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数字化城管启动
来源:成都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24日,市城管局召开新闻通气会称,“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通过了建设部专家组的验收,这标志着成都市的城市管理无论在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机制上,还是在管理手段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数字化城管究竟是怎么回事?它是如何接受验收的?目前,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怎么样?有什么特点?它给我们的生活能带来什么变化?……昨日,记者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首个数字化城市管理两级平台接受验收

  昨日,市城管局发展规划处处长刘必洪告诉记者,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验收于本月22日至23日进行。随着验收顺利完成,我市成为全国首个建立了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城市。

  据了解,我市从2006年4月全面启动,经过13个月的全力推进,到2007年5月底,全面建成市、区两级平台,实现了对中心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的全覆盖。本次验收中,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为组长的国家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我市市政府和项目建设方有关“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并实地观看了市级系统平台和武侯、金牛两个区级系统平台的运行情况,对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悉,目前,建设部第一批10个试点项目中已有包括“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项目”在内的8个项目通过了部级验收。其中,成都是首个建立了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城市。

  据统计,截至目前,建设部已经验收的数字化城管新模式,覆盖了城市管理范围1720平方公里,划分单元网格62000余个。

  另悉,在验收基础上,建设部在我市召开了“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座谈会”,来自全国51个城市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代表还就两年来的试点工作进行了总结,交流了系统建设相关的经验,并探讨了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

  构建大城管格局,应将成都经验推广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总结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经验,组织推广,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昨日,记者获悉,来自国家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推广验收专家组对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给予了高度评价。

  《验收意见》称, “系统”提交的验收资料齐全、规范,符合要求。它依据国家建设部有关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的四项标准,建立了市、区两级监督与指挥相分离又协调的工作机制,系统之间形成独立闭环运行的工作体系。专门设立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保障中心,有效保证了系统的技术维护、标准实施、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等工作;其间,“系统”建设借鉴了其它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系统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技术先进。在市、区两级系统应用软件建设方式上采取了统一物理平台、逻辑分级的应用模式,市、区共享一套核心数据库和应用软件,各自独立运行,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规范化水平和运行效率;同时,该“系统”注重安全体系建设,网络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充分利用成都市现有的GIS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实现GIS数据共享和统一更新;利用政务呼叫中心平台,建成全市统一的12319城管服务热线;利用“天网”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实现了现场监控;建设了GPS城管车辆管理系统,实现了城市管理现场对城管车辆的监管,提升了管控手段;利用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指挥调度城管执法队伍,提高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

  《验收意见》特别指出,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了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和专业部门之间信息同步、协同工作和协调督办等功能,有利于发挥整体连动效应,形成了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基层参与的大城管格局。

  为此,专家组认为成都市作为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推广的试点城市,建成的“系统”实现了监管分离,统一建设,分级管理,市、区协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体系,对全国省会城市的市、区两级“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具有示范作用,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专家组特别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总结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建设经验,组织推广,发挥更大的示范作用。

  郭晓鸣:数字化管理成效十分明显

  我市数字化城管的建设背景是什么?目前,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怎么样?成都数字城管系统有些什么特点?昨日,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晓鸣一一详细回答了笔者提出的上述问题。

  问:我市数字化城管的建设背景是什么?

  郭晓鸣: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面貌和城市秩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市政府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加强城市管理的办法、制度及规范性文件,并在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以及管理理念上进行了不断改革和创新,市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提出了“城市管理比建设更重要”的理念,要求城市管理必须坚持从严从细、精益求精,用规范化促进长效化。

  2005年4月1日,市政府主要领导在《中国城市报道》2005年3月第9期刊登的《北京市东城区“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模式探索》一文上明确批示:“东城区经验的核心是网格化管理,体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可在中心城区择一区做试点……”随后,我市先后多次派专人前往北京东城区学习数字化新模式及其管理经验。同年7月,经成都市申请,建设部批准同意将成都列入全国首批数字化城管试点城市。经过13个多月的积极筹备、周密规划和扎实工作,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于2007年5月底在中心城区全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

  问: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的基本情况怎么样?

  郭晓鸣:按照建设部对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成都实际,市政府把它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2006年5月,市政府正式下发了《关于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了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及试点工作步骤,成立了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城管局、市信息办各司其职,各区也成立了与市级相对应的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抽调专门人员,明确工作职责,至此,我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经费保障方面,在市、区财政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专项安排系统平台建设资金,目前,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已投入资金约8000万元(不含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投入的大部分资金),有效保障了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的顺利推进。

  体制架构方面,严格遵照建设部有关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要求和城市管理与监督权分离的原则,结合本市实际,分别建立了市、区两级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形成了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两个轴心”的新架构。同时,为适应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的技术运行和管理需要,专门设立了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保障中心,负责系统的技术维护、标准体系建设、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基础数据资料的更新等工作。

  这中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基础数据普查。我市数字化试点工作从一开始就立足于高起点和高标准,为了避免标准不统一和归类不到位的现象,明确由市规划勘测设计院一家统一进行基础数据普查。

  同时,立足实用,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系统平台。平台整合并运用了多种数字技术进行大胆创新和研发,

  与网络建设同样重要的是队伍建设。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队伍,主要由三个层面组成,一是监督员队伍,二是平台操作员队伍,三是管理人员队伍。在人员招聘中,我们对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及综合素质等都作了相应规定,并坚持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目前,在中心城区的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华和高新区已分别组建了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员队伍,分别设立了城市管理监督员大队,大队下设中队,中队下设班组。同时,市级和中心城区的五城区、高新区已分别完成了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操作员及管理队伍的组建工作。

  为有效提高数字城管人员的业务技能,今年上半年,已由市上统一组织分三期对市、区及街道办事处三级数字化城市管理人员约300人进行了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对120余名技术人员进行了综合素质(包括语音和礼仪)和专业技能培训;对1200余名城管监督员进行了体能素质、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并由市上统一编印培训教材和工作手册(人手一册),保证了实际工作的需要。

  问:成都数字化城管系统有哪些主要特点?

  郭晓鸣:成都市的数字化城管系统,在学习借鉴兄弟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市情,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成都特色的网络系统,其主要特点:一是实现了区域性全覆盖。即在网络规划设计和系统技术研发上,都立足于成都全市范围、大城管和城乡一体化的需要,按照全市区域范围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目前已对中心城区467平方公里范围实施全覆盖,并为各郊区(市)县预留了端口和席位,为逐步向郊区(市)县拓展夯实了基础。二是市、区、街整体联动。一方面是在系统平台规划建设上,做到了市、区两级平台、街道乃至社区的终端同步规划建设。另一方面是在网络技术应用上,实现了市、区整体链接,互联互通,闭环运行,较好地解决了层级平台的协同关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利用数字化城管的新模式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了过去城管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有机地把各级城市管理部门整合起来并最大限度发挥了整体联动效应,真正形成了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基层参与,市民互动的大城管格局。三是实现了资源共享。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中,我市将现有信息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和功能扩展,不仅实现了公共GIS平台、呼叫中心平台、政务外网、公安天网视屏监控系统等信息和技术资源共享,而且节省了建设资金约1200万元。四是配置了快速调度指挥系统。为进一步强化数字化城管系统快速、精准的功能,我们利用无线数字集群指挥调度子系统实施快速指挥调度,专门为指挥中心、局机关业务处室和各执法分局配置了无线对讲机,通过直呼和群呼,实现应急事件的快速调动和有效处置,有效提高了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五是同步建成12319服务热线。即在建设数字城管系统时,同步建成了12319城管服务热线,并将该服务热线与系统平台无缝对接,实现了社会公众与城市管理部门和数字城管系统的信息直通。六是建立了技术支撑机构。为适应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和网络系统运行的技术需求,我们专门调剂了20个事业编制,设立了成都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保障中心,专门负责系统运行保障、设备维护管养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问:目前试运行阶段的有哪些主要效果?

  郭晓鸣:从我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一个月的情况看,应当说,整个网络系统运行正常,尤其是管理成效十分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发现问题的数量和时效显著提高。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前,我市中心城区月平均发现和处理管理问题不到2000件,而在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后,仅以金牛区为例,一个月时间城管监督员上报各类城市管理案件就达9892件,发现问题的数量和时效比试运行前提高近5倍。二是处置问题的及时率明显提高。如6月15日至30日,金牛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向西安路街道办事处共派遣案件102件,西安路街办按照系统处理流程,在规定时限内对97件案件进行了相应的处置,及时处置率达95%,由此可见,数字城管模式已成为管理单位落实管理责任的助推器。三是促进了管理、监督和执法的统一。成都市数字化城管系统运行后,我市的行政执法也按照新模式的要求,将执法责任区和万米单元网格有机结合,在每一个工作网格中,同时配备了管理人员、监督人员、执法人员和协管员,从而实现了管理、执法和监督的协调统一。四是实现了对责任单位履职效果的科学考评。数字化城管系统试运行后,我们将主要依靠微机自动生成的评价结果,对各相关责任单位的履职效果作出准确、客观的考核评价,从而不仅有效改变了过去靠检查、打分来作出评判的传统考核模式,而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实现评价考核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