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十五”以来,全省上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持“稳粮、优果、兴牧”的思路,加快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基本实现了“十五”计划提出的预期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农村经济平稳发展。2005年,农业增加值预计达到420亿元,“十五”年均增长8.8%;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052元,年均增长9.9%,比“九五”提高了5.8个百分点。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十五”期间,全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最高年达到1160万吨,粮食播种面积扭转了1998年以来连续6年下滑的局面,稳定在5100万亩以上;优质专用粮和小杂粮面积扩大,粮食作物结构不断优化。油料、蔬菜产量分别达55万吨和790万吨。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果业、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发展加快。预计2005年全省苹果面积650万亩、跃居全国第一,产量56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果汁加工能力63万吨,浓缩果汁出口25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果汁加工和出口基地,呈现出国际化产业的发展态势。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30万吨、50万吨和145万吨,预计2005年畜牧业增加值200亿元,占农业增加值比重由23.7%提高到30%。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重点工程,生态环境恶化现象得到初步遏制。“十五”期间,全省完成造林395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100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84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32.55%提高到37.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十五”期间,建成东雷抽黄二期、三原西郊水库、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引乾济石”等工程,加快建设安康黄石滩水库、洋县卡房水库、渭南涧峪水库、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渭河、汉江防洪等工程,实施饮水安全、“六小工程”、良种工程、动植物防疫体系、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等一批重点工程。新增灌溉面积215.2万亩,发展节水灌溉500万亩,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465万亩,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气象监测预测预报及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工影响天气服务效益提高。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2005年全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8万人。强化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实施“阳光工程”, 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乡镇企业注重结构调整和转换经营机制,生产规模扩大,提高了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十五”以来,全省实施扶贫开发重点村4326个,搬迁贫困人口45万人,实施劳务技能培训和输出安置13万人,解决了19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283万贫困人口脱离贫困。
农村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化以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并对农民种粮、良种、农机等实行补贴,农民负担明显减轻。户籍制度、粮食流通体制和农村金融体制等改革步伐加快。
(二)“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有利条件主要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建设,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农村改革和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增加对农村的投入。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农产品消费总量持续增长,畜产品需求明显增加,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新的农业科技进步加快,为破解农业资源约束提供了支撑。我省农业科技力量雄厚,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支点。
同时,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农业投入不足,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难度较大;优势特色产业不强,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缓慢;龙头企业规模小,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县域经济薄弱,农村小城镇建设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缩小与全国差距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农村改革任务繁重。同时,随着“入世”过渡期结束,农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还有自然灾害、疫病和极端气侯事件等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继续实施“稳粮、优果、兴牧”,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下大气力突破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全面进步。
(二)发展目标——农业和农村经济目标
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10年达到3300元;
“十一五”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450万人。
——主要农产品产量
粮食总产量 1100万吨
油料产量 60万吨
水果总产量 1200万吨
其中:苹果产量 800万吨
肉类总产量 155万吨
禽蛋总产量 55万吨
奶类总产量 220万吨
水产品产量 10万吨
——生态环境建设
“十一五”期间,累计造林200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草350万亩、宜林荒山造林1650万亩,森林面积达到1286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7%;建设骨干坝3000座、淤地坝900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平方公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新增灌溉面积180万亩,新增四田面积270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65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由目前的15%提高到50%以上;解决农村52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中300万人吃上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5%。农村“六小工程”等设施建设同步发展。
——农村扶贫开发
“十一五”末,基本实现534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三、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农田水利化程度,搞好土地开发和整理,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提高农业抗灾和减灾能力;继续搞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快土地复垦和整理项目,搞好淤地坝工程建设。经过五年努力,全省灌溉面积和“四田”新增354万亩,实现陕南人均1亩、关中人均1.5亩、陕北人均2-3亩基本农田目标。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因地制宜、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巩固完善咸阳、渭南优质小麦基地,搞好宝鸡优质小麦基地建设,争取新建西安优质小麦、汉中优质大米基地。抓好粮食主产县生产,以32个粮食主产县为重点,优化粮食生产布局与品种结构,促进粮食作物向优势产区集中,关中地区重点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吨粮田、“双千田”和优质小麦、饲用玉米;渭北重点发展旱作高产田和优质小麦、专用玉米;陕南重点发展优质水稻和地膜玉米;陕北重点发展地膜玉米、名优小杂粮及优质薯类生产。“十一五”期间,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100万吨左右。
充分发挥杨凌的农业科技优势,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农业科技中心,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加大农业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利用现代生物和信息技术,推动品种繁育、种植养殖、施肥灌溉、植保防疫等领域的全面升级。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实施小麦良种统繁统供工程,努力提高良种化水平。扩大“沃土工程”实施面积,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
推进农用工业技术进步,加强新型农机具的研制和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用农业信息技术装备现代农业,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集约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2、调整农业结构,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继续坚持“稳粮、优果、兴牧”的方针,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依托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化基础,重点发展果业、畜牧业、中药材和优质蔬菜等特色产业,尽快形成优势产业带。
继续实施以苹果为重点的优果工程。加快建设渭北30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扩大优生区规模,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梨、红枣、核桃、石榴等果品生产。切实做好“陕西苹果”地理产品保护,大力推广优质苹果生产“四项”关键技术,加快苹果非疫区和果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体系建设,打造名优品牌。积极扩大“精品果”、“礼品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苹果系列产品专卖街,发展“苹果文化”。
建立健全省内集中产区批发市场体系和国内重点城市果品销售网络,稳定扩大国内市场;同时搞好果品出口目标国的解禁和出口注册基地的认证工作,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鲜果贮藏能力和冷藏运输能力,实现季产年销,均衡上市。鼓励和支持果业专业合作经济的发展,提高果农组织化程度。
建设高酸度苹果汁加工原料基地,提高果汁出口规模和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开发果品加工新产品,搞好果品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到2010年,全省水果面积达到1500万亩、总产量达到1200万吨,其中苹果面积发展到800万亩、总产量达到800万吨,优果率由现在的60%提高到75%。果汁出口40万吨以上,加快陕西苹果产业国际化进程。
大力发展畜牧业。逐步构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不断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提升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重点抓好关中奶畜、禽蛋,渭北肉牛、肉羊,陕北白绒山羊,陕南生猪、肉羊生产,积极稳妥发展鸵鸟等特种养殖,促进优势特色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步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畜牧产业带。坚持以户为基础、以村为单元,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扩大养殖规模,提高专业化、区域化布局水平,提高产业聚集度。大力发展奶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扩大肉牛、肉羊、生猪、家禽家庭适度规模和养殖覆盖面。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立一批高水平省级种畜禽场,加大畜禽良种扩繁和选育力度。按照分工协作、联合建设的原则,省级重点扶持建设原种场(祖代场)、重点扩繁场,市级重点扶持建设扩繁场(父母代场),县级重点扶持商品代场及配种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达到“原种场—扩繁场—商品种畜禽场”相配套。
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建设牧草原种基地5000亩、扩繁基地3万亩,加快关中100万亩专用饲料玉米带、陕北和渭北1000万亩优质苜蓿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三元”种植结构,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快生态草原建设,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
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畜产品安全。强化动物防疫、检疫、监测和防疫监督工作,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示范基地和示范场,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循环经济;开展技术培训,加快实用技术普及。
到2010年,肉、奶、蛋产量分别达到155万吨、220万吨和5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那么人均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
建设陕南绿色产业基地。充分发挥陕南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打响“陕南绿色品牌”。发展优质大米生产,开发黑米等特色产品。建设高产茶园,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扩大生态有机茶规模,提高加工水平,开发新产品。稳定桑园面积,增加蚕茧产量,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扩大蔬菜生产,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大力发展核桃、板栗、柑橘、食用菌、魔芋等特色产品。因地制宜的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
继续抓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建成一批优质的GAP生产基地。扩大绞股蓝、黄姜、天麻、丹参等十大品种种植规模,依托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推动陕南经济发展。
到2010年,力争中药材栽培面积达到600万亩,茶园面积达到110万亩、产量2万吨。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水电资源,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稳定增加油料和蔬菜等产品产量。建立陕南和关中“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提高全省油菜籽生产水平。加快建设陕北油葵和黄河沿岸优质花生基地。发展优质精细蔬菜,调整和丰富蔬菜品种,强化蔬菜产后的无害化处理、推行净菜上市,加快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天然特色蔬菜基地建设。积极发展名新优花卉,形成规模化种植。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方式,扩大养殖规模。
3、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以果品、畜牧业为重点,围绕优质专用粮食、林特土产品、蔬菜、薯类等农产品,扩大农产品精深加工规模,培育壮大一批实力雄厚、辐射带动力强、具有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体系,走“规模化、群体化”的路子,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引导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购销大户以多种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协会、产销服务队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作行为,保障合法利益。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各县根据资源禀赋,促进县域工业发展,建设一批经济强县。生物资源丰富的县,围绕县域农业资源,鼓励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发展模式,依托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发展一批优势矿产业、配套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强县。加快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按照深加工、科技型、环保型的要求,鼓励有条件的进入产业园区,创新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加大贷款贴息力度,增加中小企业信贷规模,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
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调整乡镇企业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和县城集中,培育小城镇主导产业,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以县城和中心镇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城镇供水、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互通互联的小城镇交通、通讯网络,完善城镇功能,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加快发展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城镇旅游、商贸、运输、劳务等服务业,增强城镇综合经济实力,繁荣和发展县域经济。
4、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继续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放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通过不断增加非农收入,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不断加大投入,采取政府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发展二三产业。积极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逐步把适合农村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到农村,实现农产品的增效增值。继续搞好农村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发展农资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积极扶持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发展,转移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打响“蓝田厨师”、“米脂婆姨”、“绥德汉”等劳务品牌,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引导和组织,规范中介组织,加强信息、法律服务等工作,强化劳动合同管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顺畅、有序的转移。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由40%提高到50%。
5、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以扶贫开发统揽贫困地区农村工作全局,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收入为目标,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整村推进为主体,搞好重点村建设、移民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外资扶贫和社会扶贫等工作,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积极培育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不断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建立丧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救助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加强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和生态移民等项目管理,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成效。通过努力,基本解决192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实现534万贫困人口脱贫,如期完成《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确定的目标任务。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水利建设要牢固树立水资源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命脉的观念,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统筹全省各类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优先确保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保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用水,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全面节水、严格保水、多方找水、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加快建立城乡供水保障体系。“十一五”期间下决心建设一批惠及子孙后代的水利工程,重点建设“两引八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
——“引红济石”调水工程。投资6.9亿元,建设引水隧洞1971公里,从褒河上游红岩河向渭河支流石头河年调水0.9亿立方米。同时建设咸阳市引石过渭供水工程,包括过渭倒虹、输水管道58.9公里和咸阳净水厂,总投资5.67亿元,年增加城镇供水1.26亿立方米。2006年开工建设。
——“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开工建设一期工程,在子午河上建设三河口水库,水库坝高110米,总库容6.48亿立方米,建设秦岭隧洞63公里,从汉江支流子午河向渭河支流黑河年调水5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51亿元。“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前期工作。
——横山无定河王圪堵水库。水库坝高40米总库容3.18亿立方米,向榆横工业区年供水1.5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7.9亿元。争取2006年开工。
——神木秃尾河采兔沟水库。水库坝高33.8米,总库容0.728亿立方米,向神府工业区年供水0.47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1亿元。2007年建成。
——长武黑河亭口水库。水库坝高46.5米,总库容1.98亿立方米,向彬长矿区年供水0.74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7.8亿元,争取2007年开工建设。2006年开工建设配套水源鸭儿沟水库,库容970万立方米,投资1.6亿元。
——黄陵葫芦河南沟门水库。水库坝高66米,总库容1.77亿立方米,向交口河工业区及农业灌溉年供水1.57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9.2亿元。2006年开工建设。
——蓝田辋川李家河水库。水库坝高98.5米,总库容0.57亿立方米,向浐河以东城镇和阎良航空工业基地年供水0.56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7.6亿元。2008年开工建设。
——汉阴洞河水库。水库坝高62.5米,总库容0.456亿立方米,年增加灌溉、城镇供水0.6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25亿元。2008年开工建设。
——城固胥水河焦岩水库。水库坝高95.5米,总库容1.77亿立方米,年增加城镇和农业灌溉供水2.6亿立方米,发电装机2.52万千瓦。工程总投资8.3亿元。2009年开工建设。
——泾河东庄水库。水库坝高228米,总库容30.08亿立方米,在承担渭河下游防洪、减淤任务的同时,保证现有泾惠渠灌区年灌溉用水4.34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46.8亿元。“十一五”完成前期工作。
加快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520万农村群众供水保证率低、水质不达标及局部地区缺水问题。
建立和完善农业高效灌溉体系。加大兴水治旱力度,重点实施宝鸡峡、泾惠渠、冯家山、羊毛湾、东雷抽黄、石门等十一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加快东雷抽黄二期工程灌溉设施配套。加强中小灌区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基本农田水利化程度。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因地制宜地推广渠道衬砌、暗管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对农民采取节水措施给予适当补贴。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建立科学的用水管理制度,改革农业用水价格机制。加强灌区运行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加快建立水资源联网调度系统,形成高效利用机制。
进一步强化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统筹安排堤防、水库、河道整治等建设,不断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以黄河、渭河、汉江、丹江、延河等河流为防洪重点,加快渭河中游干流、渭洛河下游、三门峡库区、汉江平川段、丹江干流等重点防洪工程建设。完善和提高城市、乡镇和重要经济区河段的堤防建设。全面完成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水文报汛站网、防汛预警系统等建设。
加快一批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重点做好“引汉济渭”调水二期、黄河干流引水、碛口水库、古贤水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适时进行建设,从长期战略上解决我省水资源短缺问题。
2、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十一五”期间,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实行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继续抓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关中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秦岭生态功能区和陕南水源地保护等重点地区建设,重点抓好七大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把退耕还林还草与发展产业、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创新模式,形成持续、稳定的机制。五年完成退耕还林草350万亩、荒山造林1000万亩,逐步将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实现退耕还林草。
防护林建设工程。继续抓好 “三北防护林四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防沙治沙”等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搞好农田防护林网、关中平原绿化,形成覆盖全省的防护林体系。到2010年,森林面积达到857公顷,治理沙化土地870万亩。
天然林保护工程。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切实落实和完善森林管护目标责任制,抓好公益林建设,保护、培育和增加森林资源,继续全面停止工程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十一五”期间,完成天然林管护面积11035万亩;造林面积7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00万亩,飞播造林500万亩;封山育林330万亩。
淤地坝建设工程。搞好小流域治理和陕北淤地坝建设,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骨干坝建设为主体,大中小型淤地坝相配套,控制水土流失。五年建设骨干坝3000座、淤地坝9000座。
江河治理工程。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突出抓好中下游防洪减淤续建、节水和水资源配置、沿河污染源整治、沿河绿化及水土流失治理,经过五年努力,干流断面消灭超Ⅴ类水质,70%的断面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汉江、丹江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加快沿江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快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继续做好无定河、延河、秃尾河、窟野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排放指标的指令性管理,把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
秦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县,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禁止开发功能区内严格限制人类过度活动,促进秦岭功能区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加强朱鹮、大熊猫等秦岭野生动植物物种及生态关键种保护。有效保护黄河湿地、汉江湿地、红碱淖湿地和泾渭湿地。到2010年,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60个,保护区面积达到1788万亩。
3、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和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重点抓好以下工程建设。
种养业良种工程。搞好主要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建设省级原种场、关中优质小麦、陕南优质水稻、陕北高产玉米、渭北“双低”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开发建设陕北优质杂粮杂豆扩繁基地。畜禽良种继续完善省级原种场建设,加快市级良种场、县级商品代场建设,到2010年,全省建设原种猪场10个、奶牛繁育场18个、秦川牛繁育场31个、奶山羊原种场10个、陕北白绒山羊繁育场20个、肉羊繁育场20个、祖代肉鸡场3个、祖代蛋鸡场2个。
畜禽疫病防治及植保工程。强化疫病防治工作,加快全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成省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全面完成市、县级动物疫病防治检疫(测报)站和26个省际间公路检疫站建设。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成省级农作物疫情检测监控中心,完善10个市级、80个县级农作物病虫检测、检疫防治站,建设30个苹果非疫区,不断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疫病防治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程。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搞好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保障工程,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定期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实施农产品认证认可制度,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信息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工程。围绕农业优势产业,促进农资连锁店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发展,建立健全农资超市、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及信息网络。建成120个农业实用技术服务信息站,加快渭南果品、商洛特色农产品、咸阳农产品、安康中药材、汉中绿色产品等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产品市场营销水平。
农业气象服务工程。不断加强防灾减灾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科学开发利用气象及气候资源,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水平,强化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重点实施公共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开展农村特色产业专业预报,拓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领域,提升气象服务的综合能力。[NextPage]总库容3.18亿立方米,向榆横工业区年供水1.5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7.9亿元。争取2006年开工。
——神木秃尾河采兔沟水库。水库坝高33.8米,总库容0.728亿立方米,向神府工业区年供水0.47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1亿元。2007年建成。
——长武黑河亭口水库。水库坝高46.5米,总库容1.98亿立方米,向彬长矿区年供水0.74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7.8亿元,争取2007年开工建设。2006年开工建设配套水源鸭儿沟水库,库容970万立方米,投资1.6亿元。
——黄陵葫芦河南沟门水库。水库坝高66米,总库容1.77亿立方米,向交口河工业区及农业灌溉年供水1.57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9.2亿元。2006年开工建设。
——蓝田辋川李家河水库。水库坝高98.5米,总库容0.57亿立方米,向浐河以东城镇和阎良航空工业基地年供水0.56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7.6亿元。2008年开工建设。
——汉阴洞河水库。水库坝高62.5米,总库容0.456亿立方米,年增加灌溉、城镇供水0.6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1.25亿元。2008年开工建设。
——城固胥水河焦岩水库。水库坝高95.5米,总库容1.77亿立方米,年增加城镇和农业灌溉供水2.6亿立方米,发电装机2.52万千瓦。工程总投资8.3亿元。2009年开工建设。
——泾河东庄水库。水库坝高228米,总库容30.08亿立方米,在承担渭河下游防洪、减淤任务的同时,保证现有泾惠渠灌区年灌溉用水4.34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46.8亿元。“十一五”完成前期工作。
加快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520万农村群众供水保证率低、水质不达标及局部地区缺水问题。
建立和完善农业高效灌溉体系。加大兴水治旱力度,重点实施宝鸡峡、泾惠渠、冯家山、羊毛湾、东雷抽黄、石门等十一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项目,加快东雷抽黄二期工程灌溉设施配套。加强中小灌区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基本农田水利化程度。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因地制宜地推广渠道衬砌、暗管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对农民采取节水措施给予适当补贴。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建立科学的用水管理制度,改革农业用水价格机制。加强灌区运行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加快建立水资源联网调度系统,形成高效利用机制。
进一步强化防洪安全保障体系。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统筹安排堤防、水库、河道整治等建设,不断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以黄河、渭河、汉江、丹江、延河等河流为防洪重点,加快渭河中游干流、渭洛河下游、三门峡库区、汉江平川段、丹江干流等重点防洪工程建设。完善和提高城市、乡镇和重要经济区河段的堤防建设。全面完成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水文报汛站网、防汛预警系统等建设。
加快一批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重点做好“引汉济渭”调水二期、黄河干流引水、碛口水库、古贤水库等项目的前期工作,适时进行建设,从长期战略上解决我省水资源短缺问题。
2、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十一五”期间,以建设生态省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实行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继续抓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关中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秦岭生态功能区和陕南水源地保护等重点地区建设,重点抓好七大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把退耕还林还草与发展产业、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创新模式,形成持续、稳定的机制。五年完成退耕还林草350万亩、荒山造林1000万亩,逐步将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实现退耕还林草。
防护林建设工程。继续抓好 “三北防护林四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防沙治沙”等重点防护林工程建设,搞好农田防护林网、关中平原绿化,形成覆盖全省的防护林体系。到2010年,森林面积达到857公顷,治理沙化土地870万亩。
天然林保护工程。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切实落实和完善森林管护目标责任制,抓好公益林建设,保护、培育和增加森林资源,继续全面停止工程区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十一五”期间,完成天然林管护面积11035万亩;造林面积7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00万亩,飞播造林500万亩;封山育林330万亩。
淤地坝建设工程。搞好小流域治理和陕北淤地坝建设,坚持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相结合,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骨干坝建设为主体,大中小型淤地坝相配套,控制水土流失。五年建设骨干坝3000座、淤地坝9000座。
江河治理工程。渭河流域综合治理突出抓好中下游防洪减淤续建、节水和水资源配置、沿河污染源整治、沿河绿化及水土流失治理,经过五年努力,干流断面消灭超Ⅴ类水质,70%的断面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汉江、丹江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加快沿江污水和垃圾处理,加快水源保护区生态建设,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继续做好无定河、延河、秃尾河、窟野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排放指标的指令性管理,把污染物减少到最小量。
秦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工程。新建一批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县,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禁止开发功能区内严格限制人类过度活动,促进秦岭功能区自然生态良性循环。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加强朱鹮、大熊猫等秦岭野生动植物物种及生态关键种保护。有效保护黄河湿地、汉江湿地、红碱淖湿地和泾渭湿地。到2010年,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60个,保护区面积达到1788万亩。
3、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和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重点抓好以下工程建设。
种养业良种工程。搞好主要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建设省级原种场、关中优质小麦、陕南优质水稻、陕北高产玉米、渭北“双低”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开发建设陕北优质杂粮杂豆扩繁基地。畜禽良种继续完善省级原种场建设,加快市级良种场、县级商品代场建设,到2010年,全省建设原种猪场10个、奶牛繁育场18个、秦川牛繁育场31个、奶山羊原种场10个、陕北白绒山羊繁育场20个、肉羊繁育场20个、祖代肉鸡场3个、祖代蛋鸡场2个。
畜禽疫病防治及植保工程。强化疫病防治工作,加快全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建成省级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全面完成市、县级动物疫病防治检疫(测报)站和26个省际间公路检疫站建设。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成省级农作物疫情检测监控中心,完善10个市级、80个县级农作物病虫检测、检疫防治站,建设30个苹果非疫区,不断提高农作物和畜禽疫病防治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工程。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搞好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工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保障工程,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定期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实施农产品认证认可制度,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信息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工程。围绕农业优势产业,促进农资连锁店和超市向农村延伸发展,建立健全农资超市、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及信息网络。建成120个农业实用技术服务信息站,加快渭南果品、商洛特色农产品、咸阳农产品、安康中药材、汉中绿色产品等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信息服务和农产品市场营销水平。
农业气象服务工程。不断加强防灾减灾服务设施建设投入,科学开发利用气象及气候资源,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水平,强化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重点实施公共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开展农村特色产业专业预报,拓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领域,提升气象服务的综合能力。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从我省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1、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推进,重点抓好试点县和不同类型示范村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要统筹城乡建设,加强村镇建设规划,优化村庄布局,重点发展中心村,逐步调整自然村。按照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便于农民生产生活、改善村容村貌、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以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等为主要内容,高起点做好村庄、民宅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教育、卫生、文化等村庄公共设施建设。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时,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科学合理规划村镇发展,充分考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因地制宜地把村庄整治与特色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加快农村全面发展,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2、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十一五”时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按照统筹规划、分布实施、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十大新农村建设工程”,促进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面貌明显改善。
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解决220万群众饮水困难问题,改善300万群众饮用水质不达标问题。加强乡镇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45%。
沼气推广工程。全面开展“一池三改”为基本内容的农村沼气建设。加快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种、养、加、沼”四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推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到2010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池50万户,沼气使用覆盖面达到13%以上。
道路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按照方便生活、促进生产的要求,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商品集散地为重点,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加强通村道路、村庄内部道路的建设和管理。每年建成通乡公路2000公里,村镇公路10000公里。
教育培训工程。从2006年起,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2010年前完成200万平方米D级中小学危房改造,大幅度提高中小学远程教育覆盖率,实施农村教师培训计划,大力发展农村培训和职业教育。
乡村医疗工程。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新建1000个乡镇卫生院,基本建成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扩大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等贫困家庭的医疗困难问题,到2010年,使农村居民基本上都能享受新型合作医疗。
文化建设工程。全面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完成2400个乡村电影放映队设备的配备,新建200个农村文化站。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县乡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护女婴、关爱女孩,建设新型生育文化。
送电到村工程。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水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搞好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进一步扩大电网覆盖面,全面“消灭”无电村。
社会保障工程。加快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逐步将失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小城镇农转非人员和农村计划生育对象纳入保障。继续发展社会福利、救济、优抚安置和救助等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扶贫脱困工程。坚持开发式扶贫和救济式扶贫并举,“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637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建设任务,搬迁贫困人口78万人,实施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专业技能培训25万人,基本解决剩余192万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实现534万贫困人口脱贫。
人居环境工程。全面完成村镇、民宅规划,加快建设村镇道路、供排水工程,实施农村改厕和环境卫生工程,加强村民卫生能力建设。积极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污染,综合整治村庄环境。保留历史文脉、传承建筑文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不搞千篇一律,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建设田园风光型的新农村。
3、加强乡风建设和民主管理
全面加强农村民主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树立村民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科普教育,培养村民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抵制邪教的思想风尚。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和“五好”家庭活动,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引导村民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严厉打击赌博、盗窃、斗殴等不法行为,确保村民安居乐业。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继续搞好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
四、政策措施
(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从严从紧控制建设占地的总量和速度,加强对农用地转用审批规划和计划的审查,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农建设用地和农户宅基地审批制度。引导农户和农村集约用地,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
加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实施力度,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承包农户,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
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在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建设中,同步建设基本口粮田,解决好粮食问题。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和征地补偿办法,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机制。
继续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合理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二)建设节水型社会
干旱缺水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建设节水型社会要作为长期任务。农业节水要调整产业结构,全面推广渠道防渗和田间节水措施,积极发展高新节水技术,大力推广耐旱作物品种,重点实施节水改造项目。在水资源严重紧缺地区限制高耗水产业,全面推广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加快建立节水器具指标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基本普及节水器具。积极稳妥地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不断提高水资源费在水价中的比重,按新的标准足额征收水资源费,增强全社会对提高水价的心理预期。加快建立水权、水市场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阶梯式水价等制度。
(三)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的共同行动,全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增加投入,完善支农政策,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投资增长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逐年增加对农业、水利、农村“六小”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防灾减灾服务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继续加大政府农业资金投入的整合力度,鼓励以县为单位,通过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明确职责、项目带动等方式整合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国家投资和补助的乡村建设项目,加快实行公示制度,通过招投标、资金跟踪监督和项目后评估等办法,确保管好用好资金,保证项目质量。
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鼓励政策,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资金向农业和农村投资,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尽快建立各行各业支持农业、建设农村,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四)深化农村改革
加大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积极稳妥地将一般性推广和经营性服务分离,进行市场化运作。发挥农业院校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培育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科技型企业。完善省、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的工作系统。建设农技、农情、农资、市场等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加强对农业管理和技术推广人员及农民的培训。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任务。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点,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类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完善户籍制度和城镇就业、福利体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粮食流通体制,确保粮食安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五)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法》、《水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村民自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执法检查,提高执法水平。
大力开展普法教育,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培养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农民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保护农业资源,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