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济和报道:不久前,作为全国文化共享工程的一项最新举措,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文化共享工程专栏”正式开通。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相统一的专栏节目,被广大农民群众誉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
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项文化创新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以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近年来,这一工程为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丰富农村群众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为止,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已经达到60TB(1TB的数据量约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的视频节目),有上亿农民从中获得实惠。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自工程启动以来,积极开展跨行业的广泛合作,整合加工了约10TB的数字资源,包括14110部(集)8040小时的舞台艺术、知识讲座、农业专题片等多媒体资源,3万余种、350万册适合基层群众尤其是农民阅读的电子图书,1634种、500万篇农业科技电子期刊,以及历史文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医药保健、生活百科等49个资源库。
为了把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传递到基层群众手中,文化共享工程建立了国家中心与各级中心及时获悉需求、按需发放资源的资源服务模式,通过卫星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等服务手段,使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源源不断地获得资源。全国文化共享工程自建的各级服务网点已达8628个,通过共建共享方式与其他项目合作的基层网点已超过30万个。
近年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文化共享工程的经费支持。去年7月至今年6月,文化部开展了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重点对中西部地区的100个县进行建设,补贴经费4678万元。文化部同时在西部地区的8个省区市开展了资源试点建设工作,补助资源建设经费3200万元。地方各级政府也纷纷召开专门会议,具体部署、落实在本地区加强建设文化共享工程的措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地方各级财政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投入达到4.6亿元,为文化共享工程的加快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2006年到2010年,我国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这也是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发展时期。据悉,“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24.7亿元,重点支持文化共享工程中西部地区的县级支中心、村级基层服务点和数字资源建设。这些资金的投入,将为文化共享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文化共享工程将以加强农村基层服务点建设为重点,用4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分期分批实施,使基层服务点覆盖100%的县、乡镇,并实现“村村通”。到2010年,文化共享工程还要提供不少于5万种的电子图书,采集制作不少于14000场舞台艺术、知识讲座等视频资源,资源总量不少于100TB。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工作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看上新电影、好电影,正成为我国基层电影工作者新的努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