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战场不变的军魂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80年了,人民军队洗去战火硝烟走进新时代。从炸碉堡的董存瑞、堵枪眼的黄继光到为抗洪抢险而牺牲的李大为,中国军人虽然早已从血肉相拼的沙场勇士变成了和平年代的卫士,但是忠于祖国忠于党,不惜献出生命也要为老百姓守卫家园的中国军魂却长存每一名军人的心中。

  点五壮士名字全连官兵喊“到”

  揭阳“红一团”点名仪式延续英雄部队军魂

  十七勇士飞渡大渡河、五壮士血战狼牙山、炮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对于这些熟悉的故事,大家都是津津乐道。但鲜为人知的是,创造这些显赫功勋的英雄团队--“红一团”,就在广东揭阳。

  肩扛圆木越野网上对抗训练

  在八一建军节前夕,记者来到广州军区某部驻揭“红一团”采访,正值部队在进行每周四12小时以上的“极限训练”。

  炎炎烈日下,训练场上,战旗招展、杀声震天。战士们挥汗如雨,摸爬滚打。在体能训练中,战士肩扛重达100公斤以上的圆木进行5公里越野训练,不仅要穿越泥潭,而且要过丛林、沼泽地等路段,要不间断地训练两个多小时后才能休息。

  战士们告诉记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高温酷暑正是锤炼官兵战斗精神的最好时机。”这支在毛泽东秋收起义的炮火中诞生的英雄团队,用训练场上的实际行动告诉自己--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近年来,世界军事变革的大潮扑面而来,红军传人们又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战争进行思考与谋划。他们围绕打赢信息化战争、建设信息化军队的目标,通过函授、自考、送学等方式,升级官兵们的学历。他们还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网上对抗训练……

  坝上举行婚礼新娘并肩抗洪

  “巍巍燕山高,潇潇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60多年过去了,“红一团”五壮士连的官兵最喜爱唱的歌曲,依然是这首雄壮豪迈的连歌《狼牙山五壮士歌》。

  憨厚纯朴而善于指挥的刘志祥在红一团呆了14年了,从五壮士连的战士成长到班长、排长、连长、副营长。他说,每年新兵入伍,第一件事就是参观连史馆;每年的开训动员和每次执行重大任务,他们都要在“五壮士”雕像前庄严宣誓,在军人大会上展示连队的荣誉锦旗,讲述连队历史上的英雄事迹,使“五壮士精神”在一代代官兵心中深深扎下了根。

  在1998年抗洪战斗中,“红一团”这种军魂再次震撼国人。刘志祥至今清晰记得,当年红一团1000多名战士赶赴武汉,奋战月半,在龙王庙光荣受到江泽民主席的接见。令他最难忘的是,如今的团政委张益强当时还是一名排长,之前由于多次“临时任务”,被迫推迟了两次婚礼。按照他揭西老家的风俗,这第三次婚礼是不能再推迟了。没想到,那次抗洪又把他带到湖北。这时,张益强的爱人毅然赶到武汉,与他举行了著名的“大坝上的婚礼”。

  当年刘志祥和几百名战士在洪水现场观礼,都流下了感动的热泪。婚礼一结束,新娘子马上穿起迷彩服,跟着大家一起投入战斗。尽管扛不起沙包,但她也奋然铲沙,给战士们擦汗鼓劲,在滔天洪水面前,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壮歌。

  特别点名仪式壮士不曾离去

  刘志祥感慨地说,这些年部队变化很大,战士们的学历越来越高,大学生入伍不少。

  五壮士连班长张贺就是一个典型。他是中山大学社会学系的在校生,两年前报名入伍,从一个跑5公里就累趴下的文弱书生,锻炼成一个黝黑壮实的好战士。今年12月,他就要退役回校了。

  对于这两年部队的熏陶和历练,张贺印象最深的还是这个细节:连队每次点名,首先是点五壮士的名字,然后全连一起喊“到”。“感觉特别震撼,60多年了,他们并不曾离去,还是跟我们在一起。通过这种仪式,我们真切感受到这种奇妙的历史传承,军魂的传承。”

  林鸟归巢,暮色已深,记者在离开军营时,再次听到五壮士连响亮铿锵的点名声:

  “马宝玉、葛振林、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

  “到!”

  我们分明听到,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硝烟而绵延不息。

  今日英雄

  蔡炳钦:艺高胆大正气凛然

  本月21日,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省政法委书记刘玉浦接见了武警广东总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的英模集体和现役英模个人。年仅24岁的武警揭阳支队警官蔡炳钦已经扫荡过无数次黑窝毒窝,先后受嘉奖10余次,被人钦佩地称为“扫黑尖兵”。

  2000年底,刚刚夺得福建省散打比赛少年组季军的蔡炳钦拒绝了不少企业重金聘为司机和保镖的机会,毅然应征入伍,到武警揭阳市支队一中队,很快就以军政俱佳的过硬素质入选应急小分队。多年来,他共参加市公安局统一部署的打黑除恶、“处突”任务20多次,行动中他身手敏捷、功夫过硬,很多人怕他,也有的用各种手段来诱惑拉拢他,但他都能正气凛然予以拒绝,成为当地不法分子头痛的人物。

  2004年1月参加惠来县惠城镇某村缉毒行动中,他带领第一小组配合公安干警抓捕1号毒犯。在行动过程中,他利用灵活的战术动作及过硬的军事技能,从破门入屋到抓获毒犯仅用了2分多钟时间,1号人物来不及还手即束手被擒,缴获海洛因等毒品30余克,毒资120多万元。

  在普宁抓捕以大毒枭陈奕新为首的贩毒团伙时,毒犯用重金收买,想要他手下留情,哪怕只帮忙递个条子,传个口信都行。但蔡炳钦始终不为所动,最后成功端掉毒窝,他也因此而荣获二等功。

  肖鹰:救援千次累倒岗位

  今年6月19日端午节,珠海市公安消防支队香洲中队中队长、武警中尉警衔的肖鹰没来得履行回家陪妻子吃饭的承诺,因积劳成疾,倒在训练场上,殉职时年仅29岁。

  入伍11年,肖鹰参加灭火救援战斗11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130多人,先后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多次被评为“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士兵”。

  “救火就是救命,早一分钟说不定就可以多救一个人,呆在中队,我心里踏实”,这是肖鹰最常与妻子说的话。他的家与中队仅有一墙之隔,但他从来都是按规定在中队执勤备战。结婚两年,两人连一张婚纱照都没时间拍。省公安消防总队近日作出决定,在全省消防部门开展向肖鹰学习的活动。

  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亦将重写

  三昼夜激战 留革命火种

  梅州大埔三河坝。

  三江合流,汀江、梅江、梅潭河汇合成韩江,奔流而下。

  绿竹千竿,笔枝尾山上朱德手书的纪念碑,宛若一面高耸而坚定的旗帜。

  80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三昼夜激战,在这里留下了周恩来以及朱德、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林彪等六位开国元帅的足迹,更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史家称: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亦将重写。

  硝烟再现

  半渡而击,与近10倍敌人激战三天三夜

  硝烟已经过去80年了,但沿着笔枝尾山288级的石阶走上,15米的三河坝战役纪念碑上金光闪闪的题字,白墙黑瓦的纪念馆,让人顿感肃穆。而纪念碑旁高3.98米、重2吨的朱德铜像身穿元帅服,屹立在黑色大理石基座上,深情地凝望着这片他为之浴血战斗过的土地。

  纪念馆里还保留着当年残留的弹片、佩剑,还有战士们在田氏宗祠留下的“誓死杀敌”标语。大埔县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余敏告诉记者,1927年9月上旬,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在闽西汀州召开军事会议,对入粤作出了分兵决策:叶(挺)、贺(龙)部在“潮汕、海陆丰建立工农政权”,进而谋划占领广州等大城市;朱德率领第11军第25师及第9军军官教育团,驻大埔县三河坝,阻击尾追之敌,掩护主力南下。

  部队进入三河坝不久,国民党钱大钧部三个师约两万余人,由梅县松口乘船沿江而下,气势汹汹地扑向三河坝。

  10月1日,钱大钧的主力部队通过船运进抵三河坝后,强夺民船20余只,准备东渡韩江。是日入夜时分,钱大钧主力在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开始渡江。

  起义军在朱德副军长和25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等的指挥下,利用笔枝尾山的天险,以及“半渡而击”的作战策略,与近10倍的敌人激战三天三夜,歼敌几千,坚守住阵地。许多满载士兵的船只在河中央被击沉下去,而满载尸体的船只因无一活人掌舵而在河中央团团打转,战况惨烈。

  战斗至第3天,浓雾锁江,敌人援兵不断、起义部队弹少人疲。为了保存力量与潮汕主力会合,朱德运用了“次第掩护,逐步撤退”战术,组织转移。担负掩护大部队撤退的起义军25师75团第3营勇士们,在营长蔡晴川的带领下,子弹打光就跟敌人展开肉搏。全营官兵壮烈牺牲在笔枝尾山阵地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三河坝的土地和韩江源头的江水。

  历史意义

  三河坝一战,保护南昌起义革命火种从没有熄灭

  这场壮烈转移的战役,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意义?

  中央党史权威专家石仲泉形象地总结为:扼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军;存续革命种,共举井冈旗。

  参加南昌起义的肖克将军评价说: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后来的井冈山会师。

  余敏介绍说,10月6日,朱德所率起义部队撤至饶平茂芝。在国民党4万余人围追堵截的情况下,朱德在茂芝城召集20多名主要干部举行会议,作出“保持革命力量,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起义部队余部避开了强敌,游击于闽、粤、赣、湘边。1928年4月,朱德率余部800人到井冈山和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组成红四军,创建扩大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伟大实践。

  正在最危难的时候,是朱德保留了革命火种。两万多人的南昌起义队伍,最后真正保存下来的就是这八百精英。参加井冈山早期斗争的谭震林说过:“留在三河坝的那部分力量假如不能保持下来,上了井冈山,而井冈山只有秋收暴动那一点力量,很难存在下去。”这点家底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基础、战斗力的核心。南昌起义的火种也从没有熄灭。

  1963年10月,大埔人民在笔枝尾山上兴建“八一”南昌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朱德委员长亲自为纪念碑题字。数百名起义军烈士的忠骨被收集掩埋在纪念碑下。

  军魂故事

  朱军长感谢“再生妈妈”,烈士女儿葬在纪念碑前

  59岁的纪念馆馆长廖源华是烈士后代,在这里守了33年的陵园,陪伴忠魂甘于清贫。前两年清明前夕,他老母亲去世,老廖送完母亲最后一程,擦干泪又上山给前来凭吊的客人讲解。对这里的每一个掌故,他都如数家珍。

  廖源华说,朱德元帅的女儿朱敏1980年代初期来到三河坝时,给他看了4大本朱老总的日记,其中“激战三河坝”的背面,就写着“我的再生妈妈”。原来,当时敌人追捕很紧张,朱德躲进当地一个农户邓阿婆的家里。阿婆让他藏进灶洞里去,再把锅盖上。敌人进来搜查时,阿婆不慌不忙,佯装准备点火做饭,成功瞒过敌人。朱老总感激地称阿婆是“再生妈妈”。老廖说,后来战火纷飞,邓阿婆去了南洋,得享高寿。

  如果说,流传于民间的朱军长故事,更多反映了军民鱼水的深情,那么纪念碑旁边一方矮矮的墓碑,则镌刻着崇高军魂与骨肉情怀的时空对话。

  墓主叫孙淑珍。她的父亲是三河坝战役的烈士孙树成,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时任起义军25师74团团长,战斗中血洒河腰,年仅27岁。孙树成牺牲时,独生女孙淑珍才2岁,5岁时母亲也遭敌打伤身亡。之后58年,她一直在寻找父亲的下落,直到1983年才看到《人民日报》连载的《浴血奋战三河坝》提到父亲的名字。她喜出望外,到处奔走,后来经过老战友们的争取,孙树成终获追认为革命烈士。

  1984年清明,孙淑珍和家人千里迢迢来到三河坝,哭祭父亲,在纪念碑附近取了一包土作为“骨灰”,带回河北家乡寄托哀思。1997年,73岁的孙淑珍去世留下遗愿,要葬在三河坝纪念碑父亲的身边,“在九泉之下可以得到父爱,尽点孝心”。经请示国家民政部门批准,她的梦想终于实现。墓碑上就写着“孙树成烈士女儿孙淑珍墓”。

  芳草萋萋,斯人已远。讲完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老廖指着山下奔腾的三江水说,当年没桥打仗全靠船,而这几十年来,他目睹了这里4座大桥的崛起:三河坝大桥、中山大桥、朱德纪念大桥、铁路大桥。这个自明清以后被称之为“得此控闽赣,失此失潮汕”的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硝烟散尽,成为粤东一带颇有名气的经济强镇、名胜景区和红色旅游区。明年他就要退休了,但三河坝的故事还是会由年轻人讲下去。

  史海钩沉

  广州起义祭出中国工农红军

  广州“巴黎公社”鲜血洒满征途

  80年前的广州城,几声枪响划破夜空。中国共产党在白色恐怖下聚集起来的“枪杆子”,继南昌起义攻打城市后,在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插入了一刀。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自己的工农武装部队,并且第一次建立了城市工农民主政权。尽管这场广州起义在三天内即被摧毁,但它被聂荣臻元帅称为“广州的'巴黎公社'”,用鲜血证明了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虽败犹荣。

  多年之后,这场惨烈的战争被洗净了血迹和烟火,但是,“刑场上的婚礼”等故事已刻在历史的城墙上,变成了一座英雄的浮雕。

  满城尽戴“红领巾”

  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叶剑英当时的公开身份还是国民党第四军参谋长,深得张发奎信任。南昌起义后,他将一支拥有200名中共党员的官兵队伍改编成为第四军教导团,成为广州起义的主力军。

  为了区分敌我,革命力量统一在脖颈上、臂膀上系上“红领巾”作为标示。起义前,市面上的红布全买光了还是不够,大家就翻出了自己的红衣服,裁成红布条,分送到革命者手里。起义军锐不可当,广州市苏维埃政府迅速成立。

  但是在敌人的反扑下,起义两天后宣告失败。国民党重新占领广州,对广州人民实行了连续6天的疯狂屠杀,共残杀5700多人。据当时从广州逃出来的人回忆,敌人只要从哪家翻出了一条红布、一块红绸子,或者捉到了一个说北方话的人,一概就地格杀勿论。由于起义的几天里,广州阴雨,很多革命者在脖颈上留下了“红领巾”的印痕,因此凡是有印痕的人,也成了敌人屠杀的对象。甚至连穿红衣服的新娘也被推进火堆烧死。叶剑英一直率部坚持到最后才化装离开广州前往香港。

  这支英勇的“红领巾”第一次打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

  反动派枪声当成结婚礼炮

  “刑场上的婚礼”是广州起义中最温情和壮美的一页。

  广州起义行动委员会负责人之一周文雍和当时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陈铁军在起义失败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同时被捕。在狱中,他们不屈不挠,坚持斗争。周文雍在墙上写下诗篇:“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驱为群裂!”

  1928年2月6日,周文雍和陈铁军被敌人押上广州红花岗刑场。两位烈士态度从容,昂首挺胸,高唱《国际歌》。陈铁军向周围的群众宣布:“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结婚的礼炮吧!”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陈枫 孙晓素 翟永鸣 陈作成 通讯员 黄志忠 查冠军 陈派忠 徐国伟

  统筹:曾庆春

  图:

  在不同时代,不同战场,中国军人都有不变的军魂。 新华社发

  每年春节,廖源华都要在三河坝烈士陵园门口贴上春联告慰烈士英魂。

  绿叶 黄志忠 何志林 梅子嘉 摄

  纪念碑下宣誓更加神圣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