林资源保护工程,调整林业品种结构,扩大活立木蓄积量,继续推进长防林、珠防林等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积极改造低产林,建设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等特色林业基地,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45、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
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产及消费模式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构建企业、工业园、城市和社会等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框架。重点在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纺织等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第十一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46、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调整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并重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就业准入、劳动工资等政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强化政府对劳动就业的保障职责,加大政府对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的投入,做好军队转业复员干部和军队干部家属的安置工作,做好城镇退役士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和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积极促进农民进城就业。鼓励和支持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建立和推行弹性劳动报酬制度。
47、繁荣文化体育事业
积极实施“创建文化先进县”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快公共文化载体建设,新建赣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展览馆等文化基础设施。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交流和产业发展。活跃社会文化。进一步繁荣新闻出版、文艺创作、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体育事业,推进体育产业化。
48、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区域卫生资源统一规划管理,促进医疗机构公平、公开、有序竞争。坚持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主导作用,建立各种传染病、地方病防治的长效机制,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加快城市医疗事业发展。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积极发展中医事业。
49、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严格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稳定、降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国家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健全计划生育基层网络,强化对流动人口和城市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加大出生缺陷干预,提高人口优生率,加快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
50、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权利义务相统一、社会救济和自我保障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生育等各种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提高统筹层次。加快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建立土地保障、家庭赡养和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进一步清理和消除农民进城障碍,切实保护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城乡困难群众和重点优抚对象的综合保障水平。全面完成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保护妇女儿童权益。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规划和建设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场所和托老养老场所。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做好优抚安置工作。
51、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能力。扎实推进依法治市,改进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司法公正。健全多元化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及纠纷的工作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尊重和维护少数民族者的各项权益。建立健全防范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和社会风险的预警应对机制,提高应对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危机事件的能力。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增强平战转换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农资等的市场监管。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52、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社会信用制度。强化政府信用建设,完善政府信用责任制,提高政府公信度。加快企业信用和征信系统建设,在金融、税务、工商、环保、质监、建设、海关、食品药品监督等方面强化企业信用管理,培育发展信用市场,建立企业信用评估制度。加强公民诚信教育,提高全民诚信意识,逐步建立个人征信系统。
第十二节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确保“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
53、创新规划实施机制
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履行政府的职责。科学分解落实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抓紧制定部门和行业落实规划纲要的具体措施。营造全社会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
54、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搭建规划实施的制度平台。加强总体规划与行业规划、区域规划,本级规划与上级规划及县(市、区)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强化规划与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
55、完善项目运作机制
突出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强化市、县两级项目库建设。认真落实项目实施主体,政府重点实施公益性项目。强化项目建设调度。
56、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测、跟踪。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强化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在规划实施期间,遇国家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调整本规划时,须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审议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