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讯 近日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进入21世纪,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这对信息资源重要性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搞好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让国家大量的信息化投入获得真正的回报。国家信息化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紧迫性日益突出,现在他们正在研究一个关于信息资源增值利用的课题。同时,还将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一些试点,该课题会在今年年底得到初步应用。
另据IDC最新研究报告数据指出,到2010年,全球数字信息量预计为9880亿GB,而中国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900.5亿多GB,占全球信息量的9.1%。而印度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172亿GB,韩国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157亿GB,日本的数字信息量预计为520亿GB。相比之下,中国的数字信息量之大,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的数字化设备普及程度高,信息化成果显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数字化信息的加速膨胀,给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IDC研究数据还发现,如果要将所有制造和复制出的数字信息全部保存,2007年就会出现存储容量不够用的情况,2008年之后数字信息量与存储设备容量之间的缺口会越来越大。从2006年至2010年,中国数字信息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59%,而存储能力的年增长率约为40%,存储能力的提高将落后于信息的增长幅度。据预测,中国将在2008年开始出现信息存储缺口,到2010年,存储能力和信息总量之间的缺口将约为248亿GB。
尽管数字信息管理的形势严峻,但鉴于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业内专家普遍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形势感到乐观,并纷纷支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汪玉凯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社会越发展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越高。从我国政务信息化整个建设过程来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是当前最核心的问题之一,也是最难的问题之一。现在中国硬件设施在全球相对是领先的,下一步最大的问题就是应用,其核心的就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如果没有这个作为基础铺垫的话,电子政务应用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信息的开发、利用、共享,特别是跨部门之间的共享,不解决管理和体制问题,光靠技术是解决不了。
全球信息发展趋势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各个国家主要搞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技术开发,技术和应用是分开的,各自为政。第二阶段,政府开始制定统一的政策目标,把分散的技术应用整合,这时候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更为迫切。第三阶段,政府通过制定统一的政策目标,通过深入地整合各个领域的应用,最后可能会引起整个社会结构、组织结构的重大变化,只有到了这个时候,人类才可以说进入了信息社会。我认为我国政务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是三部分:能够大大提高政府管理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借助网络技术构建起一个公开透明的政府;通过大量的信息公开以后,老百姓和政府信息进行真正的互动;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老百姓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陈传夫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学院院长
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是政府没有公开信息,而是信息的质量问题。有些信息是政府文件,专家学者讲话直接上传到网上去的。信息质量涉及到很多问题,除了需要做到完整和真实之外,更重要的是权威性和时效性问题。所以需要考虑到三方面:第一,信息化是不是为老百姓服务?第二,如何有效提升政府的行政服务能力?第三,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市场问题,必须要形成产业。我们应该制定一个信息资源的增值利用法,将来我们国家制定政策的时候,要明确丢失信息的责任。即丢失了一条数据到底负什么责任?是赔偿丢失信息的价值,还是仅负丢失数据这一事实的责任?同时,政府掌握了80%的信息,除了利用这些信息变成数据库,还可以把它们变成法律汇编,变成期刊,这就是增值利用。市场既要解决政府公开信息的积极性,还可以进行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这样才能获得信息资源利用的真正价值。
■马隽 EMC解决方案总监
信息资产管理要从“PPT”三个要素入手,即People、Process、Technology。用PPT分析法,很容易抓住信息资产管理的问题所在。首先要有大批的信息量;其次要设定新的流程,要深化以信息为中心、以信息服务为出发点的观念,实现从管理数据到管理信息的转变;第三是构建以信息为中心、以信息服务为出发点的信息基础架构。信息价值和存储设备的价值是差异量很大的,管设备的人很多,但基本上没有人去管理信息。目前,我们的银行、政府等单位和企业都构建了自己的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信息能够提供充分的公共服务。这些信息如何分级、分类?分级、分类的信息又如何利用?本人认为,首先是存储,把纸质化的信息数字化。存储下来的信息要保护,备份是一种保护。其次,信息保护之后还要优化,与信息利用结合在一起。
■姜奇平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
过去提的数据库都是一些冷冰冰的数据信息,但是现在出现了新的趋势——抓住机遇信息资源就可以变成社会财富。本人认为有6个方面值得关注:首先应该是激活信息,知识形态不断创新,信息资源形态的创新。二是资本形态正在创新,资源向财富转化的时候有一个从商品到资本的跃升。三是信息环境要创新。四是产权制度的创新。五是要在市场方面做出创新,发挥信息资源在形成我国国际竞争优势方面起到作用。六是文化内容的创新。
■解延德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10年来,我们国家信息化建设是急速发展,但真正的信息共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还没有做到,特别是在信息开发和信息应用过程中,我们确实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现在网络是基础、信息是关键、应用是问题、管理是保障,必须要融合到一起才能健康地发展,最难的是数字化办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目前,我们还处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办公流程简单结合的层面上。对信息资源的保护、分析和利用对于政府提高执政能力、加强自身建设、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只有以应用为目标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