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海东地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战略目标、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纲要》按照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关于全省“十一五”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和提出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对“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推动措施进行了总体规划,是2006—2010年海东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五”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全区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富民强区、脱贫致富和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城乡及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计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良好,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4.19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2.68%,增速高于目标1.6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9亿元,年均增长5.38%;第二产业增加值28.66亿元,年均增长19.05%;第三产业增加值30.23亿元,年均增长11.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6亿元,年均增长15.1%,超任务目标 3.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6.61亿元,年均增长10 %。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农业形成油菜、马铃薯两大优势和乐都长辣椒、紫皮大蒜、循化线椒、互助优质蚕豆、食用菌和制种六大特色种植结构,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8.7%。2005年,两大优势作物马铃薯播种面积达81.82 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达97.59万亩,六大特色作物种植面积33.3万亩。麦类作物在播种面积中的比例从2000年的35.8%下调为2005年的17.9%。畜牧业实施“西繁东育”和“自繁自育”工程,注重畜禽良种培育和改良。牛、羊、猪的存栏量分别达到25.57万头、128.09万只、58.75万头;肉类总产量7.56万吨,增长4.85 %;奶类产量2.98万吨,增长16.86%。2005年全区牛羊贩运育肥户达12485户,贩运育肥牛羊132.88万头(只),比2000年增加96.2万头(只)。实现畜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505.3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25.09%。建材、冶炼、酿造、轻纺生产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水电开发取得较大进展。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6.63 亿元,年均增长17.4 %。形成水泥生产能力275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4.2万吨,铁合金生产能力达20万吨,青稞酒实际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牛羊绒衫30万件,民族制帽2500万顶。新建大中小水电站17座,发电能力达到32亿千瓦时。
(三)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大改善。
“十五”期间,全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比目标任务多12亿元。行政辖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比目标任务多26亿元。一批交通、能源、水利、城镇、生态环境、政权建设、教育、文化、卫生等项目建成和使用,通讯网络基本形成了全区行政村范围的覆盖,城乡基础设施面貌变化显著。公路通车里程 8345 公里,其中新增通车里程5467公里,基本实现了县乡道路黑色化,乡村公路等级化和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水利设施新增灌溉面积5.9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0.6万亩,发展节水示范田1.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6.4平方公里,解决了43万人,7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县城建设新增自来水日供水能力2.34万吨,新增道路面积18.3公里,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9.7平方米。完成退耕还林(草)178.2万亩,其中退耕71.5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0.1%提高到2005年的24.9%。
(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66元,年均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11元,年均增长12.4%,比计划目标多完成209元。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全面推开。
(五)科技及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城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服务和救治体系已覆盖全区。改扩建校舍面积50万平方米,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101.6%,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55.6%。婴儿死亡率从2000年的39.24‰下降为2005年的22.1‰,孕产妇死亡率从132.28/10万下降为73.4/10万。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2%,提高 7个百分点。全区人口总规模控制在156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8‰以内。
(六)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
全面贯彻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和特产税减免、粮食直补等政策,农民负担大幅度降低。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2%,工业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达到54.44 %。对外开放步伐加快,五年招商引资累计引进区外资金达36.65 亿元,较“九五”增加28.15亿元。对外贸易呈上升趋势,电解铝、硅铁、碳化硅、伊佳民族用品、三绒牛羊绒制品等地方工业品和互助蚕豆、乐都大蒜等农副产品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十五”期间,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和安排的各项工作的同时,不断深化对区情和发展环境的认识,积极探索和实践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五年来,我们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小康社会和富民强区为目标,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区畜禽养殖,推进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初步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和工业产业结构;坚持不懈地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素质提高,大力实施劳务输出和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农民实现增收;坚持抓扶贫开发,实施整村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贫困人口逐渐减少;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为突出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加城乡群众收入,使广大群众享受了发展的成果;坚持改革和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生产力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利益,各民族和睦相处,调动了各级群众的积极性。这些经验在“十一五”期间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继续坚持。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确定“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首先要正确认识发展环境,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正确认识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形成共识,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合力,更好地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十一五”是我们在新世纪必须要紧紧抓住的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从趋势判断,“十一五”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时期。全国和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消费结构正在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进一步活跃;国家继续在经济政策、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西部的支持,加快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全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撒拉族中央将给予特殊的扶助政策;全国城镇化加快,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提供了较好空间;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重中之中的工作来抓,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帮助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省委、省政府进一步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上我区相对优越的交通、电力、气候条件,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已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结构做为基础,全区上下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迫切愿望和坚定的信心,我们有一个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经济发展仍处于低水平,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协调,地区间发展也不协调;经济总量小,自我发展能力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宽,脱贫致富的任务繁重,“三农”问题突出;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和产品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城镇吸纳农业人口转移的能力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大,成为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主要问题。显然,“十一五”期间必须把立足点放在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上,把握形势,因势利导,努力化解制约因素,抢抓机遇,狠抓落实,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及2020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建设小康社会和“富民强区”为目标,不断提高经济总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财政收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就业,减少贫困人口,加快科教文化事业发展,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海东。
二、奋斗目标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争取实现比“十五”末翻一番,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亿元的目标。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9%(工业年均增长22.5%),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达到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3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达到 29.3亿元;城镇化水平达到30%左右。
人民生活目标: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 %,达到 3544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10382元;县城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3平方米,较2005年提高1.7平方米;农村住宅中砖混结构住房比重达到20%以上。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到2010年总人口控制在163万人以内,计划生育率提高到93%以上。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8.3%,增加3.4个百分点。保护自然生态,促进林草植被恢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设节约性社会,201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末降低15%。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社会发展目标:
全区实现“双高”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入学率提高到85%以上;全区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以上;全区广播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新增劳动力职业教育率达到90%,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率达50%,常住外地生产生活的农民在农业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20%以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初步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参合率达到90%以上;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3岁。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困难群体生活、医疗、上学、住房等社会救助制度。
(二)2010年至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展望。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达到38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达到10.9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达到 7651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达到20423元;全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5‰以内,总人口控制在178万人以内。
三、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
以湟水河和黄河沿岸为“两轴”,沿线六县做为“轮”,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轮”的加快运动提升和承载地区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设有机农产品、畜禽水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农畜禽水产品成品半成品加工,开拓外销市场。大力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劳务输出,促进农业增产,帮助农民增收。资源和有效利用开发相结合,工业基础和科技进步、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相结合,市场和招商引资相结合,政府推动和争取产业布局相桔合,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工业强区战略,扩改做大一批工业项目,整合做强一批工业项目,引进和新上一批工业项目,努力将农畜产品加工、建材、铝产品加工、焦化、高载能、酿造等工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竞争力。大力发展旅游业,结合新农村建设,结合自然风光、民俗、古迹、宗教特色、开发建设旅游点,优化旅游观光精品的路线,接纳西宁等城镇“双休日”休闲游。建立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繁荣服务业,大力实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和完善设施水平,为产业集聚提供条件,建设东部卫星城镇群,使海东成为全省东部经济区中的重要一部分。大力培育黄河经济带,加快水、电、旅游等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进程。在落实以人为本,统筹发展方面,打好五个攻坚战。一是打好扶贫攻坚战。继续坚定不移地走开发式扶贫的路子,千方百计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二是打好教育攻坚战。把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和全民素质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突出抓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技术教育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教育。三是打好人口攻坚战。坚持不懈地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计划生育水平,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四是打好卫生攻坚战。全面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强化全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大力普及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五是打好社会就业攻坚战。积极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转移渠道,努力减少农业人口,提高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第三章 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为重要任务,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以新农村建设、扶贫攻坚、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为主要内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海东。
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循序渐进,试点引路,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农民公平享有公共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坚持搞好农田水利、人畜饮水、沼气利用、设施农牧业、农村公路等建设项目。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服务水平,抓好广播电视、电话等的进村入户进程。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多途径、多形式转移农民。整合扶贫资源,全力抓好扶贫开发,努力减少贫困人口。以土地的集约利用和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农民新居建设工作,使农村住宅中砖混结构住房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二、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十一五”期间,农业发展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现代农业和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步伐,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种植业。按照因地制宜、顺天应市、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已形成的油料、马铃薯两大优势品种,六个特色品牌的种植业结构基础上,继续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通过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扩大良种种植面积。两大优势作物种植规模稳定在200万亩左右,八个特色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1.1万亩。通过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等措施,提高产量,增加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马铃薯脱毒化程度达到80%以上,油菜杂交化程度达到70%以上。优质蚕豆、优质豌豆、循化线椒、循化薄皮核桃、乐都长辣椒、紫皮大蒜、食用菌和高原制种八个特色产品生产实现标准化和达到有机食品标准。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发展设施农业,扩大反季节蔬菜生产规模。积极培育和扩大核桃、软梨、杏、冬果等杂果的种植规模,使其成为有规模的地方特色品种。“十一五”,新增设施农业面积 1.15万亩,全区日光节能温室达到7.5万栋,建成5个以上省级农业新技术示范园区。畜牧业。大力实施畜禽水产良种和设施养畜工程,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扩大畜禽水产养殖量和规模,健全畜禽防疫体系。到“十一五”末,畜禽良种化程度达到74%,草食畜饲养量达到319.08万头(只),猪饲养量达到146.5万头,家禽饲养量达到350.91万只,水产养殖取得成效。农业产业化。围绕特色农牧业,培育和扶植一批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保险、储存、营销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组织。申报国家级龙头企业一家,省级龙头企业2-3家。劳务输出。进一步提高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结合“阳光工程”的实施,抓好新增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农民工向区内非农产业和区外省外的转移工作。到“十一五”末,培训农民技能工累计20万人,年劳务输出人员达到50万人次,劳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常住外地生产生活的农民在农业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20%。 扶贫开发。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搞好整村推进,集中力量加大对绝对和低收入贫困村实施综合治理、配套建设和产业开发。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加大道路、人畜饮水、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实现增收。到2010年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培育骨干企业为重点,努力提升工业化水平。
全面实施“工业强县”、“工业强区”战略,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按照“全力抓工业、关键抓项目、突出抓招商”的要求,在工业发展和大企业培育上取得突破进展。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左右,年均增速不低于22.5%。将水泥、玻璃、建筑涂料、陶粒等建材工业发展成为资源开发优势产业;利用我区境内已形成的水电优势和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硅铁、碳化硅、金属镁、电解铝、建筑钢材、多晶硅等高载能冶炼及加工业;建成20万吨平安铝板带项目和抓好延伸加工业发展;建成400万吨煤焦化厂,做好相配套的洗煤厂、发电厂和30万吨煤焦油前期工作和开发建设,延伸产业链;加大盐化工、天然气化工等的开发利用;开拓“互助牌”青稞酒市场,增加品种,提高产量;加大对蔬菜、果汁、胡萝卜汁、肉制品、奶制品、菜籽及马铃薯等农畜产品加工支持扶持力度,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三)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加强重点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管理,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线路。重点开发以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循化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以藏传佛教寺院、柳湾彩陶、文物景点为主的宗教和古文化旅游;以土族、撒拉族为主的民俗风情旅游;以城郊林区、度假区、茶园为主的假日休闲旅游及农业观光旅游。到2010年,旅游接待人数达到262万人,旅游业总产值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3%。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水利设施。着力抓紧一批解决城乡饮水水源和农业用水蓄水骨干工程项目争取和建设工作,建成文祖口、夕昌、下杨家等水库重点工程;继续争取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灌区配套建设、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老化失修水利和节水改造工程。重点配合省上实施好“引大济湟”一期工程,抓好公伯峡、李家峡两大水库灌区的立项建设工作,及早做好积石峡电站灌区的前期工作。“十一五”期间, 基本解决全区农村饮水,做到水源有保障、水质符合饮用标准。扩大灌溉面积1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平方公里,完成湟水河主要河段治理。交通。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全区地、县、乡(镇)、行政村形成道路网。实现县际间通二级以上油路,县乡道通四级以上油路和完成县乡老化道路改造,乡村公路基本达到路面黑色化或硬化。打通民和经乐都至互助的北山大通道、民和经乐都、平安到湟中的南山大通道,化隆至循化便捷大通道和沿黄公路大通道,有效解决乡镇公路“断头路”突出的问题。改善农民乘车环境,到2010年实现全区行政村通班车,重点乡镇有汽车站,一般乡镇或较大的行政村建简易汽车站和停靠点。信息。提高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水平,提高网络覆盖面。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建成地县两级政务网络体系,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化生活对信息服务的新要求,不断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农村电信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基本目标。政权建设。努力改善地、县、乡三级党委、政府等部门的办公条件。解决县级公安局、基层法庭的办公用房,努力提高政法系统的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
四、加强城镇建设,着力推进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循序渐进的原则,完善城镇体系构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建设城镇群落,实现区域间的产业接替和经济互补。“十一五”末,城镇化水平达到30%。县城发展。通过地县共建把平安县城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适宜,生态环境优美,整洁安宁,具有较强的吸纳和辐射能力的卫星城和行政中心,为全区城镇建设起带动示范作用;乐都县城按照建设青海东部次中心城市的总体要求,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民和县城要树立青海东大门的新形象,集中精力建设东垣新区,建设成为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商业发达、具有承接东部经济、文化、 科技辐射能力的新城。互助县城建设成为富有民族特色、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卫星城。化隆县的巴燕镇要严格控制人口规模,配套完善基础设施,集中紧凑发展,将产业和发展重点向沿黄河的群科周围转移,规划建设群科新区,使其成为全县的商贸、经济中心和沿黄旅游明珠城镇。循化县要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的原则,建成黄河上游独具魅力、个性明显的山水园林城镇。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重点抓好城镇道路、桥梁、供排水、休闲景点和“三化”工程,进一步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安全、方便、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加强县城的供排水管网改造,基本实现县城污水集中排放。六县全部建成集中供热系统和垃圾卫生填埋、清运系统。全面实施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开展创卫生城镇、创环境城镇等活动,提高城镇综合服务环境水平。小集镇建设以道路、供排水、市场和其它服务设施为重点,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一五”期间,人工造林378万亩,封山育林204万亩。重点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保护、重点公益林工程、统筹抓好通道绿化、城镇绿化、四旁植树和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积极争取湟水流域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增加水源涵养。到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8.3%。切实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资源利用。加强对各类资源的规划、管理、利用和保护,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土地、矿产、水等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工作。加大矿产资源勘探力度,重点做好铁、锰、金、煤、镍、铅锌、油页岩等资源的详勘工作。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和恢复。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矿产采矿权等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人口和计划生育。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重点做好农村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地、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基层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提高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通过实施农村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解除农村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搞好生殖保健和优质服务,治理出生婴儿性别比例偏高的问题,逐步使新出生婴儿性别比趋于合理,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科技和各项社会事业。
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推广和科技创新步伐,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到“十一五”末,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提高到45%以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覆盖面达到85%以上,主要农作物、畜禽良种化程度达到70%以上,推广测土施肥,中低产田改造率达到30%以上。发挥各类企业的创新活力,鼓励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提升产品科技水平。教育事业。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对中小学布局实施调整。加快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和危房建设步伐,建设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2010年,完成18万平方米校舍危房面积改造,新增校舍面积58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中小学危房。全区“两基”巩固工作达到“双高”标准,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85%。适龄幼儿的50%普及学前三年教育,50%普及学前一年教育。以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中小企业管理人才培训教育为重点,努力做好人才培育工作。卫生事业。建立和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就医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业,加强地、县、乡三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功能。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疫情的能力。到2010年,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完成危房改造并配备基本设备,村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0%以上,城镇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儿童计划免疫四苗覆盖率达到95%。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文化体育。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在实现县县有“两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乡、村级文化站(室)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向基层延伸。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西新工程”,加快发射台、转播台的设备更新改造,推动“村村通工程”向自然村延伸,争取建设地区电视台。到2010年全区广播覆盖率达到90%以上、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群众体育普及程度和健康水平,协助省上办好以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为主的体育赛事活动,争取建设地区体育场。社会保障。按照低标准、广覆盖、多层次、多样性的原则,大力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逐步推行生育保障。有条件的川水地区逐步实施农民养老保险,建立完善五保供养、特困户定期救济、大病医疗救助、自然灾害救助等制度,逐步扩大救助面,提高救助水平,构建和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劳动就业。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加快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加速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农民的就业能力。“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防灾减灾。坚持经济建设同防灾、减灾工作一起抓,建立以预防为主,减灾与救助相结合的灾害综合处理体系。防震减灾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和地震应急能力,将抗震设防措施落实到城乡建设各环节中,积极争取和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完善地震应急体系,增强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大力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等防御体系,增强人工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依法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和雷电灾害预防工作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水、旱灾害防治,要将预测预报和超前落实防御措施结合起来,有效治理与管护措施结合起来,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使水旱灾防治工作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地质灾害要强化调查工作为基础,加强预警体系建设,健全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全面提升地质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食品安全、动物检疫、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消防、劳动安全、交通运输管理、民政等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和发挥好灾害预防和处理方面的职能,落实紧急预案启用和实施机制,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七、加快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生产服务业。利用铁路和109国道运输条件,在平安、乐都、民和等地建设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市场。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协调和筹建农村商业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个人消费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信用评价及保障机制,全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建立健全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各类农牧业协会,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方式,提高农牧业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完善种养业良种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与市场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服务与管理体系等七大农牧业服务体系。生活服务业。加快发展商贸流通和各类生活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城镇社区服务业,开展面向不同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促进社区服务与市场结合。大力发展农村生活服务业,加快农村水、电、路、通信、卫生、文化、广电设施和网络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重点,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八、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大力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严防“三股”势力和达赖集团的分裂和破坏活动,着力打造“平安海东”。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节机制和社会风险管理应急机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广泛开展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五个特别”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和行为规范,努力构建“信用海东”。
第四章 推动措施
一、扩大对外开放
不断改善优化投资和服务环境,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实施招商引资,加快资源开发步伐,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扩大东西合作的规模和领域,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我区参与开发建设。围绕水电、煤焦化工、有色金属、冶金、各类非金属矿产资源、酿造、旅游、石膏、藏毯和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现有优势资源,做好有特色、有效益、有发展前景项目的招商工作,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同时,要扶持和加快外贸出口产品基地建设,扩大特色产品出口规模,提高对外贸易的数量和质量。
二、深化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移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继续推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健全完善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制和备案制,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政府重大决策公开听证制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职能,积极探索乡镇基层政权适应农村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模式。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分类定位,分开管理的原则进行改革。对主要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坚持走市场化发展的路子,逐步改制转企。深化企业改革。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突出重点和骨干,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配置,调整企业的产业布局和产权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承包地的依法合理流转。继续鼓励和支持集体“四荒地”开发治理,完善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政策,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落实粮食准入制度,支持多种所有制粮食购销企业发展。 深化财政金融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统一部署,在积极推进财政、金融、税收等体制改革的同时,稳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流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努力培育资本市场,搞好土地等资源市场建设,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三、抓好项目带动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按照国家和省上的投资政策,千方百计抓好各类项目的争取工作。提高项目前期工作质量,加大项目储备,做到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加大项目前期费投入;把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验收、经营的各个环节,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环境影响评价制,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
四、营造信用环境
在加快政府行为规范化的同时,注重金融、中介等服务环境的改善。构筑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政府财政贴息、信用担保为主的企业金融服务平台,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和贷款支持;发展人力资源、资产评估、科技、信息等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架构完善的中介服务平台。
五、加强区域合作
研究和争取利用省内、省外煤炭、盐湖、有色金属、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开发的深加工产业。加强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利用自身优势吸引有实力的区外投资者参与我区的开发建设。不断了解掌握周边地区的产业布局,避免盲目重复投资。
六、加强领导,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基础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领导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建设法治政府,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确保“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
七、加强规划实施工作
总体规划形成后,要通过专项规划、县级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编制实施,具体落实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并建立明确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和规划实施机制。要维护规划权威性、指导性和严肃性,加强规划的宣传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监测、评估等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规划落实。
总体规划是今后五至十五年海东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是指导海东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的行动指南。因此,各级各部门要提高对中长期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广泛进行宣传,重视支持规划工作,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把各行各业的行动统一到规划的实施上来,具体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和重点任务。
(二)加强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测、预警和跟踪分析,对确需政府组织实施的规划内容,按行业和领域制定针对性强的专项规划和确定阶段性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具体落实。各县、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抓好组织落实。
(三)适时调整修订规划。
建立重大问题决策会商制度,对一些跨区域、跨行业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集体研究决定,推进决策民主化、法制化。根据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修订规划,确保规划实施的严肃性、连续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