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六号测控通信系统有3大技术状态变化
来源:中国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董德义:神舟六号测控通信系统有3大技术状态变化

  中国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就测控通信系统的技术状态而言,“神舟”六号比“神舟”五号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最突出地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实现测控网资源的科学调配与扩容,不仅提高了测控覆盖率,而且有效的解决了资源冲突的矛盾。[被屏蔽广告]
 
[被屏蔽广告]
 
中国只有一个航天器测控网,既担负着“神舟”六号飞船实时测控任务,同时,还负责对中国在轨运行的二十一颗卫星实施长期管理,测控资源非常紧张。如何合理利用并开发资源是测控通信系统所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问题。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为此创建测控网资源管理中心,负责各陆基、海基测控站、任务中心和应用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与资源的统一调配,采用自动化分析系统,对测控资源实施最优分配策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整个测控网资源的利用效率。

  该中心还专门开发了一套国际联网系统,通过联网合作,寻找测控网资源的扩容空间。已先后与法国、瑞典等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租用测控站点,实现部分测控资源共享。这次为缓解“神舟”六号任务与在轨卫星资源使用的冲突,该中心通过联网租用瑞典测控站的上行信道,完成“资源卫星”星地间的信息交换,节省出部分测控站的资源用于保障飞船的测控任务。

  ——对测控系统进行结构性调整,信息化程度和远程透明遥控能力极大提高。“神舟”五号任务后的两年时间里,测控系统按综合集成的发展思路对测控网通信方式、数据传输格式等链接环节进行了智能化革新,使指挥系统具备了支持未来几十甚至上百个航天器同时并行测控管理,且互不干扰运行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采用新型网络自动化管理技术,把原有测控网指挥系统划分为近十个子系统,实施分布式管理,使飞船在前期准备、实时测控、长期管理、事后分析等每一个阶段都有互相隔离、垂直管理的独立指挥控制系统,降低了任务状态切换过程中带来的故障风险。在装备指挥管理方面,还创建了一套试验装备综合信息检索系统,制定试验总体方案的部门和指挥决策层只需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对分布在全国的十几个测控站的设备运行状态及其故障情况了然于胸,并可以对故障进行远程遥控会诊,极大地增强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突破一批有关键影响的核心技术,对飞船的控制精度有了质的飞跃。对于航天测控来说,轨道计算、轨道控制和返回落点预报能力都是体现测控技术水平的几项重要指标。“神舟”六号涉及两名航天员在两个舱内活动,完成轨道由椭圆变正圆,要进行两次轨道维持控制。中国由于实施“一网管多星”的测控模式,无法像其他一些国家实施全球布站,测控网的覆盖率能力非常有限,飞船绕地运行过程中依然有许多测控盲区。在这种情况下,要确保飞船在太空运行多天,还要在一些有限的可控制弧段内完成对飞船轨道的机动控制,测控系统压力非常大。

  为了提高轨道确定精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在原有精密定轨技术的基础上,又通过借鉴、吸收一些先进国家的定轨技术,创建出一套具有中国航天测控特色的轨道确定算法,精度可以控制在米量级,完全满足“神舟”六号任务对测控通信的要求。(作者:孙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