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
来源:陕西省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十五”时期服务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十五”期间,我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生活服务等传统服务业,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在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协调社会发展、保障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预计1200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重38%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将达到600万人以上,每年增加的就业人数占全省新增就业人数的50%以上,日益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当前,我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增加值总量小,其占全省GDP的比重近年来一直徘徊在37-39%之间。二是内部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增加值中,传统服务业占90%以上,现代服务业虽然有较大发展,但基数低、规模小,缺乏带动力强的大型企业。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作用发挥不充分。三是服务业改革开放程度低,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慢,市场竞争不充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四是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步伐还不大,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发展缺少市场空间,服务业总量增加和内部结构调整受到限制。


二、“十一五”服务业发展的环境与形势
  现代经济以服务业的高度发达为主要标志。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目前,服务业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潜力和现实条件。需求方面:占GDP的比重平均在70-80%之间,中等收入国家平均54%,低收入国家平均45%。世界500强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服务业领域,排在前100位的企业中,近三分之二属于服务业。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中,服务经济正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基本解决了吃、穿和部分用的问题,开始向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向迈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也使能够更多享受服务的城镇人口数量日益增多;近年来,城镇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大幅度提高,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动和升级,将会产生对房地产、通讯、旅游、文化、医疗、体育休闲等服务行业的巨大需求。供给方面:电信、电力、民航、铁道、邮政、金融和城市公用事业等垄断性服务行业正在加快改革;医疗、保险、商贸、旅游、文化等服务业开放力度也不断加大;加入WTO,加快了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促进了服务业的竞争、创新和效率提高。同时,巨大的就业压力要求大力发展服务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一、二产业相比,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人数多的优势,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轻环境资源压力、缓解就业压力、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省将进入一个新的加快发展期,人均GDP将进入千美元级水平,服务业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将与制造业一道,成为经济增长的两个重要支撑,为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三、“十一五”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扩大就业为目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需求潜力大的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突出旅游、文化和现代物流三大亮点,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速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推进公用服务单位实行企业化经营,发展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把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以西安为中心,以“一线两带”为重点,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带动全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扩大总量。“十一五”期间,我省服务业要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左右,2010年达到240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0%左右。

  ——优化结构,提高水平。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优化服务业企业组织结构,发展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率先在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发挥“一线两带”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加强陕南、陕北服务业发展。 

  ——拓宽领域,促进就业。加速服务业态创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服务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3%,2010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700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0%。
 


四、“十一五”服务业发展重点
  (一)旅游业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整合我省旅游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完善自助旅游服务体系。深入挖掘以周秦汉唐为主的古文化旅游内涵,积极开发建设周文化城、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大汉雄风文化园、大唐西市遗址、大唐不夜城等历史文化景观,提升古文化旅游品位,增强吸引力。加快建设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促进红色旅游发展。合理开发秦岭南北、黄河汉江沿岸、黄土高原等自然风光,重点建设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黄河大峡谷湿地、商南金丝大峡谷、榆林沙漠森林公园、壶口瀑布等自然景区,促进自然生态旅游发展。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民俗风情、科技观展、体育探险等专项旅游,大力开发各具特色的系列旅游产品。加强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旅游业整体竞争力。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为契机,加强旅游宣传和营销网络建设,促进跨区域联营合作,形成互连互动、利益共享的旅游协作机制。加强旅游商品开发,繁荣旅游购物市场。加快旅行社整合和重组,实现网络化、品牌化和规范化经营。

  (二)文化及教育业

  进一步落实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政策。加快城乡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发挥关中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陕北红色文化和黄土风情文化、陕南汉水文化和绿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品牌,加强文化产业集团和文化园区建设,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等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民俗文化、体育竞技、艺术教育等领域的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西部电影集团和陕西广电集团,发展培育报业、出版、演出、会展、体育和文物博览等文化产业集团,加快建设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西安临潼文化旅游、西安高新区现代文化、延安红色文化、黄帝陵人文初祖文化、法门寺佛教文化、杨凌现代农业、中国西部影视城、西安印刷包装、西安御苑生态旅游等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把我省建设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档案馆、名人故居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陕西电影城、陕西杂技艺术培训基地、西安关中民俗文艺博物院、西安档案馆及一批市级文化中心。实施文艺精品战略,重点在文学、戏曲、影视、音乐、美术、书法等领域创作出一批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发展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军营文化。重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鼓励发展陕西地方特色和浓郁民族特色文化。建立现代文化产品生产、服务和销售网络及平台。实行以历史文化名城拉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把西安建设成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中心,建成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发展基地。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和整合教育资源配置,继续强化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提升高等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形成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于一体,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并举的教育发展格局,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投入力度,完善管理体制,以农村为重点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和质量,大中城市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的重大突破。整合高等教育资源,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技术学院、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和重点技工学校为骨干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以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以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性人才。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村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使每个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

  (三)现代物流和商贸服务业

  建立现代物流工作协调机制,统筹物流政策措施,推进物流体系建设。依托区位优势和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把陕西建成我国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物流集散地。加快建设西安新筑、咸阳空港和宝鸡陈仓三大物流园区,积极构筑陕北能源化工品和陕南中药材及绿色农产品两大物流中心,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工业品批发、消费品零售、航空物流配送四大物流体系;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构建交通、仓储、信息等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加快物流设施现代化建设,形成以西安为中心,以宝鸡、榆林、汉中、安康为节点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打破市场垄断和行业分割,加大物流资源整合力度,鼓励工商企业内部物流服务社会化和需求外包,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交通运输、物流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企业的联合重组,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物流企业。

  加强对大型商贸设施建设的规划,统筹各类商业网点布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便利店、专卖店、代理配送、特许经营等新兴业态,提高分销业技术含量,并向中小城市和农村拓展。扶持和发展一批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的大型商业连锁企业集团。2010年,年销售额20亿元以上的连锁企业达到5-10家,10亿元以上达到20-30家,连锁经营门店达到8000个,连锁企业销售总额达到32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以上;加快建设城乡商品市场体系,以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为依托,重点建设好西安、宝鸡等城市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综合性物流园区,支持发展专业特色市场。建成年销售额20-30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5个,5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25个;培育40个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成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新型农资营销体系。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业态销售的农产品占全部农产品零售额的1/3以上;调整出口结构,扩大出口规模,办好出口加工区,培育深加工、高附加值、有竞争优势的出口品牌和拳头产品,建立稳定、高效的出口产业体系。利用CEPA协议,推进服务贸易对港澳开放,促进港澳资本在商业零售、建筑、房地产等领域投资和从事物流、仓储、运输、货运代理服务,发展会展经济,吸引港澳旅行社、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来我省开展业务。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境外投资,扩大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建立国际营销网络。2010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900亿元,年均递增8.5%;餐饮业零售额实现530亿元,年均递增16%;进出口总额达到80亿美元,年均增长13.8%。从业人员达到216万人。

  (四)银行、证券、保险业

  完善以西安为重点,中等城市为依托的金融服务分工体系,把西安建成西北地区金融中心。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在我省落户或开设分支机构、办事处。鼓励和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做好增资扩股和化解不良资产工作,提高综合竞争实力。拓宽金融业务,推进服务创新,开发面向个人和企事业单位的理财服务、中介服务和电子银行服务等业务,推广以银行卡为依托的电子商务、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兴业务品种和融资、结算手段。完善个人消费信贷体系,发展个人住房、汽车、教育等消费信贷。规范、引导、发展民间融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管理责任,降低不良贷款。扩大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规模。“十一五”期间,陕西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8-22%,2010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2-1.4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年均增长12-15%,2010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200-8600亿元。

  积极发展证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围绕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后备上市资源,在六大特色产业、八大工业支柱产业等领域培育优秀企业上市,大力推动企业境外上市。加大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力度,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转移,实现上市公司资源配置与全省优势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扶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做大。

  大力培育保险市场,调整优化险种结构,加快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引进保险经营主体,推进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培养保险中介机构,积极发展各类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和评估机构。继续大力拓展传统业务领域,重点发展养老健康保险、责任保险和农业保险领域的薄弱环节。“十一五”期间,全省保险业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7.2%,2010年达168亿元。

  (五)交通运输业

  加大公共财政投资力度,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规模、提升等级、增强运输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铁路、公路和民航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铁路建设按照扩大干线运能、强化枢纽功能、提高运输效能的要求,加快建设“十大”铁路工程,形成快速、便捷的“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干线网骨架,缓解大宗物资运输紧张状况。公路建设重点抓好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改造提升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形成干支结合、布局合理、安全畅通的公路交通网路。机场建设按照合理布局、提高客货吞吐能力的要求,构建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主,榆林、延安、汉中和安康四个机场相辅的航运结构,把西安咸阳机场建成国家级枢纽机场。水运建设重点开发汉江水运,建设安康煤炭分流港、石泉和喜河库区航运工程、蜀河航电枢纽、水运安全保障系统等。

  改革运输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逐步扩大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和经营管理。逐步理顺各种运输方式的比价,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输价格调节机制,促使交通运输服务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功能,加强运输方式间的衔接,积极开展国内、国际多式联运,提供便捷的旅客中转换乘服务和运输代理中介服务。大力发展综合物流系统,拓展电子商务,提供与网上购物相配套的运输服务。加快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全面提高交通运输质量和服务水平。建立起适应全省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能为客货运输提供安全、快捷、高效、舒适服务的现代化运输体系,实现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大幅度增长。2010年,全省旅客年运输量将达49340万人,货物运输量将达75920万吨,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500万人。

  (六)科技与信息服务业

  全面提高科技服务业竞争力,提升工程设计和研发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形成功能社会化、经营产业化、手段现代化的科技服务体系。支持工程设计机构实施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培育具备一定品牌和规模的机构向集团化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提供多元化服务。建立和完善以工程为中心的工程技术研发体系,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咨询和评估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创业投资服务机构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支持完善西安创业服务中心、宝鸡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强化省重点实验室和重点企业(集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对外开放和服务功能,促进科技成果交流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环保、气象、测绘、技术监督等综合技术服务业,不断拓展科技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服务的领域。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有条件的企业与境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跨国公司合作,建立中外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积极吸引国外优秀科技企业家及创业人才来我省创业。全面整合农业科教资源,完善县乡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充分发挥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科技辐射作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利用我省信息资源和基础优势,优化整合信息网络,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通,推动信息服务业集约化运作。搭建公共信息平台,为社会和居中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大力发展以网络接入与互联、电子邮件、信息检索等为主的基本业务,重点支持邮电通讯信息服务、计算机应用服务和与工农业生产、公众生活相关的信息咨询等普及性业务,鼓励视频协作、增值信息服务和专项信息服务等新兴业务。发展人才交流、技术引进、贸易顾问、工程中介、房地产中介等中介性信息服务业,加强投资咨询、法律服务、会议展览、技术培训等咨询性信息服务业,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信息咨询服务企业。加快电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电信资源重组,逐步放开对电信投资的限制,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有效竞争。继续发展传统电信业务,加快拓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务,形成技术先进、通达省内外、连接全球的较完善通信网络体系。加快建设邮政现代企业制度,促进邮政业向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现代邮政业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大对邮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增强邮政普遍服务能力。2010年,全省信息服务业业务收入达到256亿元,年均递增12.5%。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7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990万户,电话普及率达96%。

  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政府各部门通过政府网站将政务信息、政府公告、政策法规、办事程序、政府采购、宏观经济信息等向社会公开。建设公益性信息库,推动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化。推广电子商务和网络服务,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银行、网络广告、网上娱乐等服务。特别要加快应用软件和外包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七)房地产业

  以优化结构、改善供给、规范交易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把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作为重点,调整房地产开发结构,建立合理的住房供给体系,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普通商品房,严格控制别墅等高档房地产项目,完善配套设施,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十一五”全省房地产投资年均增长要达到15%以上,商品住宅的开发建设占房地产开发总量的80%以上,普通商品住宅占商品住宅总量的80%以上,住房竣工面积在达到35万平方米以上。大力发展和规范房地产中介服务,发展住宅转让、交换、租赁、抵押、评估服务。建立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使所有楼盘的开发建设、销售进展、待供土地、待售商品房等情况都可以在网上公开查询,促进投资与消费的理性决策,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规范土地市场,完善经营性土地出让制度。发展住房消费信贷和住房保险,完善个人住房融资机制。规范和加强物业管理,大力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的分业经营,培育若干名牌物业企业,促进物业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2010年全省物业管理覆盖面达到80%。

  (八)卫生体育业

  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体系,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建设全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增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突出抓好艾滋病、结核病、出血热、乙型肝炎、碘缺乏等重点疾病预防,切实控制传染病、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大力开展以传染病防治、母婴保健、生殖健康为重点的预防保健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建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规范医疗市场准入,鼓励兴办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服务机构。加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加强以大中城市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县级卫生防疫站、乡镇卫生站、农村医疗站和妇幼保健医院为主的基层医疗设施建设,加强化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扩大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重点解决好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等贫困家庭的医疗困难问题,加强对医疗机构服务收费和服务行为的监督,维护农民利益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平性。利用医疗价格管理机制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措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建立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实行以新型合作医疗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办法。全面完成县、乡两级卫生机构建设,实现乡镇卫生院房屋、人员、设备三配套。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覆盖全省80%以上的农村人口,农村卫生防疫和保健能力明显提高,农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在全省城市建成顺应社会需求、服务网络健全、人员配置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监督管理规范、筹资渠道畅通的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挥其在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群众体育健身运动。实施奥运带动战略,加快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大力培育体育产业市场体系,重点发展竞赛表演、健身娱乐、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体育培训市场,扩大体育消费。加强各类体育协会建设,促进体育协会实体化。建立和完善各项体育设施,把公益性体育设施纳入小区建设规划,重点建设陕西奥林匹克体育公园、朱雀广场两个体育产业园区和杨凌水上运动中心、陕西省射击射箭运动中心、陕西蒲城航空俱乐部等体育设施。拓展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完善体育产业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各种形式兴办健康文明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俱乐部,培育知名俱乐部,发展体育产业。

  (九)中介及会展服务业

  提高中介服务专业化为方向、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强化中介组织公正性、客观性作用,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优质服务。全面清理资质资格的设置,深入推进各类中介机构与政府部门脱钩,营造公平、公开、规范的市场环境,逐步开放专业服务的省内市场,大力引进中外著名的会计、法律、广告、咨询、评估等中介机构,积极发展策划、创意等新型中介服务。支持社会中介机构联合重组,培育大型事务所或中介集团,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形成品牌,实现中介服务业集聚发展。培育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从事征信、信用评级、商帐追收、信用管理等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发挥信用中介机构在信用服务市场的主导作用。鼓励信用中介机构和行业管理部门的信用数据库建设,为政府、企事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信息服务。2010年,全省中介服务业行业达到50个,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形成2-3个国内领先、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企业。

  发挥地缘区位优势,以西洽会、农高会为龙头,带动其他具有产业和区域特色的会展业的发展,加快发展专业化、贸易型会展业,培育全国性、专业化的会展品牌。加强与港、澳及国际会展业品牌企业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加强规划指导,整合展馆资源,促进全省会展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十)农村服务业

  大力发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健全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实施农作物种子、畜禽良种与水产品良种三大工程,健全以良种繁育供应为重点的产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的监测和管理体系,实施对农产品质量的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名牌农产品的认定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系统、农业科技推广咨询系统、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系统和农业预报预警系统,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销售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咨询服务。

  以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为基础,建立区域性农业试验中心,良种繁育推广中心,加强农技、畜牧、水产、农机、经营管理等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继续实施农业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农村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工程、千乡万村农民科技骨干培训工程等,加强农民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特别是建设好国家级、省级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区域性综合和专业批发市场。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和农产品流通协会等,鼓励农民加入农产品流通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形成较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十一)社区服务和养老服务业

  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加快建立多种经济成份和经营方式并存、设施完备、服务门类齐全、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和网络,加快从福利型向经营型、分散型向规模型、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加快发展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保养维护、幼儿服务等各种便民、利民的家政服务。高度重视老龄化问题,推进养老领域的社会化改革,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和外资采取各种形式兴办各类老年服务企业。围绕社区卫生保健、社区商业餐饮、社区文化教育体育、小区环保等服务领域,积极推进社区公益性服务的市场化,培育新的社区服务增长点。 

  强化社区再就业组织服务功能,帮助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居民解决就业问题,鼓励失业人员、转岗干部和复转军人创办社区服务业。加强劳动力供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系统的建设,为农民工、下岗职工、复转军人、大学生提供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大力发展创业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创办职业介绍、创业辅导、专业技能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
 


五、“十一五”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培育发展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

  加快国有服务业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相互参股等形式,实现股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鼓励有实力的服务业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通过兼并、联合、上市、重组等方式,实施资源整合与重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发展竞争力强的大型服务业企业集团。鼓励大型服务业企业积极创新业态,细化专业分工,再造服务流程,实现经营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改变经营方式陈旧、缺乏服务品牌和过度竞争等状况,促进服务业的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支持服务业企业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老”服务产品,提升品质,发挥品牌效应;整合历史、艺术、民俗、古迹等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培育和打造旅游、文化、餐饮等服务品牌;通过文体赛事、职业竞赛、专项活动等,宣传、推广名牌服务产品。进一步放开搞活服务业中小企业,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出售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吸引民间投资参与服务业发展,国有资本逐步从中小企业中退出。鼓励服务业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增强实力。

  (二)完善服务业发展环境

  放宽和规范服务业市场准入。凡法律没有禁止的服务业领域,全部向社会资本开放;凡向外资开放的领域,全部向民间资本开放。对服务业市场准入规定进行清理,改革市场准入审批制度,减少行政性审批项目。规范服务价格和收费。加快建立符合服务业特点的价格形成机制,减少服务产品的政府定价和指导价。重点加强对教育、医疗、文化、运输、旅游、中介等服务产品的价格监管,加强对服务市场的依法监管,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快服务业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清理在用水、用电、用气、用地等方面对服务业不合理的政策规定。对创办新兴服务产品和中小服务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扶持,并在技术、管理、培训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促进服务业对外开放

  利用加入WTO后我国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的有利时机,吸引世界著名跨国企业集团来陕设立研发机构、分销中心和区域性物流中心,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和成熟的服务产品,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鼓励与国外大型连锁企业合资合作,兴办零售和批发企业,发展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及旅游中介咨询、旅游客运网络等方面的合资合作,逐步扩大会计、法律、咨询、经纪等中介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快教育、文化、体育、医疗等领域对外开放,支持高校等教育培训机构与国外优质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吸引外国留学生来我省学习。鼓励中外合资兴办医疗机构。在金融、保险、外汇、财税、人才、法律、信息服务、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必要条件。支持有能力的服务企业发展国际劳务合作、传统医疗、汉语培训、商业流程外包等对外服务贸易,或到境外设立采购、分销、研发、旅游等服务机构,积极开拓国际服务业市场。

  (四)扩大服务业就业规模

  大力发展创业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创办职业介绍、创业辅导、专业技能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进一步挖掘服务业安置就业的巨大潜力,拓宽服务领域,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对就业潜力大的行业尤其是社区服务、农业服务等,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加快发展。鼓励下岗失业人员、乡镇转岗干部、复转军人创办社区服务业和农业服务业。引导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取消限制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完善和规范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制定劳动力市场管理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劳动事务代理等就业服务制度和标准,规范劳动者、企业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市场行为。鼓励服务行业推行非全日制、临时性、弹性工作时间等就业形式,为需要就业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吸纳劳动力的重要作用,支持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研究制定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增加对农民工、下岗工人从事服务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就业能力。

  (五)加强服务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鼓励服务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以电子商务为龙头,推进服务业企业信息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电信增值服务业务的发展和应用。加快建立以供求价格信息交流为主的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市场信息系统。加大对科技型服务业的投入。逐步建立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重点科技工程,加快服务业技术创新步伐。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高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能力。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特别要加快培养熟悉世贸组织规则的信息、金融、保险、各类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有计划地在现有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服务业专业,扩大服务业专业招生规模。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积极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六)加快事业单位和后勤服务单位改革

  进一步加快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实行社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经营。加大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后勤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力度,将其所属的运输、物业、医疗、食堂、印刷等业务,逐步改造成为面向社会服务的市场主体。可以由社会化、市场化提供的研究咨询、会议培训、公务接待等政务衍生服务,通过招标采购、委托代理等方式实现社会化服务。鼓励民间投资兴办面向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鼓励企业将产品设计、营销、物流等业务外置化,进一步推进主辅分离和服务外包。

  (七)加快城市服务业发展

  大城市要充分发挥人才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对集中等优势,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构建服务经济作为重点,立足城市,服务区域,带动周边,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互动发展。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要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实施城市化战略结合起来,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建设,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进一步拓宽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快建立城市土地市场配置机制和城市土地价格市场形成机制,促进城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调整城市市区用地结构,提高服务业用地比重。中心城市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逐步迁出或关闭污染大、占地多等不适应城市功能定位的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服务业。加快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实行以居住地和就业为原则,以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落户基本条件的准迁制度。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城郊结合部开发,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面向“三农”的服务业,积极推进服务体系从城市向乡镇和农村地区的延伸,加强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着重搞好农业信息技术服务、农副农资销售服务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双向合理流动,形成城乡一体、共同繁荣的局面。

  (八)积极扩大城乡居民服务消费


  改善服务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提倡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引导城乡居民增加服务消费。继续清理不利于服务业发展和限制消费的有关规定。着重从居民住、行、信息、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方面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增加即期消费。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基础设施覆盖面,促进农村服务业发展和服务消费。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积极推进保险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完善消费信贷办法,提高消费信贷服务水平。积极推行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

  (九)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注意发挥政府必要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继续加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扩大服务供给。在财政预算内建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并逐步增加规模,重点支持服务业薄弱环节、新兴行业和处于产业初期的发展。加强与银行的沟通,积极向银行推荐项目,引导银行在独立审贷基础上,积极向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及其建设项目发放贷款。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应中小服务企业需要的金融产品,提高服务业贷款比重。风险投资机构、信用担保机构要积极支持应用新技术、新业态、新营销方式的中小服务企业的发展。通过改善服务、规范税费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服务业。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鼓励上市公司以资产重组或增发新股等方式进入服务业。扩大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积极探索服务业利用外资新方式,鼓励跨国公司参与国有服务业企业的改组改造。

  (十)加强和改进对服务业的领导

  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正确认识服务业对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把服务业放在与工业、农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增强搞好服务业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建立服务业发展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服务业工作机构和服务网络,建立自上而下的领导、协调、统计、考核体系。省政府成立了省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服务业总体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协调指导,各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做好工作,形成全省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合力。强化服务业统计工作。改进统计制度和方法,制定服务业统计报表制度,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状况的经常性调查,实行服务业发展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的监测、预警、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发挥信息导向作用。