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角度理解和推进协同政务
来源:软件世界 更新时间:2012-04-13
电子政务发展到现阶段,已经在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政府管理、企业经营和市民生活都带来了便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的挑战,业务导向性不强,尤其对全局性、多部门参与的综合业务缺乏有效的切入点;一些方案简单化,没有融合管理的精神和理念。还有就是壁垒多、互通少,技术、业务和数据等标准不一、流程模糊,“孤岛现象”比较普遍,导致电子政务的建设成本和应用成本高、绩效低。

资源整合是核心

现在政府的职能在转变,要向市民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首先就是要打破令市民迷惑的“两个迷宫”:结构迷宫(政府职能部门)和程序迷宫(办事程序)。

做到这一点,既要树立“顾客至上”的理念,一切从市民和企业出发,又要整合服务资源,提供“无缝隙服务”。就拿市民到政府部门办事来说,以前是办一件事要跑多个部门,现在只要在一个部门递交资料,办事的相关部门就从网上进行处理。形象一点就是变原来的“市民跑得多,政府部门跑得少”为“市民跑得少、政府部门跑得多”,这也是执政为民意识的一种体现。

最近,“协同政务”在电子政务领域显得比较热,这一方面是电子政务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地方和IT公司是在“抛概念”,在没有充分理解“协同政务”内涵的前提下,就喊出了新口号,最终对“协同政务”本身带来负面影响。

笔者认为,不应该单纯从技术角度来看待“协同政务”,把它看作是简单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不完全的,我们更应该从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协同政务”,把它看作是政府和企业在追求管理服务整体效能过程中突破组织隔阂、形成有效的网络组织的一种呼应。

这其中的核心是资源整合。这里的资源不但包括通常所说的“信息资源”,还包括“管理资源”。
政务协同促发展

黄埔区电子政务这两年取得跨越式发展,尤其在“推进资源整合,促进政务协同”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笔者认为这里有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从战略高度来认识电子政务和协同政务。这在区委、区政府决策中已经形成共识,信息化成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黄埔区电子政务不但成本低、效果好,而且大量使用网络计算机(NC)和LINUX操作系统,创新性强,获得2004年度广东省信息化示范单位称号。

二是找准电子政务和协同政务的切入点,注重对一些涉及面广、影响大、难度大的社会管理和城市管理的重点工作应用信息化。

这一点对协同政务尤其重要。例如黄埔区结合广州市“城市管理年”目标,利用信息化手段创新了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的综合管理,达到了基础数据清晰、部门责任明确、协同管理有效的效果,这套信息系统涉及公安、消防、安全生产、劳动社保、国土房管、计生、卫生、教育等至少13个部门,协同政务的理念对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目前广州市政府正在全市推广应用。

三是从业务需求的主导性去推进协同政务应用。

黄埔区这两年推进了10多个应用系统,都是根据当时和今年一段时间的政府管理服务需求建设的。由于注重统筹规划和流程优化,业务与技术结合得非常紧密,效果也非常好。如黄埔区的电子信访系统,既整合了电话、互联网和邮件等多种技术形式,又利用外包运营的政府服务热线(95100)整合了区内街道、社区和职能部门的信访资源,还整合了广州市城管热线(12319),实现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和政民互动,解决了老百姓的许多问题,得到了市民的欢迎。

四是注重制度建设,推进政务绩效考评。

绩效评估是公共行政的重要环节,是科学衡量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的重要手段。黄埔区为了构建责任型、效能型和服务型政府,结合电子政务建设,优化政务流程,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逐步建立了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阶段性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科学、公正、透明的政府工作绩效考评机制,并建设了动态的、实时的网络化考评体系和政务绩效评估信息系统,增强了公务员和政府部门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也为众多的政务应用有效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已在电子信访、招商引资督办、议案提案办理和政府办文等四项业务中开展了有效的绩效考评,同时推进区政府所有部门、181项政务公开业务受理事项的绩效考评。
建设之时需参悟

要达到协同政务的目的,从一开始就要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包括需求调研、总体规划、流程梳理和优化、总体方案及组织实施。

作为牵头单位或业主单位,要摆好自己的位置,多协调多把关,明确责任,力求公正,使项目参与各方都能在整体框架内完成好各自的任务。需要说明的是,政府部门由于技术人员相对较少,许多方面要外包,交由专业公司来解决。但在外包的实施过程中,监督和控制非常重要,不能让工程项目失控,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协同政务对政府部门尤其是信息部门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5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协同政务的发展,说到底还是要深刻理解协同政务的精髓在于“协同”两字上,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政府部门和IT企业才会找到切合点,协同政务也才能发挥出巨大威力。笔者认为以下有几点值得关注:

第一,协同政务具有广泛前景。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期对政府管理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政府部门面临多重挑战,许多东西还一下子还不能从制度层面解决,但政府必须提高对经济社会的综合治理能力,这方面协同政务会发挥很好的作用。

第二,协同政务将更多地把管理内涵融入其中。解决管理流程和跨组织应用是构建协同政务平台的一个方向。无论政府和企业,协调和控制都是管理和服务的重点工作,通过协调和控制才能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能。因此,协同政务必须关注业务流程,必须关注跨组织流程的对接和整合,基于这种理念而开发的协同政务无疑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协同政务平台的标准性和开放度将进一步增强。这主要着眼于长远战略。协同政务这种平台必须是开放式的,即使IT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也不能人为地制造技术壁垒,否则随着业务涉及部门的不断增多,以前的平台有可能沦为新的“孤岛”,给客户造成巨大损失。

协同政务想建设好并且应用得好,确实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作为信息化的主管部门或者牵头部门,在协同政务建设中,一定要从全局角度出发,自己主动多承担一点工作和责任,多为相关部门和相关系统的整合提供方便,多考虑这些部门和系统的要求,然后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认真商讨解决,也就是要在充分调研、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多做好服务工作,也就能多得到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