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政务,电子先行”
近年来,淮南市以实施“东向战略”为重点,大力推进“煤电化”三大基地建设,构建产业关联度高、生态环境良好的新型工业城市,伴随着综合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也逐年倍增,以电子政务为先导的一批信息化项目正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全国近50所高校专家把目光瞄向淮南,专家纷纷来淮授课,淮南的“电子政务”在全国“一座皆惊”。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推行,建立起了“数字政府”、为民服务网络,通过“无声信息”,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音符,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现代化新淮南中默默地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以制度为基础构建信息化人才体系
2004年,市政府信息中心开始着手网管员队伍的建设。市政府对此项探索性的工作非常重视,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发了《淮南市政府机关网管员岗位职责》,市政府办公室先后下发了《关于开展市政府网站“市民心声”在线回复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府网站“市民心声”网上回复和在线访谈工作的通知》和《淮南市政府网站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针对网管员具体工作提出要求,不失时机开展了公务员电子政务轮训工作。内容包括:电脑操作、办公软件使用、网站建设等等与电子政务密切相关的知识环节。目前已经培训了公务员近4000人次,在普及知识的同时,宣传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下一步的电子政务实施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以协同为手段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市级电子政务平台搭建后,市政府信息中心以网管员为落脚点,在政府部门内部适时推广了电子邮件、网上协同办公等项目的应用,正是基于这些项目的良好效应,各部门的电子政务意识也逐步高涨,电子政务建设热情空前高涨。
在城市建设领域,涵盖了规划、国土、建设、房产、市容等众多部门,同时这些部门也都是直接面向企业、市民服务的窗口单位。为加强效能建设,2005年,淮南市建立了城建口新闻舆论监督联动机制,开通了“12319”电话和网站,按照“数据大集中”的理念,该中心规划了全市城建单位信息化统一平台,将城市建设领域所有的数据集中到这一平台上运行,从而达到协同、高效的目的。目前,这一方案已通过国家建设部与省建设厅的评审,正在积极实施中。
目前,全市有46个部门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机构,财政、社保、卫生、环保等一批电子政务项目相继建成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个创新型“数字政府”已初见雏形。
以服务为宗旨提高为民办事能力
建设“数字政府“的最终目标还是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市政府信息中心利用“中国淮南”市政府网站建设了“市民心声”子网站,以“倾听民声、广纳民言、集中民智”为宗旨,逐步形成了由市信息中心建设平台,各部门网管员在线受理市民诉求,市绩效办、市监察局督促考核,新闻机构联动的运行机制。目前,这一平台已累计受理咨询投诉3万余件,办结率和满意率均在95%以上。“让市民满意”一直是广大网管员开展工作的座右铭。
2005年8月,一网名为“透心凉”的网友反映其晚9点多下班时乘坐的出租车费比平时多了3元钱,怀疑其计价器有问题。接到投诉后,市交通局网管员在调查后没有发现计价器被改动过,于当天给“透心凉”答复,但该网友坚持认为其平时按照同一路线行驶的车费都是12元,这次却多了3元。为了对网友和出租车驾驶员双方负责,第二天,网管员邀请记者一起乘坐出租车,按照“透心凉”所述的路线进行了实际体验,发现确实是12元。随后他邀请市质监局网管员协助,对出租车的计价器重新进行了检验,最后发现该计价器的时间比正常时间快了2个小时,所以造成出租车提前2个小时进入了夜间计费标准。事件处理后,不仅“透心凉”表示满意,很多网友也跟帖称赞政府的服务意识。
以创新为灵魂丰富电子政务形式
为了方便社会各界对电子政务的需求,该中心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电子政务形式。
2006年夏季,淮南市深夜突降暴雨,市政府利用短信平台,将汛情第一时间通报给各部门,连夜启动应急预案,一些市民也通过短信平台反映市区内的积水路段情况,短信平台自动把这些信息转发给市政管理部门,市政管理部门在收到短信提示后及时安排人员进行了排水,并将结果通过短信反馈给市民。
2005年,该中心又推出了“在线值班室”工具,这是一个类似QQ、MSN这样的即时通讯工具,实现了电子政务的公众效益,树立起阳光政府、效率政府的新形象。淮南市电子政务正在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